收藏 分销(赏)

知识管理在互联网中的应用(中文).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7827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管理在互联网中的应用(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知识管理在互联网中的应用(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文发表在国际知识管理英文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SYSTEMS SCIENCES” (简称ISKSS ) 2008.3 知识管理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威客模式在中国 刘锋 张玲玲 顾基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数据技术与知识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0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各种互联网的创新型应用和新概念不断出现,威客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管理的网络创新模式。该模式理论最先由本文作者之一刘锋在中国提出。作者首先发现了电子公告牌功能分离现象,而威客模式就是起源于电子公告牌功能之一的智力互动问答功能。同时作者认为信息完全免费共享的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也具备商业价值,可以成为商品进行买卖,而知识价值化是人们参与互联网智力互动问答的催化剂。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作者于2005年7月提出了威客模式。威客模式一经提出便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数百家网站在中国纷纷进入这个领域。威客成为2007年中国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本文提出了威客及威客模式的定义、威客模式商业网站运营模型,分析了威客模式与知识管理重要流派的关系,介绍了威客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三个创新成果:互联网新定义、威客地图以及互联网进化论。最后介绍了威客模式的在中国的应用和影响。 关键词:威客模式 知识管理 互联网 威客地图 互联网进化论 互联网定义 中国 0 引言(Introduction) 从历史角度看,互联网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753年2月17日,署名为C'M的作者在“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的一封著名的书信中,详细介绍了“电流通信机”的结构以及发报、收报的方法,1837年6月英国人库克获得了电报机专利,1876年,Alexander Graham Bell发明了电话,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1969互联网宣告诞生。(Dave Kristula,1997) 从本世纪初,互联网开始加速发展,各种创新型应用和互联网新概念不断出现,例如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博客、维基百科、RSS、3G、web2.0、长尾理论等。这些应用和概念与知识管理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管理已引起互联网界和知识管理学界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 威客模式就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管理的网络创新模式。该概念最先由刘锋在中国提出。从2005年开始,刘锋开始建立一个互联网网站将中国科学院的专家资源,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科技难题对接起来。在建设网站的过程中,刘锋发现通过互联网解决问题并让解决者获得报酬是互联网一个全新的领域,于是我们通过边实践边总结的方式对这个领域进行探讨和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刘锋提出三个相互关联的观点:第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子公告牌的功能不断分离,产生出博客,维基百科等互联网新应用。智力互动问答功能从21世纪初也开始从电子公告牌中分离出去。第二,随着互联网支付手段的不断成熟,信息完全免费共享的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知识,智慧,经验,技能也具备商业价值,可以成为商品进行买卖。第三,互联网是人类大脑的联网,而非仅仅是机器的联网。基于上述三个观点,2005年7月,刘锋在一篇讨论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威客模式的概念: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互联网新模式。主要应用包括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等领域的问题。2005年11月开始,中国相关媒体开始关注威客领域,2006年9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使威客概念被广为传播。百度,新浪,雅虎,google等众多网站在中国纷纷进入这个领域。2007年8月威客成为中国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本文在第一部分将介绍威客模式的起源和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将综述威客模式与知识管理重要流派的关系。第三部分将介绍威客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三个创新成果。第四部分是威客模式的应用和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1 威客模式的基本原理 1.1威客模式的起源 威客模式的提出基于三个基石:发现电子公告牌功能分离现象;确认互联网知识价值化时代的到来,知识价值化是人们参与互联网智力互动问答的催化剂、互联网是人类大脑的联网而不仅仅是机器的联网。 Ø 电子公告牌功能分离现象的发现 图1 BBS功能分离 2005年7月威客(witkey)模式第一次被提出时,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发现了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电子公告牌(BBS)功能分离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初互联网电子公告牌出现以来,其功能不断分离出去,形成了独立的互联网应用,他们分别是:(见图1)。 l 新闻类网站,起源于在电子公告牌发布新闻的功能。例如,。 l 电子商务类网站,起源于在电子公告牌发布商品买卖信息的功能,它后来与互联网在线支付系统,物流系统进行了结合,例如:, 。 l 博客类网站,起源于在电子公告牌中发布个人感想和可共享专业知识的功能。电子公告牌以时间为顺序聚合这些信息,博客以用户为单位聚合这些信息。例如:, l 智力互动问答类网站(威客),起源于在电子公告牌中发布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问题的功能,人们通过互联网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能够解决问题的人。例如:, l 热点点评类网站(DIGG),起源于在电子公告牌中对热点现象进行点评和讨论的功能。例如:,。 l 维基类网站,起源于电子公告牌的信息内容修改功能,通常电子公告牌的信息只有其发布者和网站管理员有修改权,维基类网站放开信息内容的修改权,让每个访问者都可以进行修改。举例:www.wikipedia.org l SNS类网站,起源于电子公告牌用户的注册信息汇聚功能,通过聚合注册用户的的个人资料如联系方式,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兴趣爱好等。让有相同爱好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找到对方。举例: l 换客类网站,起源于在电子公告牌中用户相互交换物品和服务的功能,换客类网站的运营不需要第三方支付手段的介入,举例:www.P.www. S l 搜索引擎,起源于电子公告牌的数据和信息索引功能,20世纪90年代WEB技术的发明,使能够聚合众多电子公告牌数据和信息的索引技术最终发展为搜索引擎。 Ø 互联网知识价值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免费共享是促使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维客wiki以人的自我价值体现为动力,把人类已有的杂乱信息结构化形成可免费共享的知识,搜索引擎对互联网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索引,人们可以免费使用其搜索功能,新闻类,电子商务,博客类网站为互联网源源不断的提供免费信息。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知识的产生本身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完全免费的知识共享不符合经济学的规律和理性人的假设。这种情况最终会阻碍互联网的发展,导致共享知识的质量由于个人保护自己核心能力的原因到了某个高点就很难再提升。 我们认为互联网上的知识(各种文章,资料,回答问题的答案等)都具有或多或少的经济价值,应该可以作为商品出售。它符合经济学的价值规律并是互联网走出困境的一种途径。另外,随着互联网支付手段的逐步完善,通过互联网为知识,智慧,能力,经验进行定价就成为可能。因此我们认为互联网已经度过了完全免费共享的时代,开始进入互联网的知识价值化时代,知识,智慧,能力,经验通过互联网也具备商业价值的理念将逐步被人接受。在互联网的知识价值化时代,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都可以成为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这是威客模式理论提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威客模式理论提出的第一个基石-“电子公告牌功能分离现象的发现”确认了智力互动问答是互联网一个新的领域。而第二个基石-“预言互联网知识价值化进入时代“则确认了知识的价值化将是互联网发展到下一个阶段的特点。同时知识价值化与智力互动问答关系最为密切,一方面知识的价值化促使人们参与到智力互动问答中去,并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品,另一方面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答,知识,智慧,能力,经验也真正成为商品被交易。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智力问答的知识价值化过程也就是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 Ø 互联网是人大脑的联网,不仅仅是机器的联网            马克思明确指出工具与人相互结合所构成的工艺结构是人类特有的本质结构,是人类其它结构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没有连接在互联网末端的人类大脑,互联网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忽略每一个连接在互联网上人类大脑的参与。正是当前互联网面临的一些困境的原因。      威客理论第一次在世界上提出互联网是人大脑的联网,不仅仅是机器的联网。互联网不但连接了世界各地的机器,它也把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联结在一起。机器在某些方面的确超越了人类。但更大范围内人的知识,智慧,能力,经验却是机器无法望其项背的。利用互联网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决各个领域的问题是互联网发展被忽略的另一个方向。   综合上述三个观点,我们认为从BBS独立出去的智力互动问答是互联网一个未被明确界定的新领域,通过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刘锋在2005年7月正式将其命名为威客模式。 1.2 威客模式的定义 定义1:威客模式: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互联网新模式。主要应用包括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等领域的问题。体现了互联网按劳取酬和以人为中心的新理念。 定义2:威客---威客的英文Witkey是The key of wisdom 的缩写,是指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他们在互联网上通过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让知识、智慧、经验、技能体现经济价值。 1.3 威客模式商业网站运营模型图 我们通过实践和对威客模式网站进行调查和分析,描绘出威客模式网站运营流程图。(见图2) 威客模式商业网站平台 图2 威客模式商业网站运营流程图 从图2 我们看出,威客模式网站上的用户按照其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回答者和提问者。其中提问者提出问题和发布任务,在获得合适的解决方案后支付报酬给回答者。回答者接受任务和回答问题,当回答者的解决方案得到提问者认可后,回答者获得约定的报酬。 威客模式网站的主要运营流程是:提问者提出问题,回答者收到问题,回答者给出正确答案,提问者收到正确答案,提问者支付报酬给回答者。按照图2图示顺序为:1——>2——>3——>4——>5。另一种更简洁的威客模式网站运营流程路径为:威客模式网站聚合回答者专业特长信息,提问者可以通过威客模式网站直接找到合适的回答者,提问者获得正确答案后支付报酬给回答者。按照图2图示顺序为:3——>4——>5 为了保证上述流程的正常运转,威客模式网站需要建立信用体系确保提问者,回答者,问题和答案的真实性。 2.威客模式与知识管理 知识在新经济中成为首要的生产要素,其在新经济中的地位正如资本在工业经济时代以及土地在农业经济时代的地位(Quinn,1992;Drucker,1993;Bruton-Jones,2000)。与以往的经济相比,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更加重要(Stewart,1997;Edvinsson 和 Malone,1999)。知识就是力量,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D.J.Skyrme,2003)。 从学术流派看,目前知识管理界的学术流派和主要观点如下: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技术流派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知识管理系统(Wiseman,1988)(Honeycutt,2000);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着重研究人的技巧、行为和思维模式(王众托,2004),注重隐性知识管理(知识社群、复杂网络等Nonaka(2000),Karl M Wiig(2003), Robert M.Grant (2003);Michael J. Earl (2002), Zeleny, M. (2002), Jifa Gu, Xijin Tang(2005)));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仅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过程流派研究认为知识只有在流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增值,知识管理事实上就是对知识流的管理(Davenport and Prusak,1998)。知识资产流派把知识资产流派把知识看作经济资源的产物,知识资产是知识资产流派的核心概念(Stewart,1997)。战略流派认为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由于知识与战略的天然联系,“知识管理已经成为提升组织竞争优势的最后的战略”(De Tienne and Jackson, 2001)。 威客模式涉及了知识管理的主要流派,尤其是综合流派、行为流派、技术流派、过程流派和知识资产流派。 首先,在威客模式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无形的知识资本通过网络进行销售,通过威客网站让自己的知识、经验、成果转化为个人的财富,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寻求知识索取的帮助。通过威客模式网站,实现了知识供给方和需求方的高效、低成本的知识供需匹配。实现了技术和人的有机结合。这一点与知识管理的行为流派和技术流派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其次,威客模式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机器的联网,它更是人的联网,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参与互联网中各类问题的解决是威客模式的一大特点。这与知识管理综合流派关于“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的思想是一致的。 最后,威客模式利用互联网降低知识资本生产的地域成本,交易成本和渠道成本,通过交易加速知识的流动,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传递和利用。使个人知识的价值和整个社会的知识财富增加。这一点与过程流派和知识资产流派的主要观点是相关联的。 图3基于威客模式的知识管理 知识需求方 知识供给方 威客网站 个人 提供知识成果 索取报酬 … … 个人或企业 问题或知识需求 支付报酬 知识资本 知识供需匹配 知识提取 知识传递 知识利用 知识存储 行为 网络 资产 过程 3. 威客理论与维基百科的关系 3.1 关于维基经济学   维基经济学一书于2007年在美国出版,是对维基百科全书网站的巨大成功后的理论总结。wiki来源于夏威夷语“wee kee wee kee”,中文意思是“快点快点”。维基百科也正如这个名字一般,在短短几年里迅速成为知识经济的代表。 维基百科向世界证明:如果有一种方法充分利用组织里每一个人的智慧,它的能量将无比惊人。至于维基的影响,似乎也不用多讲。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的《纽约客》甚至在2006年专门撰文,阐述维基百科与大不列颠百科的关系。 维基经济学所揭示的四个新法则——开放、对等、共享以及全球运作,定义了21世纪的公司将如何竞争。这和主导上世纪的层级制的、封闭的、保密的和与外界隔绝的跨国公司完全不同。 (本结文字引自《分析IT外包中的维基经济学〉)   3.2。维基经济学的三个漏洞 维基百科是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应用案例,但从威客理论看,对维基百科进行理论总结时维基经济学至少存在三个漏洞。 1。维基经济学没有注意到互联网中知识的价值化问题。维基百科是用人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吸引用户无偿的贡献自己的知识成果。这导致维基百科不能随便的用这些成果为自己谋利。没有价值化的知识商品概念甚至没有任何商品概念,用经济学称呼维基是维基经济学第一个漏洞。 2。维基经济学没有注意到互联网中BBS功能分离的现象,维基起源于BBS的帖子修改权功能,它和BBS的互动问答功能是不一样的,在维基经济学一书中。把维基百科和威客类网站INNOCENTIVE.COM混为一谈就说明维基经济学还不了解自己概念的边界。这是它的第二个漏洞。 3。维基经济学没有真正认识到维基百科的技术起源。维基起源于BBS的帖子修改权,传统只有发布者和网站管理员可以修改帖子的内容,当一个帖子所有的浏览者都能参与修改时,维基百科诞生了。不了解维基的起源是维基经济学第三个漏洞。 3.3威客,维基与搜索引擎在知识阶层图的位置       (知识阶层图The Knowledge Hierarchy是知识管理理论一个经典的图示)   维客wiki以人的自豪和自我体现为动力,把人类已有的杂乱信息和数据结构化形成可免费共享的知识,所以维客wiki占据了知识的共享区   威客witkey承认人的知识,智慧和能力具有价值,通过知识的价值化促进人们使用自己的智慧参与解决问题,并形成结构化的有价值知识区,所以威客占据了智慧和知识的一部分领域。   搜索引擎对互联网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索引,BBs及其衍生功能为搜索引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搜索引擎占据了信息和数据两个区域。 4.威客模式发展过程产生的创新成果 4.1威客模式提出了互联网新定义   传统上人们认为互联网是由建立在统一标准上的计算机网络所组成的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它由数以万计的网络和几百万台服务器(也称为宿主计算机或主机)组成。威客模式的重要功能是通过互联网调动人的知识,智慧参与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威客模式认为人是互联网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互联网不仅仅是机器之间的联网。它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类大脑的联网。基于此,我们提出互联网的新定义:   定义3:互联网应该是由物理网络、服务器节点、物理网络末端的终端设备、操作终端设备的人,在服务器节点,物理网络,终端设备,人的大脑间储存和流动的数据,信息等五个要素组成的集合体。 威客模式提出的互联网新定义与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的“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       4.2.威客模式提出的下一代搜索引擎--威客地图witmap 威客地图witmap是威客模式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出的互联网新应用,我们在上文曾经提到“威客模式网站聚合回答者的专业特长信息,提问者可以通过威客模式网站直接找到合适的回答者“,这个应用被我们命名为威客地图(witmap)。 定义4:威客模式网站聚合注册用户的专业特长信息,智力产品,联系方式,所在区域等信息要素所形成的一个关于人的搜索引擎. 从互联网新定义看,威客地图(witmap)的产生体现了互联网互联人类大脑的观点。目前互联网不可能通过物理手段直接将线路和信号接驳到人的大脑中(至少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互联网发展到这一阶段产生的一个解决办法是用大脑映射(brain Mapping )作为缓冲,即将人脑的功能映射到互联网中。威客地图聚合这些大脑映射,通时人类大脑和这些映射之间定期进行信息同步,这两个过程实现了人类大脑的联网。 威客地图中的大脑映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a.个人可共享知识区, b. 个人可交易知识区,c. 个人问题区。D,个人隐私区,其中a对应了当前互联网上的博客应用,b和c对应了我们提出的威客应用,D,对应了电子邮箱的应用。所以大脑映射就是博客,威客和电子邮箱的组合体.威客地图是这些大脑映射的聚合体和总称。 大脑映射区(brain mapping)的公式   1.                  大脑映射区(brain mapping)=可共享知识功能区+可交易知识功能区+问题区+个人隐私区 2.                  大脑映射区(brain mapping)=博客+威客+电子邮箱   3.     BM=B+W+E   (BM=brain mapping, B=blog, W=witkey,E=email) 图4 威客地图模型图     4.3.威客模式提出的互联网发展规律-互联网进化论 互联网进化论是威客模式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重要成果,从电子公告牌功能的分离到威客地图中大脑映射的产生,威客模式发现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无序和杂乱无章的。2007年12月26日,刘锋在的科技频道提出了互联网进化论的观点。 定义5:互联网进化论就是指互联网的起源和进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类大脑的联网,这一目标产生了强大的拉动力,不断引导互联网向前发展。最终实现人类大脑的充分联网。 互联网进化论的重要观点如下: 1) 互联网的发展是人类进化的一部分: 2 ) 互联网进化的力量直接导致了电子公告牌功能的分离和重新组合: 3) 互联网进化的力量导致大脑映射和威客地图的出现: 4)互联网进化的力量导致互联网虚拟大脑神经链接不断增加,例如网页超级链接,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博客的访问者记录等 5) 互联网进化的力量导致无线互联网的出现和互联网与大脑接驳时间的延长 6) 互联网进化的力量导致电子邮件,网络游戏,与电子公告牌及其衍生应用逐步融合。 7) 互联网进化的力量导致互联网从二维世界开始向三维世界发展   5.威客模式的应用和影响 5.1 威客模式的应用领域 图5威客模式的应用领域 从2005年7月威客模式第一次提出以来,它主要有四个不同的应用领域。   l         生活相关: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但价值含量不大的领域,用积分或小奖品激励。举例: l         在线工作:可通过互联网直接进行操作完成具有较高难度和价值含量的工作和任务,如翻译,设计,编程,咨询等。 ,, l         威客营销:让用户在知识、互动、趣味、奖励中了解企业的产品,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的产品和理念。 , l         (威客)技术转移:把各领域的专家,高级专业人才同企业,科研院所的科学技术难题对接。举例:,   根据用户交易意愿的高低和知识,智慧的价值含量的多少可以将威客模式的上述四个领域进行排列组合(图5),其中生活相关的领域其交易意愿和价值含量最低,技术转移领域的交易意愿和价值含量最高。从实践上看,不同的威客模式应用领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威客模式网站不能采取统一的商业运行制度,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5.2 威客模式网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从2005年威客模式第一次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提出以来,目前在中国有超过200家网站认同威客模式提出的理念,涵盖的范围包括法律,管理咨询,农业,教育,程序和图形设计,科研,体育,医疗,招聘等多个领域。总注册用户超过500万人(对注册用户量前十名进行统计),付费解决问题超过20万条(对认同威客模式的100家网站进行统计)。交易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对交易金额最大的五家网站统计)。目前在中国认同威客模式且具有影响力的网站举例:, , , , , , , , 威客模式的出现也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国际文传电讯,德国明星周刊等数百家国内外媒体对威客模式进行了报道。2007年, witkey的概念进入中国高考试题,数百万考生因此了解威客模式。2007年8月,中国教育部将威客列入中国2007年171个新出现的汉语词汇。 2007年11月18日,首届威客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办。有来自互联网,威客模式网站,新闻媒体等领域的专业人士3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多名互联网专家和威客模式网站负责人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对威客模式进行了探讨。此外在2006到2007年间,赛迪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研究院等单位也举办了多场会议和沙龙对威客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5.3威客模式提出的意义 1)可以解决搜索引擎无法创造性的给出答案的问题。   人的大脑是一部比目前任何一台超级计算机都强大几千倍以上的设备,互联网的出现从本质上讲是实现人类大脑的联网,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时人类大脑的优势,互联网的出现又把这种优势成指数倍的扩大。 2) 宣告互联网知识价值化时代的到来 威客模式产生之前的互联网只是单纯的让用户共享知识和信息,无论是博客还是wiki(维客)等模式的设计还是让互联网用户无偿的提供智力成果,而运行这些模式的网站获得了沉淀下来的知识价值。威客模式提出了知识必须体现价值的观点并不只是指货币价值,也包括自豪感,成就感,但最重要的激励机制还是货币价值,只有通过货币才能让人类有价值的隐性知识表现出来,才能让互联网中无意义的信息大幅度减少。   3)威客模式体现了一种灵活的工作方式。   威客模式打破了地域、时间、工作方式的限制,通过互联网把世界各地的工作者放在同一个工作平台中。给劳动者提供公平竞争的互联网环境,为他们带来更多自由工作时间、创意和想法。利用威客模式平台,来自全世界威客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案。    4) 提高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   威客模式激励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作品。由于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威客模式网站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智慧获取相对应的经济利益。于是他们就会有更高的热情参与到问题的解答中去。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互联网用户也会主动将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形成文章发布到互联网中供其他人付费查阅。   5.4 威客模式网站目前存在的问题 1)智力成果标价问题。从互联网的现状看,用户虽然提出大量问题,但对求得这些问题答案而愿意付出现金的意愿并不高,那些用户愿意支付超过一个货币单位的问题只占总数很小的比例。按照二八原则,只有20%的问题提问者愿意支付超过一个货币单位的价格征求答案。而超过80%的大量问题还需要按互联网原有的方式运转。   2)智力成果的分类问题。由于人类社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行详细的分类很难,同时如果分类太细,互联网使用者会感到非常不方便,如果划分太粗会使使用者不容易定位到自己熟悉的领域。这一问题目前可以通过建立智力成果和各类问题信息索引的方法解决。   3)智力产品的展示和试用问题。智力产品和实物产品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别,实物产品可以让购买者观看后购买,但智力产品一旦让用户观看后就失去了价值。如果不让用户观看,用户会担心内容有欺诈而不敢购买。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用户信用体系的办法解决。   4)智力产品的知识产权问题。智力产品在第一次交易之前知识产权归创作者所有,智力产品具有可多次重复消费的特点。第一次交易后的其他用户购买使用该智力产品时,存在此时智力产品的产权问题。这一点需要威客模式网站制定相关的约定和制度确认智力产品所有权和收益权的归属。   5)威客模式中作弊的问题。威客模式中的作弊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提问者提出问题后,根据回答者的答案用其他身份登陆伪造出一个新答案,然后提问者选择自己的答案进行成交。第二种是提问者提出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自己编制一个质量低下的答案。供大量需求者重复付费察看, 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建立用户的信用体系加以解决。     6. 结论 威客模式从第一次提出到本文发表已经经历了两年时间,一方面,我们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威客模式的定义,概念和公式。另一方面威客模式也正在指导着许多互联网网站从事实际应用工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两年以来,威客模式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包括威客模式的定义,理论基础,运营流程,应用领域等,但我们认为从威客模式的深度和广度看,已有的理论框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衍生的新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威客模式的信用体系建立问题,威客模式的运营流程和实践进一步结合的问题,威客模式中智力产品的定价与交易问题,威客模式的重要产品-威客地图的应用问题。从威客模式衍生出的互联网进化论的理论框架建立问题。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威客模式还将产生更多的成果,为知识管理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做出贡献。 7. 感谢 我们需要特别感谢吕本富教授,石勇教授,同时本文所进行的研究还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 Reference 1) Stewart. T. A.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M] New York: Doubleday,1997. 2) Peter Drucker. Post-Capitalist Society[M]. Butterworth-Heinemann, Oxford United Kingdom, 1993. 3) Edvinsson ,leif and S.Malone ,1997,Intellectual Capital: 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power.New York :HarperBusiness 4) Quinn,J.B.,1992,Intelligent Enterprise . New York :Free Press 5) Drucker,Peter F.,1998a,“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66(1)(January-February):45 6) Burton-Jones,A.,2000,Kownledge Capitali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Skyrme,David J.,and Debra M. Amidon,1997,Creating the Knowledge-based Business. London: Business Intelligence ,Ltd. 8) Wiig,Karl,M.,1995,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Central Management Focus for Intelligent-Acting Organzization.Arlington,TX:Schenma Press,p.157 9) Zeleny, M. (2002), Knowledge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Vol. 1, No. 2, 181-207. 10) Jifa Gu, Xijin Tang, How to Synthesize Experts Opinions-Building Consensus form Differetn Perspectives.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ystems Sciences, KSS2004 JAIST, 291-295 11) Xijin Tang, Jifa Gu. Exploring Computerzied Support for Group Argumentation for Idea Generation.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ystems Sciences, KSS2004 JAIST,296-301.29. 12) Davenport,Thomas,D.Delong.and M.Beers.1998,“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Sloan Management Review,Winter:43—57 13) [12] Nonaka, I., R. Toyama, and N.Konno, 2000,”SECI, Ba, and Leadship: A Unifying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In Teece, D.J., and I. Nonaka(Eds.), New Perspectives on Knowledge-Based Firm and Organ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13] Hitt, Michael A.,R. Duane Ireland, Ho-uk Lee, Technological learn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firm growth and performance: an introductory essay[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ngement. 17(2000)231-246. 15) Peter Drucker. Post-Capitalist Society[M]. Butterworth-Heinemann, Oxford United Kingdom, 1993. 16) Dave Kristula,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et,1997 17)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综合集成的重要性,1990 18) 顾基发,综合集成的重要性,2007 19) 王众托著, 知识系统工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