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南大学
HUNAN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老师:
湖 南 大 学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
日期:2014 年 4 月 24 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本论文属于
1、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 生签名:
日期:2014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14 年 月 日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Internet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上银行、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网上拍卖、网上房地产交易、网上旅行社将逐步替代传统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以其公平、快捷、方便、高效、成本低、中间环节少、全球性、全天候交易和服务等巨大优势,赢得人们的青睐。
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介绍了电子商务的背景及WinNT+IIS+ASP系统的一般原理;
(2)阐述整个网站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
(3)设计实现新书推荐,热销数目排行榜,图书分类索引,图书搜索引擎(包括简单查询和复杂查询),购物车,会员服务(注册、修改注册、查询订单、留言、个性化设置等),付账结算。
(4)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5)建立完整的网站,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关键字:电子商务、网上书店、ASP、IIS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he application in Internet of technology of database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online bank, online shop, online auction, online real estate transaction, travel agency online substitute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activity progressively. E- commerce is with its enormous advantages, such as fair, swift, convenient, high-efficient, intermediate link few, global, all-weather trade and service with low costs, etc., Gain people's favor.
The groundwork that originally does in the article is as follows:
(1) Hav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e-commerce and general principle of WinNT + IIS + ASP system;
(2) Explain systematic structure of the whole website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Have Analyses the particularity, difficult point and focal point while realizing systematically.
(3) Design and realize new book recommendation, the fast-selling figure billboard, the classified index of the books, Books search engine whether( including inquiring about and not complicated to inquire about briefly), shopping cart, membership service whether( register, revise and register, inquire order, leave a message, not individualized to set up etc.), Pay the bill and settle account.
(4) Analyses and solve several technological problems while realizing; (5)Set up intact websites, test and analyses the result.
Key word: E-commerce, online bookstore, ASP,IIS
目 录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论 1
1.1电子商务的出现 1
1.1.1电子商务的起源 1
1.1.2电子商务的定义 1
1.1.3我国电子商务的出现 2
1.2电子商务的分类 2
1.3电子商务的特性和优越性 3
1.3.1电子商务的特性 3
1.3.2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3
1.4电子商务的系统构成及交易过程 3
1.4.1电子商务系统的构成 3
1.4.2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 4
第2章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 5
2.1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综述 5
2.1.1国内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现状 5
2.1.2在线图书销售系统创建流程 5
2.2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设计基础 5
2.2.1 ASP设计基础 5
2.2.2 ASP与IIS 8
2.2.3利用ADO访问数据库 9
2.2.4 Dreamweaver 11
2.2.5 SQL Server 11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13
3.1 项目开发目的背景 13
3.2 用户界面需求 13
3.3 功能需求 13
3.4 运行需求 14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15
4.1 系统概述 15
4.2 系统主要功能描述 15
4.3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16
4.4 数据库的设计 17
4.4.1 ER图设计 18
4.4.2 数据库表单的设计 21
第五章 详细设计 25
5.1 前台功能模块的实现 25
5.1.1 用户模块的实现 26
5.1.2 图书销售模块的实现 29
5.2 后台功能模块的实现 34
5.2.1 管理员的登录 35
5.2.2 用户管理模块的实现 35
5.2.3 图书管理模块 36
5.2.4 订单的管理 37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维护 39
6.1软件测试的目的 39
6.2 软件测试的方法 39
6.2.1黑盒测试 40
6.2.2白盒测试 40
6.3 测试 40
6.4测试结果 41
6.5维护 41
参考文献 42
VII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指在信息社会中,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利用电子工具和网络从事的商品贸易活动,它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E-mail)、电报和电传等。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上银行、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网上拍卖、网上房地产交易、网上旅行社将逐步替代传统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以其公平、快捷、方便、高效、成本低、中间环节少、全球性、全天候交易和服务等巨大优势,赢得人们的青睐。
1.1电子商务的出现
1.1.1电子商务的起源
“电子商务”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一些大公司通过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网络以实现各个机构之间、商业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这个过程被称为EDI(电子数据交换)。通过EDI这种方式传递的标准数据流不仅可以避免人为的失误,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1000个最大的企业中,有95%以上的企业曾经使用或还在使用这一技术。EDI过去是、现在也是电子商务的基础。
现在大家公认的“电子商务”的概念是由著名的IBM公司于1998年率先提出并迅速得到广泛认同。它包括网络广告(过去已经实现)、在线电子贸易(包括B to B和B to C,已经实现并正在得到不断的完善)、在线电子服务(即将实现)等内容,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以电子形式实现的商业活动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及网络商品、互联网技术(Web技术)、安全支付等电子商务的支撑技术在电子商务应用的大潮中产生质的飞跃,电子商务的概念正在得到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1.1.2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的英文名称即Electronic Business (e-Business,电子商务),简称EB,也有将其称为Electronic Commerce (e-Commerce,电子贸易)。前者指广义的商务,而后者则更确切表现出企业的商务运作。利用Internet技术,将企业、用户、供应商以及其他商业和贸易的所需环节连接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上。这种方式将商业活动纳入网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业务作业方式和手段,从而实现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缩短商业环节和周期、提高应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用户服务质量的目标。
1.1.3我国电子商务的出现
作为亚洲最大的贸易大国之一,我国的电子商务模式是从1994年开始出现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发展迅速。随着网民及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的增加,证券公司、金融结算机构、民航订票、信用卡发放等机构和领域也已成功迈入电子商务。特别是1999年3月,招商银行宣布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将支持“一卡通”的网上银行支付;1999年6月中国银行宣布开通信用卡网上支付业务,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应用扫平最后的障碍。银行的支持、行业的烘托和广大的用户需求为电子商务营造了广阔的市场。虽然从总体而言我国的电子商务仍处在初级阶段,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网络交易、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网上购物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国内因特网建设的一大热点。
1.2电子商务的分类
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的内容大致分成三个层次:⑴电子商情;⑵网上撮合;⑶电子交易。
电子商务从交易对象和实质内容上划分,目前可以细分为六种:
⑴企业对企业 即Business to Business,简称B to B的电子商务,指企业可以使用互联网或各种商务网络向供应商定货、接收发票和付款或企业间的产品批发业务,包括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商务活动、网上的零售业和金融企业的数字化处理过程,因此也称为批发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主流。在交易过程中,企业可以迅速完成一系列交易操作,加快货物和资金的流转。
⑵企业对消费者 即Business to Customer,简称B to C的电子商务。这种电子商务是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化的商业零售和服务。企业通过Internet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的购物环境——在线图书销售系统,消费者通过网络就能轻松实现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这种模式节省了客户和企业双方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因此网上购物将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热点。
⑶企业内部 即Employee to Business,简称E to B的电子商务。它主要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通过企业内部互联网自动处理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企业内部事物管理等所有的经营活动。
⑷个人对个人 即Customer to Customer,简称C to C的电子商务。它使人们能够利用Internet在异地直接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和进行电子交易。但这种形式交款容易送货难。
⑸政府对企业或个人 即Government to Business,简称G to B电子商务,其主要表现是政府网上采购工程。
⑹各国之间的企业对企业或企业对消费者 统称为国际性的电子商务或全球电子商务,即主要包括全球性的B to B,B to C,B to G和G to G等。
1.3电子商务的特性和优越性
1.3.1电子商务的特性
电子商务作为最新的商务形式,有着其独有的特性:
⑴普遍性;⑵方便性;⑶整体性;⑷安全性;⑸协调性。
1.3.2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电子商务主要利用电子工具和网络的特性来模拟现实商务的功能,同时利用了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进行营销贸易,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⑴突破商业往来的时空限制;⑵降低应运成本,费用低廉;⑶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效率;⑷经营、交易方式灵活、方便;⑸商务功能全面、强大;⑹商品信息丰富多样。
1.4电子商务的系统构成及交易过程
1.4.1电子商务系统的构成
从总体看,电子商务系统应该包括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基础平台、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三层框架结构。
从技术角度看,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还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⑴企业内部网;⑵企业内部网与Internet连接;⑶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1.4.2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
在电子商务中,一笔具体的交易一般来说有如下过程:
信息发布、网上订购、付款机制、交易履行机制、售后服务机制。
按照电子商务标准的规定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技术要遵循的基本程序为:
⑴ 客户方向供货方提出商品报价请求(REQOTE),说明想购买的商品信息;
⑵ 供货方向客户方回答该商品的报价(QUOTES),说明该商品的报价信息;
⑶ 客户方向供货方提出商品订购单(ORDERS),说明初步确定购买的商品信息;
⑷ 供货方向客户方对提出的商品订购单的应答(ORDESP),说明有无此商品及规格型号、品种、质量等信息;
⑸ 客户方根据应答提出是否对订购单有变更请求(ORDCHG),说明最后确定购买的商品信息;
⑹ 客户方向供货方提出商品运输说明(IFTMIN),说明运输工具、交货地点等信息;
⑺ 供货方向客户方发出发货通知(BESADN),说明运输公司、发货地点、运输设备、包装等信息;
⑻ 客户方向供货方发回收货通知(RECADV),报告收货信息;
⑼ 交易双方收发汇款通知(EMADV),买方发出汇款通知,卖方报告收款信息;
⑽ 供货方向客户方发送电子发票(INVOIC),买方收到商品,卖方收到货款并出具电子发票,完成全部交易
42
第2章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
2.1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综述
2.1.1国内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现状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速度很快。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更加普及和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的更趋成熟,会有越来越大的消费群体,市场潜力会得到充分发挥。
2.1.2在线图书销售系统创建流程
1.确立经营目标和发展策略
2.选择比较系统架构
3.建立在线图书销售系统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必需实现以下三个功能:⑴ 浏览订购
⑵ 搜索订购
⑶ 购物车
4.申请域名,发布网站
5.网上营销
6.在线图书销售系统日常营运和维护
7.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的赢利和再发展
2.2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设计基础
2.2.1 ASP设计基础
1.ASP有如下特点
•使用VBScript,Java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完成网站的应用程序。
•容易编写,容易产生,无须Compile编译或Link链接即可再服务器端直接执行,集成于HTML中。
•可使用常规文本编辑器,如Windows的记事本,即可进行编译设计。
•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常规的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主页内容。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
•可通过ActiveX Server components(ActiveX服务器组件)来扩充功能。
•ASP能与任何ActiveX scripting语言兼容。
•ASP原程序代码不会被传到用户的浏览器,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可使用服务器端的脚本来产生客户端的脚本。
2. ASP工作原理
在IIS支持静态HTML主页的前提下,利用ASP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在Web Server上建立新的主页,有以下几个步骤:
•用户在浏览器的网址栏中输入ASP文件名称,并回车触发这个ASP的申请;
•浏览器将这个ASP的请求发给IIS;
•Web Server接收这个请求并由其.asp的后缀意识到这是个ASP要求;
•Web Server从硬盘或者内存中接收正确的ASP文件;
•Web Server将这个文件发送到一个叫做ASP.DLL特定文件中;
•ASP文件将会从头至尾被执行并根据命令要求生成响应的静态;
•html主页将被送回浏览器;
•html主页将会被用户浏览器解释执行并显示在用户浏览器上。
一个ASP并不一定每一次都重新编译解释,如果再次接受和以前同样的请求,ASP会从Cache中提出结果而不是再次运行。对于Web Server来说,ASP与传统的静态网页HTML有着本质的区别。HTML是不经任何处理送回给浏览器,而ASP的每一个命令都首先被用来生成HTML文件,因此,ASP允许生成动态内容。
3. ASP内部6大对象
ASP提供了6个功能强大的内部对象,每个对象具有各自的属性(Property)、方法(Method),有的还拥有数据集合(Collection)与事件(Event),它们共同完成Web中的一些重要工作。这6个对象及其功能描述如表2.1所示。
合理地运用这些对象可以使原本复杂,烦琐的工作变得简捷而条理清晰。我们可以用以下的语法直接使用这些对象:
对象.属性/方法/数据集合
4.ASP的优越性
ASP与静态页面技术HTML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创建动态、交互式站点方面,ASP功能强大、处理方式灵活;
•由于ASP脚本语言是由服务器端来解释和运行,动态生成普通的HTML页面,然后再传送到客户端供浏览,因而对客户端浏览器的要求相对较低,并不要求其必须支持特定的某些脚本语言。
•由于传送到客户端的只是解释后的HTML页面,因而有效地保护了页面开发者的知识产权。
而且ASP简单易学,安装使用方便,开发工具强大、多样,效率高,功能强大,扩充性大。
对象名称
功能描述
Request
从客户端取得信息
Response
将信息送给客户端
Server
提供一些Web服务器工具
Session
储存在一个Session内的用户信息,该信息仅可被该用户访问
Application
在一个ASP-Application中让不同的客户端共享信息
ObjectContext
配合Microsoft Transaction服务器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
表2-1 ASP 内部6大对象及其功能
5.ASP的局限性
•由于ASP只能运行在微软的Windows平台上,所以Windows本身的所有问题都会一成不变的累加到ASP上。
•由于ASP使用了COM组件,所以它变得十分强大,但它会由于Windows NT系统最初的设计问题而引发大量的安全问题。在这种组件或是操作中稍不留神,那么外部攻击就可以取得相当高的权限而导致网站瘫痪或者数据丢失。
•由于ASP是一种Script语言,所以除了大量使用组件外,没有其他办法提高其工作效率。它必须面对即时编译的考验,同时我们还不知其背后的组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无法实现跨操作系统的应用。
•无法完全实现一些企业级的功能,如完全的集群、负载均衡等。
6. ASP运行条件
ASP运行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⑴ Web服务器满足IIS3.0/4.0/5.0 for Windows NT Server/2000或PWS for Windows 9X/ME
⑵ 服务器装有需要使用的数据库的32位ODBC驱动程序
ASP运行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⑴ Web服务器满足IIS3.0/4.0/5.0 for Windows NT Server/2000或PWS for Windows 9X/ME
⑵ 服务器装有需要使用的数据库的32位ODBC驱动程序
2.2.2 ASP与IIS
1. IIS简介
Web服务器是Web应用程序的心脏。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是微软推出的Windows NT Option Pack的主要成员,作为Windows NT的扩展,自推出以来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其体系结构是当今市场上最受关注的Web服务器之一。新推出的IIS4.0版本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具有服务器端脚本开发调试,内容管理和站点分析,崩溃防护,内置JAVA虚拟机及全面支持ASP等强大功能。
2.IIS与ASP的结合
在过去,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设计与Web的相关技术几乎处于平行线上,两者相互独立并无法做出集成性的设计。现在我们利用IIS+ASP构成三层式Web结构(如图2.1所示)的中间一层,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与Web密切结合,完成前后端两者的集成输出功能,使得Web站点的开发更方便,实现的功能更强大。
利用IIS+ASP技术来集成Web前后端所带来的强大效益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构建和维护成本
(2)加快联机过程
(3)应用软件集中在服务器端开发管理
(4)前端可使用任何浏览器(IE、Netscape…..)
(5)后端可存取任何数据库 (SQL、Access…..)
(6)可使用任何脚本语言开发 (VBScript、JavaScript、PERL…..)
后端数据库
数据库服务器
ActiveX Server元件
Microsoft IIS + ASP
程序和计算逻辑
ActiveX Server元件
浏览器
前端浏览器
图2-1 三层式Web结构示意图
2.2.3利用ADO访问数据库
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种操作Microsoft所支持的数据库的新技术。在ASP中,ADO可以看作是一个服务器组件(Server Component),更简单点说,是一系列的对象,应用这些功能强大的对象,即可轻松完成对数据库复杂的操作。本文中个性化页面的实现便大量地用到了ADO技术。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步:
创建数据库源名(DSN);创建数据库链接(Connection);创建数据对象;操作数据库;关闭数据对象和链接。
每一步的作法如下:
1、创建数据源名
DSN(Date Source Name)即数据源名称。我们知道,ODBC是一种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只要系统中有相应的ODBC驱动程序,任何程序就可以通过ODBC操纵驱动程序的数据库。比如我们系统中有Access的ODBC驱动程序,那么即使我们没有Access软件,也可以在我们的程序中对一个Access的MDB数据库加、删、改记录。而且我们根本不用知道这个数据库是放在哪里的。我们只要写出SQL语句,ODBC驱动程序就会帮我们做一切事情。我们在给ODBC驱动程序传SQL指令时,即是用DSN来告诉它到底操作的是哪一个数据库。如果数据库的平台变了,比如我们改用了SQL Server的数据库,只要其中表的结构没变,我们就不用改写我们的程序,只要重新在系统中配置DSN就行了。由此可见,DSN是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桥梁。
2、创建数据库链接(Connection)
链接用以保持一些关于正在访问的数据的一些状态信息,以及链接者信息。ASP文件中如果要访问数据,必须首先创建与数据库的链接,其语法如下:
set mConn=Server createObject(“ADOBDCONNECTION”)
这条语句创建了链接对象mConn,接下来:
mConn.Open “dsn1”,“vsername”,“password”
这条语句打开链接,用到了DSN,本例为“dsn1”。其后的两个参数分别是访问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口令,为可选参数。
以上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因为链接对象的创建与打开是两回事,只有打开了才真正可以使用。
3、创建数据对象(Record Set)
ADO中的数据对象通常保存的是查询结果。Record Set是ADO中最复杂的对象,有许多属性和方法。Record Set保存的是一行行的记录,并标有一个当前记录。以下是创建方法:
Set Record Set=mConn.Execute(sqtStr)
这条语句创建并打开了对象Record Set,其中mCon是先前创建的链接对象,sqtStr是一个字串,代表一条标准的SQL语句。例如:
sqlStr=“SELECT * FROM tab1”
Set Record Set=mConn.Execute(sqlStr)
这条语句执行后,对象Record Set中就保存了表tab1中的所有记录。
4、操作数据库
我们通过调用链接对象的Execute方法来将查询结果返回给一个数据对象或进行插入、删除等操作。例如:
sqlStr=“INSERT INTO tab1 VALUES(1,2)”
mConn.Execute(sqlStr)
/执行插入操作
5、关闭数据对象和链接对象
在使用了ADO对象之后要关闭它,因为它使用了一定的服务器资源。通过调用方法close实现关闭,然后再释放它。
Record Set.close
Set Record Set=Nothing
/关闭创建的数据对象
mConn.close
Set mConn=Nothing
/关闭创建的链接对象
2.2.4 Dreamweaver
Dreamweaver 是 Macromedia 公司的产品的另一款“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工具。与 Frontpage 不同,Deamweaver 采用的是 Mac 机浮动面版的设计风格,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但当你习惯了其操作方式后,就会发现 Dreamweaver 的直观性与高效性是 Frontpage 所无法比拟的。
Dreamweaver 对于 DHTML 的支持特别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很多眩目的页面特效。插件式的程序设计使得其功能可以无限的扩展。Dreamweaver 与 Flash、Firework 并称为 Macromedia 的网页制作三剑客,由于是同一公司的产品,因而在功能上有着一个非常紧密的结合。而最新推出的 Dreamweaver UltraDev 更支持 Asp,Jsp。因此,说Dreamweaver 是高级网页制作的首选并不为过。
2.2.5 SQL Server
SQL也就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形式。它是Windows数据库家族中出类拔萃的成员,这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企业客户和独立软件供应商构建商业应用程序的需要。使用Transact_SQL语言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传送请求和答复。SQL Server 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上运行,而且功能非常强大。使用SQL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建立数据库,可以将所建立的数据库很好的和ASP通过查询语句结合起来,通过存储过程结合ASP提供的数据环境设计器来访问数据库。
2.2.5.1 SQL概述
1、SQL是一种数据库编程语言,一个SQL查询至少包括下面三个元素:
(1)一个动词,例如SELECT,它决定了操作的类型。
(2)一个宾语,由它来指定一个或多个字段名,或者指定一个或多个表对象。
(3)一个介词短语,由它来决定动词在数据库中哪个对象上动作,例如“FROM TABLE NAME ”。
因此一个简单的SQL语句看上去大致如此:Select * form testable where parameter=1
2、SQL查询的类型有四种:
(1)交互式SQL:交互式SQL允许在一个类似于dBASE的点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SQL语句。
(2)嵌入式SQL:大多数SQL语言都支持把SQL语句插入到普通的应用程序代码中。这样,不一定使用固定的用户接口工具就可以通过SQL访问数据库。嵌入式SQL允许用户通过在SQL执行之前加入一个关键字来执行SQL语句。其优点是进一步为单一变量赋予属性值,缺点是必须逐行地处理查询结果,而不是交互式的批处理。
(3)存储过程或模块SQL。许多SQL服务器支持存储过程这一概念。存储过程由一些SQL代码组成,当应用程序通过CALL命令调用它时,它会实现许多操作。VB提供了一个数据环境设计器,利用它我们可以方便地调用存储过程来执行各种操作。
(4)动态SQL。动态SQL可以创建在编写语句时无法预测其内容的SQL语句。例如,你可能想设计一个可以针对多种数据库处理查询的VB应用程序,动态SQL可以以字符串形式向数据库传送查询。
2.2.5.2 SQL语句
SQL语句由命令、子句、运算符和合计函数构成,这些元素结合起来组成语句,用来创建、更新、和操作数据库。任何SQL语句都是以下面几种命令开头:SELECT、CREATE、 DROP ALTER 、INSERT、DELETE或UPDATE。
1、SELECT命令:用于在数据库中查找满足特定条件的记录。
2、CREATE、DROP、和ALTER命令:用于操纵整个表。其中,CREATE用于创建新的表、字段和索引,DROP命令用于删除数据库中的表和索引,ALTER命令通过添加字段或改变字段定义来修改表。
3、INSERT、DELETE和UPDATE命令:主要适用于单个记录。其中,INSERT用于在数据库中用单一的操作添加一个记录,DELETE用于删除数据库表中已经存在的一个记录,UPDATE用于修改特定记录和字段的值。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项目开发目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人口的增加,网络世界也越来越广博,越来越丰富。电子商店已经成为一个潮流。为了适应这种电子商务的需求故本人参考许多著名的网书店,对本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完善,使之成为面向所有图书需求者的理想购书场所。
网上书店在国际上前景看好,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2000年以来,涌现出了大批的网商店。与传统的店面书店比,网上购物的市场规模和经营模式突破了地理位置、经营面积、营业时间的限制,是一种全新的销售渠道。网上书店前景虽好,但市场还需大力培育。我国在网络基础设计方面的落后以及在银行结算方面的制约,使的现在绝大多数的网上书店还只是网上浏览,网下交易。这些薄弱环节正在改变。在系统构建时,只要我们本着丰富网上书店的信息来源,为消费者提供最为便捷的购书途径,去吸引读者网上书店是完全可行的。
3.2 用户界面需求
在所有的网页设计中,首页的展示往往是吸引“上网族”再次光临的主要因素,因此,既然是”网络商店“的主题,无非是希望表现得”窗明几净“并且提供多元化的商品与服务等,达到 “构图简洁”,“动线方便”的基本原则。页面的风格至关重要,它要符合页面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
3.3 功能需求
此系统根据功能的需求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商品销售
这部分也就是顾客浏览图书、选择图书、结帐完成购物的地方。此部分为了实现顾客方便的实现购物过程,照顾了顾客的浏览习惯,简化了购物流程,为顾客提供购物车、付款台等服务。使顾客象在真正的商店里购物一样。
2.数据库需求
为了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浏览自己需要的图书,关于图书信息的数据则必须
灵活的从数据库中提出,显示给用户。在用户查询图书信息时候,设立了按类查询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安全性需求
由于网上书店不需要顾客和商家见面,而是通过interner这一媒介来进行,因此整个过程不能照搬现实世界里的过程。因此成功的网上书店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行性,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欢迎。本系统采用了安全性的技术和设施解决安全可靠性问题,确保了顾客信息的保密性。
4.支付功能的需求
网上支付因为不能见面,所以可采用货到寄款或款到发货的方式,支付手段可以支票、邮局汇兑等方式。但这些支付方式运转周期长,在讲究速度的现代交易环节中已不能适应。在本系统中为顾客提供了多种支付方式,以适应不同顾客要求。
3.4 运行需求
根据系统自身的特点,本系统采用Windows2000 server+IIS方案做为网站的软件平台。与Windows2000紧相连的IIS5.0,使网站的各项服务设置变的更加容易,包括对最常用的ASP以及多种脚本语言的支持。在硬件方面为了适应更大的访问量,所以网站采用DDN专线上网方式。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系统概述
作为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的网上书店,网络的安全、健壮、性能、稳定与可管理性十分重要,任何方面都必须有周全的考虑。
本系统以Dreamweaver mx 2004作为界面设计工具,Access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此网上书店售书系统可以实现商家在线发布商品信息、消费者在线购买等功能。前台销售部分:友好的界面,简单快购物流程,强大的信息分类浏览功能,简单快捷的购物流程等,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实现在线购物获得所需要的书籍,并可以发表自己对该书记的评论。后台管理部分:方便的定单管理功能,注册用户、商品信息的轻松维护,分类类别的灵活维护等,使得对于整个系统可以更容易的进行维护和更新。
本系统具有界面友好美观,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功能完善,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兼容性强等优点。
4.2 系统主要功能描述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系统的用户登陆及身份验证要求
☆系统用户注册
☆验证用户的注册信息
☆系统用户进入系统时的身份验证
☆系统用户在不同页面浏览时的身份验证
2.在线图书销售系统要求
☆允许用户浏览所有图书
☆允许用户按图书种类进行查找
☆允许用户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发表评论
☆允许用户对购物车进行管理
☆系统实现订单的处理
☆系统完成整个购物流程
3. 图书销售系统的管理子系统要求
☆对管理员的身份进行验证
☆对数据库中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
☆对数据库中的用户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