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华远·枫悦 施工测量方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2 -
二.工程概况 - 2 -
2.1工程设计概况: - 2 -
2.2 结构设计概况: - 3 -
2.3设计高程与平面定位 - 3 -
三.施工部署 - 3 -
四.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 4 -
4.1施测原则 - 4 -
4.2.准备工作 - 4 -
4.3测量的基本要求 - 5 -
五.工程定位及控制网测设 - 6 -
5.1工程定位 - 6 -
5.2平面控制网的布网原则 - 6 -
5.3平面控制网布设 - 6 -
5.4平面控制网使用 - 7 -
5.5高程控制网测设 - 8 -
六.基础施工测量 - 8 -
6.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 8 -
6.2 基础高程控制 - 9 -
七.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 10 -
7.1主体结构平面放线 - 10 -
7.2 主体结构高程控制 - 11 -
7.3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 11 -
7.4外墙门窗洞口的控制 - 11 -
7.5电梯井的竖向控制 - 11 -
八.室内外装饰装修及屋面施工测量 - 12 -
8.1室外玻璃幕墙和门窗安装测量 - 12 -
8.2室内地面面层施工测量 - 12 -
8.3面砖面层的施工测量 - 12 -
8.4吊顶施工测量 - 12 -
8.5屋面施工测量 - 12 -
九.沉降观测 - 12 -
9.1主楼沉降观测 - 12 -
十.质量保证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 - 13 -
十一.安全与环保 - 13 -
一.编制依据
序号
规范、标准名称
规范、标准编号
1
本工程施工蓝图
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4
建设单位提供桩点坐标、高程
5
工程勘察报告
6
现场实际情况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设计概况:
序号
项 目
内 容
1
项目名称
华远枫悦项目一期售楼部
2
建设地点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五路
3
建设单位
西安泽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院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
陕西中基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6
质量监督单位
7
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8798.7㎡; 其中地下15085.6㎡,地上建筑面积7290.1㎡,商业建筑面积50514.4㎡,办公建筑面积2607.8㎡,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508.6㎡,一层建筑面积2391.8㎡,二层建筑面积2497.2㎡,三层建筑面积2401.1㎡。
2.2 结构设计概况:
序号
项 目
内 容
8
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基础结构形式
售楼部为独立基础、商业未梁筏基础
9
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抗 震 等 级
II级
混凝土强度
售楼部/商业
基础顶
C35
基础顶面至5.95m
C40
5.95~14.400m以上
C35
10
钢筋连接
机械连接
d≥16筋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方式,其它采用绑扎搭接
2.3设计高程与平面定位
一层相对标高±0.000等于绝对标高值(黄海系)391.750,建筑平面定位详见图纸。
三.施工部署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桩点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实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1的工作进度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四.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1施测原则
4.1.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规程;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局部的轴线定位。
4.1.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1.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后再报验的工作制度。
4.1.4.测量方法要简捷,使用仪器要熟练,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4.1.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2.准备工作
4.2.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和建筑物的位置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的轴线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4.2.2.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及钢尺,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根据和华远枫悦售楼部以及商业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量的需要,具体配备情况如下: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仪器名称
精度等级
数 量
用途
拓普康GTS-102N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2″2mm+2PPm
1(套)
建筑物控制网
苏州一光DZS3-1自动安平水准仪
1(套)
标高测量
5m塔尺
一级
1(把)
标高测量
50m钢尺
一级
2 (把)
轴线距离
5m钢尺
一级
2(把)
距离测量
对讲机
1(对)
通讯联络
辅助工具:雨伞、线坠、墨斗、铁锤、斧头、木桩、3CM钢钉、线绳等
4.2.3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施工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以保证正常施工。
4.2.4 测量人员配备
⑴华远枫悦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由项目部技术总工全面负责。现场施工测量工作由施工测量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负责人和施测人应有测量等级证书并持证上岗。根据工程的工作量,项目经理部配备一名测量负责人员,劳务队配备2名测量人员,施工前由公司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⑵测量负责人在主任工程师的指导下,全权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部施工测量工作。具体工作内容为:负责测量仪器、量具按照规定周期进行鉴定,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靠。带领4名测量员,负责施工测量日常工作,同时组织检查测量工作及测量质量及进度、现场安全管理,负责施工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及时上交技术部门存档。
4.3测量的基本要求
4.3.1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
4.3.2根据工程特点,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12秒,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
五.工程定位及控制网测设
5.1工程定位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导线桩点坐标及高程点M1(X=16657.107 Y=15011.883 Z=391.270m)、M2(X=16655.229 Y=15151.480 Z=391.733m)、根据支导线法做出全场控制网点,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再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建筑物轴线交点坐标,结合施工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计算出所需主控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5.2平面控制网的布网原则
5.2.1平面控制网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5.2.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布设成矩形。
5.2.3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施工现场施工布置图。
5.2.4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5.2.5桩位必须妥善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标示。
5.3平面控制网布设
5.3.1依据平面布网原则及现场实际情况,售楼部、商业、下沉广场工程分别设置主控轴分别为2轴东偏1m、10轴东偏1m、B轴北偏1m、H轴北偏1m,具体分布见附图。
5.3.2 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及纵轴设置定位桩,并将纵横轴分别延
长投测到四周基坑上。墙上地面上引线均用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管。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下列要求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 级
12
1/15000
5.3.3据业主提供的本工程规划控制点坐标,在现场建立平面控制网,标记建筑曲线。轴线及标高均采用红漆三角形标记,基础平面应在距建筑2m以外建立轴线桩,桩为木桩,80×80mm断面,长60cm,打入土中不小于50cm,桩位用砼保护,砌砖进行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示。
5.4平面控制网使用
平面控制网主轴线在±0.000以下测量放线使用,一层结构以上采用内控法投测、外控法校核的方法控制。
5.5高程控制网测设
5.5.1现场标高桩测设:由于移交的两个水准点M1=391.270m,M2=391.733m,位于施工现场外道路上,不具备通视条件,故将水准点引测到施工现场内,使用DZS3-1水准仪,使用闭合测法,向施工现场引测+0.1m(391.85m),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5.5.2现场高程控制网验收:高程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主管领导及有关技术部门验收,验线合格后方可使用。
六.基础施工测量
6.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6.1.1检测轴线控制桩:基础放线前,检查各轴线控制桩,确认没有碰动和移动后才可使用。布设位置详见控制轴线附图。
6.1.2将经纬仪架设在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上,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点,采用正倒镜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上,同一层上投测得轴线不得少于4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偏移不得超过3mm。
6.1.3在垫层上进行基础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轴线为准,用经纬仪正倒镜调直法测设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6.1.4防水保护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后,经校测合格,再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基础梁、墙体、门窗洞口位置线,暗柱、基础梁、墙体、门窗洞口转角位置必须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示清楚。
6.1.5验线:首先检查各轴线控制桩有无用错和位移,再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然后再实量四大角和各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防止整个基础在基槽内移动错位。还要检查防水层的顶面标高。
基础验线的允许偏差
长度L、宽度B 的尺寸(m)
允许误差(mm)
L (B)≤ 30
±5
30 < L( B)≤ 60
±10
60 <L(B)≤ 90
±15
90 < L( B)≤120
±20
基础放线经有关技术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6.1.6地下各施工层放线
当基础筏板钢筋绑扎完毕时,及时将防水保护层上的各部位轴线用线坠吊到上层钢筋上,用红蓝铅笔作好标识,以此为依据检查墙体、柱、地梁及门窗洞口的钢筋位置。当基础筏板浇筑完成后,进行施工层放线,方法是: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线上,后视同一控制线的另一端,将控制线投测到施工层上,投测时要对控制桩进行闭合,如有误差再允许范围内要进行平差,超过允许范围内要查明原因改正,并重新投测。轴线投测完成后经闭合校核无误后,再根据控制线放细部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出墨线,放线完成后请质检员、工长和监理单位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2 基础高程控制
6.2.1高程控制点联测:向基坑内引测标高前,先联测高程控制水准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投测所需的标高。
6.2.2±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的测设标高,为±0.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至少向基坑引测三个临时水准点,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施工中的基准点,基准点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塔吊砼基础上、边坡上,分别标明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以作为清理槽底和垫层施工以及地下各层的标高控制依据。
6.2.3柱子标高抄测:每层柱子浇砼前,抄测结构+0.500m标高控制线,柱子拆模
板后,抄测建筑+1.000m标高控制线,以控制水电预埋管线和楼板标高。
6.2.3标高校测及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
测的标高,应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得超过3mm。
6.2.4:标高抄测完成后请主任工程师、质检员、工长和监理单位验线合格后方可进
行下道工序施工。
七.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7.1主体结构平面放线
7.1.1当首层平面线放完经主管部门验线合格后,待柱子施工完成后,并弹出四角柱大角10cm控制线,作为竖向轴线传递、结构大角监测、结构外装修用线。
7.1.2楼层上部结构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内控控制方法是:将主控轴线由建筑物外部引测至内部,投点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位置,第一施工段内设置4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方格网,其余施工段各设置2个内控点,与利用上施工段两个内控点,组成矩形方格网,保证每个流水段点位能够进行闭合校验。
7.1.3内控点埋设:在浇筑首层楼板时,按照内控点位置,预先埋设100×100×10mm厚钢板,钢板与顶板钢筋焊接牢固,并高出结构楼板面5―10mm。首层放线内控点位经复测确定后,在预埋钢板上钻孔(直径2mm)嵌镶铜丝。做为首层以上各施工层控制线竖向投测的基准点,以上各层楼板施工时在内控点竖向相应位置留置100×100mm孔洞。留置四周宜设50mm高阻水圈,以防施工用水溅落到仪器上以及浸泡测量标示。
7.1.4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7.1.5竖向投测方法:把铅垂仪架在内控点的钢板上,对中整平后打开激光开关向上投测,在上方洞口用接收靶接受激光,并把激光调整到最小,并在每个控制点上做0°、90°、180°、270°四个方向上的投测,然后取其四个点的中心点作为本层轴线控制点的定位基准点,每个流水段投测上来的控制点,用DJD2A经纬仪打90°校核合格后放出井字线,然后再放出各细部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完成后请质检员、工长和监理单位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1.6外控线由测量人员逐层吊线传递,每传递5层后用经纬仪架设在建筑物远端进行校核。该外控线可用于校核内控线。
7.1.7竖向投测技术要求:测量人员经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测量人员施测前认真理解方案;所用仪器按期检测有检定合格证。
7.2 主体结构高程控制
当结构施工到±0.00后,将标高“建筑+1.000m线”引测至结构,并以墨线连接形成闭合图形,作为标高向上传递的基准线。
根据高层施工标高至少要有3处向上传递,以便于相互校核的原则,首层结构外墙“建筑+1.00m”标高线上,各布设3个高程点,做为±0.000米以上施工控制测量的高程依据。并用红色油漆作标记“▼”,并在旁边注该点为“建筑+1.00m”标高线。以“▼”上线为传递基准。在传递中要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色“▼”作校核。合格后方可平差后在该层施测,否则要查明原因后重新引测。每层限差在3mm以内,精度控制在规范允许之内。
7.3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柱子施工完成后,分别在大角两侧的柱子上引测出柱子边10cm线,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柱子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支柱子模板时用线坠吊角,以保证柱大角与下一层柱大角在同一铅直线上。在向上投测时的误差要符合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要求,即0<H<30米,允许误差±5mm。
7.4外墙门窗洞口的控制
在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在外墙面上窗洞口两侧处引出洞口控制线,并弹竖向控制线,和下一层连起来,作为上一层支窗口模板时的控制线,以保证外窗处在同一铅垂线上,同时将窗口的中线也向上引测,以检查洞口是否变形。窗口的横向控制,在入洞口模板时,依据“结构+50cm标高线”确定门窗洞口模板标高。墙体拆模板后,抄测“建筑+1.00m”标高线,检查洞口的横向偏差。
7.5电梯井的竖向控制
电梯井的竖向控制,采取平面与“内控法”相结合的方法,即每次平面放线时,在平面弹出井筒十字线,并将十字中心线引测到电梯井内墙壁与下一层内墙壁十字中心校核并进行误差调整,然后在立面上弹出竖直线,并作为上一层内控中心十字线。
八.室内外装饰装修及屋面施工测量
8.1室外玻璃幕墙和门窗安装测量
8.1.1幕墙施工测量:控制垂直龙骨采用铅垂吊钢丝的测法;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的误差在分块内控制、分配。
8.1.2外门窗安装测量在门窗洞口四周弹墙体纵轴线,在内墙面弹50cm水平控制线。使用经纬仪在门窗洞口中作两次竖向投测,两次投测结果较差达到2mm以内时,弹竖直通线。
8.2室内地面面层施工测量
在四周墙上测设出50cm水平标高控制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的标高控制线。
8.3面砖面层的施工测量
先检查房间的方正度,按设计要求在基层面上弹十字直角定位线或对角定位线。如地面砖不合房间尺寸,应沿墙四周弹出镶边线。
8.4吊顶施工测量
以50cm水平线为依据,用钢尺量至吊顶设计标高,沿墙四周弹水平控制线;在顶板上弹十字直角定位线,其中一条与外墙面平行,十字线按实际空间匀称确定,直线点标在四周墙上。
8.5屋面施工测量
首先检查各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并测定实际偏差;在屋面四周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卷材防水屋面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
九.沉降观测
9.1主楼沉降观测
9.1.1由甲方委托具有沉降观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沉降观测,并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沉降观测成果。
9.1.2 沉降观测方案另由观测单位制定。
十.质量保证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
10.1建筑物定位放线及每次楼层放线后必须由工程监理及建设单位验线,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0.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洽商。
10.3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10.4施工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仪器设备性能,掌握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0.5加强现场内所有测量、桩点的保护,并且实测时要当场作好记录,做到步步有校核,测后要做到经自检、互检合格后,由质检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实测后及时保护好桩位。
10.6施测时紧密与其他工序配合好,及时了解变更及洽商的内容,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合理,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确保施测精度
10.7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0.8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标均要注明防止破坏。
10.9每次放线前要仔细审图,放线后及时请质检人员和各专业工长对所放的线进行检查,并报请工程监理进行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关键部位.首层放线完成后需报测绘部门.公司测绘部门.甲方以及监理联合验线合格后才可以继续施工。
十一.安全与环保
10.1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10.2在基坑内测量时,应在大型施工机械作业范围之外的安全区域内操作。
10.3在高空进行测量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看管好随身工具物品,防止掉落。
10.4测量仪器应架设在稳定位置,主机应有专人看护,并有防护措施。
10.5在交通道路上测量时,应设警示标志或安排专人警戒。
10.6作标识用的油漆、墨水等要使用带盖子的容器,用完后及时上盖,以防撒落污染环境。
- 12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