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24170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 靖边七小 潘建丽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8----49页情境课题是《地砖的周长》,数学课题是《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地砖的周长》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四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了解了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学生对周长的概念、以及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和归纳出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正确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学好这一内容将为今后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 我们班上的学生对正方形的特征,测量的相关知识掌握得较好。他们中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动手实践,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会进行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交流与表达的能力比较强。 三、教学目标: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我将本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分别设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探究,得出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说教法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归纳总结、分层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猜测、操作验证、分析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逐步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七、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皮尺、课件、正方形图片。 八、教学过程: 鉴于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我遵循“从生活中感知周长,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的总体思路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以优化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个环节我打算用谈话导入,计算教室“地砖的周长”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动手实践,探求方法 这个环节又分为3个层次: A、 量一量, 抛给学生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地砖的周长吗?想求出一块地砖的周长,那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我设计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迫不及待的动手测量,就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数学课堂动起来,活起来。(测量地砖边长数据,教师提示尽可能取整厘米数) B、算一算 展示方法,讲解方法 教师有意识地请不同计算方法的学生到黑板板演,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变化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比较多,同时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明确不管那种计算方法,都是求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的总和,使学生熟悉正方形周长的概念。 C交流方法: 你比较喜欢其中的哪一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呢?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方法三最简便。对黑板上出现的几种计算方法进行归纳与提升,让学生根据正方形边长的数据特征进行方法最优化的选择,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何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80厘米,你会算出周长吗?因此得出板书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并会用字母表示,从而体现字母的作用,同时为我们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奠定基础。此时,我们多角度的理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边长的4倍就是周长。2、周长是边长的4倍。3、边长越长,周长就越长。 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嘴 、动脑、独立思考,通过 探索、交流、观察、归纳等形式推导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多角度来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层练习,逐步深化 本部分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我为学生设计了既有趣又具有较强思考价值的练习。 1、看图算周长。 计算出这些正方形的周长。通过练习,再现学习过程,切实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判断题:想一想这种说法对吗? (1)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的边长的4倍。 (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周长也相等。 (3)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25厘米。 通过此环节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 3、数学与生活 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篮球场的周长和桌面的周长) 4、拓展与提高 最后思维拓展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4米,你知道它的边长是多少米吗? 2、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5米,宽3米。根据信息,你们能知道什么? 5实践活动 两个边长为6cm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后,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cm? (1)学生分组用 2 个相等的正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 (2)计算其周长。 (3)请生说说想法。 这个环节给学生充分练习的机会,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加以巩固。练习题分层次,从易到难,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五)全课总结,画龙点睛 练习结束后我告诉学生: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咱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不仅可以求出地砖的周长,同时还可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我们学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用它来造福于人类。在画龙点睛的总结之后结束全课教学。 九、说板书设计 板书中我主要呈现了几种计算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对各种计算方法也进行了一个抽象总结。为了体现算法最优化的思想,我特别提醒学生要根据正方形边长的数据特点选择最简便的计算方法,起到了突出教学重、难点的作用。 总之,今天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精心设计教案的演绎过程,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告知”,而是一种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的过程。使学生在亲历实践的体验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有个性能发展的人。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