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55612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教学设计 那扶学校 廖振梨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整理,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及重点句子的翻译,学习运用归类整理的方法整理识记。 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学习运用归类整理的方法整理识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中考链接引出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题型进行导入,让学生观察考点都考查了哪些方面? 二、出示今天的复习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复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翻译重点句子。 2.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 活动一、做一做 小组合作整理重点文言词语。 1、齐读课文 2、找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重点掌握的词语,将词语进行分类并翻译重点句子,小组合作解决。 如果让你归类整理,你会从哪些方面整理?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其他实词 重点词语归类: 1、通假字: (1)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2)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2、一词多义: (1)发: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发于声而后喻 (发出,表现) (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于是人也 (介词“给”) /征于色(介词“在”) /生于忧患(介词“由于”“因”) (3)拂:行拂乱其所为 ( 违背,逆,不顺)/ 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3、古今异义: (1)所以动心忍性:所以 古义:用来或用这些办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 古义:这,这样;今义:表判断。 4、词类活用 : 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劳)其筋骨:使......劳累。形容词作使动。 (饿)其体肤:使.......饥饿。形容词作使动。 (空乏)其身:使.......受到贫困之苦。形容词使动。 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使……坚韧。动词的使动用法。 5、其他重点词语:①畎亩:田间、田地。②举于士: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士:狱官。③任:责任,使命。 ④乱:扰乱。⑤恒过:常常犯错误。 ⑥作:奋起,有所作为。 ⑦征:表现。 ⑧法家:守法度。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⑨喻:明白,了解,通晓。⑩外患:外来的忧患。⑾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生:生存发展。⑿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重点句子的翻译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活动二、想一想 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主要内容? (把空格补充完整)文章讲的是 和 的问题,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和 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的论证了“ ”的观点。 (2)文中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所举的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3)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其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句话论述了什么道理?能把这两个对调吗?为什么? (4)一般文章的结构方式有“总-分-总,分-总,总-分”等,本文采用哪种方法结构全文的? 总结:本大题是选择题考查涉及的内容包括:(南方P68) 关键语句的理解、主要人物的评析、写作特色的赏析、重要内容的分析、行文思路的概述、写作意图的把握和比较阅读等。 活动三:练一练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坏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论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作者认为决定国家存亡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的因素其实是相似的。 B.本文运用了排比句式,而且句式灵活,不仅平添了文章的气势,还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C.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以较多文字从个人的角度论证“生于忧患”,以较少文字从国家的角度证明“死于安乐”,从而全面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同样为了证明主动经受磨练对于成功的意义,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重在现身说法,本文则以六位历史名人的实例从正面有力地论证。 活动四:背一背 背诵课文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归类整理的方法,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会大有收获。 四、作业: 南方P81十六 复习下一篇《公输》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