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小问题探析.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362820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小问题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小问题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小问题探析 在低年级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如何把孩子们的兴趣集中到课堂上来,知识的学习似乎不再是难事。然而,事实恐怕并非如此,在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常遇到一些让我感到十分困惑的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加以解决,就会影响到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所以,小问题不小,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作为课改中的教师,我们有必要认真对待并尽量寻求到恰当的办法把这些小问题解决掉。在此,试举小问题一则,加以剖析和求解。  问题:由加法到乘法有那么难吗?  (一) 问题的提出 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开始接触乘法了。在备课、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考虑到其中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顺利建立起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把这个关键问题解决了,掌握乘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教与学有这样的规定: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课程改革一线上的教师,利用生活资源、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学具进行教学是必然的途径与方法了。在课堂上,我一方面准备了大量的教学用具,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与实践交流。课堂效果还是很好的,同学们喜悦的表情中告诉我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但实际上,没过多长时间,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就出现了:在做题中,有的同学把应该使用乘法计算的题目全部使用了加法。 (二)问题的分析 孩子为什么会对加法恋恋不舍呢?是不是不会使用乘法呢?就此,我找到出现错误的几名同学谈话。从孩子们并不掩饰的话语中,我了解到,孩子们认为用加法做题更顺手、更方便。当问及用乘法怎么算时,稍加思索,他们也能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其实,乘法教学已经进行了一周有余,按理说孩子们应该对这种运算方法不再有生疏之感了,却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呢?教育心理学中把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另一种是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显然,我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导这些学生运用正迁移,相反,负迁移对他们的学习发生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另外,在教学中过于拘泥于课本,所举例涉及到的数目过小,使学生没有充分感知到乘法的实用价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割断学习与生活联系的状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标性不强。 (三)问题的求解 通过认真的分析,我总结到: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强调不够,还没有有效地利用时间,使新知识充分占领孩子们的头脑,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多,但引导不够,致使教师主导性发挥显得不足。由此,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十分明了了:一是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通过纠错来进行强化;二是通过大量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实际运用中确比加法简便快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