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摘要]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学生能对科学课产生兴趣,教师必须让科学课堂教学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很多科学知识,探究科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设情境 活跃 提问
我是一位刚教科学课不久的老师,所以在上科学课时,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在上课时,学生总是死气沉沉,没有气氛,而导致了学生对科学课有点厌烦。为了能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体验科学的乐趣。所以在上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努力让科学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学得很快乐。
一、巧妙“导入”,活跃课堂
课堂教学中“导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我们在生长》这一课时,我采用了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课堂一开始,我就抓住班级中一位学生的特点,让学生猜。这个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这下课堂上就活跃起来了,他们都忙着你看我,我看你,都说出了谜语中的人物。为下个探究问题打好了基础。导入还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如:提问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所以导入是否得法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导得“巧”,整个课堂就活了 。课前导入也很重要,可以为以下内容做好铺垫。如我在听《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课时,老师就用了同学跑路为话题,老师出示跑道,每位同学站在不同的跑道上,问:“这样跑路公平吗?”同学们都会说不公平。是的,因为有了这个导入,学生在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跟重量和大小有没有关系时,就会考虑到条件了。又如一位老师在上《月球》一课,他先播放了一段关于月球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讲讲关于月球的故事,学生都很积极。而且知识面也很广。一开始,学生就兴趣昂然,可想而知,上课时学生的表现应该不错。可见,好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能让学生也知道了必须在公平的条件下去比较,去验证。这样下来,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
1、小学科学的知识面很广,而我们又是农村里的孩子,课外知识不多,由于环境的局限,对自然的许多事物缺乏感性认识。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在上三年级上册《蜗牛和蝗虫》这一课时,虽然小学生都熟悉这些小动物,于是我让他们说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惯时,却说不上一句话来。这时我利用了多媒体,把蜗牛和蝗虫生动形象的播放了一遍,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做讲解。这样下来,学生对它们已经很了解了。教师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播放别的小动物。学生对动物很感兴趣,看着那些活灵活现的动物,都入了迷。这一节课下来,犹如学生去了一趟动物园,也达到了这一单元的目的,真正做到别开生面,寓教于乐,在学生面前打开一扇知识的门窗。
2、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去学习,必须把这一特点运用进去,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在教学时运用了示范创设情境。三年级下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把木屑和细铁钉分离开来。学生们说了很多方法,当一个同学说用磁铁时,学生们兴趣盎然,都想试试看能不能打他们分离开来。于是我把准备好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请一位同学来示范,虽然花了有点时间,但是学生最后把他们分离开来了。当场学生都高兴不已,记得上次我在听课时,也有老师运用示范创设情境来活跃课堂,他在上《磁铁》时,在轻松的乐曲声中,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百花图,手里拿着一只用别针夹住的纸蜜蜂,接着向学生提问:“谁能让这只蜜峰在百花丛中飞舞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表演。于是教师请了两位特别自信的学生上来,结果这两位学生在全班同学的嬉笑声中宣告失败。此时,教师说:“我来试试,看行不行?”全班同学睁大了眼睛,等待着。当教师把藏在手中的磁铁放在画板后轻轻移动,蜜蜂也随之飞舞。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这宽松,愉快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充分发挥立刻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三、提出问题,活跃课堂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探究学习中,积极让学生提出问题,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上课时,我总是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我在上三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叶》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带各种各样的树叶,然后让他们观察。在观察时,我努力让学生提问题,让他们感受到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时,我对学生们一一的引导,许多学生都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当一位学生说:“树叶为什么大多数是绿色的?”当这个同学刚回答完毕,课堂上就举起了无数双小手,都抢着回答。学生的提问,我经过整理,排列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为什么秋天树叶会落叶?为什么秋天的树叶会变黄?松树,银杏树的叶子为什么像针一样等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又让学生去自己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时,都发表的自己的见解。这时的课堂都在为学生而设,为他们创造了学习的环境。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碰出了火花,培养的兴趣,发挥了强大的想象力。又如我在上《冷水与热水》时,让学生把冷水气球放在热水里,把热水气球放在冷水里,让学生观察,观察好后,让学生汇报你观察到了什么。这时学生都很惊讶,觉得很奇怪,于是我就问: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都纷纷举手,一个说为什么都是气球一个会沉一个会浮呢?一个说为什么热水气球会浮上来了?一个说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有一个说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啊……学生们在脑海中都产生了许多的疑问,急着都很想知道为什么。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找原因,把气球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后动手去做做看,如果有问题可以再请教老师。在上课时,必须让学生产生问题,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后去做实验,这样下来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总之,为了能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只有调动好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但是在活跃课堂气氛时,必须维持课堂纪律,从而形成轻松活跃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