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āo pái bì jìng shàng è yòu huò
( ) ( ) ( ) ( )
jǔ sàng qí tú xiāo huǐ diǎn lǐ
(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6分)
眷恋(zhuàn juàn) 婀娜(ē ā) 苔藓(xuǎn xiǎn)
日晕(yūn yùn ) 眼眸(móu máo) 隶书(lì dì )
三、汉字演练场。(9分)
1、比一比,再组词。(3分)
柿( ) 檐( ) 魂( )
肺( ) 瞻( ) 瑰( )
2、找出错别字(画“_”),并改正在括号里。(6分)
夜已继日( ) 再接再励( ) 满枪怒火( )
不容争辨( ) 安然无样( ) 风期雪压( )
四、词语广角。(15分)
1、选出搭配合适的词语(画“√”)。(3分)
充足的(理由 环境) 庄严的(欢呼 宣告)
皎洁的(日光 月光)
2、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6分)
(1)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 )
(2)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3)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
(4)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 ( )
3、选词填空。(6分)
艰苦 艰巨 品味 体味
(1)毛主席在花山时,虽然生活环境( ),但是依然坚持革命工作。
(2)五壮士出色地完成了( )的掩护任务。
(3)读书虽然辛苦,但其中的乐趣是懒惰者( )不到的。
(4)对于一些名作家的书,只有细细( ),才能有所收获。
五、句子天地。(10分)
1、慈祥的外祖父格外爱惜那幅墨梅图。(缩写句子)
2、五位战士完成了任务。(扩充句子)
3、桂花盛开的时候,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4、珍珠鸟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站在书架上。(改为拟人句)
六、积累乐园。(12分)
1、将诗句、名言警句补充完整。(8分)
(1)落叶他乡树, 。
(2) ,明月何时照我还。
(3)读书破万卷, 。
(4) ,朋友笃诚信。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
(2)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旗是五星红旗。( )
(4)《钓鱼的启示》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 )
(5)《秋思》一诗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但不知在信中写什么好。( )
七、读《开国大典》选段,做练习。(8分)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 暴发)出一阵(惊天动地 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在括号里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画“√”)。(2分)
2、划横线句中“就”字表示群众入场的时间 。(1分)
3、语段中“直奔”一词体现了人们 。(1分)
4、画波浪线句是 (填修辞方法)句,其中的“海”指的是
。(2分)
5、对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体现了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民群众训练有素。
B、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拥戴,衬托了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
C、说明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民群众反应敏捷。
三、作 文(30分)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次不经意的观察与发现,都有可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你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要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与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