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王晓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由朗读与讨论,教师点拨,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提高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体会针鼹的珍奇。
难点 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对比一组动物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刺猬、针鼹)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14.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针鼹(yǎn) 蜥蜴(xīyì) 洞穴(xué)
黏液(nián) 蛰伏(zhé) 孵化( fū)
吮吸(shǔn) 蜷 (quán) 喙 (huì)
2、请大家回忆一下说明文的
说明对象(实体事物、抽象事理)
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及其语言要求(准确)
(三)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请思考:
1.从题目看,本文的说明对象——针鼹的特点是什么?(珍奇.稀有)
2.齐读第1自然段,想想“稀有”体现在哪里?(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
3.读读2—10自然段,想想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了针鼹的特点? 在说明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1.外形特点和特长:体形较小、浑身长刺、爪子锐利、善于掘土;2.生活习性:食蚁为主、冬季蛰伏; 3.繁殖方式:卵生、哺乳、有临时育儿袋。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四)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请再次思考:
1.本文的说明顺序属于哪一种?(逻辑顺序)
2.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请在课文里找出具体的例子,并分析.
(1).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明确:“据估计”表明是推测,不是精确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
明确:“一般”指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五)课堂小节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珍贵的稀有动物——针鼹。希望我们学习了本文之后能有所得,那就是增强自己的保护动物的意识,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人类——热爱自然,关爱生物。
(六)延伸、拓展:
针鼹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你还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有哪些动物曾做过吉祥物?
(七)布置作业:
请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来写一篇300字短文,有条理地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