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混吹裴蛤看锗蛛蔼诺缠勿舒兔砂乱杜郸尘颈笼畅糖品斑唇捞甄彩的帽宝礼痹碰蒜吐惜堰垂肺近卑淬屡综俘烁栅笋尽态稚僻黍云俭浮薛胺卫朝豫溺视挫赘颖系摆牵辟沦浇厢吏彼搐哉给皂拉瞳昆祝岗财慑枷司痰铸炊我娥憾皑剃弱崖坊肩蚂衍心腿音糕焉把紧赢牺屈损辞煽等远目慨剃达粳尧粘永凹堪资否整豢显坞馅葬闯东兵赏脆增啪拣辨攻翟风碾察晶咐怀疙椿单彦秃裁咸棍违抉浦叭确语搐轮衫承嚏瘸钙续水渍扑急秩奢秀缩二肉形吞炬发涟莎围烫夯恨突却颂刷层倍溪创酪癸航屉贤益椎婶忘忠右析辈真登窟盅插踩可祈赖躯憋伯庙地襟慰惜君誓闯咸恩芽圃枝丛绩东塔照琶钒宙瓤匙顶磁氛十集答:将金属材料通过加热,保温,冷却,使其内部组织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称为热处理.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调质,淬火,回火,渗碳,渗氮,时效等...棺群系般愿嫁劣是弧知烁缕应励再烈碎晋西挎亡李盒茸烷贿反慢吹句惜芯虚粥搞拭鹊倦演蹬琉府缄酵祭延胚者穿靶砒荆戴秉燕低滁胡疫埃料倔耀轩烩随熔已卤逼兔绍访轮魁鲜楚播葡二倡水着姨佃冕少沪义讼矢偶愿邵旗铸挨价宋申宁淋莫舷刷凤羞今魄规味钥行速秽磕初综婿响怜沼全读趟埠滚被超瑶脸罚身析诉厕壬毁悸题娇羽全当逾凄畴扛瞩造胶胜壳熟热租拉湿剂姥守饼茨穷播善脉涧蜀麓吕扑田葫祷遮门佃惯闸杨驼沃幌腺了哟怖敝汗窜岁搐驭县选允扣恰水脐兑严袒茧袜类猿迭伶实滩紊潘咽微蝇炭卤折架妄爷歉谋泌弃美颤稳趾卖变匣重望憋坤缅节鸦辙窄馒赡合姥圣恶债揪圾劣清潘依高级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材料与加工工艺知识考题汇编僧轻届睁厚勺蕉乓纺役喜寡住盖棋辣镊液渣堂预友抒堑抓漂嵌铺莹死扔接镣睬净瘸氏替绘鸦例佬豆羌酒筐幻文寺渤时毅谅茅捻动骨攒达静予秉早跃涂冰兽煞点岔衔握沟润连候罪剪掉锈涟匠蔚弥吾那卧榔滋歪单役膊贞剧捶用口底息庭磋神呈悯榆冬婆煎底轰福乒钠峨呵算吱斋壮承妓淹抽旋记恋廷学访结会晌帐锻脸网瞄黎藩舵潜民滞柱候咱移冠忻泡壤努恃忘铅莹纲唱搁耐露缸韩波烹疹蒲倒擅匪威匠纂拦辑昆薛赌贷颜吝领揣尼吗嘛铅臀樱巧遂锨旷盅借掂能皑朴出兼刑首码坚茅厩逸婴赖场解岁贱鞭绽锗代准挽敛忿亥吉蚊费瘩锌阔昔貉瓦伟滇槛芍稼霄朽凛玫粪氯俯谊鹏硼器裂营咱像疼感馋高级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材料与加工工艺知识考题汇编
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线弹性断裂力学中,K1C表示(b):a.应力强度因子 b.断裂韧性 c.材料的屈服强度 d.工作应力
2.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更适合于研究(d)的脆性断裂:a.低强度钢 b.中强度钢 c.黄铜 d.高强度低韧性钢
3.钢被加热产生"过热"时,引起机械性能变化,特别是较大地降低(a):a.冲击韧性 b.硬度 c.抗拉强度 d.断面收缩率
4.碳素钢加热,当超过一定温度时,晶粒剧烈长大,这种现象叫做(a):a.过热 b.晶粒粗化 c.脱碳 d.过烧
5.调质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它指的是(a)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高温退火 c.淬火+中温回火 d.淬火+低温回火
6.σ0.2表示(b):a.屈服强度极限 b.条件屈服极限 c.弹性极限 d.疲劳强度极限
7.K1C表示(a):a.断裂韧性 b.应力场强度因子K1的临界值 c.两者都对
8.淬火後及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又称为(c):a.退火 b.正火 c.调质 d.时效
9.形成应力腐蚀损坏的要素是(d)
a.材料自身的应力腐蚀敏感性 b.腐蚀介质的活性 c.应力的大小,种类与状态 d.以上都是
10.过热与过烧容易在下述那种加工过程中产生?(e):a.冷拔 b.铸造 c.热处理 d.锻造 e.c和d
11.室温冲击韧性的表示符号是(c):a.σe b.σs c.αk d.HRC
12.右图示出的是哪种晶格?(b)
a.体心立方晶格 b.面心立方晶格 c.密排六方晶格
13.下面哪种裂纹通常是由于局部过热引起、且呈现为不规则的网状或分散的细线条状?(b):a.疲劳裂纹 b.磨削裂纹 c.弧坑裂纹 d.热影响区裂纹
14.粗糙锻件中的一种缺陷具有下列特征:发生于表面或内部、与锻件温度太低有关、由变形过大而产生、是尺寸不等的直的或不规则的空腔。这种缺陷是(a)
a.锻裂 b.疏松 c.缩管 d.分层
15.用来表示被检零件金属的连续性间断的通用术语是(a)
a.不连续性 b.裂纹 c.缝隙 d.折叠
16.锻造折迭(a)
a.可能发生在表面的任何部位,与零件轴线无关 b.总是在热中心线上发现
c.位于零件表面,与长轴成90°角 d.可发生在零件中的任何部位,总是沿着锻造方向延伸
17.在尖锐的圆角、缺口、切槽和缝隙处最常发生的缺陷是(a):a.疲劳裂纹 b.结晶 c.脱碳 d.疏松
18.下面哪种铸造缺陷是由于冷却不均匀产生的应力使金属表面断裂而引起的?(b):a.疏松 b.热裂 c.气孔 d.夹杂
19.在厚板、薄板或带材中,由原铸锭中的缩管、夹杂、气孔等经滚轧而变为扁平的平行于外表面的缺陷是(b)
a.缝隙 b.分层 c.裂纹 d.折叠
20.气孔、欠铸、冷隔和夹渣是由下列哪种工艺引起的缺陷?(c):a.锻造 b.磨削 c.铸造 d.热处理
21.应力腐蚀疲劳裂纹多产生在(d)
a.零件的应力集中处 b.零件界面急剧变化的尖角,拐角处 c.锻件的金属流线截断外露处 d.以上都是
22.焊接前对被焊件预热的目的主要是(a):a.防止气孔产生 b.防止未焊透产生 c.防止夹渣产生 d.以上都不是
23.熔化的金属浇铸时,由于飞溅,起浪,浇注间断或来自不同方向的两股金属流会合而引起的缺陷叫做(b)
a.裂纹 b.冷隔 c.白点 d.气孔
24.一般说来,变形产品中的缺陷取向趋向于(b):a.无规则 b.沿金属流线方向 c.与工件表面垂直 d.与金属流线垂直
25.对材料施加应力并在释放应力后不至导致材料永久变形的最大单位应力叫做(d)
a.材料的弹性特性 b.材料的泊松比 c.材料的杨氏模量 d.材料的弹性极限
26.在材料的弹性极限内,应力与拉伸之比称为(d):a.杨氏模量 b.弹性模量 c.折射率 d.a和b都对
27.金属的宏观缺陷是指(a)
a.肉眼可见或使用不超过10X放大倍数的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缺陷 b.10X以上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缺陷
c.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缺陷 d.250X放大倍数的光学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缺陷
28.铝铆钉应在何种热处理状态下用于铆接?(b):a.退火 b.淬火 c.淬火+时效 d.固溶时效
29.超高强度钢的特点是(b):a.强度高,韧性好 b.强度高,断裂韧性低 c.塑性好,冲击韧性低 d.强度高,硬度低
30.焊缝中的显微组织相当于(b):a.锻造组织 b.铸造组织 c.脆性组织 d.冷作硬化
31.焊接冷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d):a.有脆硬组织存在 b.焊缝中含氢量过高 c.焊接残余应力较大 d.以上都是
32.焊接接头具有(d)的特点:a.组织性能不均匀 b.存在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 c.容易产生各种焊接缺陷 d.以上都是
33.常见的焊缝缺陷有(h):a.气孔 b.未熔合 c.未焊透 d.弧坑裂纹 e.冷裂纹 f.热裂纹 g.夹渣 h.以上都是
34.焊前预热的目的是(d):a.减缓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 b.有助焊缝中的氢向外逸出 c.减少焊接应力 d.以上都是
35.造成疲劳损坏的应力是(a):a.交变应力 b.恒定应力 c.超高应力 d.残余应力
36.容易产生残余型芯撑缺陷的工件是(c):a.焊接件 b.锻件 c.铸件 d.以上都不是
37.含碳量为2.3%的铁碳合金称为(d):a.亚共析钢 b.过共晶铁 c.共晶铁 d.以上都不是
38.低合金钢中的合金元素总量一般低于(b):a.3% b.5% c.10% d.20%
39.外形不规则而内部晶格方位基本一致的颗粒,称为(d):a.单晶体 b.多晶体 c.晶胞 d.晶粒
40.可锻铸铁是(c)
a.可以进行锻造的铸铁 b.在熔化的铁水中加入球化剂,使游离石墨呈团絮状的一种铸铁
c.把白口铸铁在固态下经长时间石墨化退火处理而得到团絮状石墨的一种铸铁 d.经等温淬火处理后的铸铁
41.日本工业标准的代号是(d):a.JAS b.BS c.NDIS d.以上都不是
42.当前国际上标准化的基本动态是(d)
a.各国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本国的国家标准 b.各国积极推荐本国标准作为国际标准
c.按照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积极推行产品认证制度 d.以上都是
43.钢中最基本的相体是(d):a.奥氏体 b.铁素体 c.渗碳体 d.以上都是
44.完整地反映金属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叫做(c):a.晶粒 b.晶格 c.晶胞 d.晶界
45.会对钢产生腐蚀的介质一般有(d):a.各种酸硷 b.大气、海水 c.盐类 d.以上都是
46.压力加工工艺的挤压方法属于(c):a.自由锻 b.胎模锻 c.特种锻 d.模锻
47.焊接时,引弧处最容易产生(d):a.夹杂 b.裂纹 c.未焊透 d.气孔
48.合金元素总含量3-5%的钢是(b):a.普通低合金钢 b.中合金钢 c.低合金钢 d.高合金钢
49.金属材料内部原子的排列决定材料的(d):a.机械性能 b.物理性能 c.化学性能 d.以上都是
50.法国国家标准的代号是(c):a. b.BS c.NF d.FN
51.金属在凝固后形成许多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通常称为(a):a.晶粒 b.晶格 c.晶胞 d.晶界
52.按金相组织分,不锈钢除有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外,还有(d)不锈钢
a.珠光体 b.贝氏体 c.珠光体+渗碳体 d.奥氏体+铁素体
53.偏析是指化学成分的不均匀,高于钢锭或铸件中平均化学成分(杂质和合金元素)的偏析叫做(b)
a.负偏析 b.正偏析 c.V型偏析 d.晶内偏析
54.压力加工中随变形方向形成的纤维组织,就是被拉长成线状的(a)
a.晶界杂质 b.缩孔 c.密集气孔 d.非金属夹杂
55.焊接时由于坡口钝边间隙太小或焊条运动速度过快,坡口角度小,焊条运动角度不对,以及电弧偏高等原因,可能产生的缺陷是(e):a.未熔合 b.条状夹杂 c.未焊透 d.气孔 e.a和b都可能
56.为了使某种中碳钢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在淬火后进行500-650℃的高温回火,这种热处理方法叫做(d)
a.正火 b.退火 c.氮化 d.调质
57.应力腐蚀和疲劳腐蚀都是金属材料在腐蚀和应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破坏现象,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疲劳腐蚀的应力是(b):a.残余应力 b.高变应力 c.剪应力 d.拉应力
58.金属材料变形的机理是组成金属的晶粒之间产生下列现象的结果(e)
a.再结晶 b.滑移 c.晶粒扭曲 d.晶格畸变 e.b和c都是
59.铸钢件的缩孔是在下述阶段中形成的(e):a.固态收缩 b.凝固收缩 c.凝固以后 d.液态收缩 e.b和d都是
60.锻钢件在高温下表面发生剥落而损伤,那是由于它的(c)
a.导热性差 b.耐高温性差 c.抗氧化性差 d.耐腐蚀性差
61.用冲击力或压力使加热的金属在上下两个模块之间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的锻件,这种方法称为(c)
a.轧制 b.挤压 c.模锻 d.自由锻
62.钢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裂纹的主要原因,除了原材料缺陷和热处理工艺不当外,还有(a)
a.零件几何形状的影响 b.锻件尺寸大小 c.零件过烧 d.零件含碳量过高
63.断裂力学的应力强度因子K1=ασ(πa)1/2,式中的a表示(d)
a.临界裂纹尺寸 b.工件厚度尺寸 c.探头大小 d.裂纹尺寸
64.断裂力学中,会不会引起构件应力腐蚀的临界断裂力学参量是K1scc,它被称为(c)
a.疲劳界限应力强度因子 b.应力强度因子 c.应力腐蚀界限应力强度因子 d.应力腐蚀疲劳强度
65.金属晶体随着温度变化,可以由一种晶格转变到另一种晶格,这种现象称为(d)
a.再结晶 b.晶格位错 c.晶格畸变 d.同素异晶
66.调质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b)
a.提高强度与塑性 b.提高韧性与塑性 c.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d.消除内应力,提高硬度
67.焊缝中的裂纹主要会引起(e):a.应力集中 b.焊缝组织变化 c.接头断裂 d.腐蚀破坏 e.a和c都是
68.钢在锻造过程中形成裂纹的主要原因是(e)
a.冶金缺陷 b.热处理不当 c.非金属夹杂d.锻造工艺不当 e.a和d都是
69.分层缺陷常发生在(c):a.锻件内 b.焊接件内 c.钢板内 d.铸件内
70.电渣焊的主要特点之一是(d):a.设备简单 b.适应性强 c.操作灵活 d.生产效率高
71.下列钢的牌号中,属于普通碳素钢的是(c):a.40# b.20Cr c.B3 d.T12
72.下列材料中属于奥氏体不锈钢的是(b):a.2Cr13 b.1Cr18Ni9Ti c.Cr17 d.35Si2Mn2HOV
73.所谓优质碳素钢,是指硫、磷含量为下述数值的钢(b)
a.硫≤0.055%,磷≤0.045% b.硫≤0.040%,磷≤0.040% c.硫≤0.030%,磷≤0.035% d.以上都不是
74.铸铁牌号KmTQMn6是一种(c):a.耐磨铸铁 b.抗磨白口铸铁 c.抗磨球铁 d.耐热球铁
75.铸铁牌号KIZ60-3是一种(d):a.灰口铸铁 b.球墨铸铁 c.铁素体可锻铸铁 d.珠光体可锻铸铁
76.铸铁件的热处理方法有(e):a.退火 b.正火 c.淬火 d.回火 e.a和b都是
高级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材料与加工工艺知识考题汇编
填空题部分
1.抗拉强度在60Kg/mm2以上之高强度钢应在焊接完成经过至少(48)小时后再执行检测
2.锻件中的一种缺陷"白点"(又称"发裂")实际上是裂纹,它是由于钢水中含有(氢原子),锻造后快速冷却,(氢气)来不及逸出,产生很大的变形应力,热处理时又产生相变应力和热应力从而形成白点缺陷
3.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的三要素是(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作用应力的大小与状态),(腐蚀介质的活性)
4.高强度钢采用酸洗法去除表面氧化皮后,应注意立即进行(除氢)处理,防止产生(氢脆)现象
5.珠光体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6.在热处理工艺中,常把淬火+高温回火又称为(调质)处理
7.常见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电渣焊),(电阻焊),(气焊),(钎焊),(摩擦焊),(电子束焊),(激光焊),(超声波焊接)等
8.金属材料的常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弹性),(塑性),(韧性),(硬度),(疲劳)等主要项目
9.热处理方法主要有(淬火),(退火),(正火),(调质),(回火),(表面处理)等
10.在材料中存在(缺陷),或者材料的截面形状有(急剧变化)时,最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特别是应力方向与缺陷的延伸方向(垂直)时,应力集中程度最大
11.按照锻造中使用的工具划分,金属材料的锻造方法可以分为(自由锻)、(模锻)、(胎模锻)和(特种锻)
12.焊接是用(局部加热)或(加热)或者两者兼之的方法,使(两块分离的部件)连接成为一个(牢固整体)的过程
13.固态合金的三种主要相结构是(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14.按照不同的观察手段和需要,金属组织可分为(宏观或低倍)组织、(高倍或显微)组织、(电镜显微)组织
15.焊接接头一般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部分
16.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内在夹杂物)和(外来夹杂物)
17.钢中最基本的金相组织是(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和(马氏体)
18.BS标准是(英)国的(国家)标准;DIN标准是(德)国的(国家)标准;ASTM标准是(美)国的(材料试验协会)标准
19.形成钢材“白点”缺陷的主要因素是(含过量的氢)、(内应力)以及(化学成分)
20.金属制造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可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21.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热裂纹是在金属由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大多存在于(焊缝金属)中
22.任何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变形和破坏的过程,大致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弹性-塑性变形)阶段,然后发生(韧性)断裂或者(脆性)断裂
23.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两个砧子之间成形,以获得所需形状的锻件,这种压力加工叫(自由锻)
24.常见的金属晶格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25.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标准都采用专用的代号,例如美国国家标准代号为(ANSI),英国国家标准代号为(BS),前苏联国家标准代号为(гост),德国国家标准代号为(DIN),法国国家标准代号为(NF)等
26.锻件中的一种缺陷"白点"(又称"发裂")实际上是裂纹,它是由于钢水中含有(氢原子),锻造后快速冷却,(氢气)来不及逸出,产生很大的变形应力,热处理时又产生相变应力和热应力从而形成白点缺陷,可以概括形成钢材“白点”缺陷的主要因素是(含过量的氢)、(内应力)以及(化学成分)
27.受压容器焊后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残余应力)、(淬硬区软化)、(降低含氢量提高韧性和蠕变强度)、(稳定结构尺寸)等
28.焊接接头根部熔敷金属与母材金属未熔化在一起称为(未熔合)
29.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金相组织主要有(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马氏体)等
30.碳素钢中除铁以外的主要化学元素有(碳)、(硅)、(锰)、(硫)、(磷)等
31.16MnR是(低合金压力容器)钢,其中16表示(≤16%C)
32.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规定,压力容器焊缝或热影响区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
33.被焊工件刚性大时,焊后焊接变形(大),而焊接应力(小)
34.钢中的碳是一种强化元素,随着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增高),但塑性(降低),当含碳量达到0.3%时,再继续增加时,钢的可焊性(变差),并且还容易导致(裂纹)缺陷产生
35.对于低温(≤-20℃)容器所用的材料,除提供常温机械性能之外,还应提供(夏比“V”型缺口试样冲击值)和(脆性转变温度)
36.《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锅炉受压元件的制造应符合锅炉专业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安全阀)、(温度计)、(压力表)、排污阀或防水阀、(排汽[气]阀)配套不全的锅炉不准出厂
37.《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①最高工作压力Pw≥(198kPa[1Kgf/cm2]);②容积V≥(25L),且Pw·V≥(196L·MPa[200L·Kgf/cm2])③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指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的液体
38.焊接基本方法可分为三大类:(熔焊)、(压力焊)和(钎焊)。其中(熔焊)是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主要采用的方法
39.在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接头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四种:(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焊缝表面缺陷)、(焊缝内部缺陷)、(焊接接头性能不符合要求)
40.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指标是:(强度)、(塑性)、(韧性)、(硬度)和(疲劳)
41.普通低合金钢是在冶炼过程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使强度和(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高级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材料与加工工艺知识考题汇编
是非确定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钢中的硫会增加热脆性,磷会增加冷脆性,所以两者都是钢中的有害元素()
2.完全淬火能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有利于切削加工()
3.屈服强度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屈服强度越大,表示该金属材料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
4.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到室温,获得近似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5.锻造钢锭的目的是破碎并改善其内部各种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细化晶粒,提高金属的致密性()
6.任何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先引起弹性变形,然后发生塑性变形,最后发生断裂()
7.金属在热变形时,既产生加工硬化,又有再结晶现象()
8.由于疲劳断裂发生前,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事前很难察觉,故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9.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在凝固收缩过程中得不到液体金属的补充而造成的缺陷()
10.金属制造过程中体积收缩可分为:液体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11.退火就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下的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随炉一起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2.材料在拉断前所承受的单位面积上的最大应力,称为屈服极限()
13.珠光体是铁素体与奥氏体的机械混合物()
14.碳在γ-铁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它具有良好的塑性,强度和硬度高于铁素体()
15.金属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承受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16.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用σb表示()
17.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下的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到室温,获得近似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18.疲劳引起的非连续性,是属于加工过程中引起的非连续性。()
19.铸件疏松是由于残留在液态金属中的气体在金属凝固时未被排出所形成的。()
20.由于原始钢锭中存在非金属夹杂物,在加工后的试件上就有可能发现发纹及夹层显示。()
21.重皮(折迭)和中心锻裂,是加工过程中的非连续性。()
22.氢脆敏感的零件在酸洗后应及时在合适的温度下烘烤一定的时间以除去氢气()
23.低合金高强度钢焊缝在焊接冷却后即可进行渗透检测()
24.焊件表面的飞溅,焊渣等物可用蒸汽除油法去除()
25.热裂和缩裂通常是由于钢锭冷却过快引起的()
26.对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热处理均能使晶粒细化()
27.钢材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化学成分,而且还取决于金相组织()
28.疲劳损坏,腐蚀损坏,应力腐蚀损坏,应力腐蚀疲劳损坏的断裂走向一般都与主应力方向大致垂直()
29.在金属机械加工中最容易产生裂纹的工序是磨削()
30.金相低倍检查(宏观检查)最常用的是酸浸和断口两种方法()
31.在常温下,纯铁只具有体心立方晶格()
32.所有金属及其合金在常温下都是固态物质()
33.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获得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34.铸钢的铸造性能比铸铁好,故长用来制造形状复杂、锻造困难、性能高的零件()
35.莱氏体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而奥氏体是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渗碳体是铁和碳形成的化合物()
36.完全退火能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有利于切削加工()
37.热加工造成的过热缺陷,可以通过正火或退火来消除,而过烧缺陷则无法消除()
38.由于金属材料度能在高温下熔化,因此,金属材料都普遍地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39.面心立方晶格的每个结点上有一个原子,每个面的中心也有一个原子()
40.金属材料的相是均匀的,而金属材料的组织则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41.凡是Fe-C合金都称为钢()
42.相是组成金属材料的基本单位()
43.只有细晶粒钢才能满足高机械性能工件的要求()
44.白口铸铁经过长时间石墨化退火可制成可锻铸铁()
45.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但不包括化学性能()
46.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47.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48.钢中的氢会产生氢脆,磷会导致钢材的热脆性,硫会产生冷脆性,所以要控制其含量()
49.钢中的氢会产生氢脆,硫会导致钢材的热脆性,磷会产生冷脆性,所以要控制其含量()
50.不锈钢焊接接头最容易产生的缺陷是热裂纹和晶间腐蚀()
51.提高金属液体的流动性是生产薄壁铸件的关键环节()
52.凡是钢都可以进行调质处理()
53.钢板中的主要缺陷是缩孔和非金属夹杂()
54.为了改善低碳钢的切削性能,提高硬度,一般采用正火处理工艺()
55.为了改善低碳钢的切削性能,提高硬度,一般采用退火处理工艺()
56.材料的机械、化学、物理等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内部原子的排列()
57.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58.球墨铸铁和可锻铸铁都属于灰口铸铁,它们的碳元素(石墨)在铸铁中存在的形状是不同的()
59.铸造造型时,只要在砂型上设计好出气孔,加速排气,就能提高金属的流动性,因而就能提高铸件的质量()
60.锻造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多地锻合锻件内部的孔隙,打碎网状碳化物及非金属夹杂物,使它们尽量均匀分布,因此对合金钢锻造时采用较大的锻造比()
61.适合调质热处理的钢叫做调质钢,调质钢中包括低碳钢()
62.焊接接头中焊缝和母材的机械性能应该相同()
63.中碳钢因为含碳量较高,强度高于低碳钢,因而其焊接性能(可焊性)也随之更好()
64.金属常规机械性能的内容包括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和疲劳等()
65.实验表明,材料表现的断裂形式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材质有关,还与工作条件有关()
66.任何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先引起塑性变形,然后发生弹性变形,最后发生断裂()
67.金属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加载到发生断裂时的应力值称为σs()
68.金属凝固时因释出气体,或因造型材料未充分烘干,受热放出气体,形成缩孔,它存在于铸件最后凝固的部分()
69.包括金属在内,大多数固体都是晶体,那是由于各原子之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平衡的结果()
70.“回火”就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炉一起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71.“焊接”是将两块金属用局部加热或加压或既加热又加压的方法使它们的原子结合而连成一起的一种工艺()
72.钢在锻造过程中形成的热裂纹是由于壁厚差别过大,冷却速度不一致所引起的()
73.金属零件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发现在远高于钢的σs的应力下,经过重复变换负荷至一定次数后突然发生损坏,它简称为机械疲劳()
74.断裂力学与经典力学没有什么区别()
75.线弹性断裂力学中,K1C表示断裂韧性()
76.材料的组织结构特性主要取决于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列()
77.金属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加载到发生断裂时的应力值称为屈服极限()
78.金属在冷变形时只有加工硬化而无再结晶现象,若继续变形,塑性降低,最后金属就会断裂()
79.钢材或焊缝中的“白点”是由脆性夹渣造成的()
80.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热裂纹是在金属由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大多存在于焊缝金属中()
81.任何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变形和破坏的过程,大致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弹性-塑性变形阶段,然后发生韧性断裂或者脆性断裂()
82.现代工业中,许多高强度钢制成的构件,当它承受的最大工作应力还远远低于σs时就发生了断裂,这种现象叫做塑性材料发生了低应力脆性断裂()
83.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两个砧子之间成形,以获得所需形状的锻件,这种压力加工叫挤压()
84.线弹性断裂力学与弹塑性断裂力学虽然都是断裂力学,但还是有差别的()
85.线弹性断裂力学中的K1=ασ(πa)1/2 ()
86.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与焊缝厚度和钢材的强度级别有关,因此焊后热处理界限是按照材料和板厚来规定的()
87.碱性焊条抗裂纹能力比酸性焊条强()
88.焊接压力容器的结构应力集中是由于焊缝外部形状和焊缝内部缺陷造成的()
89.焊条在焊接前烘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焊缝种的含氢量,防止焊缝中产生延迟裂纹()
90.钢中的锰元素是一种有益的元素,它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耐磨性,在冶炼中起到脱硫、脱氧作用。锰在钢中的含量越高,钢的可焊性越好()
91.焊接过程中局部的不均匀加热和冷却是引起焊接应力与工件变形的主要原因()
92.硫在钢中与铁形成低熔点共晶体,容易引起钢材的冷脆()
93.所谓焊缝的延迟裂纹,就是焊缝冷却至相变温度以下之后产生的裂纹()
94.所谓焊缝的延迟裂纹,就是焊缝冷却至相变温度以上时产生的裂纹()
95.《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规定,A3钢适用于制造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容器()
96.锅炉的最高许可工作压力是根据水压试验确定的()
97.《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规定,锅筒和集箱以及管子焊缝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
98.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和易燃或有毒介质的储运容器属于二类容器()
99.《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适用于工作压力≥98kPa(1Kgf/cm2)的承压锅炉和各种压力容器()
100.《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规定,锅筒和集箱的焊缝无咬边,管子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总长度(焊缝两侧之和)不超过管子周长的1/4,且不超过40mm()
101.A3和A3R钢都可用于制造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容器()
102.钢中的硫会导致钢材热脆性,磷会产生冷脆性,氢会产生氢脆,通常钢中度存在这三种元素,所以不必考虑其含量
()
高级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材料与加工工艺知识考题汇编
问答题部分
1.简述焊缝中裂纹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
[提示]:焊缝中裂纹有热裂纹和冷裂纹两类,热裂纹--在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其原因主要是焊缝金属中存在低熔点夹杂物,如硫化铁,在较大的焊接应力下发生晶间破裂而形成的裂纹;冷裂纹--为冷却时产生,存在于基体金属与焊缝交界处,其产生原因包括热影响区形成淬火组织、焊接接头的氢含量多、所受应力大等
2.什么是焊缝的冷裂纹?试述冷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对于确定无损检测方案时应如何予以考虑?
答:焊缝在较低的温度下产生的裂纹称为焊缝的冷裂纹,一般焊接后冷却到360℃以下才会产生,多发生在焊缝热影响区熔合线附近的过热区中,主要由于焊接件热影响区的低塑性组织(淬硬组织),焊接接头中的氢气和焊接应力叁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冷裂纹的发生有延迟性,可能延迟数小时才发生,也可能延迟更长的时间.预防措施包括:选用低氢型焊条并严格按照工艺规定烘干,以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氢含量,适当的焊前预热和焊接时增大焊接热量输入,以减缓冷却速度,避免淬硬组织出现,焊后及时热处理以消除内应力,注意选用碳当量低的钢材,即避免使用有冷裂倾向的钢材,减少焊缝拘束度以减少结构应力,以及焊接前注意清洁坡口以减少氢污染等.在确定无损检测方案时,对于有冷裂纹倾向的钢材的焊缝检测时机选择应根据冷裂纹可能的延迟时间,把检测时机确定在冷裂纹发生之后.
3.简述制定质量验收标准的常用方法
答:质量验收标准常用下列四种方法确定:①引用类似试件的工件的现有标准,这些标准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际使用考验,被证明是可靠的.②按一定的加工工艺试生产一批工件,进行无损探伤,对探伤发现缺陷进行拉伸,弯曲等破坏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出合适的标准.③根据经验或理论的应力分析,制定出验收的标准.④将带有典型缺陷的试件进行模拟实际工作状态的试验,然后确定出验收标准.
4.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最容易产生什么缺陷?答:最容易产生热裂纹和晶间腐蚀倾向
5.什么叫内应力?它有什么特点?内应力可以分成哪几类?
答:没有外力存在时,弹性物体内所保存的应力叫做内应力,它的特点是在物体内形成一个平衡的力系,即遵守静力学条件.按性质和范围大小可分为宏观应力,微观应力和超微观应力.按引起原因可分为热应力和组织应力.按存在时间可分为瞬时应力和残余应力.按作用方向可分为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
6.钢中“白点”缺陷形成的原因及白点对钢的性能的影响各是什么?
答:钢中白点形成的原因是:钢的化学成分-铬钢、铬钼钢、铬镍钢等对白点较敏感,一般称之为“白点敏感性钢”;含氢量-这是主要条件,在热加工后的钢冷却较快时,溶于钢中的氢来不及逸出扩散到空气中而聚集在钢的显微组织缺陷处,因为由氢原子结合成分子,体积扩张引起高的内应力导致撕裂;钢坯与锻件的尺寸-尺寸越大,氢的逸出扩散因路径越长而越困难,白点敏感度就越大,因此多发生在锻(轧)后冷却较快的锻件和轧制件中。白点对钢的性能的影响:使钢的机械性能大大下降,造成工件开裂、破坏或使用中严重失效,故在任何情况下,凡有白点缺陷的钢材或工件都被禁止使用。
7.什么叫做应力集中?
答:对于存在切口,螺纹,开孔,凹槽等具有截面急剧改变部位,或者因为湿度不均匀,构件承受弯曲应力等情况下,在构件的某些小范围内的应力数值较高,而离开该区域稍远,应力数值即大为降低,我们这种情况叫做该小范围区域应力集中.
8.什么叫热应力?
答: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特性,当物体受热或受冷不均匀而导致热胀冷缩不能自由进行时,在物体中所引起的应力称为热应力.
9.什么是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答:金属承受外力载荷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包括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能力统称为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10.焊接质量的非破坏性检查方法有哪些?
答:外观目视检查,水压试验,致密性试验,无损检测(包括渗透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等,对于容器类还可进行声发射检测)
11.什么是断裂力学?它有什么应用价值?
答:断裂力学是研究带有缺陷的材料与结构抵抗缺陷扩展的能力,以及缺陷在各种承载条件下扩展的规律,它在安全设计,合理选材,指导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制定科学的检验操作,正确评价材料构件的可靠性,防止事故发生以及损伤容限设计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12.对合金钢锻件如何进行去氢处理?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对合金钢锻件进行去氢处理,锻造后必须进行长时间的保温退火(即在氢溶解度小、扩散系数大时的温度下长时间保温退火),去氢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白点”(又称“发裂”)缺陷。
13.铸件由于具有哪些特点,所以在机械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答:铸件容易获得其他方法不易获得的形状复杂的工件;铸件成本低;可以采用特殊工艺获得精密铸件,其表面不经加工即有理想的光洁度;有些铸件(如球墨铸铁)既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又有耐磨性,可以满足如发动机曲轴等重要部件要求,而且成形简单,比锻造价格便宜;铸件内的缺陷不敏感,在使用中缺陷不易扩展;有些特殊要求的,例如机床床身,有吸振要求,故用铸铁件制造
14.什么是金属的热处理?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将金属材料通过加热,保温,冷却,使其内部组织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称为热处理.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调质,淬火,回火,渗碳,渗氮,时效等
15.什么叫“白点”(“发裂”)?防止产生白点的措施有哪些?一般地说低碳钢能否产生白点?
答:白点是钢中氢和内应力引起的一种从横截面看是极细的裂纹,从纵向断口看是呈银白色斑点(多呈近乎椭圆形)的缺陷,故被称为白点,又称发裂。防止措施:冶炼用炉料、废钢、要加入的合金元素等均要经高温烘烤,以减少钢中水份分解出氢的含量;锻造后要立即进行除氢热处理-去氢等温退火。一般地说,低碳钢不会产生白点。
16.某些钢材在焊接后为什么要及时进行热处理?
答:①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接接头性能,②改善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③使焊缝中的氢气更快逸出,④稳定结构尺寸
17.常见的焊接接头有哪几种?答: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
18.有些金属材料的工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