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过风楼镇水沟九年制学校 陈翠萍
一、教学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应用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内容解析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从三角形边的数量关系来识别三角形的形状,它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也是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很好素材.综合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w^@e%*]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来^源:#中国%(2)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相互联系。
(2)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的意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感
悟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价值。
2.教学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在应用题中建立数学模型,准确画出几何图形,再熟练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状及求边长、面积、角度等;c#om%]
达成目标(2)能先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来源: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对于大部分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鼓励学生以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知识为载体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反思,引出课题
问题1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请说出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内容.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勾股定理的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来源*:中%教#网~@]
追问:你能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思考举手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来引入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来源:z
#2. 点击范例,以练促思
问题2 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
“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
师生活动: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楚已知条件和需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梯次性问题的展示,适时点拨,学生尝试画图、估测、交流中分化难点完成解答.
追问1:请同学们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是什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思考举手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已知两种船的航速,它们的航行时间以及相距的路程, “远航”号的航向——东北方向;解决的问题是“海天”号的航向.
追问2:你能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吗?[来源:^co@~m%]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追问3:在所画的图中哪个角可以表示“海天”号的航向?图中知道哪个角的度数?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海天”号的航向只要能确定∠QPR的大小即可.组内讨论解答,小组代表展示解答过程,教师适时点评,师生一起规范解答过程,教师板书。
解:根据题意,
因为,即,所以[中国#教*%由“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可知.因此,即“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
课堂练习1. 课本33页练习第3题.
课堂练习2. 在港有甲、乙两艘渔船,若甲船沿北偏东方向以每小时8海里速度前进,乙船沿南偏东某方向以每小时15海里速度前进,1小时后甲船到达岛,乙船到达岛,且岛与岛相距17海里,你能知道乙船沿哪个方向航行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规范化的解答过程及练习中,提升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认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3. 补充训练,巩固新知
问题3 实验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如图所示,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
,,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问学校需要投入多少资金购买草皮?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若学生有想法,则由学生先说思路,然后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对学生思路中的合理成分进行总结;若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从所要求的结果出发是要知道四边形的面积,而四边形被它的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求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即可.启发学生形成思路,最后由学生演板完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辅助线解决问题,进一步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中*国教^&%育#出版4. 反思小结,观点提炼
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下面两个方面,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相互交流:
(1)知识总结: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的实际应用;
(2)方法归纳:数学建模的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方法,体会思想.[中国教@育出版~%#&网]
5.布置作业
教科书34页习题17.2第3题,第4题,第5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负责联络,他先从检录处走了75米到达起点,又从起点向东走了100米到达终点,最后从终点走了125米,回到检录处,则他开始走的方向是(假设小明走的每段都是直线) ( )
A.南北 B.东西 C.东北 D.西北
【设计意图】考查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甲、乙两船同时从港出发,甲船沿北偏东的方向,以每小时9海里的速度向岛驶去,乙船沿另一个方向,以每小时12海里的速度向岛驶去,3小时后两船同时到达了目的地.如果两船航行的速度不变,且两岛相距45海里,那么乙船航行的方向是南偏东多少度?
【设计意图】考查建立数学模型,准确画出几何图形,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如图是一块四边形的菜地,已知,,,,,求这块菜地的面积.
【设计意图】考查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巧妙地求解.
六、 教学反思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就拿教材来说吧,教师不要把教材当作本本,当成一成不变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灌输给学生,而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和有选择性地利用和处理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过程。但其指导思想不能变,那就是有利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最大程度地使教学设计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设计的思路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本节课,我通过复习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来引入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在本节教学活动过程中,我经常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以学生身份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励回答问题的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师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零距离的接触。课堂上学生们的思维空前活跃,发言的人数不断增多,学生能从多角度认识问题,争先恐后地交流不同的意见和方法,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内容设计较多对于中等偏下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在今后的教学内容设时要精勿多,应预留给学生充足探究时间,使优生学好,中等生也能跟上,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