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湖南君卓律师事务所,2016年5月,1,“企业财富的一半是合同”,企业的利益,大多数是通过合同实现的。,合同顺利的签订和履行,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如何正确签订和使用合同已成为摆在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2,防范合同法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合同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任何一个环节,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守住了合同就可以防范大部分风险。,3,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第二阶段 合同履
2、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第三阶段 合同救济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4,第一阶段 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对合同订立阶段的法律风险防范至关重要。,5,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合同形式,合同内容,6,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合同主体即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合同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7,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一)自然人,完全民事行为人,自然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合同无效。如果与限制行
3、为能力人签订合同,合同效力待定,效力待定的合同可能会因其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而归于无效。,8,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防范要点:,在与自然人签订合同时,应注意审查身份证明资料,确定其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9,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二)法人和其他组织:,无主体资格,注销与吊销的区别,无独立主体资格,应具备但不具备相关资质或经营许可的,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10,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防范要点:,(1),如果对方是法人的,我们要应注意审查其营业执照等基本文件,确定其是否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主
4、体资格。,(2)对合同相对方需要具备相关资质或经营许可方可进行的经营活动,应注意审查其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相关资质或经营许可,必要时应当到批准部门验证资质证书等的真实性。,11,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签约主体不等同于合同主体。,法定代表人,签约主体,代理人,12,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1.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行为,法人代表与法定代表人的区别问题,如何界定越权的问题,法定代表人已被罢免但未变更工商登记后的代表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超越权限,该代表行为无效。法定代表人已被罢免但未变更工商登记,公司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13,合同订立时的
5、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2.代理人,没有代理权,无权代理 超越权限代理,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无权代理人签订合同,合同效力待定,此时如果被代理人对合同不予认可,己方又不能证明为表见代理时,合同归于无效。,14,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主体,防范要点:,(1),签约人是合同对方的代理人的,应注意核实其身份,要求其出示授权委托书,以确认该签约人的代理资格。必要时,与被代理人取得联系,查验真伪。,(2)签约人是我方代理人的,我方应杜绝签发带有“全权”代理字样或期限不明的委托书。,(3)签约人为被代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时,应防范法定代表人越权签署合同。,15,合同订
6、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形式,合同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可能产生的风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如果未采用书面形式,可能会导致合同不成立的法律风险。,买卖合同案例,16,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形式,防范要点:,(1),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签订。,(2)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形式。,(3)注意慎用传真方式签订合同。,传真签署合同的风险问题,(4)涉及多页文本的合同,应加盖骑缝章。,(5)合同文本上无实际内容的,应注明“此页无补充”或“以下无正文”等说明,以防对方伪造或变更合同内容。,17,合
7、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合同内容具体体现为合同的各项条款。,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即使合同主体完全合格,合同的合法性也并非万无一失,因为某些约定仍可能触及相关强制性规定而不合法,从而导致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18,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1)了解双方签署合同的真实目的,确保订立手段和合同内容合法有效。,(2)根据合同性质准确确定条款内容。,(3)合同的结构体系要清晰,文字表述应精确、严谨,前后表述要一致。,19,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一)合同名称,合同名称应准确合法且与合同内容一致。,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名称界定不准确,可能
8、影响对合同法律关系的判断。,防范要点:,合同名称应与合同内容、属性一致,不存在冲突。对于法律关系不好定义的,最好用合同书或者协议书这样的中性词进行命名,以免产生歧义。,20,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二)合同条款,1、合同主要条款,当事人条款,标的条款,质量条款,数量条款,价款或报酬条款,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争议解决方式条款等,21,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1)当事人条款,当事人条款是对缔约主体情况的记录,该内容正确与否将影响到合同主体的认定。,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如果缺失该条款可能会导致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如果当事人条款约定不准确、不
9、完备,发生法律纠纷时,可能在合同主体的认定上会产生异议。,22,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合同主体名称或姓名一定要写全称,企业法人的名称要与营业执照和公章一致,自然人的姓名要与其身份证一致。,法人或自然人的住所地一定要填写准确,保证能够正常的递送信件。,其他联系方式包括电话、传真、邮箱、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的联系方式均应准确填写。,23,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2)标的条款,合同的标的有物、权利、行为、智力成果等。,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合同标的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约定,则合同不能成立。如果约定不明确,则可能会在履行中发生争议。,24,合同订
10、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如果是标的物的给付,应明确该标的物的权属状态。,应使用标的的正式名称,而且在首次提到时要使用全称。,对标的进行描述时,必须明确、具体、详尽。,要注意各种不同标的物的性质,保证合同标的物的合法性。,25,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3)质量条款,质量条款是衡量当事人是否按照合同履行的客观标准,也是当事人提出索赔的依据。,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质量条款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就会导致当事人对质量标准的不同理解,从而产生不利的诉讼风险。,26,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企业签订质量条款时,应当首先明确合同相对方需求的
11、产品或服务应当达到的质量标准并写明该标准的名称以及编号。如果合同标的需要企业自己作出一定标准的,应当在合同中作出明确的描述。,应当约定质量验收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提出质量异议的期限等,如果需要委托第三方质量认定的,还应约定双方所选择的有资质的检验机构的名称以及委托检验费用的承担。,27,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4)数量条款,数量条款是对提供产品的数量或者服务次数等内容的约定。,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没有约定数量条款,会导致合同不成立的风险。数量条款约定不当,极容易引发争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8,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在签订合同时,如果合同以
12、产品给付为标的,产品的数量应当注意采用国家标准的计量单位。国家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的,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计量的标准。,合同中涉及的数量必须清楚、准确,不能使用“大约”、“左右”等含糊的概念。,如果是以产品以外的劳务给付为标的,应当对提供劳务的范围作出明确的约定。,29,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5)价款或报酬条款,价款或报酬条款是有偿合同的必备条款。,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价格或报酬约定不明确,产生争议后将会按照法律规定的规则处理,可能会给企业造成损失。,30,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应根据合同标的的不同性质,明确规定价款或报酬的计算方法、货币种类、结
13、算方式和结算程序、支付的时间和方式等。,价款或报酬条款应公平合理,符合国家有关价格管理规定。,同一合同中的价款或报酬应该分别用大小写表示。,明确规定单价和价格总额以及由于履行合同所产生的其他费用由谁承担。,价款或报酬的支付期限应约定确切日期或约定在一定条,件成就后多少日内支付。,31,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条款,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确定合同当事人是否适当履行合同的依据。,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如果约定不明或者约定条件无法实现,那么就会造成履行困难。,32,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应在合同中写明具体的履行起止日期,避免因
14、履行期限不明确而产生纠纷。,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的具体地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适当的履行方式。,33,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7)违约责任条款,违约责任条款是合同顺利履行的保障性条款。,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或者违约责任约定不明时,适用法定违约责任,可能无法弥补守约方的实际损失。,34,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所有合同都应该规定违约责任条款。,选择适用的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违约金与定金不能同时适合的问题,违约责任应该和义务相适应。,当事人应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致损的赔偿方法以及赔偿范围等,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或损失赔偿额。,合同
15、约定违约金时,违约金约定数额不宜过高。同时应约定因违约而造成损失的数额或计算方法。,违约金过高过低的判断和调整问题,35,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8)争议解决方式条款,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争议,为使争议发生后能够有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应当在合同条款中对此作出规定。,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将按照法律规定确定管辖法院。可能会增大诉讼成本,更可能因为“地方保护主义”而降低了胜诉的几率,为企业带来损失。,36,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诉讼或者仲裁只能选择一种。一般情况下,建议选择诉讼方式解决。,如选择诉讼方式,依
16、照法律规定诉讼管辖可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我方应依法遵循对己方有利的原则选择管辖法院。,如果约定仲裁方式,要有明确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的事项属于仲裁的受理范围,注意仲裁机构的名称、地点应准确无误。,37,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2、其他重要条款,保密条款,不可抗力条款,担保条款,约定解除权条款等,38,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1)保密条款,保密条款是涉及保密信息的企业在签订合同中应当重视的条款。,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保密条款签订不当,很可能造成企业保密信息泄露,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39,合同订立时
17、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涉及保密信息的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技术合同等合同时,应当将保密条款订入合同。,保密条款与竞业限制条款不同。,应当明确约定保密义务的范围、方法、保密处理程序、保密期限以及失密救济等内容。,在签署保密条款的同时应明确相应的违约责任。,40,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2)不可抗力条款,在长期合同或复杂交易中应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如果不做具体约定或照搬法律条文,则真正发生不可抗力时,就会对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以及如何处理产生争议,最终可能无法达到免责的效果。,41,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依据企业
18、的性质,对不可抗力的范围作出约定。,依据企业自身对于履行期限的紧迫性的要求,约定不可抗力的通知期限、不可抗力消除的通知期限以及书面证明材料的提交期限。,应对发生不可抗力时当事人的补救义务、补救措施及补救费用承担作出约定。,依据企业自身情况、合同标的物的性质,对发生不可抗力后,合同是否全面解除、部分解除还是推迟履行作出明确约定。,应对不可抗力产生的损失的分担、利益分配等作出约定。,42,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3),担保条款,担保的方式: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担保条款约定不明时,将按照法定方式处理,将会加大担保人的责任负担。,43,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
19、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原则不对外提供担保。,选择合适的担保方式。,担保不是保险。,44,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4)约定解除权条款,合同的解除形式分为法定解除、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当事人对解除权条款约定不明时,当事人可能对一方是否享有解除权问题产生争议。,45,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防范要点:,在涉及合同解除条款的约定时,当事人应当慎重,特别是对何种情况享有解除权的具体解释,最好在签订合同时明确。,订立合同时,应将解除合同所需满足的条件、解除权行使的期限、方式等都明确详尽的约定在合同文本中。,在满足解除权条件的情况下,单
20、方宣布解除合同必须履行通知程序。,一般情况下,法定的违约行为只有达到“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严重程度时才可以主张解除。,46,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3、其他需要注意的条款或内容,1)合同尾部的签字、盖章,防范要点:,合同相对人是单位的,注意其所加盖的印章应与该单位名称一致。授权代表以及合同相对人是个人的,其签名应与其身份证上记载的姓名一致。,公章与合同专用章的使用问题,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私人印章能否代替签字的问题,47,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2)合同生效条款,防范要点:,明确合同的具体生效时间或生效条件。,法律规定必须办理审批或登记手续方能生效的合同应
21、及时办理备案、登记手续。,48,合同订立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内容,3)合同附件,防范要点:,合同附件应附在正文后面,并注明名称和份数。,合同附件为复印件时,须加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并由双方签字盖章。,49,第二阶段 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防范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对实现当事人合同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交易对方出现履行瑕疵。,随意变更合同。,防范要点:,1.完善企业内部合同履行流程,建立健全合同风险防范机制。,2.自身必须按照合同内容全面正确的履行合同。,3.密切注意对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过程、财产状况、信用变化等。,4.充分了解和运用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
22、敢于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50,第二阶段 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交易对方可能出现的履行瑕疵,:,一、合同履行不能,二、拒绝履行,三、不适当履行,四、债务人责任财产减少,51,第二阶段 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一、合同履行不能,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导致的履行不能。,因发生不可抗力等事由而导致的履行不能。,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最终使合同目的落空,对合同的双方而言,权益都可能受损。,52,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履行不能,防范要点:,如果一方出现合同履行不能导致合同目的落空,另一方应:,(1)中止履行,行使不安抗辩权。注意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一定要
23、尽到通知义务。,(2)解除合同。合同解除问题,(3)追究违约责任或损害赔偿责任。,53,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拒绝履行,二、拒绝履行,拒绝履行本身并不一定违约。,(1)同时履行时一方在对方履行前有权拒绝履行,或者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履行。,(2)在有先后履行顺序时,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履行。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54,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拒绝履行,防范要点:,针对一些企业借故不履行合同,导致违约的,守约方应:,(1)进行抗辩或解除合同。,(2)适当的催告。,(3)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继续履
24、行、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55,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不适当履行,三、不适当履行,部分履行,提前履行,迟延履行,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无法实现合同目的,非违约方面临维权的法律风险。,56,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不适当履行,防范要点:,(1)发生部分履行情况时,合同履行一方应正确行使抗辩权,追究违约责任。,(2)债务人如果要提前履行,应该与债权人进行沟通,通过合同变更的方式将提前履行变为适时履行,方能避免因此带来的风险。,(3)合同当事人应积极履行合同,实现合同目的,防止因迟延履行造成损失。,57,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债务人责任财产减少,四、债务人责
25、任财产减少,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怠于行使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恶意逃避债务等情形。,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58,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债务人责任财产减少,防范要点:,(1)如果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或以不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方式减少自己的责任财产,债权人应积极采取撤销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撤销权的行使问题,(2)如果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的权利,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代位权的行使问题,(3)如果出现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债权人求债无门,债权人可
26、以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59,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变更,合同变更,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会根据不断变化的商业情势,对原合同进行适当的变更。,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随意变更合同,构成违约。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合同变更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该变更无效。,60,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合同履行不能,防范要点:,(,1)企业变更合同时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并保管好各种证据。,(2)合同变更时务必将变更的内容表述清楚。,(3)合同变更时也应履行合同审查程序。,61,第三阶段 合同救济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无救济则无权利”,合同救济对于合同的正常履行及
27、当事人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1.证据保存不当导致无法实现权利的维护。,2.救济途径选择不当导致在争议处理中处于不利的处境,。,62,第三阶段 合同救济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证据,一、证据,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未能及时固定和留存相应证据,为日后纠纷埋下了法律风险的隐患。,防范要点:,1)企业制定规范的证据认定标准和良好的证据管理体系,完善证据的确认、固定和留存。,2)严格管理本企业可能被作为证据使用的材料。,63,合同救济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救济途径,二、救济途径,和解与调解、仲裁、诉讼,(一)和解与调解,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节省司法资源。,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
28、实践中,当事人选择和解或调解进行合同救济时,往往会出现一方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来强迫另一方达成和解或调解,损害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64,合同救济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救济途径,防范要点:,1.及时咨询或聘请专业律师参与。及时寻求仲裁或诉讼等其他合同救济手段。,2.对无执行力的调解或和解协议,如一方反悔,另一方应及时启动寻求仲裁或诉讼等其他合同救济途径进行补救,以免损失扩大。对有强制执行力的调解协议,如一方反悔,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65,合同救济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救济途径,(二)仲裁,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原则,程序简便、快捷,仲裁审理不公开进行,有利于保守商业秘密和维护商业信誉。,
29、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如果仲裁机构选择不当,当事人可能承受合同救济目的无法实现的法律风险。,66,合同救济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救济途径,防范要点:,(1)审慎签订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或条款应采用书面形式。,(2)避免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出现。,(3)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如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向由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4)如果当事人的仲裁裁决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当事人可根据双方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67,合同救济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救济途径,(三)诉讼,诉讼是在各种合同救济手段中最为有效的救济途径。,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如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形式诉讼权利不当或不能正确履行诉讼义务,可能会导致合法权益无法实现的风险。,68,合同救济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救济途径,防范要点:,(1)起诉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诉讼请求应明确、具体、完整。,(2)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3)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在可能面临证据灭失或今后取证困难时及时申请证据保全。,(4)借助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69,The End!,谢 谢!,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