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岛版小学科学《地震》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60360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地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地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地震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能够模拟地震的形成。 2、知道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地震的预测方法。 3、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地震的成因. 三、教学难点:解释地震的成因。 四、教学准备:毛巾、竹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2008年的5月12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2、那天下午2点28分,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这次大地震给四川乃至全国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次地震吧!(点击播放文件)。 3.再看有关地震一起的不同灾难的资料图片,让同学们感到地球还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毁灭能力,能使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夜间完全毁灭(出示有关地震的文字资料)。 4.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探究新课: 1.结合旧知,猜想地震的成因。 这样恐怖的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猜想。 2、小组汇报猜想及理由,师生总结。 3、师生讨论和分析:在这些猜想中,哪个或哪些有可能是地震的成因。 4、选择小组认为的原因,设计实验证明地震的成因。 5、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选择实验材料。 6、出示温馨提示,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用力的大小。 7、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8、统计小组的实验结论。得出地震成因。 9、观看地震的形成原因,验证学生的猜想。 在学生已经通过模拟体验知道地震后,问:“现在我们通过实验已经推断出地震的成因了,那地震是不是这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来观看地震的形成原因。播放动画展示地震的成因,再次验证学生的猜想。 (三)、地震的预防及自救。 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1、 学生小组交流地震的预防及自救知识。教师相应总结。 2、 根据学生小组的汇报,介绍地动仪。 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 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 3、 观看地震的自救视频: 观看地震的自救视频,并尝试一起讨论其他预示现象。同学们相互讨论,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 六、课下探究: 1、课下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上曾爆发过几次大地震? 2、在我国,地震在通常容易发生在哪些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