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由我县高考引发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382905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我县高考引发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由我县高考引发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由我县高考引发的几点思考 教研室 刘承前 2012年高考已经结束了,截止6月25日,全县二本以上自然上线502人,上线率达24.91%。按怀化市统计,二本以上上线率排全市第七位。客观地分析,在我县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取得这个成绩已经是很可以的了。它凝聚了全县上至教育局领导,下至基层学校很多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心血。但是,在全省参考人数减少,招生计划不变甚至还在扩大的情况下,全县二本以上上线502人,与一个拥有90多万人口大县是不相称的;同教育发达地区更是无法相比,可以说是落后的。高考作为反映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窗口,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决策和管理人员对我县整个基础教育的思考。 高考可以说是对我们学生在校12年学习效果的一次总检验。我们在管理上不仅仅要着力于高三,更应着力于高二、高一;甚至初中和小学;它涉及到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学段。我们根据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结合对各部门教学管理的了解,从两个层面谈一些看法,供参考。 一、影响质量提升的原因分析 1、从全局宏观管理的层面上分析 一是教育局这几年在对基层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方面有措施,但落实不到位。虽然每个学期局里会组织开学工作检查和年终评估,但教学工作往往会被淡化,偶尔也会抽查,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深入其中,仔细解剖。这个方面的工作,局里目前力度不大。说严重一点可以说局里目前对基层学校教学方面的过程管理没有做什么有成效性的工作。 二是评价机制不完善。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细则对小学和初中的考评标准不统一,对初中来说几乎没有压力;对高中也只是只奖不罚。高考对高中学校来说有压力,但质量的好坏没有问责,有些学校高一招生时招了不少好学生,但三年后出不了成果,甚至还有耽误学生的情况。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学校管理人员任用中学校高考考好考差没有区别。 三是在对基层学校的教学指导方面力度不大,效果不好。 四是在高中学校招生管理中没有坚持县、市标准,导致高中学校生源质量日趋下降。近几年,部分高中学校或因学校生存需要,或因追求办学效益,在招生过程中见人就收的现象在每个学校几乎都存在。直接影响的是高中学校的生源质量,从近几年高中学校高一招生的情况来看,优质生源少且又有外流,而差生的比重非常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拖了高考的后腿;其次是对高中学校学风的影响。差生比例大,学风不浓,教师积极性不高,很多学校甚至公开表示,学校或者班上只有几个人读书,其它人只要不违纪就很不错了。带着这样的想法,也就谈不上如何去搞好教学了;第三,“只要愿意就可以读高中”的思想对初中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很大。在现在的初中学生和家长意识里,高中不要考,有钱就可以读。所以在学习上没有要求,没有压力。 五是片面强调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导致学生课堂训练和家庭作业减少,家教盛行,教育不均衡的现象日趋严重,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长沙市南雅中学初中部是目前全省小学毕业生及家长最青睐的学校之一,我县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个学校就读。他们是这样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在学校寄宿参加晚自习(包括长沙市区的学生);每个月每一名学科必须进行一次考试,考试成绩还要与家长见面(利用家校通这个平台);每周末所有科目都必须布置家庭作业,由家长在家里督促完成。拥有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尚且如此,我们这些落后地区为什么不学习一下这种“霸蛮”的做法呢?我们要提倡快乐学习,但自古至今,凡学业、事业有成的人,哪个又不是少年刻苦的人呢? 2、从基层学校工作的层面上分析 一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偏低,高中学校优质生源少。以一中大汉班和二中克楚班的招生考试为例,很多在初中毕业水平考试中能考600多分的学生在选拔考试中却只有100多分。在去年全市组织的初中数、理、化、生学科能力竞赛中,全市一等奖,化学有102人,我县只有七人,我县第一名排全市第18名;数学有97人,我县只有2人,我县第一名排全市第35名;物理有95人,我县只有8人,第一名排全市15名;生物有97人,我县只有1人,排全市第74名。这足以说明从初中起我县的尖子学生在全市的比例少且在市里并不冒尖。我县学生数在全市所占比例在12—15%左右,按平均水平计算,每科一等奖也应占到10人左右。 二是教学过程管理不到位,教学质量提升幅度不大。从到基层学校视导的情况来看,不少学校领导没有深入到教学一线了解、研究和管理教学工作。如在课改样板校县级验收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教师的教案是由教研组长检查的,有的科目检查登记千篇一律,学校校长、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却全不知情;有的学校提交的材料中,很多方案是网上下载的,有些连学校名称都没有改过来;查看一些学校高三年级四月份的教师常规登记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相互推诿,都拿不出依据。 三是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潜力没有得以充分挖掘。部分学校高三管理人员没有很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相反,由于过分计较自己的得失,使得一线教师觉得利益分配不合理,待遇低,心里不平衡,积极性不高,工作上消极应付的现象非常多。由于领导自己底气不足,在工作上要求也到不了位。 四是片面追求平时考试的高分数,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到位。过来一段时间,有些老师为了敷衍家长,学校为了敷衍教育局,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而是通过考试时降低难度,阅卷时放松尺度来提高成绩。从表面上看,平时考试学生分数都很光鲜,但经不起过硬的检验。 五是对高考和学生研究不到位,教学针对性不强。以征订复习资料为例,有的学校在征订高三复习资料时没有征求任课教师意见,订购切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资料,而是为了平衡高三年级领导的利益,高三年级领导每人平均分几科。以至于复习资料用于教学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虽然一中办了大汉班、二中办了克楚班,但在如何办好这些特色班、打造高分团队上没有什么新办法。 六是固步自封,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对于高考备考工作和复习教学,基层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凭经验、吃老本的现象非常严重,对于教育局的要求和高考指导小组在教学上的指导是不在乎的。四月份,我们组织召开了由各校参加的高考备考分析会。会上,陈局长要求各单位必须发挥学校教育督导室的作用,要重点加强对高三教师教学工作的督评,高考指导小组要求五月份学校的工作必须安排到日,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安排到课时。五月初,高考指导小组到各学校视导时,大部分学校没有落实或者落实得不到位。 七是部分高中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为了多招学生,多抓收入,招生时没有按照局里按规定录取学生,乱招、滥招的现象很多,学生招进来以后没有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甚至出现在学考中学校授意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舞弊的现象,对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冲击很大。 二、2013年高考备考工作主要思路及建议 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坚持依靠管理上质量。一是抓常规工作落实情况,夯实教学的过程管理;二是抓平时教学效果检测分析,强化效果的跟踪管理。 2、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坚持依靠教师上质量。学校要把主要经费用在教学上,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和教师的人文关怀上,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 3、深化教研教改工作,坚持依靠教研上质量。一是要树立大高考的观念。高考不仅要抓高三,还要从高一、高二,甚至初中抓起;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对部分学生侧重学科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深化对高考的研究。三是要利用好一中办大汉班、二中办克楚班的优势,高起点培养。 4、更新观念,强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我们要从初中开始强化对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检测中要逐步提高能力题的比例,以此引导任课教师在教学上正确把握课程标准。 5、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奖优罚劣,真正把教学质量高的典型学校树起来。初中方案要突出全科合格率和优秀率;要对高考质量进行问责,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的名额分配、学校管理人员任用等方面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 6、规范高中学校招生和学籍管理,确保高中学校生源质量。 教研室 2012年8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