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唯一的听众》 教学案 (第 一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读懂课文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和关爱。
教 学
重 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读懂课文的方法。
教 学
难 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和关爱。
教 法
设 计
引导法,提问法。
教学具准 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重点语句)
教
学
流
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2、交流:
(1)这 “唯一的听众”是谁?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
教
学
流
程
(2)简单概括,说说她为“我”做了什么事?
3、合作探究:
(1)读一读课文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再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4、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1)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5、汇报交流:
(1)作者和老人是怎样相识的?
(2)作者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
(3)老人对作者的鼓励、关爱之情,是通过什么传达出来的?
三、课堂达标检测。
作 业
布 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教授对作者的帮助。
2、积累并背诵优美语句。
板
书
设
计
11、唯一的听众
鼓励 帮助
老妇人 “我”
审 批
意 见
《唯一的听众》 教学案 (第 二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抓住文中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教 学
重 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 学
难 点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的品质。
教 法
设 计
引导法,提问法。
教学具准 备
多媒体课件(老妇人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
教
学
流
程
一、 谈话导入。
连父亲和妹妹都认为在音乐方面没有发展的“我”,却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这样巨大的变化,离不开老教授对“我”的鼓励和帮助。
那么,老妇人是怎样来鼓励“我”的?
二、 以点带面,体会品质。
1、 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探究。
2、 出示学路建议: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画出老人言语的句子,并想
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她为什么要这样说?她所说的话对“我”
有什么影响?
3、 展示交流
(1)语言描写(课件出示)。
l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l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l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l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教
学
流
程
l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①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 交流自己从中体会到的感受。
(2)神态描写(课件出示)。
l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l 她一直平静地望着我。
l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① 从老妇人三次“平静地望着我”,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② 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③ 从中你能体会到了“我”此刻的心情吗?
三、 拓展延伸。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一位理解你、关爱你的听众,使你摆脱了困境,讲给大家听一听。
四、完成课堂检测。
作 业
布 置
1、完成本课相关练习册。
2、完成课后练习二。
板
书
设
计
敬佩 感激
11、唯一的听众
“我” 老教授
音乐白痴 真诚的鼓励
小提琴手 平静的眼神
审 批
意 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