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庖丁巧解牛文题解读秋兴八首(其一)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这首诗抒发面对秋江的萧森景色而引起的羁旅之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眼前的江间波浪和心目中的塞上风云连成一片,既写秋景的阴晦萧索,也渲染出暗淡凋残的时代气氛。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咏的是古迹,怀的是古人,但抒发的是此时此地的感情。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登高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所写。古人有“九九”登高的习俗,杜甫于是年重九在夔州登高,写有律诗九日一首,登高当写于同日。前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人以“诗圣”称之,有杜少陵集传世。背景纵览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于是买舟东下,准备返回故乡河南。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当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杜甫的这些诗作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字词梳理1.字音渚清(zh )霜鬓(b n)暮砧(zh n)塞上(s i)青冢(zh n)憔悴(qi o)连朔(shu )省识(x ng)潦倒(li o)万壑(h )2.一词多义回(1)渚清沙白鸟飞回(回旋)(2)奔流到海不复回(回还,回来)(3)虎鼓瑟兮鸾回车(运转)(4)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回环,曲折)(5)回车叱牛牵向东(掉转)(6)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回身,回头)3.词类活用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4.文言虚词独独留青冢向黄昏(仅,只,惟独)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单独,独自)独畏廉将军哉(难道)5.古今异义辨析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义:指远离家乡。今义:很远的距离。)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指到了晚年。今义:一百年。)6.特殊句式倒装句环珮空归夜月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