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海高原一株柳(3).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74765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高原一株柳(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青海高原一株柳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 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

2、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柳树作了比较,第6、7、8三个自然段的想象占据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写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柳树也是其熟悉的事物,也学过关于咏物、表现生命力强的文章,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还由于学生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普遍缺乏感知和体验

3、需要补充材料帮助理解、感受。一、 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2.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3.从“撑立”中体会作者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敬畏与赞美。4.学习“借物喻人”。 5.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6.借助语言文字揣摩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形象,感悟其“逆境成才”的精神毅力,并适当拓展向类似的人物形象,以进一步体会其品质的可贵。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受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及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2、难点:

4、感悟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三、教学准备:PPT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想作者从几个角度来写青海高原这株柳的?(板书)3、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过渡:它的“神奇”体现在哪儿?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株柳树,用明亮的眼睛看,用敏锐的心来感受。二、学习课文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株柳树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柳树的样子?指名回答,出示第五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把第五自然段读一遍,这个自然段共几句话?四

5、句。大家把这个自然段仔细地读一遍,想一想,这株柳树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交流:(1) 两合抱指的是什么?请学生演示,说明什么?这么粗壮的柳树在江南可以看到吗?而且树阴有百十余平方米,咱们教室大概有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两个多教室这么大的树阴,你说这课柳高大吗?真是太高大粗壮了。这是一“奇”。 (2)巍巍然是什么意思?老师应该点名让多数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综合给出答案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再读一遍,体会柳树的高大粗实和生命的伟力。2、这株柳树长在哪里?青海高原跟我们这里一样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段,想一想,青海高原跟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交流 这就是青海高

6、原,大家看图,看到了青海高原,你想到了哪些边塞诗词?交流: 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看到了这株柳树,他觉得怎么样?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这种神奇的感觉读课文的3、4自然段,指导“哦”的读音。3、为什么说是唯一的一株柳树呢?还有没有其它的树呢?为什么?那这株柳树是怎么长起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6、7)请大家默读6、7自然段,划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等会我们来交流。出示:(1)、“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

7、岁。”(2)、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从这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株怎么的柳树?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4、课文写到这里已经很完美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8自然段,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一样吗?你能用书上上的词来概括出灞河边柳树的特点吗?如果说灞河边的柳树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话,那么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就是怎么样的?相比之下,作者是喜欢哪里的柳树?你呢?为什么?作者是借灞河边的柳树来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树的顽强。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读,理解意

8、思齐读三、拓展:由此,你想到了哪些人?师生一起交流四、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看来,大家从作者的遣词造句中不仅读懂了一株柳树,也读懂了一种精神。你能补充完整后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出示: 填空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因为它撑立在()的青海高原上。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因为它撑过了()、()、()、(),奇迹般地撑出了一方壮丽的风景:外形(),枝干(),叶子()。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因为它的撑立让我明白:()。 2.结果反馈: (1)指名说。(2)互相说。 3.总结反思:是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在不断地考验着我们,当我们面对困境时,你一定会想起青海高原这株柳!当我们经历磨难时,你也一定会想起作者的这段饱含哲理的话。五、总结课文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借柳树来赞美有着这种精神的人,我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心中种下这株柳树。2、此时,我相信,这株神奇的柳树也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永远记住它“青海高原一株柳”(读题)3、最后送给同学们一首歌,用这首歌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六、 板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神奇 望而生畏 粗大 浓密 撑立 干旱寒冷粗实 坚硬 高原风雪 对比 雷轰电击 苍郁 深沉 借物喻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