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春亚《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74900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春亚《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吉春亚《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春亚《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比较清晰表达出来。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走进第四单元的学习,第一篇文章 生:钓鱼的启示 师:钓和“钩”容易混淆                  钓    钩  我和父亲在鱼(   )上放好鱼饵,把(  )线抛了出去,不一会儿,大家伙上(      )了。 师:很多人喜欢钓鱼,因为能从钓鱼中得到许多快乐,而从钓鱼中能得到启示的人并不多,(板书:启示)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詹姆斯.兰弗蒂就是其中一位,(齐读课题)来看看作者詹姆斯在与父亲的一次钓鱼中收获了什么终身有益的启示?  二、 检查读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再读一遍课文。 出示检查字词 溅起涟漪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月光皎洁   鱼腮翕动    沮丧   告诫  诱惑   实践    抉择    操纵   嘴唇 .出示长句子: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好这一段话。     三、整体感知    师:课题是“钓鱼的启示”,一看就知道,有两部分组成,一是钓鱼,一是“启示”,请通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小时候钓鱼的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作者成年以后得到的启示?    生: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写作者获得的启示。    生:第一到第九自然段是写钓鱼的事情。    师:那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巡视。    生:课文写的是“我”跟着父亲去钓鱼,钓着了一条大鱼,父亲让我把鱼放掉,我依依不舍的把鱼放掉了。 师:我能给你的答案打80分,其中最主要的漏掉了,会让人产生歧义。这父亲凭什么要让人把鱼放了呀! 生(恍然大悟)是我在鲈鱼开放日前就钓着了鱼,父亲才让我放鱼的。 师:请同学们组织好语言再交流。 生:“我”跟着父亲去钓鱼,在鲈鱼开放日前两小时钓着了一条大鱼,父亲坚决要我把鲈鱼放掉,我无可奈何,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到了湖里 ,这件事情中让我受到了启示。 师:我们这样概括依然会让人产生歧义。我当时就从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启示吗? 生:不是的。 师:(出示)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开放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钓到了鲈鱼放回湖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34年后,当我成了著名建筑工程师后,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体会到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经历的事情使我获得终身的启示。 你们觉得老师出示的文字值得你学习的在哪里? 生:你增加了最后一句话,使整个内容概括全面了,不会让人产生误会了。 师:结合老师的提示修改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 生修改表达 三、品味心情变化,体会句子含义  师:这件事情,已经三十四年过去了,同学们,很多事情不消一年全都忘记了,三十四还记得。结尾写到。 出示: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    学生朗读,读出“记忆永久”。   师:永远印在我心中的是月光如水的美好景象。    学生朗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能够把一件事情记得这么清楚,一定是这件事情中,让自己的心里触动非常非常大。我们来默读课文,思考,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我钓上了一条鱼非常得意,父亲让我把鱼放掉时,我的心里非常着急,也非常难受,最后依依不舍把鱼放走了。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引导。 得意→( 急切     )→( 难过    )→(  不舍   ) 师:“我”的得意原因是钓着一条大鱼,(板书:鱼很大)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当时钓到大鱼的情景。 学生朗读后出示: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多位学生朗读 师:“从来没有”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十一岁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三十四年过后 出示: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指导朗读,感受鲈鱼的大。       师:让我们一起将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师:读得真有感情,我相信大家脑海中也一定浮现出了当时的画面。怪不得“我”和父亲会这样得意地欣赏着这条大鲈鱼呢!我急切,我难过,我“不舍”把鱼放掉,仅仅就是因为鱼大吗?默读3---9自然段,找到相关的理由。 学生默读,老师巡视 师:介绍有关鲈鱼捕捞开放日的有关知识。鲈鱼的繁殖能力很弱,因此在产卵期禁止捕捞。   生:现在是(晚上十点),而这时离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这条大鲈鱼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啊, 生: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没有任何人看见。 生:我能钓起着这条鱼,很有成就感,现在要让我放了鱼,真的难以做到。 师:按照规定,提前钓到鱼,就应该放掉,不放鱼就是错误的行为, 这就叫------  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词语默写     沮丧   告诫  诱惑    抉择   操纵   嘴唇   实践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月光皎洁  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     学生默写后订正。 二、品读课文 师:课文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情(结合听写的词语) 生:(读)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筋疲力尽地钓起了一条大鲈鱼,在父亲不容我争辩中,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34年后,我成了著名建筑工程师,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体会到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钓鱼的事使我获得终身的启示。 师:我们大家都知道按照规定把鱼放掉是对的,把鱼留下是错的,但是实践起来真的太难太难了。 生:(结合板书回答)难在无人知道自己是在鲈鱼开放前两小时钓到的,难在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钓到了,这条鲈鱼太大了。 师:是啊!(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说,晚自习就应该安安静静学习。事实上,我们都做到了吗? 生:没有做到。 师:是非易断,实践难。如果不是父亲,“我”绝对不会把鲈鱼放掉的。父亲做了哪些呢? 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老师巡视指导。 生:(读文)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生:(读文)父亲一看时间没有到,就盯着鲈鱼看了一会儿,要我把鲈鱼放回去。 生:(读文)父亲平静地说:“你还会钓到别的鲈鱼的。” 生:(读文)父亲不容争辩,没有商量余地的。  师:父亲外在的平静,其实内心很不平静,所以“盯”了鲈鱼看了一会儿,才说:“你得把鱼放回去!”这个“得”什么意思? 生:必须。 师:是不容商量的,必须把鱼放回去。父亲想什么呢? 生:父亲心想:虽然这条鲈鱼的确漂亮,但是,现在不是鲈鱼开放日,就要按照规定去做。 师:这个“但是”在这里用得好。是啊!鲈鱼再大,钓鲈鱼再困难,即便an是无人知道,可是…… 生:可是,如果我让孩子把鲈鱼留下了,他以后看到什么自己喜欢的都挡不住诱惑,就会犯错误了。 师:人们常说,父母是儿子的老师----- 生:(恍然大悟)我虽然也喜欢这条漂亮的大鲈鱼,但是不能让儿子把鱼留下,我要为儿子树立榜样,否则,我以后怎么教育儿子啊 ! 生:我只有在他小时候严格教育,才能使他长大以后不犯错误。 师: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女生读旁白,男生是小詹姆斯,我读父亲的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我虽然万分不舍,但是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   生:(读文)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四、读启示,写感受      师引读课文最后第二段: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也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学生读: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师:这段话含义非常深刻,这些部分已经明白(圈划出“严格教育”和“道德只是个……却很难) 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什么呢?    生:小时候是考试只有98分,老师错判100分了。    生:到超市买东西,营业员多找了10元钱。    师:长大以后他做了著名的建筑师。    生:别人给他金钱,让他干违法的事情。    生:名誉、地位都充满诱惑的    师:詹姆斯受到诱惑,犯错误了吗?    生:他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是因为从小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    师:我们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生:(读文)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与终生的启示。 师:成为父亲的詹姆斯还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带到湖边,把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的这件事告诉子女 ,并拿出自己写的一本书,谆谆告诫自己的孩子:(出示)《做得对与做得好------天知地知》,在扉页上有一句话 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在无人知晓…… 师:请你们把作者的心声补写完。 生: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在无人知晓,面对诱惑的时候,正确判断是非,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生: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在无人知晓的时候,面对诱惑,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小时候接受了严格的教育,长大以后,面临道德抉择时就会自觉遵守公德。 师: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段富有哲理的话,把它读进自己的心坎里。 板书:                             我                      父亲              钓     得意→-急切→难过→依依不舍                鱼      (鱼大、难钓  无人知晓)   严格要求              的               ↓                                   启              诱惑               示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