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德阳外国语学校国际班地理半期测试
注意: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回答1-3题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A、(1)→(2) B、(2)→(3)
C、(3)→(4) D、(4)→(5)
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 )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新加坡 D、澳大利亚
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
A、(1) B、(2) C、(4) D、(5)
4.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
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5.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数量
6.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
A.人口数量 B.育龄妇女比重
C.人口年龄结构 D.风俗习惯
7、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类型均属于原始型
B、我国类型为传统型
C、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类型处于现代型
D、大洋洲的国家或地区的类型皆为原始型
8、关于的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B、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 资源
10、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是( )
A、煤烟、粉尘 B、工业废水 C、 汽车尾气 D、酸雨
11、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
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
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兴建大酒店
13、有关目前世界城市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1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
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
15、为改善城市环境,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增加出租汽车数量,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
B、填河湖造楼,扩大住房面积
C、使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减少大气污染
D、鼓励市民都骑自行车上班
16、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17、关于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城市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②200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约为70%
③ 我国目前城市化人口比重约为40% ④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口状况及流动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4 ,回答18~20题。
18.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东北地区—水力资源 B.东部地区—气候资源
C.中部地区—矿产资源 D.西部地区—水资源
19.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从东北、西部向中部 B.从内陆向东部沿海
C.从资源贫乏区向资源丰富区 D.从非季风区向季风区
20.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环境状况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2005年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21—22题。
2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迁入
22.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之一是( )
A.实施西部大开发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C.加快农业机械化进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图6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24.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化建没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25、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种族、民族与宗教团体
③ 收入与知名度 ④交通运输的通达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德阳外国语学校国际班地理半期测试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26.2011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70亿人的世界”,这一主题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与思考人口问题,思考人口给人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9分)
日本和菲律宾都是世界人口稠密区,读“2003年人口自然增长统计表”回答(1)、(2)题。
(1)说出菲律宾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4分)
(2)简述日本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和应对措施。(5分)
27.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A
B
C
D ,M
工业区
F
G
铁路
公路
风景区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2分)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3分)
(3)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 地。(2分)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有什么?(4分)
28.高2011级国际班在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时进行了一场辩论赛,一组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好,另一组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甚至负增长更好,请自己确定一个观点,并说明理由(30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