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94249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了解并认识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常见的科技产品。 3、懂得科学技术如何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的方法。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 教学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引入新课 师:(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 二、学生活动: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利用设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好奇心理及求知欲,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一个情景。) 探究活动一 :走进时光隧道——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怎样生活?      2、指导并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3、教师出示课件。加深学生对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及生活情景的认识。 探究活动二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1) 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空调 电视 洗衣机 冰箱 电脑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带来的好处。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探究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 1、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思考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3.组织辩论。 (1) 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知识拓展与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拓展与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 第二课时 活动三: 走进流行文化 1、 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 班级交流。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3、 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 讨论: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 学生寻找多种方法。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 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8、 小组活动。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方式进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2 社会文明大家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体验做文明人价值所在,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点: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 教学难点: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看图片资料(教材的第8、9页) 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如:“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 师: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活动二    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 2、学生汇报 师: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生: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2.师生谈话。 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一米线”告诉我 1、 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2、 模拟体验。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 学生表演。 4、 讨论交流。“一米线”告诉我们什么? 5、 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6、 探讨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7、 活动:“给自己提个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学生先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 走进瞭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 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3、 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4、 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5、 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3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我看休闲活动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2.交流: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1)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3)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3.讨论: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1)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3)讨论小结。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活动二休闲活动树新风 活动二   我们社区的新风     课件演示:      1、 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1)师: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3)体验讨论。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师: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    (1)交流。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    (2)小组讨论。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    (3)交流建议。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 第二课时 活动三:走进流行文化      1.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9、交流创编成果。                       4 学会拒绝 教学目标:   1、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陷井”,从小应当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陷井。 2、认识毒品、烟酒、痴迷网络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3、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抵御各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陷井”,避免受到伤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认识生活中陷阱 1、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圆圆、表示陷井,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陷井,依次写在圆圈中,并写一个说明:为什么你认为它是陷阱? 2、模似表演,让学生扮演生活中常见的陷阱,分别走到同学中,“引诱”大家“上当”,遭到“陷阱”引诱的学生写出一句话,分别展示出来。 3、小结:生活中要小心,要学会认识生活中的陷阱。 二、远离毒品 1、交流谈话,认识毒品的危害。 1)毒品是什么? 2)它是怎样摧残生活的?举事例进行说明。 3)播放有关毒品的危害的光盘、图片等,让学生观看。 4)学生交流感受和想法。 5)小结:要远离毒品,一口也不能沾,千万不要上当。 2、控诉毒品对生命、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1)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列出毒品的罪状,控诉毒品的罪恶。 2)小组汇总。3)继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3、防止毒品的侵害。 1)交流我国政府打击毒品犯罪的有关内容。 2)讨论:为防止毒品侵害,我们自己应做到什么 4、小结:我们要建立一道心理防线,随时提高警惕,远离毒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说说吸烟和过度饮酒的危害 二、拒绝烟酒 1、交流调查情况,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 2、引导学生讨论:看到这些现象时的想法和感受。 3、学生谈吸烟、喝酒的看法 4、对书上所列学生的各种看法做出判断,并说理由。 5、做小小宣传员 根据书上提供的范例,思考应该怎样做宣传。 同桌交流自己的初步想法。 三、选择一个专题,选择一种形式,设计自己的宣传手册。展示自己做的宣传资料,评价作小结。 四、小心网络陷井 1、请上网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上网经历。 2、交流:你上过网吗?你喜欢网上的哪些内容?你喜欢在网上做什么? 3、讨论:你认为网络有陷井吗? 小结:网络陷井指的就是在网络上进行对话,在利用网络进行交往或娱乐进入迷恋状态,不能自拔而受到的各种伤害。 五、了解落入网络陷井的后果。 六、金点子活动,预防陷井伤害。 1、提要求:人人动手动脑,为防范陷井献计献策。 2、自己动手动脑设计。 3、汇报交流。 七、课外作业办一张报纸——宣传身边的好网站。  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不能忘记的屈辱 教学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播放短片) 2、  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3、  都是特别行政区。 4、  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5、  学生互相讨论。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6、  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7、  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  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  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  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  小组讨论。 5、  作业设计: 一、将自己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制成图表 二、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第二课时 活动三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  师: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  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3、  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4、  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5、  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6、  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7、   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8、  作业设计: 一、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历史与现实结合,真实、具有现实意义。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 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 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4、 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  《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  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资料) 3、师:(出示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表格展示: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 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6、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 7、 谈一谈你多林则徐的看法? 活动二  英雄故事会 1、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的故事。 2、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 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开展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 全班交流 5、  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家讲一讲。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第二课时 活动三  寻找抗日的足迹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   (学生汇报) 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 如:有关纲纪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1、 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书中42-43页的抗日故事。 2、 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汇报) 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      (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 练习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学目标 1、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教学难点: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救国之路 1、  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 2、  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威慑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活动二  革命先驱故事会 1、  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  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活动三  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  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 2、  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听歌曲。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  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 3、  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4、  用多种方法再现史实。如,把资料整理成小故事在班上演讲。      第二课时 活动五  战斗在井冈山 1、  师生一起找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歌曲。 2、  组织观看反映井冈山斗争的电影。 3、  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讲当年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的生活和斗争情况。活动六  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1、  看图片,讲故事,听长征组歌,了解和感受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及革命精神。 2、  观看红军长征的有关影片。 3、  查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数数红军经历了哪些省,并标出来? 4、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 活动七  革命英烈故事会 1、  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录音,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读碑文,思考:为什么要在天安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知道哪些牺牲的英雄? 2、  讲江姐、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的故事,他们共有什么样的信念,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3、  看反映革命英雄的电影或电视剧,就近参观革命遗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出现了哪些英雄或英雄的故事。 活动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出示五星红旗,问:为什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为什么每天早上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都要将国旗同太阳一起升起? 2、  观看开国大典的影片,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会欢呼雀跃?此时此刻他们想到了什么? 3、  总结:回顾本单元,谈感受。 活动九  缅怀共和国的缔造者 1、  哪些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选择其中一位领袖,调查了解他的事迹,并整理成笔记。3、  办一个“我们心中的领袖”图片展或一份墙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象)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 二、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师:在旧中国,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 (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 师: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 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是什么(羞耻、耻辱、气愤。) 活动二:在说唱体验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师: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名次 师:对,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光荣、扬眉吐气、骄傲) 师:(激昂地)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学生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 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 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第二课时 活动三: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三、在“国事论坛”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养成道德行为 师:《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而交出的卖身契,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学们不要悲哀,受辱的历史过去了,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 学生报道一下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也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彩:1.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大事行使否决权。 2.我国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 3.至今为止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交。 4.我国中国加入WTO。 5.我国上海申博成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 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 祖国富强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师:对,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了,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的分量重了,中国人说“不”地球也会抖三抖……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第2课 日益富强的祖国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能力: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  知识: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教学难点:让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骄傲。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调查表若干。  学生准备:调查家里餐桌上常吃的东西及家里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品。根据兴趣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收集我国在国防、航天、科学研究、交通、农业等方面迅猛发展的数据、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从吃饭看变化 1、 [播放动画:餐桌上的变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讨论:把你们现在每天吃的粮食、蔬菜品种和长辈小时候吃的比较一下,得出了什么结论? 2、 引导学生发现、归纳不同年代餐桌上的变化:食物数量:少——限量供应——货源充足;食物品种:单一——几个品种——品种丰富且讲究营养和环保。  3、 小结:由爷爷奶奶过去饿肚子,到爸爸妈妈逐渐能吃饱,再到我们能吃到丰富的食物,说明我国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活动二 农业发展小探究 1. [出示图片:粮食增长柱状图]  引导学生结合素材,根据课前专题探究,进行交流讨论:你从统计数字中读出了什么信息?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粮食那么紧张,现在人口增长了反而不紧张了?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 2. 小结: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近年,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长,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约13亿人的温饱问题,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  3. [播放视频: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4. 小结:袁隆平为提高水稻产量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为解决中国粮食生产问题,而且还为解决世界粮食生产问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农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  5. [播放视频:菜篮子工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菜篮子工程”给人们带来哪些实惠?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教材中的小资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引导学生认识到,是改革开放政策给现代中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变化 食物数量:少——限量供应——货源充足 食物品种:单一——几个品种——品种丰富且讲究营养和环保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洋”名字的来历 1. [播放音频:一位老人的日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讨论:找找文中带“洋”字头的物品名,它们现在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过去带洋字头的物品,现在又叫什么?  2. [播放课件:“洋”物品]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为什么当时有这么多东西带“洋”字? 3. 小结:旧中国工业落后,很多东西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所以我们当时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并把这些产品都冠以“洋”字。 活动二 找找家中的“中国造” 1、 学生根据课前调查,汇报交流家里使用的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品分别是哪里生产的,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分别是哪里生产的,算一算国产商品比例是多少。  2、 举办中国制造产品图片展示会。 活动三 “洋”字头是怎样甩掉的 1. 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阅读教材,并分小组自愿选择其中一项进行研究性学习,如灯、油、布、船……了解“洋”字头是怎样甩掉的。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地特点、自己生活的实际等,学会从身边的变化看我国的发展,如从电视看发展、从汽车看发展、从马路看发展……  2. 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具体例子来感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并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工业用品,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来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日益富强。(板书:工业发展从无到有)  3. 启发谈话:假如我们现在还完全依赖外国制造,会是什么结果?某些其他国家能生产的产品,我们国家也能生产,可是为什么有些产品现在人们还是愿意买外国的呢? 4. 引导学生了解完全依赖外国制造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承认差距,树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鼓励学生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相信我们的生产技术水平一定能提高。 活动四 科学技术中的“中国第一” 1、 [播放课件: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第一”?从这许许多多的“第一”和一系列的数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国防科技、航天科技、交通科技、科学考察研究、农业科技等多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板书:国防科技 航天科技 交通科技 农业科技……) 3、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许多“第一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展示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  板书设计 工业发展从无到有 国防科技 航天科技  交通科技 农业科技…… 3告别贫困奔小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知道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小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养成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知道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 (1)收集各种票证,调查它们的用途。   (2)在采访调查的基础上,填写《我家今昔小调查》表。   (3)收集现在和过去的各方面的照片,了解照片里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