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实验.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382918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实验摘要:本文对近年来任务型的教学思想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原则。并以高二年级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为测试内容,精心设计了教学的任务类型和具体教学过程。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任务型 一引言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本“标准”中的各级目标要求都是以学生“能做某事”来描述的。“任务型”语言学习(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Krashen(1982)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Long(1983)提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因此,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也是一种交际功能,不能仅把它看成是个体完成的活动。阅读的目的远远不只是为了回答几个问题,或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所读课文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语言点和句法结构。Grellet(2000)明确指出阅读“首先是为了获取信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应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课中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通过“阅读任务”的形式来控制和把握学生的阅读进程,使学生在整个课文学习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同时,加强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活动,以激活阅读者大脑中的某些相关知识,使他们能更为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认知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适应高中外语阅读教学的需求。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 教育学家Nunan对任务的概念进行了专门的描述和分析。他引述Long(1985)的观点,认为任务是为自己或他人承担的一项工

4、作,例如,粉刷篱笆,给孩子穿衣服,或填表等都是任务,这是一种非语言学的描述;Richard,Platt and Weber(1986)认为,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语言过程中的一个行动或活动,如,听录音画图等;Breen(1987)则认为:任务是指一系列促进语言学习的工作计划,使语言学习从简单的练习向复杂的语言活动过渡。例如,分组讨论、模拟等。而Nunan自己的观点是:交际任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中,进行领悟、使用、产出和互动中的一项课堂交际活动,他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 2. 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也就是,任务重视学生

5、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因此,信息沟通活动属于任务范畴;而教师讲解,学生抄写的活动不属于任务,而是练习。这为我们在阅读任务的设计和选择上提供了依据。 3.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一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理论上是以他的经验论哲学和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他提出:“教育最基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 How to do)的知识。”,为此,就应循着这种获

6、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学生“设计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Learning by doing)”。这一理论思想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 盖纳(1979)提出了学习活动是由8个事件的链组成的,他们有的是学习者的内部活动,有一些是外部活动。根据他们一般的发生顺序,可列为: (1)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 (2)刺激对信息的回忆 (3)呈现有关的刺激(学习材料) (4)提供指导(这包括提供一些线索,使他们能帮助学习者将学习的内容组成一个概念链) (5)引发学生的活动 (6)提供反馈 (7)评价学生的活动 (8)保证新学到的信息能够保持和迁移(转到新的学习任务中) 5.国家英语课程

7、标准2001年7月第一版是国家教育部制订的高中英语新大纲的实验稿,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思想的特点。大纲主要说明的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语言项目。其中设定的各级目标要求均是以学生“能做某事”来描述的。如标准中对阅读能力的八级要求是: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等等。因此,要完成标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就要运用任务型教学这一新的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 6. 任务型阅读教学设计原则: (1)任务型教学的重点在于信息的沟通,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这种信息的沟通发生于阅读者与文字之间。通过读者对视觉信息的解码、加工、处理,利用已知背景知识

8、预测文章内容,最终达到对文章的全面理解。这种信息沟通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文章中语法、词汇掌握的要求。 (2)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不是单一和独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多层次性。它往往是由一连串任务组成的任务群或任务链,前一个任务往往是后一个任务的铺垫,而后一个任务则是前一个的延伸和扩展。在阅读教学中,正是通过这一串任务环来一步步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文章的预测能力,认知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 (3)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取向。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学中至少有一部分任务与生活中的任务相似,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

9、这样可以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同时交际的形成必须以信息差(information gap)为前提,这种彼此之间的信息差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真正有意义的交际。 三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 (1)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改变过去阅读教学中过于重视词法、句法、句意倾向,通过一系列的阅读任务,控制学生阅读的各个环节,加深学生对文章结构、内容和深层含义的了解,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2)探索任务型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调整双方在课堂上的角色与地位,使之更有利于阅读者能力的提高。 2实验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

10、究法。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环节,选择非等同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模式,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前测和后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过程: 以盖纳的理论作为依据,并与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的图式理论相结合(该理论强调,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我把阅读课分为了6个步骤: 步骤1:阅读准备阶段。通过活动,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知识,为下面的阅读作好准备。 这一步骤类似于我们经常说的导入,不同的是教师由过去的背景知识的介绍者,变为活动的组织者,任务的提出者,以及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步骤2:阅读理解阶段 这一步骤是由学生自主

11、完成的,是一种个体完成的任务。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的阅读活动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速读和精读。教师通过阅读问题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完成速读和精读,并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虽然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一种个体任务,但对这一任务的评价是通过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完成的。 步骤3:语篇分析阶段 这里所指的语篇分析并非语法以及词汇的讲解,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阅读材料的语篇内容和语篇结构,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深入理解语篇,并建立相应图式。 这一环节的活动多为小组活动,通过学生合作画课文的结构图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关于课文的图式。 步骤4:课文巩

12、固深入阶段 这一环节容易与我们过去所说的操练相混淆。不同的是,练习强调的是语言的形式,无现实意义;而任务型课堂中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所进行的活动侧重语言的意义,且具有现实场景。 这一环节的活动多以小组活动或班级活动为主,通过设置现实场景,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步骤5:课文学习的延伸阶段 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也是为更广阔的交流提供保障。而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更广阔交流的机会和环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进一步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 这一环节多由老师设置一个讨论题目,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有助于全体学

13、生获得锻炼的机会。然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大家共同分享成果。 步骤6:课文学习的迁移阶段 阅读教学常常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是因为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作练习,难度大大降低了。因此,在上一步骤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命题或自选题作文,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4任务型课堂中常见任务类型 (1)预测型任务 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要求他们根据文章题目预测文章内容;或根据题目观点发表个人看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大脑中已有知识系统,为阅读作好准备。 (2)问答型任务 这种类型的任务可以发生于师生之间,也可以是生生之间;既可以是全班范围的活动,也可以是小组之间或同桌之间的活动。这种问答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具

14、体深入的了解课文内容。 (3)采访型任务 这种类型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他们在交流中感知语言并掌握语言。采访可以是一名学生作为记者采访其他学生,也可以是由一两名学生作为采访对象接受其他学生的采访。 (4)讨论型任务 这项任务的展开经常是先由老师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设定讨论题目,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它旨在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讨论题目的设置在这一活动中至关重要。好的题目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思路,并把思想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5)续写或改写型任务 这一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或改写课

15、文。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实验初步结果与分析 1.定性分析 (1)录相: 以汇报课Martin Luther King 为分析对象,对课堂过程录相。结果显示,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作为知识的灌输者和讲解者占去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课堂的交互性活动少。而在任务型课堂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其互动性活动占了很大比重,教师只是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通过实践、交流、参与,在感知中思、在顿悟中学,这一阅读理解的过程远远重于阅读的结果。 (2)访谈: 在实

16、验的进程中,笔者经常与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任务型阅读课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他们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观点1:我觉得这学期的英语课很有意思,新综合英语的课文材料新、信息量大,读起来有兴趣。 观点2:我认为现在英语课的气氛很活跃,我在课上可以畅所欲言,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阅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观点3:现在的英语课是很有意思,但是有时一节课下来,却抓不住重点。 观点4:我害怕上英语课,因为我的英语不好,看到其他同学侃侃而谈更紧张了。 需要指出的是,观点3和观点4只是一小部分学生的看法。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原认知水平的要求很高。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

17、任务型的课堂上更易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真实的交流获得语言的积累。而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来说,交流的开展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3)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学生进行实验前后在阅读习惯及方法上的变化,我分别在实验前后对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A大部分学生改变了过去在阅读之前查生词的习惯,代之以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B在阅读过程中,语法和词汇的理解已经退到了次要的地位,文章内容以及意义的把握成为学生主要关注的对象。 C学生开始尝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不再会因为生词轻易中断阅读。 D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开始主动地阅读更多的英文材料。把英语作为他们了解世界

18、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只为了应付考试。 2.定量分析: 表1:两次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 年级平均差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 年级平均差 实验班 79.64 9.34 76.45 12.2 对照班 80.96 10.66 74 9.75 注: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为年级中的快班。 上表显示,实验前后大考中学生的成绩与年级平均分之差变化不大,这与实验进行的时间短有关。但也可看出,实验班已有上升的趋势,持之以恒应该有明显的优势。 表2:阅读测试中前测、后测对比: 前测: 表层理解题(正确率) 深层理解题(正确率) 评价性理解题(正确率) 总平均分 实验班 76% 36% 24% 38.8 对照班 80

19、 34.5% 22% 38.4 后测: 表层理解题(正确率) 深层理解题(正确率) 评价性理解题(正确率) 总平均分 实验班 83.6% 60% 62% 43.6 对照班 80.5% 42% 30% 40 注:本测试的文章共5篇,共25个小题,满分是50分。其中表层理解测试题12个,深层理解测试题7个,评价性测试题6个。 上表显示,实验前后总评均分的差别并不大,当然这与实验时间有很大关系。但从上表中不难看出,学生解决深层理解题和评价性问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可见,任务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含义及作者意图的把握。 五总结与讨论 随着教育部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将越来越受到英语教育

20、者的关注。本文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阅读课中的应用,总结了实验中采用的基本课堂模式以及常见任务类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我认为任务型的教学实验还是有效的,他活跃了英语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思维明显比对照班活跃,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小组合作能力强。但是,从期末考试的成绩看,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有的学生提出上课气氛活跃,然而抓不住重点。因此,我认为在重视语言意义的同时,仍然不能忽略语言的结构。在阅读课中表现为,既重视阅读的过程,也要重视阅读的结果。但是,如何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如何设计不同的任务来满足意义和结构的双重要求,还有

21、待于进一步实验。 ABSTRACT The paper reports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ask-Based Learning(TBL) approach to reading skills among grade-two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author sum up the theories of TBL in recent years and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in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design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asks and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which have achieved fairly good results in actual practice.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外语文库 > 高中英语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