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孙明辉-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3352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明辉-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孙明辉-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科: 语文 学段: 低年级段(一年级) 学校:北京市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 教师: 孙明辉 电话: 88996420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孙明辉 外语实验小学 13718057188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4.小蜗牛 学科 语文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 领域 识字、阅读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本课的设计中力求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把识字、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诵读童话,展开想象,感受童话故事《小蜗牛》的语言美。在教学指导中,教师采用板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四季美景,同时分析本课生字,针对生字的不同类型,不同特征,引导学生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与运用,帮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真。因此,本设计充分利用课文图画,创设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的引领下,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朗读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1.《小蜗牛》是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故事用夸张幽默的手法来描述故事的发展。用小蜗牛的慢为线索,来解读四季的特征。通过小蜗牛不厌其烦的爬行,让学生感受到小蜗牛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妈妈对小蜗牛的隐形的爱,在这短短的小故事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上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逐渐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3.本单元围绕“观察”这一主题进行编排,《小蜗牛》作为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应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进而感受四季的美丽。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生字“回”。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生字“回”。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2. 读好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对话。 4.教学过程 一、 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猜动物谜语。 2.你们见过小蜗牛妈?是这样吗? 出示小蜗牛贴图 3.板书课题,练读生字“蜗”。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图片认识了生字“蜗”,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观察文本,初读课文 1.观察课文,对比发现。 ——打开语文书P108,观察一下,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哪里不一样? 【预设:课文的拼音少了很多。】 ——少了拼音的帮助,你有什么好方法能把课文读准确? 2.初次尝试,自由读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本篇课文的特色,同时开动脑筋想办法读文,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二、 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故事) 出示板图:小蜗牛 ——请你猜一猜:这是小蜗牛,还是蜗牛妈妈? 出示板图:蜗牛妈妈。 2.这就是蜗牛的一家,它们住在哪里呢?快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出示课件: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随文识字:拼读:住。 出示板图:小树林。 3.学生摆放蜗牛一家的位置,理解“旁边”。 4.再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春天来了,蜗牛妈妈是这样小蜗牛对小蜗牛说的,快自己读读。 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拼读卡片:孩 玩 吧 发芽。 ——说说“芽”的识记方法。 2.快看,这就是小树发芽了。 出示板图:树芽 3.到了春天,小树们吐出嫩绿嫩绿的新芽,可漂亮了!树林中还会看到什么样的春季景色? 4.春天的小树林真漂亮,难怪蜗牛妈妈会对小蜗牛这样说。 齐读句子: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小蜗牛看见小树发芽了吗?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小蜗牛看到了什么? 认读词语:草莓。 出示板图:草莓图。 2.除了草莓,小蜗牛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板图:几片叶子。 ——小蜗牛见到的是这样的吗? ——到底有多少片叶子?谁来读一读? 出示句子: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对比观察春天小树发芽,如果说叶子是碧绿碧绿的,那春天的树芽儿是什么颜色的?(嫩绿嫩绿的) 3.这就是春天与夏天的不同呀!小蜗牛为什么没有看到小树发芽呢? 出示句子: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拼读:爬 小蜗牛爬了好长时间呢! ——拼读:久。 4.这么近的距离,小蜗牛整整爬了三个月,这得多慢呀!谁来读? 5.听了小蜗牛的话,蜗牛妈妈说了什么? 6.像这样,小蜗牛说一句,蜗牛妈妈说一句,这就是一次对话。 出示课件:标红对话。 ——师生对读第一次对话。 ——同桌之间练习读对话。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在第5-8自然段中,中还有2次小蜗牛和妈妈的对话,找一找,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文,找对话。 ——出示课件:标红两次对话。 2.快来让我们先来读一读第一次对话,看看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 3.小蜗牛看到了什么? ——认读词语:蘑菇。 ——出示板图:蘑菇图。 ——拼读:全 变 黄。 4.小蜗牛看到的是这样的树叶吗? ——修改板图:翻两片叶子为黄色。 ——出示句子: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指名读对话。 (五)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1.小蜗牛这次看到了什么?快去黑板上摆一摆。 ——学生上前修改板图:摘掉所有叶子。 ——自由读第七、八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部分,男孩读小蜗牛说的话,女孩读蜗牛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学生第一次接触非全标拼音的连环画课文,阅读难度较大,通过板图的形象、具体的呈现,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同时通过对小树林树叶的变化,以及树林中生长植物的不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长满”“全变黄了”等词语,进而感受小树林四季的不同美景。】 三、 回读全文,游戏识字。 (一) 回读全文,感悟四季美景。 (二) 游戏识字,扎实生字掌握 1.游戏:你指我读。 同桌之间借用课后生字栏,互相考察生字掌握情况。 2.游戏:汉字对对碰。 ——同桌之间观察部件,进行汉字拼组。 ——请两组学生到黑板上拼组竞赛。 ——回读生字。 【设计意图:采用反复朗读呈现生字,以及游戏识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在拼组中发现“爬”“吧”中共同汉字部件“巴”的不同,进而感受汉字形体美。】 四、 细致观察,书写汉字。 1.出示甲骨文“回”,猜一猜:图中的汉字是本课书写汉字中的哪一个? 2.说一说“回”字的识记方法。 3.跟随书上的笔画跟随,练习“回”字笔顺。 4.观察生字“回”的重点笔画。 ——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书空。 ——学生描红生字,临写一个,注意书写姿势。 ——投影展示,评价。 ——修改生字,完成第二个生字临写。 【设计意图:字理识字帮助学生有效识记,通过对生字的观察,感受汉字形体美,并为书写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14. 小蜗牛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语言评价: 1.课堂中,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及时鼓励、表扬、肯定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朗读与书写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