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怎样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曹娟丽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但合作教学也有一定问题,合作学习时,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个性强能说会道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致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受益比在班级教学中获益还少。更糟的是一个组只有一个人在思考,其他人都不思考。而且聚在一起探讨、交流,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思路、问题探讨的多元化,促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但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充分地学习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探究、交流、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浮”“泛”的现象。
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提出问题时先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给他们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动脑思考,而不是头脑灵活的同学抢先回答了问题,其他同学只能跟着他的思路走。当有同学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的时候,我会示意他们先把手放下来,给其他同学一点思考的时间。
其次慎用合作学习。在课堂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经过个体活动确实解决不了再进行小组合作或者同伴互助。我们不要对合作学习抱有太大的期望,合作学习不可能对问题的创新和深度挖掘有太大的帮助,它仅仅是一个交流的方式,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支持,传递了希望,让学生彼此学会学习,学会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所以在学习中合作学习仅仅是一个方式,不能滥用。
再次,对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绝对不打折扣。每天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都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以检测学生对当天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这些作业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不能有任何心理依赖。如果部分学生遇到较难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至少读题3遍,实在解决不了老师再施以援手,稍加提示。课堂作业因为在老师的监控下完成的,学生独立完成的现实性比较强。家庭作业的独立完成就缺少了监控,为此我采取一下比较宽容的政策:不签字可留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