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巧用游戏教学
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孩子的乐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在玩中学习的,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游戏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是一个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一、 课前游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利用课前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
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常会出现疲态,注意力分散,游戏可以缓和课堂上紧张的气氛,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教学游戏通常具有比赛的性质,参加游戏的人都抱着渴望获胜的心理,这就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和思考,并有助于克服羞怯的心理障碍,提高并保持良好的身心愉悦状态。我就经常利用游戏帮助学生做好上课的思想准备工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比如唱唱歌,画一些简单的画,用小组接力的形式进行词语接龙,根据不同课业内容,编排“我来比划,你来猜”,训练思维能力的游戏:反向游戏(即:你叫站,学生偏做;你叫伸左手,学生偏伸右手等)……用各种新奇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每次学生们都能笑意盈盈精神抖擞的进如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 课中游戏,寓学于乐,提高学习效果。
低年级的孩子,正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
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他们从幼儿园的教养体系转以小学的教育体系,有一个很大的坡度,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坐不安定,做小动作等现象,影响教学的效果。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情趣,便于教师和孩子进行沟通,又能大大提高儿童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兴趣。在游戏中,孩子的情绪是最高涨的,他们快乐、亢奋、激动,人在这样的情绪之中,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最容易得到灵感,使创造力得到尽情的发挥。在游戏教学中,孩子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会了参与和交往,孩子们无拘无束地交往着,谈笑着,多渠道并进的动态活动使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合作更为和谐。在教学当中,如能巧妙地运用游戏,采用丰富的、多样的手段,让孩子们在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学学中获得知识,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好。巩固字词的摘苹果游戏、丰富词汇发展思维的词语接龙和猜、编字谜游戏、帮助理解课文的编排课本剧、朗读比赛等等,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编排课本剧,学生们须要动手、动口、动脑,在津津有味的表演过程中学习开放与合作,各种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 课后游戏,实践内化,提升自我。
在课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家
长之间,还可以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延伸课堂上所学知识。在游戏中,学生不断地巩固、内化、创新,并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
例如:学完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等以后,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家长,每天通过认读字母卡片,连读、拼读等,帮助学生很快地熟练掌握地拼音。可以说,课内外学习有机地结合成一体,是课内学习的一种延伸,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因素,会更容易地使教学活动成为开放、愉悦、宽松、和谐的师生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