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准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本诗节律和谐,意蕴优美的特点。感受诗中的意象,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结合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理解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体会诗的语言特点。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教学用具:ppt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谈看到图片后的心情和感受。
教师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 感知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正音。(课件出示朗读提示)
3、学生展示朗读,生评价,必要时教师引导。
三、再读,理解内容。
1、教师扮演诗中的根,学生向根提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读诗歌,去诗歌中寻找答案。
2、交流
3、出示图片,学生看图,想象。
学生扮演诗中的根,教师向根提问,学生回答。
请你评价一下诗中的“根”。
板书总结。
根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引导理解如下问题:
诗的第一节只有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根过着怎样的生活?根对自己的生活抱有怎样的态度?它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根要“向下,向下……”?为什么说“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
四、品读,体会感情
1、诗人写这首诗仅仅为了赞美根的奉献精神吗?这首诗通过写根,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出示课件,了解作者。
“牛汉简介”
牛汉, 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七月诗派”重要成员。诗人命运坎坷,1946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出狱后从事地下党工作。1955年,不幸在所谓“胡风集团”的冤案中被牵连,遭两年拘禁,文革时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等 ,著名的作品有《悼念一棵树》、《华南虎》、《半棵树》等。
生读,加深了解。
2、学生深入研读诗歌,合作探究,理解“在地下”“向下,向下……”“太阳”“坦然”、“花、果实”和最后一句诗的象征意义。
3、小结,理解诗歌的重要方法:结合背景和诗人生活。本诗采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配乐朗诵诗歌,想象,体会诗人情感。
五、你身边有像根一样的人吗?请评价一下他们。
六、作业:背诵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