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1-1 精神障碍线索调查清单
1. 曾经住精神科或心理科,目前在家。 有 没有
2. 因精神异常而被关锁。 有 没有
3. 经常胡言乱语,或者说一些别人听不懂、或者不符合实际的话 有 没有
(比如说自己能够和神仙或者看不见的人说话、自己本事特别大,等等)。
4. 经常无故吵闹、砸东西、打人,不是因为喝醉了酒。 有 没有
5. 经常自言自语自笑,或者表情呆滞,或者古怪。 有 没有
6. 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古怪,衣衫不整,甚至赤身露体。 有 没有
7. 疑心特别大,怀疑周围的人在议论他或者害他(比如给他下毒,等等)。 有 没有
8. 过分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到处乱跑,乱管闲事等。 有 没有
9. 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什么事情都不做、甚至整天躺在床上。 有 没有
10. 自杀或者自残。 有 没有
11. 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 有 没有
注释:
1. 本线索清单用于精神障碍发现和宣传工作,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或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如护士)在对知情人调查提问时填写,或用于精神障碍相关知识的大众健康教育。
2. 调查提问时逐条向知情人解释清楚,使知情人真正了解问题的含义。
3. 每个问题答为“有”或“没有”。
4. 当知情人回答有人符合任何一条中任何一点症状时,应当进一步了解该人的姓名、性别、住址等情况,填写《严重精神障碍线索调查登记表》。
填表机构名称: 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4
表1-2严重精神障碍线索调查登记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 街道(乡、镇) 社区(村)
编号
姓名(1)
性别(2)
年龄(3)
工作单位及职业
(4)
家庭详细地址和电话
(5)
监护人
姓名
(6)
与监护人关系(7)
符合“精神障碍线索调查清单”第几条(8)
诊断
(9)
精神科执业医师签名及日期(10)
诊断
复核
(11)
精神科执业医师签名及日期(12)
注:1.本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填写(1)至(8)项后,报县(区)级精防机构。
2.精神科执业医师对确定严重精神障碍诊断的,在第(9)项“诊断”栏中填写疾病名称;对不能确定诊断的,在“诊断”栏中填写“待核查”;对排除诊断的,在“诊断”栏中填写“排除”,并签名。
3.不能确定诊断的,请上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检查诊断,在第(11)项“诊断复核”一栏中填写疾病名称并签名。
4.本表原件保存在县(区)级精防机构,复印件反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填表机构名称: 填表人: 电话: 日期: 年 月 日
诊断机构名称: 主管人员: 电话: 日期: 年 月 日
诊断复核机构名称: 主管人员: 电话: 日期: 年 月 日
表1-3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表
姓名: 编号□□□-□□□□□
性 别
0未知的性别 1男 2女 9未说明的性别 □
出生日期
□□□□ □□ □□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本人电话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常住类型
1户籍 2非户籍 □
民 族
1汉族 2少数民族 □
血 型
1 A型 2 B型 3 O型 4 AB型 5不详 / RH阴性:1否 2是 3不详 □/□
文化程度
1文盲及半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技校/中专 5大学专科及以上 6不详 □
职 业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2专业技术人员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商业、服务业人员 5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7军人 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
婚姻状况
1未婚 2 已婚 3丧偶 4离婚 5未说明的婚姻状况
□
医疗费用
支付方式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贫困救助 5商业医疗保险 6全公费 7全自费 8其他
□/□/□
药物过敏史
1无 有:2青霉素 3磺胺 4链霉素 5其他
□/□/□/□
暴 露 史
1无 有:2化学品 3毒物 4射线
□/□/□
既 往 史
疾病
1无 2高血压 3糖尿病 4冠心病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恶性肿瘤
7脑卒中 8重性精神疾病 9结核病 10肝炎 11其他法定传染病 12职业病
13其他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 确诊时间 年 月
手 术
1无 2有:名称1 时间 / 名称2 时间
□
外 伤
1无 2有:名称1 时间 / 名称2 时间
□
输 血
1无 2有:原因1 时间 / 原因2 时间
□
家 族 史
父 亲
□/□/□/□/□/□
母 亲
□/□/□/□/□/□
兄弟姐妹
□/□/□/□/□/□
子 女
□/□/□/□/□/□
1无 2高血压 3糖尿病 4冠心病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恶性肿瘤 7脑卒中
8重性精神疾病 9结核病 10肝炎 11先天畸形 12其他
遗传病史
1无 2有:疾病名称 □
残疾情况
1无残疾 2 视力残疾 3听力残疾 4言语残疾 5 肢体残疾
6智力残疾 7精神残疾 8其他残疾
□/□/□/□/□/□
生活环境*
厨房排风设施
1无 2油烟机 3换气扇 4烟囱
□
燃料类型
1液化气 2煤 3天然气 4沼气 5柴火 6其他
□
饮水
1自来水 2经净化过滤的水 3井水 4河湖水 5塘水 6其他
□
厕所
1卫生厕所 2一格或二格粪池式 3马桶 4露天粪坑 5简易棚厕
□
禽畜栏
1单设 2室内 3室外
□
填表说明
1.本表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
2.性别:按照国标分为未知的性别、男、女及未说明的性别。
3.出生日期:根据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4.工作单位:应填写目前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离退休者填写最后工作单位的全称;下岗待业或无工作经历者须具体注明。
5.联系人姓名:填写与建档对象关系紧密的亲友姓名。
6.民族:少数民族应填写全称,如彝族、回族等。
7.血型:在前一个“□”内填写与ABO血型对应编号的数字;在后一个“□”内填写是否为“RH阴性”对应编号的数字。
8.文化程度:指截至建档时间,本人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现有水平所相当的学历。
9.药物过敏史:表中药物过敏主要列出青霉素、磺胺或者链霉素过敏,如有其他药物过敏,请在其他栏中写明名称,可以多选。
10.既往史:包括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和输血史。
(1)疾病 填写现在和过去曾经患过的某种疾病,包括建档时还未治愈的慢性病或某些反复发作的疾病,并写明确诊时间,如有恶性肿瘤,请写明具体的部位或疾病名称,如有职业病,请填写具体名称。对于经医疗单位明确诊断的疾病都应以一级及以上医院的正式诊断为依据,有病史卡的以卡上的疾病名称为准,没有病史卡的应有证据证明是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的。可以多选。
(2)手术 填写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治疗。如有,应填写具体手术名称和手术时间。
(3)外伤 填写曾经发生的后果比较严重的外伤经历。如有,应填写具体外伤名称和发生时间。
(4)输血 填写曾经接受过的输血情况。如有,应填写具体输血原因和发生时间。
11.家族史:指直系亲属(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子女)中是否患过所列出的具有遗传性或遗传倾向的疾病或症状。有则选择具体疾病名称对应编号的数字,没有列出的请在 “ ”上写明。可以多选。
12.生活环境:农村地区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此项。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姓名: 编号□□□-□□□□□
患者职业
1 在岗工人 2 在岗管理者 3 农民 4 下岗或无业
5 在校学生 6 退休 7 专业技术人员 8 其他 9 不详
□
文化程度
1 文盲 2 半文盲 3 小学 4初中 5 高中或中专
6 大专 7 大学 8大学以上 9不详
□
两系三代重性精神疾病家族史
0 无 1有 9不详
□
是否纳入管理(指686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的随访)
0 否 1 是
□
纳入管理时间(指第一次随访的时间)
年 月 日
初次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监护人姓名
与患者关系
监护人住址
监护人电话
辖区村(居)委会联系人、电话
既往主要症状
1幻觉 2交流困难 3猜疑 4喜怒无常 5行为怪异 6兴奋话多7伤人毁物
8悲观厌世 9无故外走 10自语自笑 11孤僻懒散 12其他
□/□/□/□/□/□/□/□/□/□/□/□
既往治疗情况
门诊
1未治 2间断门诊治疗 3连续门诊治疗 □
首次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
曾住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专科 次
目前诊断情况
诊断 确诊医院 确诊日期
最近一次
治疗效果
1痊愈 2好转 3无变化 4 加重 □
患病对家庭
社会的影响
1轻度滋事 次 2肇事 次 3肇祸 次
4其他危害行为 次5自伤 次 6自杀未遂 次 7无
关锁情况
1无关锁 2关锁 3关锁已解除 □
经济状况
1贫困,在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 2非贫困 3不详 □
专科医生的意见(如果有请记录)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 生 签 字
26
表1-7 参加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服务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公历): 年 月 日
现住址: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 街道(乡、镇) 社区(村) 号
诊断:
知情同意书签字人姓名: 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 监护人 亲属 知情同意书签字人现住址: 省
联系电话:
本人(代表患者)同意下列事项:
① 为有利于今后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和康复,同意接受居住地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服务,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② 同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收集相关信息,并录入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同意医院将住院期间诊疗情况、治疗方案及在社区/乡镇康复措施建议等事项,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院信息单》的书面形式,转至居住地的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③ 患者登记加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网络,有权接受居住地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④ 患者登记加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网络,其个人信息以及有关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康复、随访等信息将受到隐私保护,所有信息只用于提供服务。
以上《参加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服务知情同意书》内容,本人已仔细阅读并理解,获得了充分的知情同意权。为此,本人自愿做出以下选择,并签字。
( )同意参加社区服务管理
( )不同意参加社区服务管理,但同意定期前往精神科门诊复诊
( )不同意参加社区服务管理,也不同意前往精神科门诊复诊
签字人(签名): 签字时间: 年 月 日
表1-8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 编号□□□-□□□□□
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危险性
0 (0级) 1(1级) 2(2级) 3(3级) 4(4级) 5(5级)
□
目前症状
1幻觉 2交流困难 3猜疑 4喜怒无常 5行为怪异 6兴奋话多 7伤人毁物
8悲观厌世 9无故外走 10自语自笑 11孤僻懒散 12其他
□/□/□/□/□/□/□/□/□/□/□/□
自知力
1自知力完全 2自知力不全 3自知力缺失
□
睡眠情况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饮食情况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社会
功能
情况
个人生活料理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家务劳动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生产劳动及工作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9此项不适用
□
学习能力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社会人际交往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患病对家庭
社会的影响
1轻度滋事 次 2肇事 次 3肇祸 次
4其他危害行为 次 5自伤 次 6自杀未遂 次 7无
关锁情况
1期间无关锁 2关锁 3期间关锁已解除
□
住院情况
0期间未住院 1目前正在住院 2期间曾住院,现未住院
末次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
实验室检查
1无 2有
□
服药依从性
1规律 2间断 3不服药
□
药物不良反应
1无 2有
□
治疗效果
1痊愈 2 好转 3 无变化 4 加重
□
是否转诊
1否 2是
转诊原因:
转诊至机构及科室:
□
用药情况
药物1:
用法:早 mg; 中 mg;晚 mg
药物2:
用法:早 mg; 中 mg;晚 mg
药物3:
用法:早 mg; 中 mg;晚 mg
康复措施
1生活劳动能力2职业训练3学习能力4社会交往5其他
□/□/□/□
本次随访分类
1不稳定 2基本稳定 3稳定 0未访到
□
下次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随访医生签名
填表说明
1.目前症状: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
2.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
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
自知力不全: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
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
3.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
4.期间是指: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的情况。
5.实验室检查:记录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在上级医院或其他医院的检查。
6.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7.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以及何种不良反应。
8.此次随访分类:根据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的总体情况进行选择。未访到指本次随访阶段因各种情况未能直接或间接访问到患者。
9.是否转诊: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确定是否要转诊,若给出患者转诊建议,填写转诊医院的具体名称。
10.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填写患者即将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名称,并写明用法。
11.康复措施: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给出应采取的康复措施,可以多选。
12.下次随访日期: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危险性评估表
姓名 网络编号
一、危险性评级(在相应的数字后面打“√”)
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0级
威胁性言语或姿态,但无实质性打砸行为
1级
局限在家里的针对财务的打砸行为,可以通过劝说制止
2级
明显的不分场合的针对财物的打砸行为,不能够通过劝说而停止
3级
持续的不分场合的针对财物或他人的打砸行为,不能够通过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4级
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
5级
二、随访分类(在相应的表现后面打“√”)
病情分类
主要表现
随访要求
随访分类
病 情
稳 定
病情稳定患者,指危险性评估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的患者。
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病 情
基本稳定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指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的患者。
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或在请示上级精神科执业医师后,初步处理,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对于基本稳定患者,每个月随访一次。
病 情
不稳定
病情不稳定患者,指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
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科执业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进行系统、规范治疗,1—2周内随访。
评估者签名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
表1-9 严重精神障碍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
报告期间: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填报单位: 报告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患者编号
失访原因2
死亡原因3
死亡时间(年月日)
注:1.该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填写,每月报县(区)级精防机构。如果没有,需要“零报告”。
2.失访原因(标出以下编号或写出具体原因):①死亡 ②外出打工 ③迁居他处 ④走失 ⑤连续超过3个月未访到 ⑥其他(请说明): 。
3.死亡原因(标出以下编号或写出具体原因):
①躯体疾病(选适合项目,其他请具体说明):脑出血、脑结核瘤、脑囊虫病、肝脓肿、肺动脉栓塞、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菌痢、癫痫、尿毒症、脑血管瘤、胰岛细胞瘤、大叶性肺炎、心肌梗死、中毒性肝炎、肝性脑病、肾性脑病、冠心病及心梗、肿瘤、其他。
②自杀(选适合项目,其他请具体说明):自缢、服毒(精神药物、农药、灭鼠药、其他)、投河、撞车、跳楼、触电、自焚、自刎、割腕、卧轨、其他。
③他杀(选适合项目,其他请具体说明):中毒(精神药物 、农药 、灭鼠药 、其他 )、坠河、撞车、坠楼、触电、纵火、刀刺、其他。
④意外(选适合项目,其他请具体说明):中毒(精神药物 、农药 、灭鼠药 、其他 )坠河、撞车、高坠、触电、纵火、刀刺、跌倒、其他。
⑤并发症:粒细胞缺乏症、中毒性肝炎、剥脱性皮炎、中毒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其他。
⑥其他(请说明): 。
表1-10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双向转诊单
社区—医院转诊单
------------------------------------------------------------------------------
存 根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档案编号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于 年 月 日因病情需要,转入 单位
科室 接诊医生。
转诊医生(签字):
年 月 日
-------------------------------------------------------------------------------
双向转诊(转出)单
(机构名称):
现有患者 性别 年龄 因病情需要,需转入贵单位,请予以接诊。
初步印象:
主要现病史(转出原因):
主要既往史:
治疗经过:
转诊医生(签字):
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
1.本表供居民双向转诊转出时使用,由转诊医生填写。
2.初步印象:转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的初步判断。
3.主要现病史:患者转诊时存在的主要临床问题。
4.主要既往史:患者既往存在的主要疾病史。
5.治疗经过:经治医生对患者实施的主要诊治措施。
医院—社区转诊单
-------------------------------------------------------------------------------
存 根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于 年 月 日因病情需要,转回 单位
接诊医生。
转诊医生(签字):
年 月 日
-------------------------------------------------------------------------------
双向转诊(回转)单
(机构名称):
现有患者 因病情需要,现转回贵单位,请予以接诊。
诊断结果 住院病案号
主要检查结果:
治疗经过、下一步治疗方案及康复建议:
转诊医生(签字):
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
1.本表供居民双向转诊回转时使用,由转诊医生填写。
2.主要检查结果:填写患者接受检查的主要结果。
3.治疗经过:经治医生对患者实施的主要诊治措施。
4.康复建议:填写经治医生对患者转出后需要进一步治疗及康复提出的指导建议。
附录(二)常用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
1.常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药名
规格
起始剂量(mg/d)
常用治疗剂量(mg/d)
治疗特点
常见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氯氮平
25mg,50mg
12.5~25
200~450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疗效显著,部分改善阴性症状。
过度镇静、流涎、中枢或外周抗胆碱能作用、心血管系统影响、体重改变
粒细胞缺乏,诱发癫痫,吸入性肺炎,肺栓塞,心肌炎等
1.治疗开始两个月内需每周化验一次血常规,三个月后每两周一次,一年后每月一次。
2.禁用于严重心、肝、肾疾病,昏迷、谵妄,低血压,癫痫,青光眼,骨髓抑制或白细胞减少者。
利培酮
1mg,
2mg,
30ml
0.5~1
2~6
阳性症状疗效显著,部分改善阴性症状。
头晕,低血压,心动过速,泌乳素水平增高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罕见QT间期延长,偶见癫痫发作,有轻度粒细胞下降的报道
患有帕金森氏综合征的病人慎用。
奥氮平
5mg,
10mg
2.5~5
10~20
临床疗效与氯氮平类似
困倦,食欲增强,体重增加等
原有糖尿病史者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昏迷
1.无粒细胞缺乏的严重不良反应。
2.有导致血糖升高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需定期检测血糖。
3.闭角型青光眼禁用。
喹硫平
25mg, 100mg,
200mg
25~50
300~800
缓解阳性症状,改善阴性症状
嗜睡,头晕,乏力,头痛,乏力和直立性低血压
罕见癫痫
可致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应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
齐拉西酮
20mg
40
80~160
显著缓解阳性症状,部分改善阴性症状
恶心、口干、头晕、乏力和直立性低血压等
QTc间期延长
1.引起体重增加轻微,对糖脂代谢亦无明显影响。
2.分次服用,与食物同服。
3.定期查心电图,QTc间期延长>500ms者应停药。
4.禁用于QTc间期延长病史的患者,近期出现急性心梗和非代偿性心衰的患者;禁忌与药效学方面能够延长QTc间期的药物联用,或与已明确注明禁忌用于QTc延长患者的药物联用。
阿立哌唑
5mg,10mg
10~15
10~30
缓解阳性症状,改善阴性症状。
头痛、困倦、兴奋、焦虑、静坐不能、消化不良、恶心等
少见癫痫,罕见胰腺炎,自杀观念,横纹肌溶解等
1.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少见,对血清泌乳素水平、体重和脂代谢影响不显著。
2.小剂量可能改善因血清泌乳素升高造成的女性闭经、月经紊乱、泌乳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帕利哌酮
3mg,
6mg,
9mg
3
3~12
主要活性成分是利培酮的活性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
与利培酮类似
与利培酮类似
1.必须在液体帮助下整片吞服,不应咀嚼,掰开或压碎。
2.不经肝脏代谢,适用于肝功能损害患者。
氨磺必利
50mg,
200mg
100~200
阴性症状50~300;
阳性症状 400~800
高剂量时改善阳性症状,低剂量改善阴性症状,抑郁症状
失眠、溢乳、闭经、体重增加等
剂量依赖的OT间期延长
1.禁用于嗜铬细胞瘤患者,催乳素依赖性肿瘤,严重肾损害;
2.禁与可能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联用,禁与左旋多巴联用,禁与多巴胺能激动剂联用(除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
齐拉西酮注射液
10mg
10~20mg 每2~4小时注射
每日不超过40mg
对急性兴奋躁动症状疗效显著
同片剂
同片剂
同片剂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25mg,
37.5mg,50mg
12.5~25mg/2周
25~50mg/2周
依从性差患者及长期维持治疗
同片剂
同片剂
1对于从未使用过利培酮的患者,建议在治疗之前先确定对口服利培酮的耐受性。
2.首次注射后的3周内需要合并一种可达治疗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作为补充。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
75mg,
100mg,150mg
第1天注射第1针,剂量为150mg,第8天第2针100 mg,三角肌注射;第35天第3针,75~150mg,三角肌或臀肌,随后每月注射一次
依从性差患者及长期维持治疗
同片剂
同片剂
1.开展治疗前先口服利培酮或帕利哌酮,确定对帕利哌酮的耐受性。
2.常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局限性:①不能改善认知功能,包括执行功能、工作记忆、口语、视觉运动、语流、精细运动等功能。②对核心的阴性症状作用微小,有时可产生继发性阴性症状。③引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
药名
规格
起始剂量(mg/d)
常用治疗剂量(mg/d)
治疗特点
常见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氯丙嗪
12.5mg,
25mg,
50mg
25~50
200~600
适用于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口服或注射控制兴奋、激越。
过度镇静、低血压、心动过速、视物模糊、便秘、口干和体重增加等。
肝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症,癫痫,猝死,肠梗阻,谵妄,接触性和剥脱性皮炎等
禁用于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骨髓抑制,青光眼,昏迷的患者。
奋乃静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