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温三中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学案(1)
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1.质点 (B)导引P13例1 P15第2题
练习: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D.研究自行车的运动,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看作质点
E.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F.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G.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H.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可以把它们视为质点
I.体积很小的物体都看成质点
J.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K.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L.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
2.参考系(B)导引P14 第1题
练习: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同一个运动,不管对什么参考系,观察结果都相同
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3.坐标系(A)导引:P15第3题
练习: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如图,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的位置为 m,B点位置是 m,C点位置为 m,A到B位置变化是 m,方向 。C到B位置变化为 m,方向 .
二.时间位移
1.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B)导引P15第4题
2.位移及其图示(C)导引P15第5、6题
3.位置、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B) 导引P15第7题 第9题
*练习:在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1.0×106V/m,一带电量q=1.0×10-8C、质量m=2.5×10-3kg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着x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5t-2t2,式中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从开始运动到5s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多少?位移为多少?
4.矢量与标量(A)导引P15第8题
5.直线运动的x-t图象(C) 导引P16第11题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与矢量性(B) 导引P16第12题
2.平均速度的定义、定义式、物理意义与单位(B)
练习.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秒内位移最大的是 ( )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3.平均速度的计算(C) 导引P16第15题
4.瞬时速度的物理意义(B) 导引P16第14题
5.速度和速率的区别与联系(B) 导引P16第16题 P14例2-2
6.比值定义法(B) 导引P16第13题
练习: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E.速度就是速率
F.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G.匀速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H.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I. 是速度的比值定义式
四.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B) 导引P17第21题
2.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与方向(B)
练习: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B.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E.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总相同
F.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总相同
3.加速度的计算(C) 导引P17第22、23题
五.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A)
2.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A)导引P16第17题
3.根据纸带计算平均速度(C) 4.计算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B)
5.瞬时速度的计算(C) 导引P16第19题 *第18题
6.画出v-t图象(C) 导引P17第20题
温三中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学案(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B)导引P18第1题(1)
2.纸带及测量点的选择(B)导引P18第1题(2)
3.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B)
4.计算各测量点的瞬时速度(C)导引P18第2题
5.用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C)导引P19第3题 *P21第17题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B)导引P19第4题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B)导引P19第5题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及物理意义(B)导引P19第7题
4、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应用(C)导引P19第6题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v一t图象中“面积”的含义(A)导引P20第8题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物理意义(B)导引P20第10题
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应用(C)导引P17例2-4 2-5 *导引P20第9题
4、位移与速度关系式v2-v02=2ax的应用(C)导引P18例2-6 导引P20第11题
四.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特点与规律(B)导引P20第12、13题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B)
练习.甲物体的重力比乙物体的重力大5倍,甲从H m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 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下落l 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各自下落l m它们的速度相等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C)导引P20第14、15题
五.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A)导引P20第16题
练习:1.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2 (1)一个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加速4s的位移;(2) 一个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增加到36m/s时的位移是多少?
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是8 m/s,1 s后速度大小变为4 m/s,则此物体在这1 s内通过的位移 ( )
1
2
3
s3
s2
A.等于6 m B.小于6 m C.大于6 m D.可能等于2 m
4.当纸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点如图所示,则打点计时器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可表示为 ( )
A.v2= B.v2= C.v2= D.v2=
5.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h B.t∝
C.t∝ D.t∝h2
*D
C
6.如图所示,物块以v0=4m/s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途经A、B两点,已知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速度的2倍,由B点再经0.5 s物块滑到斜面顶点C速度变为零,A、B相距0.75 m,求:
(1)斜面的长度
(2)物体由D运动到B的时间?
·
*7.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起动,a1=1.6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匀减速,a2=6.4m/s2,直到停止,共历时130s,行程1600m,试求:
(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2)若摩托车从静止起动,a1、a2不变,直至停止,行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