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教学反思 (3).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60216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反思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反思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反思 清华中学 陈向阳 在27年的语文教学中,有得也有失。尤其是近几年来,参与了《学生多元学习方式和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我更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随时都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随时都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随时都在弥补自己的不足。现将本人在教学方面的反思,尤其是本人积累的教学方法分述如下: 一、知识的积累与梳理 1、知识在于积累,日积月累,形成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形成能力。在积累上我运用“四个一”教学法 : ①每日一语(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②每日一练(练钢笔字一篇) ③ 每周一诗(背诵鉴赏唐诗宋词) ④每周一写(练笔) 2、语文的积累应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 二是语文知识的积累; 三是学习方法的积累; 四是相关知识和素材的积累。 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的。 积累的内容增加了,无疑能增强语感、培养能力。 3、写作在于积累,积累在于坚持。我的办法是让学生做知识卡片,卡片的好处在于: 第一、分门别类,任意组接 第二、携带方便,随时记忆 第三、 形式不限, 突出个性 4、有人认为读读背背或是抄抄写写就是积累,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因为它们只是积累的手段,语文积累离不开这些手段,但更离不开内心感悟与表达体验的积累这样的手段。    首先要“多读多听”。“多读”就是要广泛阅读,养成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的习惯。“多听”就是要“声声入耳,事事关心”,要听规范的语言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还要“多悟”,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这里的思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加深理解,迁移成能力。      语文积累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它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对“言语操作经验”的积累,对广义文化“感悟能力”的积累。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积累,提高教学效果。 5、梳理知识正如女生梳理长发,长发不梳理显得多而蓬乱,知识不梳理显得杂乱无序。只有经过梳理,使知识形成体系,形成网络,才能纲举目张,才能一目了然。我的做法是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梳理本,定期梳理知识。 二、新课改好课标准 我想把新课改好课标准用数字进行量化,将评好课首先满足的条件用数字加以具体的表述: 一、老师讲课不超过20分钟 二、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不少于60% 三、课堂提问中至少有一半的问题是由学生提出,并由学生自己解决 四、用多媒体教学PPT不能多于10张 五、诗歌、文言文的教学要求至少有三种形式的朗读或至少要求学生将教材读三遍。 三、高效课堂,智慧型教师 新课改需要创高效课堂,需要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要具有五种智慧: 1、治学的智慧 2、教学的智慧 3、科研的智慧 4、反思的智慧 5、管理的智慧。 四、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这恐怕是为人师者最大的愿望之一。但是,并非每个教师都能做到如此。         有一句话叫: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众所周知,上天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天赋相差无几,没有天生就招学生喜欢的教师,也没有天生就不招学生待见的教师。一切都取决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有学问,你就尽情地在学生面前展露;如果你有才气,你就全力在学生面前发挥。也许你的身材不够高大健美,外形与漂亮、潇洒毫不搭界,但由于你学富五车、德行高尚、乐于奉献……在学生心目中你就是最美的,最有魅力的。        当然,仅仅知道这些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你“知道”了多少,而在于你“做到”了多少。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爱生如子   我们常常说父爱、母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为了培育下一代可以倾其所有,可是这样的爱是自私的,它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子女。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在生活中能够爱生如子,倾其所有的无私奉献,试问哪位学生能不被感动呢? 2、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对现实的世界充满了疑惑,有许多心结需要别人倾听,有许多迷茫需要人指点迷津,而老师应该成为学生最好的倾听者,并给学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成为学生的朋友。 3、换位思考,谅解学生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学工作中,许多老师求好心切,往往对学生的错误大加指责,结果得不偿失,这样做既让学生记恨老师,也让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了信心,所以我们应该换位思考,谅解学生的错误,使自己成为平易近人的好老师。 五、教师的角色将发生以下改变: 在课改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以下改变:          1、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2、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3、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快速地转化角色,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六、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语文? 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的方法很多,我以为下列几种就比较管用: 一、先让学生喜欢你,爱屋及乌,自然就喜欢你教的学科 二、再让学生承认语文的重要,高考占150分,以后工作中除专业外用得最多的是语文 三、然后让学生觉得语文有趣,多组织语文兴趣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 七、字迹在高考中的重要 字是打门锤,字是敲门砖。更何况我们很多改卷老师“看字评分”,总是用“字好”与“好生”划等号,用“字差”与“差生”划等号。一个记者采访高考语文评卷教师,得出的一致回答是“回去让学生练字!”因此,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是高中也不能放松! 八、写不好作文的原因 网上做过一个“你写不好作文的原因”的调查,有 33308 人参与了调查,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写什么”,这一点是百分之五十几,另外“讨厌写作文”有百分之十几,有 14 . 63 ﹪,写作没有动力,也有 13 . 46 ﹪。也就说学生对作文他是不喜欢的,不喜欢的背后他是“怕”。觉得写作文很累很烦,写完之后不知道我这作文到底有多少作用,对自己到底有多少提高。他没体验到写作给他带来的乐趣,没有满足感,成就感。这个我觉得可能也与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有关系。 九、要广泛阅读 阅读是吸收。你吸收得越丰富,你表达得就越有神。我记得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在青春年少之际,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来开阔视野,实实在在地下一番聚腋成裘、聚沙成塔的细功夫。”再说,人不可能事事都能亲眼去看,亲耳去闻,亲身实践的。所以通过阅读他能懂得许许多多个人所无法接触的事物,冲破个人生活的局限。我们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两点一线,所以最好的途径是让他通过阅读来开阔自己的视野。 十、课前演讲 引导学生依次轮流上讲台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书面的训练内容,课前脱稿发言,然后学生依次轮流点评,老师最后点评。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坚信这项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引导学生依次轮流上讲台开展,或讨论,或辩论,旨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活动,我以为很有意义。课前三分钟,形式可以不限,或演讲在锻炼学生在公众面前说话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容也可不限,或名人轶事,或成语典故,或时事要闻,旨在让学生关注课外,关注生活,同时让全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扩大知识面。 十一、做反思型教师 “做一名反思型教师”的观点提得非常好!竹子之所以长得高,长得直,就是因为每长一小段都要打一个结。教师的反思就是给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打结。在打结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提高。不会反思的教师永远只是重复次数,永远都停滞不前。 十二、有俗语说“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我们语文到底郁闷在哪呢? 这是一些无聊的人,在玩文字游戏,以为自己懂押韵,在肆意胡编乱造。我以为这辈子教书是因为上辈子积德,因为教书育人是一个无上光荣的职业;这辈子教语文是因为上辈子助人,因为语文是一个最好教的学科。试想,数理化有那一科像语文这样,耽误十天半月照样能让学生听懂!有那一科像语文这样,想上的内容可以多上,不想上的可以不管!因此,我以为语文并不“郁闷”。 十三、如何改作文 我以为,好作文不是老师改出来的!改作文只是督促学生多写多练的一种手段。改作文的方式很多:可以详改,也可以略改;可以面改,也可以背改;可以写眉批,也可以尾批;可以老师改,也可以学生互改。有家长说“学生的作文一定要老师修改才能体现老师对学生负责”,那是外行不懂新课改的理念,情有可原。如果你担心家长会有这样的看法,我建议你:在家长会上作作宣传,同时不断变换改作文的方式。 十四、怎样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 首先,必须促使学生阅读较多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作品的量的积累,具有初步的分辨鉴别能力,起码能知道喜欢什么作品,不喜欢什么作品。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别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文学作品同自己不喜欢甚至看不下去的作品进行比较,找寻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或原因。使学生懂得作品好又到底好在哪里,差又到底差在何处。 然后让同学们一起探讨研究,比较异同,并说明各自理由。 接着老师综合分析,讲清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探究主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应遵循什么原则,具体有哪些方法。不同作家作品有着不同的创作风格与语言特色,好的文学作品也是千差万别的,各有其独特。在个人喜好上我们不要求判别谁对谁错,因趣味喜好无争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王熙凤。但大家可以相互借鉴、启发,找寻较为科学与公正的鉴赏标准,以利于渐次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与探究能力。 让学生分析其它新的作品,包括分析自己的同学的习作,按照上面方法运作,反复磨砺、熏陶,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 在探究方面,必须把功夫做细做透,才能真正有所得。比如说贾岛和韩愈有关对“推敲”的推敲,“敲”以动衬静,能见出几分生气;“推”说明到的是自己房里,别无他人,更能体现出清冷孤寂。到底“推”妥帖还是“敲”妥帖,必须看具体的情境而定。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的选用,说先前用“过”、“到”、“满”等,最后才选的“绿”字。我们学过文言文后知道“绿”在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使动词,“使……绿”的意思,很形象很妥帖。这时我们就会怀疑,王安石为何要绕老大一个弯才想到用这个“绿”字呢?就是我们也会一眼挑中这个“绿”字呀?也许我们是一种事后诸葛亮,但这种探究很能启发我们的创造力的。 十五、新课改语文老师一定要确定必读书目: 学习是终生之事,尤其是新课改需要教师充电,以下书籍我都读过,可以推荐给语文老师: 1、《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4、《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 语文出版社 5、《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的对比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六、内容比以前多,可是课时却减少了,怎样处理? 根据新课程目标语文内容分必修和选修,看起来单元内容  有所减少,但实际加上选修之后,内容比以前多,可是课时却减少了,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以单元为单位来教学。同时,推荐山东老师的经验:让学生课外去品读,课上谈味道。这样,大大地节省了时间,也抢占了一点学生的课外空间。 十七、用对联来激活语文课堂 “用对联来激活语文课堂”这种方法很妙!妙在不只是激活了语文课堂,还向学生灌输了传统文化知识。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两幅和课文有关的对联:一、幽室安居心可喜 至亲亡故情亦悲 ——据《项脊轩志》中有关内容拟写 二、一夜虚荣项链变锁链 十年辛劳闹剧成悲剧 ——据《项链》中有关内容拟写。 十八、老师要充满诗意地生活 “老师要充满诗意地生活” 这个提法很新颖!现在的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往往“两点一线”,生活单调乏味。就连理科老师也在埋怨:当老师一点生活情趣都没有了!班主任在抱怨:整天和学生在一起,不接触社会,人都变傻了! 根本谈不上什么充满诗意地生活。我以为诗意地生活,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要劳逸结合,既要对得起学生,也不要对自己太狠。 二、要有高雅的爱好,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最起码要略知一二。 三、要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 四、要学会经营,学会营造美。 十九、如何让学生学习更有兴趣,如何让课堂气氛更活跃? “ 在语文的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更有兴趣,如何让课堂气氛更活跃”的问题,很多老师都在思索、在探讨。我以为,让课堂活跃,让学生更有兴趣,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一、 微笑一点,给学生亲切感; 二、 幽默一点,给学生轻松感; 三、 随意一点,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 拓展一点,不必拘泥课本 以上是我语文教学的反思,力求使自己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