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稚园教师招聘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它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园创建者是( )(浙江)
A.洛克 B.夸美纽斯 C.福禄贝尔 D.卢梭
2.我国幼稚园教育中*特有一项标准是( )(海南)
A. 保教结合标准 B.综合性标准 C.发展适宜性标准 D.独立自主性标准
3.学前教育阶段美育重点在于培养幼儿( )(新疆)
A.美学知识 B.发觉美、观赏美能力
C.表现美技能 D.审美动机
4.我国幼稚园教学是( )(湖南)
A.幼儿活动 B.教师活动 C.幼儿与教师活动 D.个别活动
5.幼稚园课程和教学应该以( )(天津)
A.老师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 B.幼稚园现有条件为域限
C.幼儿家长要求为导向 D.幼儿已经有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6.1996年颁布《幼稚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幼稚园教育要以( )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湖南)
A.唱歌 B.跳舞 C.识字 D.游戏
7.幼稚园“娃娃家”游戏属于( )(新疆)
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智力游戏 D.体育游戏
8.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青海)
A.有规则游戏 B.演出游戏 C.个人游戏 D.创造性游戏
9.能有效地提升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教育方法是( )(青海)
A.复述法 B.讨论法 C.故事法 D.提问法
10.提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主张教育家是( )(河南)
A.陶行知 B.张雪门 C.福禄贝尔 D.陈鹤琴
11.个性心理特征包含( )(四川)
A.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B.能力、气质、性格
C.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注意过程
12.“破涕为笑”现象说明幼儿情绪和意志受( )影响。(山东)
A.记忆 B.知觉 C.注意 D.表象
13.“视崖试验”能够测定婴儿( )(云南)
A.时间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14.天空中过往飞机轰鸣引发儿童不由自主注意,这是( )(河北)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二者都有 D.选择性注意
15.“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是注意( )(江西)
A.稳定性 B.选择 C.范围 D.广度
16.人类短时记忆广度约为( )(安徽)
A.5±2个信息单位 B. 6±2个信息单位 C. 7±2个信息单位 D. 8±2个信息单位
17.人类认识活动中心是( )(陕西)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18.婴儿最初掌握语音是经过( )学会。(宁夏)
A.强化 B.模仿 C.辨音 D.自发
19.幼儿有意动作发生标志是( )(贵州)
A.反射建立 B.无条件反射消退 C.手眼协调动作出现 D.幼儿能够抬头
20.通常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学生认知格调属于( )(辽宁)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沉思型 D.冲动型
得分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保持(黑龙江)
2. 注意广度(新疆)
3. 家长学校(重庆)
4. 角色游戏(贵州)
5. 内隐学习(广东)
6. 竖向迁移(海南)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幼儿家庭教育作用。(上海)
2. 制订幼稚园教育目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吉林)
3. 简述幼儿掌握概念特点。(西藏)
4. 情绪情感在幼儿心剪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安徽)
得分评卷人
四、阐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幼稚园与小区合作详细方式有哪些?(山东)
2. 试述游戏在幼儿心剪发展中作用。(河北)
得分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李先生儿子今年3岁,名叫浩浩,刚上幼稚园不到三周。最近,李先生发觉浩浩回家后不是埋头不语、就是大喊大叫,一提起幼稚园就万分恐惧,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有时候还大小便失禁。一天,浩浩要小便时候,李先生帮他脱下裤子,竟然发觉浩浩大腿两边各有几块青紫,更令人触目惊心是,其中有一处深深、尤其显著指甲印……
结合案例,谈谈你对教师体罚行为看法。(湖北)
全国各省市幼稚园教师招聘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它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辽宁)
A.张之洞 B.张汉良 C.张宗麟 D.张雪门
2.发展适宜性标准是当今幼教界提倡一个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标准是( )(青海)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日本学前教育研究会
C.美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D.英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3.以下不属于智育内容是( )(陕西)
A.发展智力 B.培养求知兴趣 C.良好学习习惯 D.热爱祖国情感
4.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保持一颗( ),因为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桥梁。(青海)
A.童心 B.真心 C.爱心 D.热心
5.幼稚园对幼儿实施教育包含( )(浙江)
A.体、智、德、美诸方面 B.美、心、体、智诸方面
C.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D.智、德、体、心诸方面
6. 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引导和组织为主活动是( )(西藏)
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个别活动 D.自由活动
7.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应了游戏中幼儿( )水平。(宁夏)
A.建构形式发展 B.确定游戏主题 C.利用材料 D.社会性发展
8.在直观形象法中示范性最强是( )(贵州)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9.与幼稚园相比,家庭教育特点是( )(北京)
A.组织性 B.目标性 C.计划性 D.随意性
10.现在我国幼稚园和家庭相互配合形式中最惯用一个形式是( )(四川)
A.开放日 B.家长会 C.家访 D.家长委员会
11.“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反应了幼儿心理活动( )(云南)
A.整体性形成 B.稳定性增加 C.独特征发展 D.主动能动性发展
12.“童言无忌”从心理学角度看是( )(安徽)
A.超常表现 B.父母教育不妥所致
C.符合儿童年纪特征表现 D.儿童心剪发展之后表现
13.幼儿期对颜色分辨往往和掌握颜色( )结合起来。(重庆)
A.色调 B.明度 C.饱和度 D.名称
14.正常婴儿感觉定位主要依靠( )(海南)
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运动觉
15.在不了解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河北)
A.了解记忆 B.机械记忆 C.意义记忆 D.逻辑记忆
16.依据想象活动有没有( ),想象能够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甘肃)
A.客观性 B.概括性 C.目标性 D.直观性
17.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判断是( )(青海)
A.形式判断 B.客观判断 C.直接判断 D.间接判断
18.从使用频率上看,幼儿对( )利用数量最多。(黑龙江)
A.名词 B.动词 C.数词 D.量词
19.情绪是婴幼儿交往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备( )(广西)
A.传递功效 B.唤起功效 C.调整功效 D.信号作用
20.幼儿能区分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说明他已经( )(福建)
A.产生了性别行为 B.具备了性别概念
C.对性别角色有明确认识 D.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
得分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巴宾斯基反射(新疆)
2. 应激(河南)
3. 自我意识(安徽)
4.保育(山西)
5.幼稚园(辽宁)
6. 学习类型(重庆)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幼稚园教育目标制订依据。(吉林)
2. 简述游戏作用。(宁夏)
3.幼儿亲子交往主要受哪些原因影响?(西藏)
4. 简述庞丽娟对幼儿同伴社交类型划分。(广东)
得分评卷人
四、阐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试述幼稚园与小学脱节根源。(天津)
2. 试述幼稚园环境育人特点。(上海)
得分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一个酷热夏天,张某工作很忙,特地给3岁儿子买了一个玩具让他玩。张某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洗澡水,叫儿子洗澡。连喊几遍,孩子说:“父亲,我不洗澡,我没空。”父亲给他讲道理,他却说:“不,我偏不。”张某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孩子按入浴池。可是趁张某拿肥皂时候,孩子跑走了。张某气不过,抓着孩子狠揍了两下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孩子大哭大闹……
结合案例,分析此阶段幼儿心理特点。(福建)
全国各省市幼稚园教师招聘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三)
(满分100分时间 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它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幼稚园是对( )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机构。(贵州)
A.2 B.3 C.4 D.5
2.在幼稚园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唯一路径,不注意利用各步骤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标准。(西藏)
A.发挥一日生活整体功效 B.重视幼儿年纪特点和个体差异
C.尊重幼儿 D.重视实践
3.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教育入手,把重点放在( )形成上。(湖南)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4.个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山东)
A.儿童是国家繁衍工具 B.儿童是父母私有财产
C.儿童是国家财富 D.儿童享受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
5.创设幼稚园环境时考虑不一样地域、不一样条件园所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表现了( )标准。(云南)
A.参加性 B.发展适宜性 C.经济性 D.开放性
6.幼稚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成教育目标是幼稚园( )(重庆)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7.实施游戏化方法主要路径之一是游戏活动( )(宁夏)
A.社会化 B.教育化 C.虚构化 D.自主化
8.幼儿教师最惯用和最普遍使用教育教学方法是( )(浙江)
A.语言法 B.角色饰演法 C.褒扬激励法 D.直观形象法
9.我国小区幼儿教育通常在( )基层社会中进行。(广西)
A.街道 B.区 C.县 D.市
10.认为遗传对心剪发展作用大小依赖于环境改变,而环境作用发挥也受到遗传原因制约,这种理论是( )(甘肃)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二原因论
11.通常来说,新生儿期属于( )(新疆)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幼儿早期
12.教育学上称“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说是( )(吉林)
A.关键期 B.转折期 C.最近发展区 D.敏感期
13.幼儿看到桌子上有一个苹果,所说话中直接表现幼儿知觉活动是( )(青海)
A.“真香” B.“这是什么” C.“这有个苹果” D.“我要吃”
14.幼儿观察力发展不表现在( )(陕西)
A.观察目标性 B.观察直观性 C.观察方法 D.观察概括性
15.3岁以前记忆通常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四川)
A.幼年健忘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记忆容量不足
16.幼儿想象经典形式是( )(河南)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7.语言和言语不一样,语言是一个( )(安徽)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言语过程 D.交流活动
18.成人按照预定目标,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行动,克服困难心理过程称之为( )(山东)
A.自我意识 B.性格 C.意志 D.情感
19.自尊心、自信心和惭愧感等是( )成份。(河北)
A.自我体验 B.自我评价 C.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20.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剪发展关键期是( )(北京)
A.某种能力取得最好时期 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取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时期 D.0~3岁时期
得分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保教结合标准(重庆)
2. 幼儿智育(新疆)
3. 道德意志(江西)
4. 依恋(湖北)
5. 模仿能力(黑龙江)
6. 学习(广西)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幼稚园教育教学主要方法。(西藏)
2. 简述游戏详细含义。(海南)
3. 简述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方法。(山东)
4. 简述幼儿同伴交往意义。(宁夏)
得分评卷人
四、阐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试述幼儿判断特点。(江苏)
2. 试述利用观察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福建)
得分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从对某幼稚园大、中班幼儿调查来看,中班80%幼儿、大班98%幼儿都喜欢教师一直面带笑容。这种情绪时时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心情放松,产生对教师亲近感与信任感。
结合材料,试分析怎样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广西)
参考答案
汇编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福禄贝尔于1837年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稚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园。
2.A【解析】保教结合标准是我国幼稚园教育中*特有标准。
3.B【解析】幼儿美育不是美术专业知识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发觉美、观赏美能力。
4.C【解析】我国幼稚园教学是幼儿与教师互动过程。
5.D【解析】幼稚园课程和教学应该以幼儿已经有经验和兴趣为基础,启发他们去探索并取得新知识。
6.D【解析】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是幼儿取得知识最有效伎俩。
7.B【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经过饰演角色,利用想象,创造性地反应个人生活印象一个游戏,通常都有一定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
8.D【解析】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应现实生活游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班级游戏内容为建构活动、演出活动、角色活动、劳作活动、益智活动等。
9.B【解析】讨论法最轻易发挥幼儿主体性,促进幼儿多维思维和社会性发展。
10.C【解析】福禄贝尔主张“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强调教育幼儿时候首先应该教育母亲。
11.B【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含能力、气质、性格。
12.B【解析】幼儿情绪和意志更多受知觉影响。
13.D【解析】“视崖试验”是吉布森和沃克设计测查婴儿深度知觉试验。
14.A【解析】儿童不由自主注意是无意注意。
15.D【解析】注意广度指是人在较短时间内所能清楚地知觉到事物数量。
16.C【解析】人类短时记忆广度约为7±2个信息单位。
17.D【解析】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中心。
18.B【解析】婴儿最初语音是经过模仿学会。
19.C【解析】手眼协调动作出现是幼儿有意动作发生标志。
20.B【解析】场独立性学生关心抽象概念和理论,更喜欢自己独立思索和学习。
二、名词解释
1.保持是指已取得知识经验在人脑中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第二个步骤。
2. 注意广度是指人在比较短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事物数量。
3. 家长学校是向家长系统介绍家庭教育知识一个形式。家长学校经常开设系列讲座,充
实家长保教知识。
4. 角色游戏是幼儿经过饰演角色,利用想象,创造性地反应个人生活印象一个游戏,通常都有一定主题。
6. 竖向迁移是指不一样内容、不一样任务难度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影响与迁移。
5. 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显著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标、自动化加工活动,具备随意性。
三、简答题(答案关键点)
1.(1)家庭教育确保了幼儿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2)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智力潜能最大开发;
(3)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社会化进程;
(4)家庭教育提升了儿童审美能力;
(5)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1)教育目标分解方法要恰当;
(2)教育目标涵盖面要全方面;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3.(1)以掌握详细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2)掌握概念名称轻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4.(1)情绪动机作用;
(2)情绪对认知发展作用;
(3)情绪在人际交往中信号作用;
(4)情绪对幼儿个性形成感染作用。
四、阐述题(答案关键点)
1.请进来方式
(1)请小区里人员为孩子开展活动;
(2)利用小区物、景和设施教育孩子;
(3)利用小区开展活动和日常发生事情教育幼儿。
走出去方式
(1)建立儿童活动机构;
(2)开展流动幼儿教育服务;
(3)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活动;
(4)与小区联手,优化小区环境活动。
2.(1)游戏是满足幼儿需要一个基本活动方式;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强有力工具;
(3)游戏有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
(4)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自制力。
五、案例分析(答案关键点)
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余强制性伎俩,侵害学生身体和精神健康侵权行为。
教师体罚幼儿,不论从法律还是道德上都是不允许。《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要求:“学校、幼稚园、托儿所教职员对未成年幼儿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2条深入指出:“对体罚幼儿情节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防止出现教师体罚幼儿行为,必须从立法、执法、监督,以及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家长、幼儿等多方面入手,确保幼儿正当权益。
参考答案
汇编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福禄贝尔于1837年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稚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园。
2.A【解析】保教结合标准是我国幼稚园教育中*特有标准。
3.B【解析】幼儿美育不是美术专业知识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发觉美、观赏美能力。
4.C【解析】我国幼稚园教学是幼儿与教师互动过程。
5.D【解析】幼稚园课程和教学应该以幼儿已经有经验和兴趣为基础,启发他们去探索并取得新知识。
6.D【解析】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是幼儿取得知识最有效伎俩。
7.B【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经过饰演角色,利用想象,创造性地反应个人生活印象一个游戏,通常都有一定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
8.D【解析】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应现实生活游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班级游戏内容为建构活动、演出活动、角色活动、劳作活动、益智活动等。
9.B【解析】讨论法最轻易发挥幼儿主体性,促进幼儿多维思维和社会性发展。
10.C【解析】福禄贝尔主张“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强调教育幼儿时候首先应该教育母亲。
11.B【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含能力、气质、性格。
12.B【解析】幼儿情绪和意志更多受知觉影响。
13.D【解析】“视崖试验”是吉布森和沃克设计测查婴儿深度知觉试验。
14.A【解析】儿童不由自主注意是无意注意。
15.D【解析】注意广度指是人在较短时间内所能清楚地知觉到事物数量。
16.C【解析】人类短时记忆广度约为7±2个信息单位。
17.D【解析】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中心。
18.B【解析】婴儿最初语音是经过模仿学会。
19.C【解析】手眼协调动作出现是幼儿有意动作发生标志。
20.B【解析】场独立性学生关心抽象概念和理论,更喜欢自己独立思索和学习。
二、名词解释
1.保持是指已取得知识经验在人脑中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第二个步骤。
2. 注意广度是指人在比较短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事物数量。
3. 家长学校是向家长系统介绍家庭教育知识一个形式。家长学校经常开设系列讲座,充
实家长保教知识。
4. 角色游戏是幼儿经过饰演角色,利用想象,创造性地反应个人生活印象一个游戏,通常都有一定主题。
6. 竖向迁移是指不一样内容、不一样任务难度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影响与迁移。
5. 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显著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标、自动化加工活动,具备随意性。
三、简答题(答案关键点)
1.(1)家庭教育确保了幼儿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2)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智力潜能最大开发;
(3)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社会化进程;
(4)家庭教育提升了儿童审美能力;
(5)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1)教育目标分解方法要恰当;
(2)教育目标涵盖面要全方面;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3.(1)以掌握详细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2)掌握概念名称轻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4.(1)情绪动机作用;
(2)情绪对认知发展作用;
(3)情绪在人际交往中信号作用;
(4)情绪对幼儿个性形成感染作用。
四、阐述题(答案关键点)
1.请进来方式
(1)请小区里人员为孩子开展活动;
(2)利用小区物、景和设施教育孩子;
(3)利用小区开展活动和日常发生事情教育幼儿。
走出去方式
(1)建立儿童活动机构;
(2)开展流动幼儿教育服务;
(3)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活动;
(4)与小区联手,优化小区环境活动。
2.(1)游戏是满足幼儿需要一个基本活动方式;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强有力工具;
(3)游戏有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
(4)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自制力。
五、案例分析(答案关键点)
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余强制性伎俩,侵害学生身体和精神健康侵权行为。
教师体罚幼儿,不论从法律还是道德上都是不允许。《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要求:“学校、幼稚园、托儿所教职员对未成年幼儿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2条深入指出:“对体罚幼儿情节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防止出现教师体罚幼儿行为,必须从立法、执法、监督,以及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家长、幼儿等多方面入手,确保幼儿正当权益。
汇编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幼教界有重大影响,其“行为课程”理论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中一份宝贵遗产。
2.C【解析】发展适宜性标准是由美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提出来。
3.D【解析】培养幼儿热爱祖国情感属于幼儿德育范围。
4.C【解析】爱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桥梁。
5.A【解析】幼稚园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标准,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方面发展教育,确保幼儿身心友好发展并做好入学前准备。
6.B【解析】集体活动通常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活动,它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
间内做相同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引导和组织为主。
7.D【解析】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教师交往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8.D【解析】范例法是直观形象法中示范性最强方法。
9.D【解析】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教育显著不一样之处就是缺乏显著计划性和目标性。
10.A【解析】开放日是请家长来幼稚园参加各种活动,是现在我国幼稚园和家庭相互配合形式中最惯用一个形式。
11.B【解析】幼儿心理活动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
12.C【解析】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看,“童言无忌”符合儿童年纪特征表现。
13.D【解析】幼儿期对颜色分辨往往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
14.C【解析】正常婴儿感觉定位主要依靠视觉来进行。
15.B【解析】机械记忆指对所记忆材料意义和逻辑关系不了解,应用简单、机械重复方式进行记忆。
16.C【解析】依据想象活动目标,想象能够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7.C【解析】幼儿使用判断大多是依据事物外部联络和表面现象直接进行。
18.B【解析】幼儿最先掌握是名词,使用频率最高是动词。
19.D【解析】情绪在婴幼儿交往中起信号作用。
20.B【解析】幼儿能区分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说明他已经具备了性别概念。
二、名词解释
1.巴宾斯基反射指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么,5个脚趾形成扇形。
2.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紧迫情况下引发急速而担心情绪状态。
3.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于全部属于自己身心情况认识、体验与控制,也是作为主观我对客观我觉察,是对自己身心活动觉察。
4.保育是指幼教机构中教养人员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从事卫生保健和安全防护工作。
5. 幼稚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机构。
6. 学习类型是个人对学习情境一个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它主要包含认知格调、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等。
三、简答题(答案关键点)
1.(1)教育目标;
(2)社会发展客观要求;
(3)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2.(1)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作用;
(2)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作用;
(3)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作用;
(4)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作用。
3.(1)父母性格、兴趣、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影响;
(2)父母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关系情况等;
(3)幼儿本身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4.(1)受欢迎型;
(2)被拒绝型;
(3)被无视型;
(4)通常型。
四、阐述题(答案关键点)
1.(1)观念差异;
(2)体制分立;
(3)教育实践差异。
2.(1)设置目标性;
(2)范围弥散性和时间连续性;
(3)影响渗透性。
五、案例分析(答案关键点)
幼儿此阶段正处于幼儿心剪发展转折期和危机期。其表现出以下心理特点:
(1)行为具备强烈情绪性;
(2)爱模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汇编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我国《幼稚园工作规程》要求“幼稚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机构。”
2.A【解析】幼稚园将教育内容融入幼儿各种活动当中,这些教师做法违反了发挥幼儿一日生活整体功效标准。
3.C【解析】幼儿德育重点应促进幼儿道德行为形成。
4.D【解析】个人本位儿童观以儿童为价值主体,主张儿童生活和学习均要符合儿童天性,提倡儿童利益至上。
5.C【解析】经济性标准是指创设幼稚园环境应考虑不一样地域、不一样条件园所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6.B【解析】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成教育目标。
7.B【解析】教师将教育内容融入游戏中,才能真正落实游戏化教学活动。
8.A【解析】语言法是幼儿教师最惯用和最普遍使用教育教学方法。
9.A【解析】我国小区幼儿教育通常以街道为基地。
10.C【解析】相互作用论注意到遗传和环境相互依存关系,即任何一个原因作用大小都依赖于另一个原因。
11.A【解析】婴儿期也叫乳儿期,包含新生儿期、婴儿早期、婴儿晚期。
12.C【解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心剪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心剪发展水平之间差距。
13.C【解析】“真香”表现是感觉,“这是什么”表现是思维,“我要吃”表现是需要。
14.B【解析】幼儿观察力发展主要表现在观察目标性、观察方法、观察概括性、观察细致性和连续性等方面。
15.A【解析】不能记忆起3岁以前发生事称之为幼年健忘。
16.A【解析】幼儿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
17.B【解析】语言是一个社会上约定成俗符号系统,是一个社会现象。
18.C【解析】意志行动是一个特殊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但在于从自觉意识到行动目标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困难。
19.B【解析】自尊心、自信心和惭愧感等都是从自我评价中产生。
20.D【解析】个体机能发展关键期并不都在3岁之前,如4~5岁就是学习书面言语关键期。
二、名词解释
1.保教结合标准,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重视,并
使二者相互配合。
2. 幼儿智育是有目标、有计划地让幼儿取得粗浅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促进对周围事物求知兴趣,学习“怎样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育过程。
3.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主观能动性。
4.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身体和情感联络倾向。
5. 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举止行为而引发与之相类似活动能力。
6.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因为练习和重复经验而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改变。
三、简答题(答案关键点)
1.(1)观察;
(2)试验;
(3)游戏操作;
(4)参观;
(5)谈话、讨论;
(6)讲解、讲述。
2.(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活动,是幼儿生活主要内容;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3)游戏是幼儿自发学习。
3.(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热爱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适应性;
(3)帮助幼儿作好入学前学习准备。
4.(1)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主动方向发展;
(2)同伴交往是幼儿主动情感主要后盾;
(3)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4)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
四、阐述题(答案关键点)
1.(1)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
(2)判断内容深入化;
(3)判断依照客观化;
(4)判断论据明确化。
2.(1)观察前观察者要做好准备;
(2)观察时尽可能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
(3)观察统计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但要统计行为本身,还应统计行为前因后果;
(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通常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重复进行。
五、案例分析(答案关键点)
(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改变,消除分离焦虑;
(2)主动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3)对幼儿和幼儿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
(4)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错误;
(5)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同伴关系;
(6)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