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1-20各数的认识
乌龙泉矿学校 陈艳
教学内容:教材P73-74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使学生初步体会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认数。
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口算
2.0-10的尺子图
过渡:这就是我们以前认识的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新的数(板书课题)
二、观察主题图
1.整体观察:图中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
同学们,我们最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
图中有什么?(去掉)
2.分组,同桌一起数一数:每种学具的数量是多少?
(学生分组数并汇报数量,)
(教师板书记录,不评价对错。问:有没有不同的?)
过渡,同学们数得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数方法。
三、讲授例1
1.数出10根小棒,认识计数单位“十”。
①数一数,摆一摆
学生独立数出10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一个学生上黑板展示摆小棒,其他学生一起数。
生摆了10个一之后,师引导得出10个一就是1个十的结论。
【我们是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的,这就是10个一,为了方便数数,我们把这10根小棒合起来捆成一捆,这1捆就是1个十。这一捆里有几根?(10根)10根就是10个一,也就是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就是10个一。
全班合读,10个一是1个十。】
②捆一捆。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1捆表示1个( )?我们把几根小棒捆1捆?所以(10个一是1个十 )。看着板书说。
2.认识11——20
①摆11根小棒。
展示学生不同的摆法,对一根一根数出11根和直接把11根捆成一捆的情况要质疑“是不是11根”,并要求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去验证;对拿出1捆和1根的同学,要求说说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怎样摆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来是多少。
再引导学生得出11的组成。把11的组成和读法写在黑板上。带着学生读一读。
②迅速的摆出12根小棒,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师引导说12的组成。13呢?
③在14——19各数中,任意选一个数,用小棒摆出来。
ⅰ:摆15根
ⅱ:分组摆14、16、17、18、19,摆14和17的小组选代表说一说数的组成。
④认识20
19根小棒再添1根是多少?这10根小棒要怎么处理?(捆成一捆),现在是几捆?是几个十?引导得出2个十就是20。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数?(看着板书读一读)我们还知道了它们的组成,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四、巩固练习
1.你会认数吗?“做一做”第3题。
2.你知道吗?
15里有( )个十和( )个一;16里有( )个十和( )个一;1个十和8个一组成( );2个十是( )。
3.你会数数吗?
①主题图:再来数一数主题图上的学具各有多少,先数十个再画圈。
②第1题:一个一个数,10个一圈,说一说数的组成。
第3题:两个两个数,10个一圈,说一说数的组成。
第4题:五个五个数,10个一圈,说一说数的组成。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0个一就是1个十 ,数的组成,计数单位“十”)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 第6题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板书时把“一”、“十”用红笔凸显。
11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十一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十二 (每个数下面对应板书读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