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9. 天上的街市
1. 作者简介
郭沫若( 1892-1978),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汉族。 1892 年出生于四21教育网
川省乐山市,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中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
古文字学家、著名社会活动家。
2. 作品简介
1921 年他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22 年 3 月 15 日《创造季刊》问世;安庆“一·二三惨案” 之后,蒋介石着手清党, 他在朱德的家里,写下了声讨蒋介石的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1930 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他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
3.《天上的街市》创作的时代背景:
本诗写于 1921 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作者当时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社会的黑暗,思想上有些感伤,但并不绝望,仍然执着地寻求光明和理想。21·cn·jy·com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一定像这样。 闲游:悠闲地游逛。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珍贵而稀有的物品。
www.21-cn-
一.品读第一小节
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
1.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两个比喻。其中所写的“街灯”“明星” 是实际存在的。第一句的“ 明星” ,第二句的“ 街灯”是
由本体想到的。
2.两句诗写了两种不同的景,从全诗看,哪句主要?为什么?(口述就行)
第二句是主要的。 诗人由星星点点的街灯联想到闪闪烁烁的星星,这是地上的景。想到星星就抬头仰
望,就看到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由此自然想到点亮的街灯,这是天上的景。想到天上有街灯,自然有
街市,于是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街市的描写), 因此,第一句诗引出第二句诗,第二句诗引出下文。简
单地说,诗人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于是想到“天上的街市”。
3.街灯亮了,明星现了,正当天黑,这里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这里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黑暗的。
4.“远远的”写出了什么?
“ 远远的”指诗人与街灯之间的距离。远远望去,街灯(本体)和明星( 喻体)极为相似,这一联
想就很自然。
5.“街灯明了”“ 无数的明星”中“明” 和后面的什么词相呼应?
与后面的“ 现” 相呼应, 准确描摩了夜空中星星闪现的过程。
6.“点”写出了什么?
既“点” 灯,必有点灯人,既有人,天上也就有个世界。
小结: 这一节诗句很工整,用喻很有特色,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
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同时,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他既不满于地上
的现实,就在想象的天国中抒写自己的理想。
二. 品读第二小节
1.这一小节写了什么? 天上的街市
2.诗人在这一节中都想到了什么?是怎样描写的?
诗人由天上的街灯想到了天上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到街市上陈列的物品。用“美丽” 形容街市,
用“世上没有的珍奇”形容街市上的物品。诗人按照自己的理想想象,天上远比人间美好。尤其是这
样细致的描述,让人觉得似乎已经流连于天上的街市了。
3.“ 我想” 和“ 定然” 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表明这里所写景物是诗人的想象, 而且两个“定然”是绝对肯定的语气,作者坚定地相信那样一个
理想的世界是一定会有的。
4.作者为什么憧憬天上的街市?
因为他厌恶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 这种厌恶的感情在诗中含蓄而不露。
三. 品读第三、四小节
1.第三四两节写的什么? 由天上的街市进而想象天上的生活。
2.作者由天上的街市想到了什么人? 牛郎、织女。
3.作者笔下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
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地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诗人的想象中,牛郎、织女获得了自
由,他们生活得幸福美满。
4.为什么要把牛郎、 织女的生活写得这样美好?
牛郎、 织女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他们的生活是中国劳苦大众生活的反映,当时的中国社会极为黑暗,人民苦难深重。 作者希望人民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他渴望出现一个理想的社会。这种生活在当时只能是美好的想象,诗人赞美天上的幸福美好,就反映出人间生活的痛苦和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强烈的不满,表达了被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心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 诗歌主题。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