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区营造与地方发展.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343443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营造与地方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社区营造与地方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一下以编辑母片标题样式,按一下以编辑母片,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社区营造与地方发展,陈 济 民,2006.09.28,0,壹、文化的定义,贰、社区与社区营造的概述,参、社区营造基本原则,肆、社区营造类型,伍、文建会推动社造重要计划,陆、心点子创意活动推动与瓶颈,柒、社区营造面临果境与未来推动方向,捌、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玖、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拾、行政院台湾健康社区六星计划,拾、社区案例,1,文化的一般定义,英国学者泰勒(,E.B.Tylor,)所下之定义,最为各界所广泛引用:文化,是一种复合体(,Complex whole,),是因人为社会的成员之一乃得以获得的。它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其它的能力与习惯,.,等等(,Tylor,,,1871,)。,2,文化的定义,广义,广义而言,泛指人类之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与活动轨迹,亦即人类社会或群体之总体表现,3,文化的定义,狭义,狭义的文化,可谓之精致文化,依文化艺术奖助条例所称之文化艺术事业,其范围主要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文学、民俗技艺、工艺、环境艺术、摄影、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资产等,亦即一般所称的艺文或文化艺术;而艺文活动也就是精致文化的具体展现,4,行政院长阐释文化,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为生活而文化,而非为文化而文化,文化塑造民族,而非民族塑造文化,文化发展是一个有机体的生命历程,各项改革均可由文化改造着手,文化施政是生根务本的工程,(91.03.20,第三届全国文化会议,),5,院长阐释文化,每一国民、每一家庭、每一社区透过学习和参与、集聚居民的共同意识,培养地方认同感和光荣感,建立自主性的社区照顾机制,自主、自豪、同体、同演、同梦的社区总体营造精神,建立心中现代桃花源,(91.05.31,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新故乡社区总体营造,),6,内政部社区发展工作纲要,社区的定义,-,指经乡,(,镇、市、区,),社区发展主管机关划定,供为依法,(,社区发展工作纲要,),设立社区发展协会,推动社区发展工作之组织与活动区域。,社区发展系社区居民基于共同需要,循自动与互助精神,配合政府行政支持、技术指导,有效运用各种资源,从事综合建设,以改进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社区居民系指设户籍并居住本社区之居民。,每一社区区域范围应不得少于二个村,(,里,),,且同一社区区域以组设一社区发展协会。,7,内政部,-,社区发展工作纲要,乡,(,镇、市、区,),主管机关应辅导社区居民依法设立社区发展协会,依章程推动社区发展工作,社区发展协会设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及监事会。另为推动社区 发展工作需要,得聘请顾问,并得设各种内部作业组织,。,8,内政部,-,社区发展条例(草案),社区的定义,-,指由乡,(,镇、市、区,),公所视实际需要划定,供为设立社区组织与推动社区发展工作之活动区域,条例,(,草案,),最新定义,9,前言,社区总体营造意涵,透过社区居民参与、面对问题、共同规划,社会培力运动,社会改造运动,经营大台湾,要从小社会入手,由下而上、自立自主、居民参与、永 续发展,10,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与意识作为出发点,藉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凝聚社区共识,建立社区的自主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社区文化特色的过程,即为社区总体营造。,不断发掘问题,透过居民参与解决问题之过程,。(陈其南),社区总体营造没有一定的模式或内容,也没有一定的切入点。只要局民自发地行动,希望让自已居住的家园更美好,就是社区总体营造的表现。,11,社区总体营造基本原则,由下而上,社区自主,自动自发,居民参与,资源共享,整体规划,永续经营,12,社区总体营造操作模式,建立社区组织,调查社区资源,寻求专业支持,沟通学习、建立共识,开发人力资源,社区观摩交流,设计与执行,永续经营,13,空间范围,村落、街道、聚落、乡镇、城市,.,等,社区生活的解决,垃圾处理、公园设施、社区停车、工厂噪音与废水、住民制约等,社区形象与识别系统之营造,社区之歌、社区之花、社区之树、社区代表精神、社区代表物、社区代表景观等,社区环境景观改善,环境清洁、绿化美化、亲水空间、无障碍空间等,社区总体营造类别,14,社区生活空间的创造,运用现有的活动中心、庙宇、空地等闲置空间,营造出社区居民所需休闲空间、运动空间、聚会场所、图书阅览空间等,古迹、建筑、聚落与生活空间的保存,竹围、水圳、古井、老树、老街、遗址等,户内外休闲空间,艺廊、画廊、沙龙、广场、阅览空间、活动中心、儿童及青少年育乐设施、长青会馆、会堂、公园、庙埕、建筑物开放空间、行人徒步区、街廓、街道景观、凉亭,.,等,社区总体营造类别,15,生活空间,邻里公园、社区入口意象、社区标志、围墙、社区广场、社区步道、自行车路网、低利用空间,.,等,生活商店街之营造,人文解说、休憩空间、商店招牌美化等,其它,护河自清、植栽绿化、厨余堆肥、生态复育及亲水性河流、小溪、河边空地,.,等,社区总体营造类别,16,文建会历年来社造重要计划,充实乡镇展演设施计划,(84-89),辅导县市主题展示馆之设立及文物馆藏充实计划,(85-89),辅导美化地方传统文化建筑空间计划,(85-88),社区文化活动发展计划,(85-89),地方文化产业振兴计划,(88-89),社区艺文发展计划,(90),社区文化再造计划,(90),地方文化产业振兴计划,(91),17,文建会历年来社造重要计划,社区环境改造计划,(90),社区营造奖助须知,(89-96),文化产业之发展与振兴计划,(90),社区营造替代役训练、管理及运用计划,(89-96),行政院社区总体营造心点子创意活动,(90-91,),补助各县市政府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画(91转型),地方文化馆计划,(91-96),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91-96),行政院台湾健康社区六星计划,(94-),18,社区总体营造历年成果,100,余处展演设施,26,处县市主题展示馆,17,处传统文化建筑空间美化案,各地文史工作室及社区组织纷纷成立并蓬勃运作,辅导,500,个以上社区营造点,培育社区总体营造相关人才总计逾二万一千人次,雇工购料,、,生态工法之推广,社区总体营造俨然成为当前显学,19,社区总体营造相关部门,内政部、经济部、教育部、交通部,卫生署、环保署,文建会、农委会、劳委会、原民会,、客委会、青辅会、体委会,20,内政部社造相关计划,创造台湾城乡风貌示范计划,(营建署),整合各部会既定计划,补助办理七大类型城乡景观风貌重点改造计划。,结合社区规划师,社区居民自己规划,施作地点具特色,小而美之景观工程,非传统大型主体工程或邻里基础工程,),推动福利社区化计划,(,社会司,),社区老人生活照顾,(,营养餐饮、日间照顾服务、居家服务、设置居家服务中、失踪老人协寻中心,),办理中低收入老人特别照顾津贴,促进老人社会参与,21,教育部社造相关计划,教育部补助社区大学及其相关团体要点,(,社教司,),为加强推广社区大学功能,提供国民终身学习课程,提升国民人文素养与生活知能,培育社区人才及现代化公民。,推展学习型家庭教育,建立祥和社会计划,(,社教司,),为国人提供适性之家庭教育服务,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单亲、身心障碍者、原住民、隔代教养、双薪、受刑人等家庭为优先对象,由各县市家庭教育中心结合学校、财团法人、社教机构、民间团体等单位,协助民众建立其学习型家庭。,22,经济部社造相关计划,社区小企业辅导计划,(,中小企业处,),协助社区小企业群体发展共同经济利益,塑造高质量社区消费环境,以辅导建立具特色风格之社区。,地方特色产业辅导计划,(,中小企业处,),协助地方具历史性或独特性之产业,发展共同经济利益,塑造高质量产品形象,以辅导建立具特色风格之地区集结性产业。,改善商业环境五年计划,(,商业司,),以商圈主街为范围进行商圈更新再造工作,集结街区店家建立共识,辅导中小零售业者自主性改善商业经营环境,建立共同经营、共同参与之理念,以共同力量发展特色,重新创造消费吸引力,23,环保署社造相关计划,生活环境改造计划,鼓励社区民众自发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养成合作处理环境事务的能力,营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落实环保理念与政策,达成社区的永续发展。,24,卫生署社造相关计划,推动社区健康营造计划,补助社区机关团体,结合社区资源,推动社区健康营造工作,引发社区民众对自我及社区健康之醒觉及共识,进而促进民众执行健康行为。,25,农委会社造相关计划,农村新风貌计划,农村新生活圈规划及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农村聚落重建规划及建设,营造渔村新风貌,原住民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农村社区更新规划及建设,一乡一休闲浓渔园区计划,26,青辅会,社造相关计划,推动成立区域性青年志工中心及办理社区总体营造志工培训计划,分区成立志工中心:包括召开联系会报,出版志工刊物,建置志工中心网站,筹设志工学苑,办理志工训练及服务活动等。,补助团体办理推动社区总体营造志工培训活动。,27,行政院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心点子创意活动,所称创意,指以有限社区资源,创造最大发展可能性,结合乡(镇、市、区)公所、地方民间组织及社区民众,共同参与规划,所拟定有助于促进地方总体发展,营造地方特色风貌之计划。,整合各部会资源。,28,心点子创意活动推动瓶颈,行政院社造委员会召集人陈政务委员其南裁示:,各部会应将现有计划社造化,使社造成为一种思考模式和价值观。,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社区及规划团队也逐渐形成恶性竞争,违背社区营造精神,后续推动过程复杂,非单一部会可克竟其功,91,年,6,月行政院函示纳入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范畴,29,挑战二,0 0,八,-,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8,部会,26,项,),文建会,10.1.2,社区营造人才培育,10.2.1,设置社区营造基金,10.2.2,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产与文化环境,10.2.6,充实地方文化馆,农委会,10.1.1,活化乡村社区组织,10.1.1.1,整合乡村社区组织,10.1.1.2,活化乡村青年组织与活动,10.2.5,发展乡村型产业,10.2.5.1,发展乡村社区小企业,10.2.5.2,发展地方料理特产,10.2.5.3,辅导地方产业文化化,30,环保署、营建署,10.2.7,社区环境改造,原民会,10.3.1,部落社区产业发展,10.3.2,部落社区新风貌,10.3.3,营造学习部落与社区,10.3.4,兰屿观光产业之辅导部落数,客委会,10.4.1,客家语言复苏及传播,10.4.2,客家文化振兴,10.4.3,客家社团发展与人才培育,10.4.4,客家文化加值产业,经济部,10.2.3,活化地方商业环境,10.2.4,发展创意型地方特色产业,卫生署,10.5.1,社区化长期照护网络,10.5.2,健康生活社区化,内政部,10.5.3,照顾服务地方自主化,挑战二,0 0,八,-,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31,九十二年度各部会相关计划,文建会:,1,、社区营造人才培育,2,、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产与文化环境,3,、充实地方文化馆,农委会:,1,、整合乡村社区组织计划,2,、活化乡村青年组织与活动计划,3,、发展地方料理特产计划,4,、辅导地方产业文化化计划,经济部:,1,、活化地方商业环境,-,五年计划,2,、发展乡村社区小企业计划,3,、发展创意型地方特色产业计划,环保署:,社区环境改造计划永续家园,32,各部会相关计划,营建署:,社区风貌营造计划,原民会:,1.,营造学习型部落与社区建设计划,2.,部落社区新风貌计划,3.,部落社区产业发展实施计划,客委会:,1,、新客家运动语言复苏及传播,2,、客家文化振兴,(,一,),文化环境营造,3,、客家文化振兴,(,二,),文化设施兴(修),建计划,4,、社团发展与人才培育计划,内政部:,照顾社区服务,33,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作业要点,一、计划项目:,(一)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产与文化环境计划(含植树计划),(二)地方文化产业振兴计划,(三)社区深度文化之旅计划,(四)社区营造培力计划,(,五,),社区营造奖助须知,34,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作业要点,二、补助对象,计划项目,(,一,),、,(,二,),:,乡(镇、市、区)公所或社区发展协会、社区组织、文史工作室、基金会等立案之民间团体,并具一年以上社区总体营造实务经验及基础者。,计划项目,(,三,),、,(,四,),:,直辖市、县(市)政府文化局(中心)或其它社区总体营造业务主政机关(单位)。,35,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作业要点,(四)社区营造培力计划:,社区总体营造推动委员会(或推动小组,),之 设置及运作:以新台币贰拾万元整为上限。,征选在地团队成立社区营造中心:以新台币 壹佰万元整为上限。,社区总体营造人才培育计划:以新台币参拾 万元整为上限。,社区营造点征选及辅导计划:以新台币贰佰 万元整为上限。,36,社区总体营造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在地专业人力不足,民众自主性及独立性未充分建立,社区缺乏总体规划观念,永续经营理念,地方政治力介入及派系纠葛,文化产业面临困境,资源分配欠缺整合机制,法令及行政程序之限制,传统文化产业面临冲击,文化编列经费偏低,37,社区总体营造未来推展方向,加强人才培育及理念倡导,资源整合与运用,建立联合评鉴及审核机制,运用想象,发挥创意,整体考虑,总体规划,辅导建立文化产业特色与魅力,落实消费在地化,村里长与社区理事长功能角色区隔,规划村里长社区化,落实行政在地化,中央及地方均设统筹协调单位,专业规划团队落实蹲点及在地化,减少政治干扰,加强行政服,38,简报结束,谢谢指教,PUSH,回首页,3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