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理解重点词句;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并能进行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3、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能进行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教学难点:
在读文中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会用“纷纷”造句。
教具准备:
1. 头饰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图片,由米饭、稻谷引出小稻秧。小稻秧成长过程中有一段什么不寻常的历险经历呢?继续学文。
2、通过昨天的学习,回忆大概的故事情节。
3带着问题通读全文。
(1)、课文中讲述一件什么事情?
(2)、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3)、是谁帮助了小稻秧脱离危险的?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1、2节。
1、指名读课文的1、2自然段,思考杂草如何抢营养的?
2、指导朗读,体会杂草的蛮不讲理。
3、指导重点重点句,体会小稻秧不能交出营养的原因。
4、杂草又是如何做的?体会“一拥而上”等词语。
(二)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小稻秧的营养正在被杂草抢去,他能否脱险?在这关键时期是谁帮助了小稻秧?
1、出示喷雾器的图画,讲一讲喷雾器是如何除草的?
2、小组合作学习喷雾器是如何帮助杂草的?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杂草如何发现喷雾剂的?
(2)、喷雾剂在帮助小稻秧时是如何说的?又是如何做的?
(3)、选一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3、交流时理解重点词句:
(1)“警觉”:A、警觉是什么意思,你们理解吗?B、这个词语的意思很难说清楚,谁能把警觉的意思表演出来?说明了杂草的什么心情?
(2)指导朗读喷雾器所说的话。理解“欺负”、“倒霉”的意思,体会对杂草的愤恨之情。
4、带头饰表演。
(三)学习4、5小节:
过渡:有了喷雾器的帮助,杂草和小稻秧的结果又有什么不同?
1、读杂草有气无力说的话。理解省略号在这儿的作用,并读出语气来呢?
2、“纷纷”:纷纷倒下理解了吗?(一个接一个地)请懂得的同学站起来,老师读课文,你们做动作。用“纷纷”造句。
2、小稻秧的脱险后怎样了呢?指导朗读喜悦的心情。
3、此时你是那一株小稻秧,你会说什么?
三、拓展延伸:
1、想象以下你会用什么方法除杂草?
2、总结要学科学、用科学。
四、布置作业:
课下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大意。
3、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田野中,看看那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板书课题 30 小稻秧脱险记
3、理解题目,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该写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读准字音,会读生字表中的字。
(2)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争吵 杂草 搬到 拼命 除草剂
喷雾器 欺负 倒霉 喘气 纷纷
(2)指名读,齐读
(3)出示词语,理解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倒霉 喘气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点评。
5、理清脉络
出示思考题:
课文三部分的意思写在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 )里填上序号。
( )小稻秧遇险。
( )小稻秧脱险。
( )小稻秧脱险后。
6、填空
( )对小稻秧生长造成危害。
( )对小稻秧起保护作用。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吵 杂 拥 拼 欺 负 喘 纷
2、指导
注意字的结构,以及部件之间的比例。
3、学生练习,教师适当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生字
2、 指名说说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1、2节。
1、自由读一读第1节,画出描写杂草行为的句子。
2、指导朗读。
3、杂草的这一行为,哪个词语最能概括?
4、面对杂草的这一行为,小稻秧有什么反映呢?指导朗读
(讲授农业知识:刚载下的稻秧,还没适应环境,如果营养不够,就会死去。
5、齐读第2节。
三、学习第3节
1、自由读,思考: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2、交流。
3、喷雾器与除草剂个有什么作用?
4、指名说一说杂草说的第一句话。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指名读,评议。
5、指名读喷雾器大夫说的第一句话。喷雾器大夫为什么要收拾杂草?
指名朗读。
6、读杂草说的第二句话
你能说说杂草这时候是怎样想的吗?
指导朗读。
7、分角色朗读第三节。
四、学习第4节
(1)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那平日蛮不讲理的杂草得到什么下场呢?
(2)“毛毛雨”指什么?这样比方有什么好?
(3)什么叫“有气无力”?
(4)指导朗读杂草的话。
(5)想象“纷纷倒下”的场面。
(6)齐读第4节。
五、学习第5节
(1)小稻秧此刻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此刻小稻秧会怎样想?
(3)齐读第5节
六、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小稻秧脱离危险的一段经历。
2、自由练习说一说。
3、指名复述,注意从声音,语气,表情,姿势等方面加以指导。
七、总结全文
科学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我们从小要学好科学,长大才能够用科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板书:
30 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 蛮不讲理 当场病倒
喷洒除草剂
脱险 纷纷倒下 吸足营养
□□□□□□□□□□□□□□□□□□□□□□□□□□□□
小稻秧脱险记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一、扣题导人
1.板书课题、解题:小稻秧脱险记。领读,教“险”。
请小朋友查字典,说说它的意思。(危险)
“脱险”是什么意思?(脱离危险)
2.看到这一课题,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文章会写什么内容?
(文章是写小稻秧怎么脱离危险的)
3.再往下想,从“脱险”我们又会联想到哪些问题呢?
(它遇到什么危险,是自己想办法脱险的,还是别人帮忙的)
4.大家可知道,在通常情况下,小稻秧会碰到什么危险呢?(杂草、病虫害)
过渡:这篇课文里的小稻秧到底碰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
二、初读指导
1.请你们把课文速读一遍回答刚才的问题。
(小稻秧遇到的危险是杂草抢营养。后来,喷洒了除草剂,消灭了杂草,小稻秧脱险了)
2.这样看来,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小稻秧遇险——脱险——脱险以后(板书)。大家把课文默读一下,说说课文该怎么分。
(第一段是第一、二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第二段是第三、四自然段,写小稻秧脱险;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第三段,写小稻秧脱险后)
3.重点要写什么?重中之重是什么?
(重点要写遇险和脱险。重中之重是脱险)(板书:遇险脱险)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请大家反复读课文,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体会它们的意思。以小小组为单位,讨论怎么来演“遇险”。
(2)指定一个小小组演示。
(3)结合表演,请学生说说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引导理解:“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①小稻秧刚刚移栽下之后,有一个复苏阶段。这时,需要的养料较多。
②“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不可以把营养交给杂草,也就是说不能让杂草争夺养分。
2.学习第二段。 ‘
(”轻声地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警觉、洪亮、大声、有气无力)
(2)自由练习读,同座互听。指名读。
(3)说说各人读懂了什么。
(大致有:①“毛毛雨”不是雨,是喷雾器喷洒的除草剂。②提示语可以放在人物说的话的前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在说的话的中间。③“杂草纷纷倒了下去”,说的是喷洒除草剂已经产生效果,杂草被除掉了)
(板书:喷洒除草剂 杂草 纷纷倒下)
(4)教者结合插图讲①喷雾器:一种手动药械,背于肩上,用于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②除草剂:用以消除杂草的药剂,一般在杂草萌芽时使用,适用于水稻、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间防除由种子萌发的杂草。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第三段。
(1)朗读体会内容,换一个说法说说它的意思。
(一阵风吹来,小稻秧自由自在地摆动。这说明,去除了杂草,保证了小稻秧的营养,有利于小稻秧的生长)
(2)齐读。 .
四、作业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各个角色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熟课文。
一、复习
读了《小稻秧脱险记》,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二、指名逐节朗读课文,结合揭示生字词
脱险 争吵 杂草 除草剂 喘不过气拼命 纷纷 欺负
喷雾器 一拥而上 微风 哲觉 嚷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三、自学生字词 -
1、对照拼音自由认读。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意思,同座可以开展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
(2)分别说出生字中前、后鼻音的字。
(3)比较下面各组字,说说各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剂( ) 吵( ) 纷( ) 拥( ) 险( )
济( ) 抄( ) 份( ) 涌( ) 脸( )
(4)出示词语的意思,说出词语。
形容非常生气时很凶的样子。(气势汹汹)
非常粗野,一点不讲道理。(蛮不讲理)
一下子都拥上来了。(一拥而上)
(5)出示生字:险 吵 杂 拥 拼 剂 欺 负 喘 纷
①各自想办法记忆字形。
②教者归纳重点。
杂:要把“杂”字写得好,“九”字下面“一”加“小”。
在比较中识记:
险( ) 抄( ) 拥( ) 员( )
脸( ) 吵( ) 桶( ) 负( )
剂( ) 粉( ) 期( ) 喘( )
挤( ) 纷( ) 欺( ) 端( )
四、写字指导
1.找出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宇。
险 吵 剂 喘 拼 纷欺拥
(1) 仔细分析这些宇左右两部分的比例关系。左窄右宽的字有:险、喘、拼、吵、拥、纷。左宽右窄的字有:剂。两部分相等的字有:欺。
(2)避让:写“欺”,左边的“其”字的最后一横露出右边的部分要收缩一点。写“剂”,左边“齐”的捺画要改为“点”。
(3)写“纷”,右边部分的上面是“八”,要分开。
2.生字中上下结构的字有:负、杂。“负”上小下大。“杂”两
部分相等,写“杂”,记住:上面是“九”字,下面是“一”加上“小”,不
是“木”。
3.练习写生字。 ·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词。 ·
脱险 争吵 杂草 一拥而上 拼命
欺负 纷纷 喘气 除草剂
3.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语。
险( ) 抄( ) 拥( ) 员( )
脸( ) 吵( ) 桶( ) 负( )
期( ) 喘( ) 剂( ) 纷( )
欺( ) 端( ) 挤( ) 粉( )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激烈”和“纷纷”造句。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一、复习检查
1.比较下面各组字,分别组成词语。
剂( ) 吵( ) 纷( ) 拥( ) 脸( )
济( ) 抄( ) 份( ) 涌( ) 险( )
2.听写词语。争吵 欺负 杂草 拼命 纷纷 喘气
一拥而上 不由分说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里有几个角色。
(三个角色: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
2.画出描写这三个角色说话时“样子”的有关词语。
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
杂草:气势汹汹地嚷道 警觉地抬起头说 有气无力地说
喷雾器大夫: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大声地说
3.朗读全文,体会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
4.以小小组为单位,自己选定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
5.哪些小小组愿意当众朗读的,请勇敢地读给大家听。读后评议。
三、表演课文内容
1.刚才我们已经分角色朗读了课文,对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的三个角色有了较多的理解,下面我们把叫、稻秧脱险记》的故事来表演一下。
(1)第一段的内容,我们在第一堂课上表演过,现在着重表演后面两段。
(2)这一部分有几个角色?(杂草和喷雾器大夫)
(3)熟记有关角色说话的内容,注意各自的语气、表情,特别要表演好“警觉、有气无力、洪亮、大声”。
(4)试演。
2.分角色表演全文。
四、指导用“纷纷、激烈”造句
1.联系分角色表演全文的场景,再次体会“纷纷、激烈”的意思。
(1) 比如“纷纷”所表现的情况是“接二连三地”,那我们就要想一想哪些情况下会出现“接二连三”的场面。
(上课举手要求发言、搞捐赠活动时、考试结束后,考生交卷时……)
(2)各自思考,发言。评议。
2.仿上面的办法,学习用“激烈”造句。
五、作业
1.用“纷纷、激烈”造句。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一)
小稻秧脱险记(教研课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的内容。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练习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4、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1、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兴趣。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读出文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3、对策:在理解词语意思,体会文章情景中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2、同学们,老师听说水稻田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有这回事吗?你们能把具体情况说一说吗?(学生讲述,说得不完整请补充。老师评价:说得真好!你们的记性真好。)
二、理解第一、二自然段
1、打开书本,自己读读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谁来说一说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指名说;谁能用简单的话再来说一说。(小稻秧被杂草团团围住,杂草要跟小稻秧抢营养);老师评价:说得真好。
3、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1、2自然段,用~~~线画出描写杂草的词语。
(1)谁来说说1、2自然段中有哪些词语描写杂草?(学生说到,出示: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你们划对了吗?
(2)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3)这些词语,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再次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学生:我读懂了团团围住,它的意思是……)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感觉到你读懂了吗?(学生朗读,重读团团围住)
谁也读懂了这个词语,也来读读这句话?或:读懂这个词语的同学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逐一理解: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并指导朗读)
(5)老师做了一个动画片,可是找不到配音演员,你们能给老师配音吗?
(6)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动画。自己准备一下。
(7)请三位当杂草,一位当小稻秧,一位当旁白。
如果演得不好,谁来评价一下他们演得怎么样?(杂草的嚷叫,小稻秧的柔弱要读好)再请一组表演看能否读出杂草的气势汹汹?。
如果演得好,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这就是(“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不野蛮?讲理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没有)这就叫——(“不由分说”。)师:小朋友把杂草和小稻秧的争吵表演得真“激烈”啊。
(8)让我们一起读读1、2两自然段。
(9)正是因为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看!正需要营养的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出示图片:小稻秧 脸色蜡黄)
4、过渡语:咱们的小稻秧遇险了。这时,我想你们一定非常担心小稻秧的生命危险吧!
二、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课件出示:圈一圈(圈画让你看到动画的词语);说一说(它们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场景);试一试(用朗读的形式把看到的动画表现出来)。
2、交流:
(1)哪些词语让你看到动画?
(2)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什么?
(从“警觉”体会到杂草的害怕;从喷雾器大夫的话中体会到喷雾器的正义形象,英雄气概。杂草的“有气无力”、“纷纷”、“喘不过气”体会杂草在化学除草剂的强大攻势下一败涂地。)
(3)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些情景表现出来吗?
指导读好:“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读出杂草的害怕)
“你是谁?”(读出杂草的紧张)
“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谁能读出杂草有气无力的样子,说得那么流利不象快要完的样子。真好,读出味来了这就是有气无力。)
4、练习分角色朗读3、4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评:**同学读得真好,边读还边做动作,……你们也这样试试!)
5、分角色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请几对同桌展示,集体评议(你们觉得读得怎么样?)。
集体分角色(男生读喷雾器,女生读杂草)。
6、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小稻秧脱险啦!再到稻田里去看看它们吧!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
吸足营养能读出来吗?
又向上挺了挺身子能做动作吗?
谁能来读最后自然段?
多么快乐的小稻秧啊!(出示动画)一起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8、发散思维:假如你是小稻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呢?(生畅谈)
9、看来,很多同学喜欢喷雾器,因为他喷出的除草剂救了小稻秧,他可是个英雄。
9、(如果有时间)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
10、学完了课文,要是咱们把他连起来演一演,可有意思啦,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演演课本剧《小稻秧脱险记》。
三、课堂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词语部分。
(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情,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关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复述课文大意,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又是如何脱险的。
教具:
录音机(磁带)、卡片、头饰(小稻秧、杂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1.唤醒生活经验:你们是农民的孩子,那你们的爸爸妈妈插秧,你愿意做那一棵小秧苗吗?你们刚到水田里会遇到什么?(险)那你们是谁帮助你?(喷雾器)(出示实物 )图片1
2.出示课题:小稻秧脱险记(指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
1.放录音:你们做好见故事的准备了吗?
要求:请大家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分组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后把生字划出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记住这些生字,读准本课的生字。
2)请小组长领着大家读读。(生读,教师巡视)
3.检查交流:刚才我看到有的学生是用熟字带生字,有的是拆部件。
出示生字卡片:险、吵、杂、拥、拼、跟、谁、欺、负、纷(分别让学生识记)
4.读通课文:1)请同学读自己最拿手的一段。
2)和同学、老师赛一赛,看谁读的好。
5.读了这个故事,你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探究课文,入境领悟。
围绕:“小稻秧与杂草抢营养,小稻秧遇险了”组织教学。
一)杂草的“气势汹汹”,体会杂草和小稻秧的激烈争吵。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且把它写到黑板上。
(激烈、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2.哦,大家在读书过程中碰到困难了,怎么办?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它们,好吗?
(1)下面,能给老师一个机会来读这两个自然段吗?读完以后,请同学们来评一评。(老师尽量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2)老师,你读的有感情。
老师,我有个意见,我觉得读杂草的话还要大声一点,再凶一点,因为文中是“气势汹汹地嚷道”。
……
谢谢你!老师发现你很会读书,很会动脑子,那你来读一读,好吗?
(3)下面,请大家都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吧,一边读一边想想黑板上的这些词语。
(学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巡视,不时表扬)
(4)读到这里,我想,这些词语肯定有同学已经懂了,知道的请举手。
(老师指名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台上,并与他们耳语一番)
(5)师:这几位同学读懂了,下面的同学可能还不懂。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老师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课文中说,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台上的学生恍然大悟,迅速散开,从四面把老师围住)
师:杂草真密呀!是团团围住呀!(学生靠拢,从四方把老师紧紧围住。)
师:(害怕地)你们干什么?
生:(大声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声音挺大,挺凶,可模样不怎么吓人。把腰叉起来再来一遍。
生:(叉腰,大声,恶狠狠)“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学生)他们应该怎么办?
生:他们应该继续嚷,小稻秧坚持不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师:哦,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只是吵吗?
生:它们应该一边嚷,一边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快。营养在地里呢。
(“杂草们 ”一拥而上,你争我夺,“小稻秧”没精打采的低下了头。
师:瞧,杂草们一拥而上,凶不凶?(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 草们讲不讲道理?(不讲)这就是“蛮不讲理“;杂草们愿意同小稻秧的解释吗?(不愿意)这就叫“不由分说 ”。
各位杂草,请回座位吧!
齐读词语:激烈、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二)喷雾器喷洒除草剂,体会帮助小稻秧。
1.杂草们会成功吗?谁来了?它来干什么?
(出示: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来收拾你们的。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你们倒霉了。)
2.你们喜欢秧田地里的杂草吗?(不喜欢)愿意做喷雾器大夫吗?
你说给我听听!(鼓励有感情的说)
三)以“杂草纷纷倒地,小稻秧向上挺了挺身子”体会小稻秧最终的脱险。
1.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觉它有气无力了?
2.指名读:生(声音大,速度快)“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师:你没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点?
生:(速度放慢,喘着气读)“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啦。”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算完了吗?
生:(小声地、断断续续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啦”
师:真好,把书读出味儿来了!这就是“有气无力”啊!
(学生齐读)
3.杂草们完了,那小秧苗呢?
(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
师:那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稻秧开始长高长大了。)
还能看到什么?(越长越大,都长稻穗了,快要成熟了……农民伯伯丰收了。
那农民叔叔想丰收,就需要用什么?(科学)
四.总结升华。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
(我们从小学科学,长大就能成为一个好农民,一个用科学种田的好农民。)
板书: 18.小稻秧脱险记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