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 单项选择题
1、重型击实试验与轻型击实试验的本质区别是(D)。
A、击实次数 B、击实锤重量
C、击实筒大小 D、击实功能
2、土基回弹模量E0的单位是(D)。
A、 MN B、 kN C、 kg D、 MPa、
3、当分项工程加固、补强后,评分值为86分,该分项工程可评为(B)。
A、 优良 B、 合格 C、 不合格 D、 无法评定
4、用贝克曼梁法测定高速公路土基回弹弯沉时,加载车的后轴轴载一般为(C) 。
A、 60kN B、 80kN C、 100kN D、 120kN
5、土基现场CBR测试时,标准压强当贯入量为2.5㎜时P0为(B)。
A、 5MPa、 B、 7MPa、 C、 10.5MPa、 D、 12MPa、
6、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竣工验收,要求构造深度TC、大于等于(C)㎜。
A、 0.45 B、 0.50 C、 0.55 D、 0.60
7、结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测定级配碎石基层压实法应优先采用(B)。
A、环刀法 B、灌砂法 C、钻芯取样法 D、核子密度仪法
8、在高速公路沥青表面层,应选用抗滑、耐磨石料,其石料磨光值应大于(B)。
A、 40 B、 42 C、 45 D、 48
9、沥青路面回弹弯沉最好在路面(C)测试。
A、竣工前 B、竣工后 C、竣工后第一个最不利季节 D、竣工后第一冬季
10、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标准试件高度应符合(C)要求。
A、 63.5±1.0mm B、 60.5±1.0mm
C、 63.5±1.3mm D、 60.5±2.5mm
11、检验高速公路表面层的摩擦系数,宜在竣工后的(A)采用摩擦系数测定车测定。
A、第1个夏季 B、第1个冬季
C、第1个雨季 D、第1个最不利季节
12、使用摆式仪测某点抗滑值,5次读数分别为57、58、59、57、58,则该点抗滑值为(C)摆值。
A、57 B、57.8. C、58 D、59
13、某土场现场含水量测定时,实测含水量计算值为5.185%,将其修约成含水量要求有效数字后,应为(A)。
A、5.2% B、5.19% C、5.180% D、5.190%
14、在水泥砼路面检验评定中,对评分值影响最大的是(C)。
A、弯沉 B、抗滑 C、弯拉强度 D、平整度
15、自动弯沉仪测定弯沉为(B)。
A、回弹弯沉 B、总弯沉
C、动态回弹弯沉 D、动态总弯沉
16、水泥砼路面弯拉强度试验,试件标准养护时间为(B)。
A、7d B、28d C、14d D、21d
17、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灌砂过程中,储砂筒内砂尚在下流时即关闭开关,压实度结果将比正常结果(A)。
A、偏大 B、偏小 C、一样 D、偏大偏小无规律
18、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实度试验,含水率大于2%的沥青砼应使用(B)。
A、表干法 B、蜡封法 C、水中重法 D、体积法
19、测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回弹弯沉时,宜采用(D)弯沉仪。
A、2.4m B、3.6m C、4.8m D、5.4m
20、下列有关承载能力和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回弹模量越大,表示承载能力越小
B、 回弹弯沉值越大,表示承载能力越小
C、 C、B、R值越大,表示强度越小
D、压强值越大,表示强度越大
21、根据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级配碎石实测项目中不含(D)。
A、厚度 B、平整度 C、压实度 D、强度
22、路基压实度评定时,当K≥K0,且单点压实度ki全部大于等于规定极值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可得(C)。
A、满分 B、合格
C、 对于测定值低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占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扣分
D、对于测定值低于规定值减1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占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扣分
23、沥青面层压实度评定时,当K≥K0且全部测点≥规定值减1个百分点,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可得(A)。
A、满分 B、合格
C、扣除测点中低于规定值的测点分数
D、低于规定值的测点按其占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扣分值
24、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可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实测项目中不含(D)。
A、压实度 B、平整度 C、强度 D、弯沉
25、2.515修改成两位有效数字后,其修约值为(B)。
A、2.51 B、2.52 C、2.510 D、2.520
26、水泥砼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不必检查(B)。
A、厚度 B、弯沉 C、平整度 D、压实度
27、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评定用(B)作为扣分的指标。
A、平均值 B、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值
C、算术平均值的上置信界限值 D、单点极值
28、分项工程评分值与(A)无关。
A、实测项目数量 B、实测项目的合格率和规定值
C、外观缺陷数数量和程度 D、质量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9、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养生时间应为(A)。
A、7d、 B、6d、 C、3d、 D、28d、
30、粘性土击实试验,试样浸润时间一般为(A)。
A、12~24h B、6~12h C、24~36h D、6~24h
31.含水量为20%,配比为石灰:粉煤灰:土 = 10:20:70的二灰土1000g,其中含有干石灰(C)g。
A、 81 B、 82 C、83 D、84
32. 如果沥青路面压实度为100%时的空隙率为4%,则压实度是98%时空隙率为(B)%。
A、 5 B、 6 C、 7 D、8
33. 用贝克曼梁法单侧测路表面回弹弯沉弹,已知百分表初读数为15,加载后读数为55,卸载后读数为10,单位均为0.01mm,则回弹弯沉值为(D)(0.01mm)。
A、 40 B、45 C、80 D、90
34. 设计弯沉在性质上是指(B) 。
A、 总变形 B、 回弹变形 C、 残余变形 D、 粘性变形
35. 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若抽气不干净,测得的结果将偏(A); 若试样不干燥,结果将偏(A)。
A、 偏小,偏大 B、 偏小,偏小 C、 偏大,偏大 D、 偏大,偏小
36. 用铺砂法测定路面表面构造深度,若细砂没有摊铺好,表面留有浮动余砂,则试验结果偏(C);若用的砂过粗,则试验结果偏(C)。
A、 偏大,偏大 B、 偏小,偏小 C、 偏大,偏小 D、 偏小,偏大
37. 矿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观相对密度 和有效相对密度 之间的大小关系为(D)。
A、 > < B、 > >
C、 < > D、 < <
38. 设 、 、 分别表示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中干质量、表干质量和水中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 为毛体积; - 为表观体积;
B、 - 为表观体积; - 为毛体积;
C、 - 为表观体积; - 为毛体积;
D、 - 为毛体积; - 为表观体积。
39、同一参数检测数据个数少于(A)时,用算术平均值法。
A、 3 B、 4 C、 5 D、 6
40、采用3m直尺测定路面各结构层平整度时,以每尺最大间隙作为指标,合格率不小于(C)时,可得规定值的满分。
A、 100% B、 90% C、 95% D、 96%
41、水泥混凝土面层,其基层经检测,必须符合检验评定标准各项指标要求,并应进行基层(D)测定,验算的基层整体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A、回弹模量 B、厚度 C、压实度 D、弯沉
42、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C)。
A. 2%--4% B、3%--5% C、3%--6% D、2%--6%
43、沥青混合料填料宜采用(A)中的强基性岩石经磨细得到的矿料。
A. 石灰岩或岩浆岩 B、石灰岩或玄武岩 C、石灰岩或无风化岩
D、石灰岩或花岗岩
44、沥青软化点试验应以(A)℃/min的速度加热。
A、5±0.5 B、5±0.1 C、10±0.1 D、10±0.5
45、水泥砼路面采用的集料中有害杂质主要指(B)的含量。
A. 硫化物和氯化物 B、硫化物和硫酸盐 C、硫化物和云母 D、泥块和云母
46、中砂的细度模数为(D)。
A、3.1—2.3 B、3.1—2.2 C、3.0—2.2 D、3.0—2.3
47、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代号为(A)。
A、P.I B、P.Ⅱ C、P.E、 D、P.P
48、水泥安定性试验有争议时,应以(B)为准。
A、试饼法 B、雷氏夹法 C、数控法 D、综合评定法
49、在P=33.4-0.185 S式中,S表示(C)。
A、加水量 B、标准稠度 C、试锥下沉量 .D、试锥允许下沉量
50、水泥混合料坍落度试验时,应分三层装入拌和物,每层捣(A)层。
A、25 B、20 C、28 D、30
51、一组砼试块的强度数据分别为48.0 40.2 52.4MPa、,则该组试块强度值应为(B)。
A、46.7 B、48.0 C、46.9 D、46.8
52、弯沉仪前后臂长度比为(C)。
A、1:2 B、1:3 C、2:1 D、3:1
53、沥青面层厚度大于(D)cm的沥青路面,回弹弯沉值应进行修定。
A、8 B、6 C、10 D、5
54、沥青面层压实度计算式K=ρS/ρо * 100%中,ρS表示(B)。
A、 标准密度 B、试件视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C、马歇尔密度 D、钻孔取样密度
55、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宜采用塑性指数(B)的粘性土。
A、10-20 B、12-20 C、8-20 D、12-22
56、粉煤灰中(C)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
A、SeO2 B、SO2 C、SiO2 D、Si2O3
57、在描述土的性质时,Wp指(B)。
A、液限 B、塑限 C、塑性指数 D、最佳含水量
58、原始记录中检测结果必须校核,且校核量不得少于所检项目的(A)。
A. 5% B、10% C、50% D、30%
59、数字15.50(+)表示实际值(C)15.50。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等于大于
60、弯沉值的单位以(A)计。
A、0.01mm B、1mm C、0.1mm D、0.01m
61、国标中袋装水泥检验时,每批的总量应不超过(B)t。
A、100 B、200 C、300 D、500
62、细粒土的最大粒径小于10mm,且其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B)%。
A、95 B、90 C、80 D、98
63、摆式摩擦仪调零允许误差为(A)BPN。
A、±1 B、±2 C、±3 D、0
64、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下列说明正确的是(B)。
A. 对于最大粒径大于13.2mm的集料应用水浸法.
B. 对于最大粒径大于13.2mm的集料应用水煮法.
C. 对于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13.2mm的集料应用水煮法.
D. 对于相同料源既有大于又有小于13.2mm的集料应取大于13.2mm的集料,以水浸法试验为准.
65、高速、一级公路路基压实度标准,路床应不小于(C)%。
A、90 B、93 C、95 D、96
66、用30cm直径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值,测得各级承载板压力值总和为3.5MPa、,相应回弹变形值总和为1.875Cm ,土基泊松比为0.30,则土基回弹模量为(D)。
A、25 B、30 C、35 D、40
67、用大灌砂筒测定中粒土的密度中,测定土的含水量时样品的取样数(C)。
A、不少于500g B、不大于500g C、不少于1000g D、不大于1000g
68、使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路面平整度时,牵引平整度仪的速度应均匀,速度宜为(A)。
A、5km/h,最大不得超过12 km/h B、8km/h,最大不得超过15 km/h
C、10km/h,最大不得超过16 km/h D、15km/h,最大不得超过20 km/h
69、手动法测定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得推平砂的平均直径为21cm,由此测得路面表面构造深度为(B)。
A、0.70 B、0.72 C、0.74 D、0.76
70、使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测定密度前应与灌砂法的结果进行标定,对同一种路面厚度及材料类型,使用前至少测定(A)处,求取两种方法测定密度的相关关系。
A、15 B、20 C、25 D、30
71、(B)法适用于现场土基表面,通过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经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A、贝克曼梁法 B、承载板法 C、C、B、R法 D、贯入仪法
72、路面钻芯取样法采取芯样的直径宜不小于最大集料粒径的(A)。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73、路基路面各部分宽度及总宽度测量时,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应准确到(B)。
A、0.001m B、0.005m C、0.01m D、0.05m
74、巨粒土的标准密度适宜采用(C)来测定。
A、轻型击实法 B、重型击实法 C、振动台法 D、压实法
75、连续式平整度仪法测定路面平整度时,其技术指标为(B)。
A、最大间隙 B、标准差 C、单向累计值 D、国际平整度指数
76、用小灌砂筒测定中粒土的密度中,测定土的含水量时样品的取样数(C)。
A、500g B、不大于300g C、不少于500g D、不大于500g
77、颠簸累积仪法测定路面平整度时,测试速度以(A)为宜。
A、32km/h B、48km/h C、64km/h D、80km/h
78、当进行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路况评定时,三米直尺测定的标准位置为(B)。
A、行车道中心线 B、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带
C、行车道左边缘 D、行车道右边缘
79、高速、一级公路路基压实度标准,上路堤应不小于(B)%。
A、90 B、93 C、95 D、96
80、中央分隔带宽度为中央分隔带两侧路缘石(B)之间的水平距离。
A、内边缘 B、外边缘 C、中心线 D、内棱角
81、重型击实比轻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B)倍。
A、4 B、 4.5 C、 5 D、5.5
82、用大灌砂筒测定细粒土的密度中,测定土的含水量时样品的取样数(C)。
A、不少于300g B、不大于300g C、不少于200g D、不大于200g
83、颠簸累积仪法测定路面平整度时,其技术指标为(C)。
A、最大间隙 B、标准差 C、单向累计值 D、国际平整度指数
84、我国高速、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深度的规定值为(C)mm。
A、0.6 B、0.7 C、0.8 D、0.9
85、贝克曼梁法适用于土基、厚度(B)的粒料整体基层表面用弯沉仪测试各点的回弹弯沉值,通过计算求得该材料的回弹模量值的试验。
A、不大于1米 B、不小于1米 C、不大于0.5米 D、不小于0.5米
86、路面龟裂也称网裂,裂缝与裂缝连接成龟甲纹状的不规则裂缝,且其短边长度不大于(C)者。
A、20 cm B、30 cm C、40 cm D、50 cm
87、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采用(C)评分方法。
A、合格率评分法 B、 数理统计评分方法 C、加权平均计算法
88、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板的断裂块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得超过评定路段混凝土板总块数的(B)。
A、 1‰ B、 2‰ C、 4‰
89、灌砂法测水泥稳定类基层密度、含水量时,样品的数量为挖出的全部材料,且不少于 (D)。
A、 100g B、 200g C、 1000g D、 2000g
90、回弹弯沉值表示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回弹弯沉值越大承载能力(B)。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91、影响路面设计厚度的指标是土基(B)。
A、 弯沉值 B、回弹模量 C、强度
92、承载板法测回弹模量时,当回弹变形值超过(B)mm时即可停止加载.
A、 0.5mm B、 1mm C、 1.5mm D、 2mm
93、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与标准差的关系是(C)。
A、 0.2 B、 0.4 C、 0.6 D、 0.8
94、在测试回弹弯沉时,应将测头位置放在测试轴的前方(C)cm
A、 2-3 B、 3-4 C、 3-5
95、一元线性分析中,(A)确定的回归方程偏差最小。
A、 最小二乘法 B、 端值法 C、 平均法
96、高速公路对路基填料上路床最小强度CBR(%)要求(C)
A、 4 B、 6 C、8
97、沥青混合料中集料优先采用(C)。
A、 酸性 B、 中性 C、 碱性
98、当采用水泥石灰等作沥青混合料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B) %。
A、1 B、2 C、3 D、4
99、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中粒式沥青砼的最小厚度为(C)cm。
A、2 B、3 C、4 D、5
100、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B)时,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设计。
A、 20 B、 30 C、40
101、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C)%。
A、 4 B、 5 C、 6 D、 7
102、水泥稳定土基层采用厂拌法施工时延迟时间不应超过(A)小时。
A、 2 B、3 C、 4
103、塑性指数大于(C)的土宜采用石灰稳定。
A、 12 B、15 C、17
104、水泥稳定细粒土基层集中厂拌法施工时,水泥最小剂量为(B)%。
A、3 B、 4 C、 5
105、水泥稳定细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制作(B)个试件做抗压强度试验。
A、3 B、6 C、9
106、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高于正常温度高限的(B)时混合料应予废弃。
A、 20 B、30 C、40
107、国产沥青的特点是(B)。
A、比重大; B、含蜡量高; C、延度较小; D、软化点高。
108、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中的蜡含量应不大于(A)。
A、3.0%; B、4.0% C、5.0%; D、6.0%。
109、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中(B)含量过多。
A、Cao; B、游离Cao; C、Ca(OH)2 。
110、用沸煮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只能检查出(C)的影响。
A、游离Cao ; B、游离MgO ; C、石膏。
111、0.036是(B)位有效数字。
A、2; B、3; C、4; D、5。
112、当无限多次重复性试验后,所获得的平均值为(B)。
A、测量结果-随机误差; B、真值+系统误差; C、测量结果-系统误差。
113、误差的定义为(A)。
A、测量结果-真值; B、测量结果-约定真值; C、测量装置的固有误差。
114、滴定法测生石灰粉有效氧化钙、氧化镁含量时应通过(B)mm筛。
A、0.3; B、0.15; C、0.1; D、0.075。
115、标准法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维卡仪滑动部分总质量为(C)g。
A、200±1; B、200±2; C、300±1; D、300±2。
11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中加荷速度为(C)mm/min。
A、10±5; B、25±5; C、50±5; D、75±5。
117、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温度为(C)℃。
A、5; B、10; C、15; D、25。
三、判断题:
1、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与干土质量之比。(√)
2、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等级评定,采用单位工程优良率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的指标控制。(√)
3、核子密度仪法测定的现场压实度不宜作为评定验收的依据。(√)
4、灌砂试验时,每换用一次量砂,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
5、土基回弹模量测试,可以不进行预压直接进行加载测试。(×)
6、土基CBR值测试,标准压强(当贯入量为5.0㎜时)为10.5MPa。(√)
7、贝克曼梁弯沉测试标准车根据公路等级选择,二级公路应采用后轴10t的B22-100标准车。(√)
8、回弹仪检测水泥砼路面强度,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砼路面。(√)9、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测定温度应控制在40℃±1℃。(×)
10、采用超声回弹法检验路面水泥砼抗弯强度,适用于龄期大于7d,强度已达设计抗压强度80%以上的水泥砼。(×)
11、手工铺砂法是测定路面构造深度目前常用的方法。(√)
12、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
13、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不能用环刀法测定现场密度。(√)
14、土方路基验收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平整度等指标。(√)
15、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密度。(×)
1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标准马歇尔试件应在60℃±1℃的恒温水中恒温30min~40min。(√)
17、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制作,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19.0㎜时,可直接取样(直接法)。(×)
18、用干燥的磨细消石灰或生石灰粉作为矿料的一部分,可以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抗剥离性能。(√)
19、水泥砼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不必检查弯沉。(√)
20、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养生时间应为28d。(×)
21、对特大工程,可单独制订更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但其质量等级评定仍以《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准。(√)
22、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指标是指试件浸水7h后的稳定度。(×)
23、分项工程检查不合格,经过加固,补强、返工或整修后,可以复评为优良。(×)
24、连续式平整度仪不适用于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
25、灌砂试验时地表面处理平否不影响试验结果。(×)
26、回弹仪检定有效年为2年。(×)
27、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当路面试验温度不是20℃时,应进行温度修正。(√)
28、路基检验评定段的压实度代表值K小于压实度标准值,则该评定路段压实度为不合格,评为零分。(√)
29、路基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用重、轻型击实标准为准。(×)
30、沥青面层的弯沉值,若在非不利季节测定时,应考率季节影响系数。(√)
31、水泥稳定粒料基层验收实测项目有压密度、平整度、强度、厚度、弯沉等指标。(×)
32、蜡封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小于2%的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毛体积密度。(×)
3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一组试件的数量最少不得少于4个。(√)
34、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制作,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时,也可利用直接法,但一组试件的数量应增加至6个。(×)
3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时,密度曲线一定出现峰值。(×)
3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可使用石屑,但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石屑用量不宜超过天然砂及机制砂的用量。(√)
37、基层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应饱水2d。(×)
38、SMA沥青混合料在拌合时拌合时间应适当延长。(√)
3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以分项工程为评定单元,采用100分制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分项工程最终得分就是实测项目中各检查项目得分之和。(×)
40、某灰土层7天强度标准为0.80MPa,抽样检测时得到的强度平均值为0.85MPa,尽管如此,强度也可能不合格。(√)
41、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与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5mm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
42、只要是规范给定的经验公式,就能广泛地适用于任何实体工程而无需怀疑。 (×)
43、对于沥青混合料试件,若能用水中重法测定其表观密度,则也可用表干法测定其毛体积密度,而且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会比较接近。(√)
44、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测定时,一般地说,蜡封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比表干法测得的准确。 (×)
45、用蜡封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如果石蜡的温度过高,进入开口空隙的蜡就越多,试验结果就会偏大。 (√)
46、当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弯沉测定时,应对弯沉进行支点变形修正。(√)
47、沥青混合料内矿料及沥青以外的空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已被沥青封闭的孔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称为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
48、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应首先主观判断去掉那些那不理想的数据。 (×)
49、和填隙碎石一样,对级配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压实状况的评定也采用固体体积率指标。(×)
50、某路段路基压实度检测时,如甲试验员检测合格,则乙试验员则检测也一定合格。(×)
51、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发现P—L坐标中散点呈非线性分布,表明土基是一弹、塑性体。(√)
52、数0.005050的有效数字是2个。(×)
53、挡土墙应按分项工程进行等级评定。(×)
54、按随机取样的方法确定被检测的路基横断面时,不用随机数表中C列中的数。(√)
55、一组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标准差就越大,其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偏差就越大。(×)
56、路基压实度须分层检测,但可只按上路床的检查数据计分。(√)
57、土颗粒分析时,对于粒径大于0.07mm的土用筛析法直接测试。对于粒径为0.002—0.074mm的土一般用分析间接测试。(×)
58、制作无机结合料强度试件时,试料重量值是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与试模体积的积。(×)
59、制作马歇尔试件高度不符合62.5±1.3mm要求时应作废。(×)
6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在规定条件下,测量试件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车的次数。(×)
61、ISO法每组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用砂质量要求是各级予配合质量为1350±5g。(√)
62、当用贝克曼梁测定弯沉时,测得的结果必须进行温度修正。(×)
63、测试数据的来源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64、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如发现某热料仓溢料或待料,说明冷热料仓供料比不匹配,应适当调整相应冷料仓的流量。(√)
65、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单位工程优良品率不小于90%,且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评分值不小于85分时,其质量等级才可为优良。(×)
66、水泥砼配合比有单位用量表示法和相对用量表示法。(√)
67、灌砂法适应于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面层和路基土的密度和压实度,但不适宜于填石路堤的压实度检测。(√)
68、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量车辆在路面通行时后轴与车厢之间的单向位移累积值表示路面平整度。(√)
69、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用以评定路面在各种状态下的抗滑能力。(×)
70、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的适宜的测定方法是振动方法。(√)
71、灌砂法测定密度中时,开挖的试坑避免出现上小下大的情况,但下部可以略小于上部,以有利于灌砂。(×)
72、计算代表弯沉值时,所有测得数据全部列入计算。(×)
73、对沥青路面而言,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74、钻芯取样法测定路面厚度时,钻头的标准直径为Φ100mm,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也可用直径为Φ150mm的钻头。(√)
75、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一个概念。(×)
76、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测试。(√)
77、水泥混凝土快速无破损方法与传统的钻芯取样试验方法比较有较大优势,可以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
78、灌砂法测定密度时试坑深度应为整个碾压层厚度。(√)
79、弯沉是指路基或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80、激光构造深度仪适宜的检测速度为3-5km/h。(√)
81、核子密度湿度仪测定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密度时采用透射法。(×)
82、我国现行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填方路基上路床填料CBR值不小于8。(√)
83、3m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连续测定两种,前者常用于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84、灌砂筒中倒圆锥体内砂的数量不随量砂的改变而变化,原有标定数据可以使用。(×)
85、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压实度是指按规定方法测得的混合料试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86、弯沉是反映路基或路面压实程度的指标。(×)
87、质量评定标准是检验评定公路工程质量和等级的标准尺度。(√)
88、土方路基检查项目中可只按上路床的压实度检查数据计分。(√)
89、用两台弯沉仪同时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可采用左右两轮的平均值计算弯沉值。(×)
90、水泥混凝土芯样劈裂强度可以作为工程验收的最终依据。(×)
91、路基设计弯沉,根据土的弹性模量求出。(√)
92、高速公路一般分2—3层铺筑沥青面层,在检查评定时只对总厚度进行评定。(×)
93、在数据的修约规则中0为多余数字。(×)
94、在误差分析中,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误差越大,则准确度越低。(√)
95、悬浮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粘聚力,但摩阻力较低高温稳定性较差。(√)
96、半刚性基层材料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
97、基层规范中规定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98、用酒精燃烧法测含水量时,一般应烧两次。(√)
99、做筛分试验时,可先称土样总质量后筛分,也可先筛分后将留在各筛上和底盘内的质量相加,以此作为土样总质量。(√)
100、影响土的工程性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土的固体颗粒、水和气体。(√)
101、粘土中掺加砂土,则最佳含水量降低,最大干密度增大。(√)
102、地基承载力只考虑地基强度要求,而地基容许承载力除满足该要求外,还满足沉降要求。(√)
103、土的密实程度通常指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104、通常稠度较高的沥青,针入度愈大。(×)
105、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是其在规定条件下,单位体积颗粒的干质量或湿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
1、考虑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需要,建设项目划分(A、B、D)三级。
A、单位工程 B、分部工程 C、单项工程 D、分项工程
2、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必须具备 (B、C )条件才可成为单位工程。
A、规模较大 B、独立施工
C、独立成本计算 D、大量人员
3、水泥土基层验收评定实测项目,包括 (A、B、C)等。
A、压实度 B、厚度 C、强度 D、弯沉
4、平整度测试方法有 (A、B、D) 。
A、3m直尺法 B、连续平整度仪法 C、摆式仪法
D、车载颠簸累积仪法
5、压实度试验方法有 (A、B、C、D)等 。
A、灌砂法 B、环刀法 C、核子仪法
D、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
6、沥青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 (A、B、D) 。
A、悬浮-密实结构 B、骨架-空隙结构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