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
班次: 80班 姓名:
十一章、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 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 组成。分子由 组成。原子由 和 组成,其中原子核由 和 组成。
2、 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 、 、及 的改变而变化。
3、单位及换算:1t = kg 1kg= g 1g = mg
4、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它的使用方法是:⑴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在 处。⑵调节横梁右端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样横梁平衡。⑶称量时,把 放在左盘里,用 向 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⑷记录结果时,物体的质量等于 加上游码的示数。即m物 = + 。
5、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公式是:ρ=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 有关,与物体的 、 等无关,只在数值上等于 的比值。
6、ρ水 =1×103kg/m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7、量筒是测量 ,利用 法也可以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
十二章、运动和力
8、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要选 ,同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9、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是 不变,沿着 的运动。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与 和 无关,其大小由 的比值决定。
10、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是: 。
11、时间单位及换算:1h= min = s 1min= s 。
12、长度单位及换算:1km = m ; 1m = dm = cm = mm= um= nm。
13、使用刻度尺时,先要看清它的 、 、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要估读到 ;记录的结果包括 和 。
14、力是 对 的作用。力不能脱离 而独立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同时存在 和 。
15、力的作用效果是:⑴ ⑵ ;力的三要素是 、 、 。它们 力的作用效果。
16、牛顿第一定律 ⑴内容: ⑵意义:当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 ,原来运动的物体将 。⑶力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 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17、惯性 ⑴概念:物体保持 不变的性质;⑵ 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 的大小有关;⑶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能讲“ ”或“ ”。
18、平衡力: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一定处于 状态或 ,所受的合力一定为 。
19、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
十三章、力和机械
20、弹力:⑴概念: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 ⑵测量力的工具是 ,它的制作原理是: 。
21、重力:⑴概念: 。⑵地面附近的 物体,不论运动状态如何,都受到 力 ⑶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方向是 ,作用点在物体的 上。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 ,公式是:G = 。
22、g=9.8N/㎏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3、摩擦力:⑴概念: 。⑵摩擦力可以分为 、 、和 。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 和 。⑷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 ;减小有害摩的方法有: 。
24、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⑴若水平力F压在墙上保持静止,物体与墙面的摩擦力f = ; ⑵若用水平推力F推着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 ;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时,f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杠杆的五要素是: 、 、 、 、和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或 。
26、杠杆的分类是:⑴ 如: 。⑵ 如: 。⑶ 如: 。
27、省力杠杆的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省力但 ;费力杠杆的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费力但 。
28、定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它不能 ,但可以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倍的杠杆,它能 ,但 。使用动滑轮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 【不计摩擦及动滑轮重】或F = 【不计摩擦】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升高度的 倍 。即S = h
29、滑轮组是由 和 组成的组合杠杆,它能 ,但 ,可以 。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承担物重,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 。即F = 【不计摩擦及动滑轮重】或F= 【不计摩擦】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 倍,即S = h 。
十四、压力和压强
30、压力是 压在物体上的力,方向是 ;物体在水平面上静止时,压力 重力。
31、压强:⑴概念: ;⑵单位 ;⑶公式是:P = ;⑷增大压强的方法有: ;减小压强的方法: 。
32、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 。液体压强的特点:⑴液体内部向 ;⑵液体的压强随 ; ⑶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 有关。
33、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 。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 ;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密度 ,压强越大。
34、连通器:⑴概念: 。⑵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静止不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 ⑶应用: 。
35、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 ;历史上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是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1标准大气压 = cmHg = Pa ;影响大气压的因素有: 和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 是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36、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 。飞机、小型喷雾器、鸟等是利用流体压强与 的关系来工作的。
37、浮力:⑴概念: ⑵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方向是 ;⑶产生的原因
38、阿基米德原理:⑴内容: ⑵计算公式是:F浮 = 。
39、物体的浮沉条件:⑴当F浮 > G物 时,物体会 ,最终将 。
⑵当F浮 = G物 时,物体会 或 。
⑶当F浮 < G物 时,物体会 。
40、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⑴称量法 ;⑵压力差法 ;⑶二力平衡法 ;【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 ⑷原理法 。
41、由原理法可知,浮力的大小只与 和 有关;由P=ρ g 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 和 有关。把乒乓球按如水中,在没有浸没前,它所受浮力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 。
42、轮船是利用 办法来增大浮力的,潜水艇是利用 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十五、功和能
43、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⑴ ⑵ 。功的计算公式:W = 。
4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 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何机械都 。
45、机械效率: 跟 的比值。计算公式是:η= 。
46、将小车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到顶端,求斜面的机械效率需测量的物理量有:⑴小车的重力G ⑵斜面的高度h⑶斜面的长度L⑷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则有用功W= ;总功W= ;机械效率 η= 。
47、功率是表示做功 的物理量。功率的概念: 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功率的计算公式:P = 。
48、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表示这个物体具有 。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49、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 。质量相等的物体,高度越大,它的重力势能就 。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50、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 。动能和势能统成为 。
51、机械能守恒定律 如果只有动能和 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 ,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52、人造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 ,势能最 ;在远地点的动能最 ,势能最 。
十六、热和能
53、分子动理论 ⑴物质是由 组成的 ;⑵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⑶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和 。
54、扩散现象说明 ,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 。扩散的快慢与 有关。温度越 ,扩散得越 。
55、物体内部 分子做热运动的 与 的总和,叫做内能。 物体有内能。 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是: 、 、体积和状态等。
56、热传递中,传递的 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讲“含有”或“具有”热量,可以说物体 或 热量。
57、改变能的两种方式是 和 。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的,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 或 。
58、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
59、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升高(或降低)。【填“一定”或“不一定”】
60、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它是反映物质吸(或放)热本领大小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 。比热容的大小与 有关,而与物体的 、 等无关。
61、水的比热容是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62、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无物态变化】 计算公式是:Q吸 = ;Q放 = 。
63、热机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 、 、 、 。压缩冲程是把 能转化为 能。做功冲程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冲程。
64、 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酒精的热值是q=3.0×107J/㎏,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65、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 = 。
66、用来做 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 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67、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之间要有 。热传递停止时,两物体的 相等。在不计热量损失时,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 = 。
68、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 ,也不会凭空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而在转移或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十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69、能源:凡是可以提供 的物质资源叫做能源。 能源的分类: ⑴按获取方式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如 ; 二次能源如 。 ⑵按是否可再生分为 和 。可再生能源如 ;不可再生能源如 。
70、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 能。
71、核电站利用 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 ,是可以 。
72、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
73、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 的。我们是在能量的 或 的过程中利用能量的。 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是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势必造成 和 的加剧。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