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太空中理家》课堂活动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2. 学习文章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圈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重点体会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并学习太空探险者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体会并学习太空探险者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学习过程:
预习展示
1、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他登上“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即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运行2000多周时间内,他航行5000万英里。利宁杰在那里和俄罗斯宇航员共同经历了设备瘫痪、补给缺乏、供电中断、大火蔓延等险象环生的132天,终于平安返回地球。
2、结合课前预习展示重点字词。
(学生到黑板上自主展示重点的字词,并结合多媒体,教师明确、强调)
活动一:整体感知,仿一仿。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他在太空中理家的?联系开头结尾,初步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请你也从作者介绍的众多方面选择几个你感兴趣的生活片断,模拟宇航员就在你的身边,你进行采访他们的生活。(屏幕播放有关太空生活的图片,小组合作,上台演示)
活动二:重点研读,谈一谈
文中作者所面对太空生活中的困难有哪些?
而作者不仅能坦然面对困难,而且善于从困难中寻求乐趣,找出体现太空生活乐趣的语句?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迅速交流讨论,学生举手发言)
活动三:发挥想象,说一说
屏幕展示太空灾难的画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对于这些“前线的冒险者”们离开地球生活,探险太空,你有哪些感受?
(结合屏幕播放图片,学生举手发言)
活动四:拓展延伸, 捋一捋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又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讨论的方式归纳学习收获和疑问。
活动五 :一展身手 ,练一练
“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呢?即使明知去往另一颗未知的遥远星球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失去地球上的家人和朋友,放弃自己原本的宁静生活,但是还是有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另一颗星球上重新开始。”
假如若干年后,你有机会去往外星球,你是怎么考虑的,你想去哪里,最想做什么,把它写下来。相信自己,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