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20110217教师用有答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324176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20110217教师用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20110217教师用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总课时编号 班级 小组名 姓名 小组内评价 【课标要求】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学习目标】 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 2.分析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3.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忍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重点】赫鲁晓夫的改革;苏联的解体。 【学习难点】苏联的解体 【导入新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其严重弊端是什么? 【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独立完成知识梳理,小组内检查和评价)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年 逝世后, 担任苏联领导人。 2、内容:赫鲁晓夫主要针对 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 、 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3、结果:他的改革虽然 ,但并未 ,进入 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年,赫鲁晓夫 。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 年。措施:首先把 改革作为重点。 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 。 2、结果:经济改革没有 ;政治改革使苏联的 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 , 分散。各加盟共和国 的趋势随之加强。 三、八一九事件: 年 月 日, 条约即将签署,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 ”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三天后失败。八一九事件后, 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权利,俄罗斯领导人 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四、苏联的解体: 年底,苏联解体。存在了 年,19 年~19 年。 【小组合作探究】(认真思考问题,组内讨论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激情参与,阳光展示,大胆点评) 1、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发展。 结果:失败。 失败根本原因: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没有改变。 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⑵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认识: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它宣告了苏联模式的失败。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更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启示:①要始终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要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坚持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③要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制度,我们要充满信心。……… 3、有的认为,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也有的认为,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结合苏联改革中出现的失误,谈谈我国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不同结果: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 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启示: ①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 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②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 指导思想; ③ 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 ④ 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⑤ 苏联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加重了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 荡和分裂 【总结提升】(记忆歌决如下)知识网络梳理 →→→→ 赫氏高举改革旗,改革政治和经济。斯大林模式受冲击,各种矛盾因之激。1985戈上台,经政改革高起来。政治体制变化大,国家权利分散啦。“八一九事件”催化剂,苏联不幸终解体。 【过关检测】(精挑细选,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改革只限于经过领域 B.国际形式的影响 C.苏联忙于同美国争霸D.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2.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疆域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D、社会生活的变化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B、社会主义应不断地进行改革来完善自己 C、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4.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以此为标志,苏联上存在了( ) A、60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5.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6.苏联“八一九”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B苏联经济改革出现困难 C.1990年苏联局势动荡 D.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7.“八一九”事件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是(  ) A.戈尔巴乔夫 B.叶利钦 C.亚纳耶夫 D.发动政变的党内高级干部 8.赫鲁晓夫开始担任苏联领导人是在(  )A.1951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7年 9.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个领域(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外交 10.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的苏联政体是(   )A.无党制  B.一党制 C.两党制  D.多党制 11.苏共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是( ) A.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 B.签署明斯克协定 C.发动“八一九”事件 D.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1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D.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13.“九一八事件”的直接影响不包括(  ) A.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      B.使苏联立即解体 C.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D.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14.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苏联进行政治改革②苏联进行经济改革③八一九事件④苏联完全解体(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15.把下列内容用直线起来 1953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 1964年 苏联解体 1985年 赫鲁晓夫下台 1991年 斯大林逝世 【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