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强化练习题(一).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4777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强化练习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强化练习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强化练习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强化练习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强化练习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强化练习题(一)一、选择题 1. 根据GB6442,下列步骤中,_不属于伤亡事故调查程序中的内容。A.事故现场处理 B.物证搜集 C.填写事故报告 D.事故现场摄影和绘制事故图 2. 现行事故统计中,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_的事故。A.3人(含3人)以上 B.30人(含30人) C.10人(含10人) 以上 D.20人(含20人)以上3. _的物体和物质,称为起因物。A.导致事故发生 B.直接引起伤害 C.直接引起伤害和中毒 D.间接引起伤害和中毒4.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_。A.因事故人身伤亡支出的费用 B.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 C.毁坏财产的价值 D.停产减产损失5. 操作

2、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等,均属于事故发生原因中的_。A.领导失职 B.管理缺陷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物的不安全状态6. 某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但很不健全,并且执行不利,由此导致事故发生。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属于事故的_原因。A.直接 B.管理 C.领导 D.间接7. 在计算伤亡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时,为补充一名新技术人员的培训费用,每人按照_元计算。A.2000 B.3000 C.6000 D.100008. 公共汽车在行驶时翻车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属于_事故类别。A.物体打击 B.机械伤害 C.车辆伤害 D.其它伤害9. 放射线引起的

3、皮肤及其它器官、组织损伤事故,属于_事故类别。A.其它伤害 B.化学伤害 C.放射线伤害 D.灼烫10. 盛装液化气的钢瓶受热爆炸破裂,液化气气化后与周围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产生化学爆炸,这属于_事故类别。A.容器爆炸 B.化学爆炸 C.火灾 D.其它爆炸11煤矿井下放炮不慎,引起瓦斯爆炸,这属于_事故类别。A.瓦斯爆炸 B.化学爆炸 C. 放炮 D. 其它爆炸12百万吨(M3)死亡率是从行业特点出发,以产品、产量计算的伤亡事故死亡率。百万吨(M3)死亡率为_106(103)。A.死亡人数/平均产量 B.死亡人数/计划产量C.死亡人数/年产量 D.死亡人数/实际产量13.以下_不属于特

4、别重大死亡事故。 A.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B.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C.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D.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14.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故责任者或其他有关人员,应从重处罚_ 。 A.利用职权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虚报或者故意拖延不报的;B.故意毁灭、伪造证据,伪造、破坏事故现场,干扰事故调查或嫁祸于人的,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资料的;

5、C.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抢救,没有造成更大伤亡的;D.企业接到劳动安全监察意见书后,逾期不消除隐患而发生伤亡事故的;15.根据安全理论进行系统地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_。A.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B.情绪不佳,技术不好C.管理不严,无章可循16.下列_模型属于事故模型论。A.因果连锁模型B.综合模型C.人为失误模型D.原因体系模型17.在安全生产工作的保护对象中,_是第一位的。 A.物B.财产C.人D.环境18.风险评价是为了选择适当的安全措施,对在危险状态下可能造成损伤或危害健康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价。与特定状态或技术过程有关的风险评价由以下两方面因素联合得出:a)发生损伤或危

6、害健康的_。即与人们进入危险区的频次或出现在危险区(即面临危险)的时间有关。b)损伤或危害健康的可预见的最严重_。A.条件B.概率 C.程度D.场合19.安全带使用_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围杆带做静负荷试验,以2206N(225kgf)拉力拉5min,无破断可继续使用。悬挂安全带冲击试验时,80kg重量做自由落体试验,若不破断,该批安全带可继续使用。对抽样过的样带,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继续使用。A.1B.1.5 C.2D.2.520.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有残留硫酸的容器随意在车间中堆放,致使职工误接触而烧伤。这种事故原因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中的_。A.生产场地环境不良B.物体存放不当

7、C.冒险进入危险场所D.对现场工作缺乏指导 二、判断题1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 ) 2损失工作日是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是衡量伤亡事故性质的指标 。 ( ) 3不安全行为是指能够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 ) 4损失工作日少于105日的失能伤害为轻伤。 ( ) 5重伤事故是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 ) 6特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 人)的事故。 ( ) 7千人死亡率是指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伤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 ) 8伤害严重率是指某时期内,每十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 ( ) 9在事故类别中,“物体打击

8、是指失控物体的重力或惯性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但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 ) 10在事故类别中,“起重伤害”是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伤害事故。 ( ) 11在事故类别中,“灼烫”是因热水、火焰、高温、放射线引起的皮肤及其它器官、组织损伤的事故。不包括因接触酸、碱、蒸汽(蒸气)引起的伤害事故。 ( ) 12在事故类别中,“冒顶片帮”是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引起的伤害事故。 ( ) 13在事故类别中“放炮”是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采矿、采煤中的放炮作业。 ( ) 14在事故类别中,“火药爆炸”是指火药与炸药在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 )

9、 15在事故类别中,“其它爆炸”是指凡不属于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的爆炸事故均列入其它爆炸,但不包括间接形成的可燃性气体或者可燃性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 ( ) 16.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是用于评价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常用的计算指标,其计算方法只在我国使用。 ( )17.重伤事故、死亡事故或重大死亡事故发生后,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通知后要应在两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和企业工会。 ( )18.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从事故统计的角度把造成损失工作日达到或超过1天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事故称作伤亡事故。 ( )19.一个企业在进行事故管理时,对未遂事故

10、可以不去管它。 ()20.工作票一式两份,一份必须经常保存在工作地点,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值班员收执,按时移交,在无人值班的设备上工作时,第二份工作票由工作许可人收执。 () 三、填空题1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_和_。2_的物体和物质,称为起因物。3.在影响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人、_、_三项主要因素中,针对设计阶段的内容,以物和环境为重点,着重介绍具有共性和原则性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改善劳动条件的技术措施,这应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劳动安全卫生评价的主要内容。4根据GB6442,事故分析按_、_、_、_、_、_和_七项内容进行。5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_,确定责

11、任者。6根据GB6721,伤亡事故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_损失价值、_损失价值、_损失价值、处理_的费用、_培训费用和其它损失费用。7根据GB6721,我国对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按其严重程度分为4级,即_损失事故、_损失事故、_损失事故和_损失事故。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_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_,组织_,防止_,减少_和_,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_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_、_或者_,不得破坏_、毁灭_。9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_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_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_。10在对事故分析中,

12、以_作为划分事故类别的依据。11在判定伤亡事故责任者时,根据直接原因确定直接责任者,如果不安全状态是直接原因,则_的人是直接责任者;如果不安全行为是直接原因,则_的人是直接责任者。12伤害平均严重率为:每_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13处理环境污染费用属于_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4用机床加工工件时,刀具飞出伤人的事故,事故类别属于_。15高温引起的皮肤及其它器官、组织损伤事故,事故类别属于_。16盛装液化气的钢瓶受热爆炸破裂,液化气气化后与周围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产生化学爆炸,事故类别属于_。17煤矿井下放炮不慎,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类别属于_。18.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_因素、_因素

13、和生物因素等三大类。19.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要发给劳动者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属劳动保护的_措施。20.1990年原劳动部颁发了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对女职工及女职工在_期、_期_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四、简答题1. 按照国务院75号令,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什么?2按照GB6442,对事故调查时搜集物证有什么规定?3在事故调查分析中,起因物和致害物指什么?划分事故类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某车间内的天车(行车)正在吊一钢制部件运行,1名工人从天车下走过。因钢丝绳突然断裂,部件落下将工人砸死。请回答:(1)起因物是什

14、么?(2)致害物是什么?(3)事故属于哪种类型,并简要说明依据。 五、事故案例分析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年月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

15、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15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米处挂在背板上的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时值)。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建议。 参考答案(一)一、选择题1.C 2.C 3.A 4.ABC 5.C 6.D 7.D 8.C 9.D 10.A 11.C 12.D 13.C 14.C 1

16、5.A 16.ABC 17.C 18.BC 19.A 20.B 二.判断题1.T 2.F 3.T 4.T 5.T 6.T 7.F 8.F 9.T 10.T 11.F 12.T 13.F 14.F 15.F 16.F 17.F 18.T 19.F 20.T 三、填空题1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导致事故发生3. 答案:物、环境4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5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6.停产、减产;工作;资源;环境污染;补充新职工7.一般、较大、重大、特大8.立即报告、有效措施、抢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立即如实报告、隐瞒不报、谎报、拖延不报、事故现场、有关证据(

17、参看安全生产法)9.90、180、处理结果10.起因物 11.造成该状态、实施这种行为12.人次 13.间接 14.机械伤害 15.灼烫 16.容器爆炸事故类别 17.放炮 18. 化学、物理19.辅助20.经、孕、哺乳四、简答题1.答题要点:(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确定事故责任者;(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4)写出事故的调查报告。2.答题要点:现场物证包括:破损物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在现场搜集到的物证均应贴上标签、注明时间、地点、管理者;所有物证应彼此原样,不得冲洗擦拭;对有损健康的物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物证的防护措施。3.答题

18、要点:起因物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或物质。致害物是指直接引起伤害的物体或物质。划分事故类型的主要依据是起因物。4.答题要点:(1)钢丝绳(2)钢部件(3)属于起重伤害事故。因为天车钢丝绳断裂是事故发生的诱发性原因。五、事故案例分析分析参考答案1.直接原因:由于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造成瓦斯局部积聚;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又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井下管理混乱,以致在电雷管存放不当的情况下,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引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点火源),导致此次事故。间接原因:该矿矿长无证上岗,应属非法煤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如煤尘具有爆炸性但没有采取防尘措施等)还在生

19、产;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井下物料放置混乱,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该矿从矿主到工人的安全素质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2.处理意见根据安全生产法第77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条、81条、82条及83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83条及90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根据安全

20、生产法第93条,对该矿进行处理。3.措施建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强化练习题(二)一、选择题 1. 根据GB6442,在伤亡事故调查处理中,对责任事故在确定事故直接责任者和 责任者的基础上,确定主要责任者。A.领导 B.管理

21、C.间接 D .有关2. 现行事故统计中,重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_的事故。A.3-9人 B.10-29人 C.10人(含10人)以上 D.20人(含20人)以上3. 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_。A.人为错误 B.管理缺陷C.领导失职 D.物质条件4. 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受事故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其中包括_等。A.产值减少 B.资源破坏 C.善后处理费用 D.毁坏 财产价值5. 某车床在维修时将防护罩拆下,维修完毕为赶任务工人在防护罩未安装的情况下继续操作,她因为怕伤手而戴着手套操作,导致手套连带手绞入机器中受伤。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_。A.领导失职 B.管理缺陷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

22、物的不安全状态6. 某车间将残留有硝酸的瓦罐随意在车间通道旁堆放,致使工人因无意中将瓦罐踢碎而被硝酸烧伤。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属于事故的_原因。A.管理 B.直接 C.领导 D.间接7. 因事故人身伤亡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属于_损失。A.经济 B.直接经济 C.间接经济 D.事故8. 用机床加工工件时,刀具飞出伤人的事故,属于_事故类别。A.物体打击 B.机械伤害 C.车辆伤害 D.其它伤害9. 高温引起的皮肤及其它器官、组织损伤事故,属于_事故类别。A.其它伤害 B.化学伤害 C.火灾 D.灼烫10. 梯恩梯(TNT)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性爆炸,属于_事故类别。A

23、其它爆炸 B.化学爆炸 C.火灾 D .火药爆炸 11因电气线路短路火花点燃附近易燃物着火而引起的工人烧伤,属于_事故类别。A.触电 B.化学伤害 C.火灾 D. 灼烫12伤害频率为:在某段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中,因伤亡事故造成的伤害人数。伤害人数指_人数之和。A.死亡 B.重伤 C.急性中毒 D.轻伤13.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等7种原因,以下_不属于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 (A)A.作业岗位之间不协调,各生产环节之间缺乏统一配合B.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差,质量在不到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C.检测、检验技术落后,未能发现隐患。D.因操作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而造成事故

24、的,也属技术上的缺陷。14千人重伤率为:在某段时期内,_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A.在岗 B.实际 C.生产一线 D.平均15.我国工矿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死亡人数计算时间是_天?A.7天B.10天C.30天C.60天16.据事故理论的研究,事故具有下列_性质。A.因果性B.随机性与偶然性C.巧合性和危险性D.潜在性和必然性 17.国际劳工组织于1983年推荐的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将人类作业的劳动强度分为从极轻至极重共_个等级。A.4B.5 C.6D.718.求出事故树最小割集,就可以掌握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了解系统_的大小,为安全评价、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提供依据。A.稳定性B.危险

25、性C.风险率D.可靠度19.安全教育中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不包括_知识教育。A.生产技术B.一般安全技术C.专业安全技术D.数、理、化基础20.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均属于事故发生原因中的_。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管理缺陷D.领导失误 二、判断题1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 ) 2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称为起因物。 ( ) 3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够导致事故的物质条件。 ( ) 4损失工作日等于和大于105日的失能伤害为重伤。 ( ) 5(一般)

26、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 ) 6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6人以上(含6人)的事故。 ( ) 7千人重伤率是指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伤亡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 ( ) 8伤害平均严重率是指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 ( ) 9在事故类别中,“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重力或惯性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 ) 10在事故类别中,“起重伤害”是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伤害事故。 ( ) 11在事故类别中,“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 ( ) 12在事故类别中,“冒顶片帮”是指煤矿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引起的伤害事故。 ( )

27、13在事故类别中“放炮”是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拆除建筑物的放炮作业。 ( ) 14在事故类别中,“锅炉爆炸”指生产经营用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 ( ) 15在事故类别中, 中毒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窒息是指因氧气缺乏引起的伤害事故。两种现象合为一体,称为中毒和窒息事故。不适用于由于病理变化引起的中毒和窒息;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导致的伤害和死亡。 ( ) 16.伤害频率和伤害严重率之所以用一百万小时进行计算,主要是考虑到用图表进行事故分析时,图形较为稳定,易于掌握伤害事故的变化趋势。 ( )17.重伤事故、死亡事故或重大死亡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必须在2

28、4小时内用电话、电报、电传等方式快速将事故报告企业主管部门、企业所在地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组织。 ( )18.工伤事故包括工作意外事故和职业病所致的伤残及死亡。 ( )19.进行事故调查时,需要进行事故前的生产情况调查。 ()20.有人说事故管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处理事故当事人。 ()三、填空题1. 机械伤害是指_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_的伤害。受机械伤害人体最多的部位是_。因为_在劳动中与机械接触最为频繁。2. 装载液态或气态易燃、易爆物品的罐车,必须挂_;装载液化气体的车辆,应有_措施。 3.安全检查表按其应用范围划分,大致可以分为设计审查验收安全检查表、_安全检查表、

29、安全检查表、工段安全检查表、岗位安全检查表和_安全检查表等六类。4在事故原因分析中,_和_属于直接原因。5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_经济损失,包括_经济损失和_经济损失。6根据GB6441,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_的失能伤害。7根据GB6721,经济损失_的事故为一般损失事故;经济损失 的事故为较大损失事故;重大损失事故是指经济损失_的事故;特大损失事故是指经济损失_的事故。8事故调查组应当按照_、_的原则,及时、准确查清事故_,查明事故_和_,总结事故_,提出_措施,并对_提出处理意见。9根据国务院第302号令,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

30、责人对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有_、_情形或者负有_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_处分;构成_罪或者其它罪的,依法追究_责任。10在对事故分析中,当几个主要原因同时存在时,以先发的_原因作为判断事故类别的依据。11千人死亡率为:在某段时期内,平均每_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12百万吨(M3)死亡率是从行业特点出发,以产品、产量计算的伤亡事故死亡率。百万吨(M3)死亡率为:_/_。13补充新员工的培训费用属于_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4电力维修工人露天作业,遭雷击伤害而从高处坠落,属事故类别于_。15工人在作业时,因碰到裸露的临时电线遭电击引起的皮肤及其它器官、组织损伤

31、事故,事故类别属于_。16梯恩梯(TNT)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性爆炸,属于_。17人通过介质触电时,起因物是作为_的设备或设施。18.职业危害因素能否引起职业病,主要取决于接触的剂量,即接触的_和_。19.发放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应该根据企业安全生产、防止职业性伤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种、不同_发放不同个人防护用品。20.安全检查主要是: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_、查安全设施。 四、简答题1在国务院34号令中所称特别重大事故包括哪几类?2按照GB6442的规定,对事故调查时需要搜集事故事实材料。事实材料应包括两大类,请叙述其具体内容。3某化工厂液化气泄漏失火,烧掉部分厂房设备,而且引燃了化

32、学危险品,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使多人中毒伤亡。请回答:(1)因物是什么?(2)致害物是什么?(3)事故属于哪种类型,请简要说明依据。4按照GB6442的规定,在进行事故责任分析时,如何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五、事故案例分析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2,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

33、元(时值)。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1.试根据上述

34、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3.试提出防范措施。 参考答案(二)一、选择题1.A 2.A 3.D 4.AB 5.CD 6.B 7.B 8.B9.D 10.D 11.C 12.ABD 13.A 14.D 15.C 16.ABD 17.C 18.B 19.D 20.B 二.判断题1.F 2.T 3.T 4.T 5.T 6.F 7.F 8.T 9.F 10.F11.T 12.F 13.F 14.T 15.T 16.T 17.T 18.T 19.T 20.F三、填空题1. 机械,人体,手,手2 接地静电导链;防晒3厂级、车间、专业性4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5一切、直接、间接6.低于105日的7.1万元、1万元,但10万元、10万元,但100万元、100万元8.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原因、性质、责任、教训、整改、事故责任者(参看安全生产法)9.失职、渎职、领导、行政、刑事10.诱导性1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