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平县下坝中心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武政教201174号关于印发武平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切实加强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水平,充分挖掘和发挥课程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完成合格校建设任务。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省、市、县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结合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切实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引导广大教师立足课堂,兼顾课外
2、健全制度、落实常规、强化服务,抓好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用”,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装备应用能力和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活动目标和主要内容推动教育技术装备的充分应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是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本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的核心目标取向。确保人员到位,促进管理上水平。1、成立机构、明确分工。经研究决定成立学校开展“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用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赖宣荣 副组长:邱文光 邱仲书 成 员:廖相明 林美玉
3、 吕兰英 赖红秀 邹逢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林美玉。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协调与实施,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工作必须纳入学校以及各部门工作计划、教师教学计划和各室管理人员工作计划。教导部门具体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工作。2、专(兼)职管理人员到位。按有关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确保科学实验教师、图书管理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尽量做到专职或兼职而且稳定,保证与学科教师同等待遇,明确其职责要求并列入绩效考评。3.专人管理到位。体育设施及器材、音乐教室及器材、美术教室及器材、综合实践活动室及器材、多媒体教室及设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及设备、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数学器材、卫生器材、设备等有专人负责管
4、理,明确和履行职责,其管理工作按有关规定计算工作量并列入绩效考评。4.专职教师到位。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及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根据学校规模、教师数量、专业结构等,尽量安排专职教师,能专则专;中心小学以上的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教师要力求做到专职。5.经费保障到位。生均公用经费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正常运行、维护保养、易耗品补充以及人员培训等支出,建立教育技术管理应用正常运行的长效机制。同时应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切实加大投入。6.管理到位。学校的一切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和图书资料都是国家财产,必须做到:仪器器材总账、明细账(分账)、低值易耗品账“三账”齐全、准确,账面与实物相符、总账与分账相
5、符、橱签(柜签、定位签)分别与实物和账面相符,仪器器材账、卡、物相符率达100%(其中低值易耗品账、物相符率不低于90%),各种报损报废手续清楚。仪器器材存放科学,维护保养措施落实,主要仪器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全面开展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按龙岩市小学科学36年级观察、实验教学基本内容(见附件一)要求进行观察、实验,开设率应达90%以上。2、数学、体育、音乐、美术课教学,按照课标要求用好器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器材作用,训练学生技能。开展“阳光体育”和艺术训练活动,学生体育活动每天不少于1小时,艺术训练每周不少于40分钟。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室(场
6、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4、12月25日前各科学科教师及各功能室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岗位撰写一篇工作论文或实验教学论文,参加省、市评选活动。有效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加强基础教育本地资源建设和利用。建立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库,积累先进的教学经验,并与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网络平台对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2.全体教师参与一项实践与研究,即:“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模式,增强教与学效果,提高教与学效率”的实践与研究。活动年内,每位教师上好一节整合公开课,语文、数学教研组结合开放日活动各上两节整合观摩课。实现远教设备“堂堂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7、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要按照“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把教学应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1.教学光盘播放点、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远教设备,在保障其运行稳定可靠的基础上,落实“堂堂用”要求,多媒体教室每周排课量,教学点每班每周至少2节,中心校每周不少于20课时。教学光盘播放点、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在主要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要为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师备课服务。中心校要将适合本地实际的教学资源刻录成光盘,并配送到各教学点使用。2.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导处要制订信息技术课教学常规,规
8、范信息技术课备课、上课、课外活动、考核评价等教育教学过程。(五)充分发挥图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有作用。广泛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共同营造书香校园。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不断完善学校图书馆读书环境,努力提高图书馆馆藏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图书馆(室)对学生有效开放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月读者到馆率达到100%;每学期生均借书册数小学不少于8册。把图书馆真正办成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三、主要工作措施1、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中心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加强活动的管理、督促和指导,确保“教育技术装备管
9、理应用年”活动正常开展。教务部门: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与研究,指导、检查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与指导课的开设,以及体、音、美器材的使用,组织人员培训等。结合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把学科教师使用教育技术装备,以及各室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列入教师绩效考评,促进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财务部门: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资产管理、帐册建立、器材维护添置、资金拨付,确保一定比例经费用于教育技术装备运用中。各功能室人员:按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科学管理好各功能室,履行管理人员职责,管好物、做好帐册和使用登记,做到帐物相符,爱护学校财产。
10、学科教师:语文科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设课外阅读与指导课,广泛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共同营造书香校园;数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器材,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科学科教师应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下,按龙岩市小学科学36年级观察、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完成好各年级各单元的分组实验任务,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动手制作能力。综合实践科教师应根据教材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2、组织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师业务培训,发挥学校远教管理员的技术优势,以“传、帮、带”的方式培训学校网管人员,提高他们的技能。 3、
11、健全制度,促进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进一步完善各室管理制度,做到齐全规范,入框上墙,使管理人员、学科教师和学生有章可循。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仪器器材、设施设备、图书的登录建账(建库)、入橱上架、分类存放、维护保养、使用(领用、借用),确保每项制度落到实处。要注重过程管理,做到实物有登录、使用有记载、借用有登记、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对实验通知单、记录单,器材领用、报损报废单,图书流通和各功能教室使用登记等等,都要有完整的资料保存。教务等部门要把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对各功能室、各项仪器器材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把实验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学生课外阅读、信息技术课教学常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纳入对学科任课教师的绩效考评。4、总结提高,实现管理应用规范化。学校领导小组及各室管理人员要在认真总结开展“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总结经验,建立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提高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水平运行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武平县下坝中心学校 2011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