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密 封 线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罗田县胜利中学2014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 理 试 题
(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1. 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B.一样大
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
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
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
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 65 m B.1.75 m C.1. 85 m D.1.95 m
3.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
4.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B.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C.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
做匀速运动
D.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5.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
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
6.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
A.2m/s B.1.3m/s C. 0.67m/s D.2.3m/s
7.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8cm=18cm÷100=0.18m B.18cm=18cmx=18m
C.18cm=18÷(100m)=0.18m D.18cm=18x=0.18m
8.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V2 – V1)/t。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
A. O B.2 m/s C.3 m/s D.6 m/s
9.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10.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 )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11.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
A.不同的音调 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 D.不同的人弹奏
1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13.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 D.增强声波的反射
14.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
A.说话音调低一些 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 D.说话频率慢一些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5.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卞的路程用时t3,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16. 2010年2月25号,中国滑雪运动员李妮娜在温哥华冬奥
会上获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的银牌。如图所示是她在
空中飞跃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她是_______的,以____ __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
17.俗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的“进”是以 为参照物,“退”又是以 为参照物.
18.一列车正以18 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个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19.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振动引起的(选填:“笛子”、“笛中的空气”)。
20. 人们在挑西瓜时,常用手拍打西瓜,凭经验就知道西瓜是否成熟,这是因为成熟度不同的西瓜被拍打时发出的声音的___ ____和____ ___都不同.
21.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叙述出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钟声的情景,“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________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 __来辨别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2.测火车的速度
提出问题 国庆节期间,小芳和同学们乘火车从襄樊回重庆,当火车行至襄渝铁路大巴山冷水隧道前一段平直轨道时,小芳对其他同学说:“我们能否用手边的器材估测火车的速度?”
进行实验 许多同学参加了测量,他们各自的做法如下:
(1)小芳听到列车上广播:“前方S=3 km便是大巴山冷水隧道。”恰好此时火车鸣笛,小芳测得经t秒后听到从大巴山反射来的回声后说:“我已能算出火车的速度。”
(2)坐在窗旁的小军不动声色,看着窗外每隔S=100 m的电线杆,并数着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数出每通过两根电线杆时自己脉搏跳动了N次,小军突然宣布:“我已测出火车的速度。”设小军自己平时每分钟脉搏跳动n次。
(3)小强跑到列车驾驶室,回来后笑着说:“我已知道了火车的速度。”
(4)小慧看着自己的手表,问了一下乘务员每根铁轨长L,数出t秒内铁轨响了N次,小慧说自己的方法可以测火车的速度。
实验方法交流
小芳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
小军的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
小强测量方法是 ;
小慧的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
23.在图中所示的活动中,当不断地将罩内的空气向外抽时,闹钟的声音将_______,瓶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直至变为相对真空时,此人将____ ____闹钟的响声.
24.拿一张硬纸片,用同样的力在木梳上划过,如图所示,一次划得快些,一次划得慢些,比较一下当快划时,木梳齿振动得_______些(选填“快”或“慢”),听到的声音_______些(选填“低”或“高”);当慢划时,木梳齿的振动________些(选填“快”或“慢”),听到的声音________些(选填“低”或“高”).
四、应用与创新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6. 一个人对着深为510m的矿井下大喊一声,他经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回声?(声速为340m/s)
27.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