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CPSS 1003-2018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pdf

上传人:b****t 文档编号:93193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0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PSS 1003-2018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T∕CPSS 1003-2018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T∕CPSS 1003-2018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T∕CPSS 1003-2018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T∕CPSS 1003-2018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号 01.040.29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K46 团 体 标 准 T/CPSS 10032018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 Low-voltage static var generator 2018-06-06 发布 2018-06-06 实施 中国电源学会 发布 T/CPSS 1003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功能要求 .3 4.1 运行模式 .3 4.2 保护 .4 4.3 通信功能 .4 4.4 显示、操作 .4 5 技术要求 .5 5.1 额定值 .5 5.2 环境条件 .5 5.3 结构 .5 5.

2、4 性能要求 .6 5.5 绝缘 .6 5.6 温升限值 .7 5.7 电磁兼容性 .7 6 试验方法 .7 6.1 试验条件 .7 6.2 功能试验 .8 6.3 绝缘试验 .9 6.4 性能试验 .9 6.5 温升试验 .10 6.6 电磁兼容性试验 . 11 7 检验规则 . 11 7.1 试验分类 . 11 7.2 出厂试验 . 11 7.3 型式试验 . 11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2 8.1 标志和随机文件 .12 8.2 包装与运输 .13 8.3 贮存 .13 图 1 响应时间示意图 . 3 T/CPSS 10032018 II 图 2 电气试验电路 . 8 表 1

3、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 . 5 表 2 性能要求 . 6 表 3 介电强度试验电压 . 7 表 4 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项目 . 13 T/CPSS 1003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源学会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华天电气有限公司、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亚洲电能质量产业联盟、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北京英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浙江方圆电气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上海电气

4、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卓放、雷万钧、朱明星、迟恩先、李春龙、王启华、刘帅、赵龙腾、王语洁、陈兵、史明明、史贵风、古金茂、马丰民、彭华良、黄芳、耿华、赵东元、陈国栋、王天宇、刘亚芳、孙强、杜楠、李亮、陈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T/CPSS 10032018 1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以下简称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频率50 Hz、额定工作电压不超

5、过1 000 V(1 140 V)的低压配电网,采用电压源型逆变器结构的并联型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5072016 电能质量 术语 GB/T 3859.12013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1部分:基本要求规范 GB/T 42052010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操作规则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7251.120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6、第1部分:总则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4222013 半导体变流器 电气试验方法 GB/T 155762008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201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铃波抗扰度

7、试验 GB 17799.42012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T/CPSS 10022018 低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静止无功发生器 static var generator;SVG 基于电压源变流器或电流源变流器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GB/T 325072016 定义5.11 T/CPSS 10032018 2 3.2 恒无功控制 constant reactive power control 使静止无功发生器运行在给定无功功率状态的控制模式。 3.3 电压控制 voltage control 使目标点电压维持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

8、控制模式。 3.4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ontrol 使目标点无功功率维持在不超过设定水平的控制模式。 3.5 功率因数补偿控制 power factor compensation control 使目标点功率因数维持在设定水平的控制模式。 3.6 稳态控制精度 stable control accuracy 设备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稳态时,设备的控制结果与控制目标的差值,以百分数表示。 恒无功控制模式: qsg(1) 100%KQQ=- (1) 式中: Kq 稳态控制精度; Qg 设定的无功功率目标,单位为乏(var); Qs 实际输出的

9、无功功率,单位为乏(var)。 电压控制模式下: Usg(1) 100%KUU=- (2) 式中: KU 稳态控制精度; Ug 设定的电压控制目标,单位为伏特(V); Us 实际控制后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 q1s1g1(1) 100%KQQ=- (3) 式中: Kq1 稳态控制精度; Qg1 设定的网侧无功功率补偿目标,单位为乏(var); Qs1 补偿后的网侧无功功率,单位为乏(var)。 功率因数控制模式: q2(1 coscos) 100%K=21-/ (4) T/CPSS 10032018 3 式中: Kq2 稳态控制精度; cos1 设定的基波功率因数控制目

10、标。 cos2 实际补偿后的基波功率因数。 3.7 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从补偿对象开始突变到装置输出达到目标值的90所需要的时间,见图1。 09090%控制目标控制输入(控制目标参考值)时间输入响应时间最大过冲 5 5%输出量 图1 响应时间示意图 4 功能要求 4.1 运行模式 4.1.1 恒无功控制 在此运行模式下, 装置应具备在额定输出范围内人工设定无功功率输出的功能, 且装置能长期稳定输出。 4.1.2 电压控制(可选) 在此运行模式下,装置应能在控制范围内,根据可设置的目标电压限值,实时监测跟踪目标点电压而输出相应无功电流。 4.1.3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 在此运行模

11、式下,装置应能在控制范围内,根据可设置的目标无功功率限值,实时监测跟踪目标点电网无功功率变化而输出相应无功电流。 4.1.4 功率因数控制 在此运行模式下,装置应能在控制范围内,根据可设置的目标功率因数限值,实时监测跟踪目标点功率因数变化而输出相应无功电流。 T/CPSS 10032018 4 4.1.5 谐波补偿模式(可选) 在此运行模式下, 装置应能在补偿能力范围内, 实时监测跟踪电网目标点谐波变化而输出相应谐波补偿电流。 具体要求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可参照 T/CPSS 10022018。 4.2 保护 4.2.1 输出过流保护 当装置输出电流超过保护电流设定值时,装置应立即保护,并

12、给出告警指示。 4.2.2 超温保护 装置超温时,装置应立即保护,并给出告警指示。 4.2.3 交流输入欠压保护 交流输入电压低于欠电压设定值(该值应小于额定电压的 85)时,装置应立即保护,并给出告警指示。 4.2.4 交流输入过压保护 交流输入电压高于过电压设定值(该值应高于额定电压的 115)时,装置应立即保护,并给出告警指示。 4.2.5 交流输入欠频率保护 交流输入电压频率低于欠频率设定值 (该值应小于 49 Hz) 时, 装置应立即保护, 并给出告警指示。 4.2.6 交流输入过频率保护 交流输入电压频率高于过频率设定值 (该值应大于 51 Hz) 时, 装置应立即保护, 并给出告

13、警指示。 4.2.7 主电路器件损坏切除保护 当主电路器件发生损坏,有可能对电网造成危害时,装置应立即保护,并给出告警指示。 4.3 通信功能 装置应具备报警信号输出接口和适当的通信接口。 4.4 显示、操作 4.4.1 显示 装置应具备显示装置,准确显示以下(但不限于)信息: 电网电压、电网电流、功率因数; 装置输出电流; 装置运行状态。 4.4.2 指示灯和按钮 装置中选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 4205的规定。 T/CPSS 10032018 5 5 技术要求 5.1 额定值 装置的额定值如下: a) 接线方式:三相三线、三相四线; b) 额定工作频率:50 Hz; c) 接

14、入电网标称电压(UN) :380 V(400 V) 、660 V(690 V) 、1 000 V(1 140 V) 。其他电压由用户与制造商商定; d) 补偿容量:30 kvar、50 kvar、100 kvar、200 kvar、300 kvar、500 kvar、750 kvar、1 000 kvar。其他容量由用户与制造商商定。 5.2 环境条件 5.2.1 正常使用条件 装置的正常使用条件如下: a) 本标准主要针对正常使用条件为室内使用; b) 环境温度:-5 +40 ,日平均温度不超过 35 ; c) 相对湿度:1590(20 时)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应注意防止设备运行时凝

15、露; d) 周围介质无爆炸及易燃、易爆危险,无腐蚀性气体,无导电尘埃; e) 海拔高度不超过 1 000 m(安装地点海拔高度超过 1 000 m 时,与之相关的温升限值、绝缘等应予以修正) ; f) 安装地点无剧烈振动及颠簸,安装倾斜度不大于 5; g) 污秽条件:应不低于 GB/T 16935.12008 中 2 级。 5.2.2 电网条件 电网条件如下: a) 输入电压范围:UN(115),UN为接入电网标称电压值; b) 电源输入频率:fN1 Hz,fN为额定工作频率; c) 输入电压不平衡度:5; d) 输入电压总谐波畸变率:8。 5.3 结构 装置的结构应符合GB/T 155762

16、008中6.1的要求。 装置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0,具体按GB/T 4208的规定。 装置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运行时避免触电的危险, 在安装时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一步降低触电危险。制造商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相关资料。 装置的金属壳体和要求接地的电器元件金属底座与接地螺钉之间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装置内的电路和所有部件的设计应耐受安装场所可能遇到的最大热应力和电应力。 接地保护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值,最小值不应小于2.5 mm2。如果按表2选择的导线不是标准截面积, 则应向上一级靠至标准导线的截面积。 当相导线与保护导线的材料不同时, 应进行修正,使之达到同一种材料的导电效果。

17、 当装置的框架或外壳作为保护电路的一部分时,其截面积的导电能力应至少等效于表1规定的相应最小截面积。 T/CPSS 10032018 6 表1 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 单位为mm2 相导线的截面积S 相应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 S 16 S 16 35 S/2 5.4 性能要求 装置的性能要求见表2。 表2 性能要求 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 备注 1 稳态控制精度 2.5 在输出额定电流时测试 2 输出电流畸变率 3 按规定测试条件进行 3 损耗 3 在额定容量运行条件下测试 4 响应时间 20 ms 有特殊要求时,应由用户与制造商商定 5 噪声 70 dB(A) 强制风冷和自然冷却条件下; 特大容

18、量风冷设备需大于 70 dB(A)时,应由用户与制造商商定 5.5 绝缘 5.5.1 绝缘电阻 在环境温度-5 +40 、相对湿度不大于 90时,对于电压 UM /2不超过 1 000 V 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100 M。 注:UM表示正弦波电压波形的最大值。 5.5.2 介电强度 装置应承受表 3 所示的试验电压、10 mA 漏电流,维持 1 min,应无电击穿或闪络。 表3 介电强度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 UN V 试验电压 V UN60 500 60UN125 1 000 125UN250 1 500 250UN500 2 000 UN500 2UN + 1 000 T/CPSS 1003

19、2018 7 5.5.3 冲击电压 装置应承受 GB/T 16935.12008 中表 F.1 要求的冲击电压。试验后,装置应无绝缘破坏。试验中,允许出现没有引起绝缘破坏的闪络。如出现闪络,应复查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值为 5.5.2 规定的 75)。 5.6 温升限值 温升限值应符合GB/T 7251.12013 中9.2的要求。 5.7 电磁兼容性 5.7.1 抗扰性能 5.7.1.1 静电放电抗扰度 装置应承受GB/T 17626.2中规定的试验等级3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试验中, 装置允许出现性能丧失, 但不允许改变操作状态或存储的数据。 试验后, 装置应正常运行,且不允许性能

20、降低或性能低于制造商指定的性能级别。 5.7.1.2 振荡波抗扰度 装置应承受GB/T 17626.12中规定的试验等级3的1 MHz和100 kHz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试验中, 装置允许出现性能丧失, 但不允许改变操作状态或存储的数据。 试验后, 装置应正常运行,且不允许性能降低或性能低于制造商指定的性能级别。 5.7.1.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装置应承受GB/T 17626.4中规定的试验等级3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试验中, 装置允许出现性能丧失, 但不允许改变操作状态或存储的数据。 试验后, 装置应正常运行,且不允许性能降低或性能低于制造商指定的性能级别。 5.7.1.4

21、 浪涌(冲击)抗扰度 装置应承受GB/T 17626.5中规定的试验等级3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试验中, 装置允许出现性能丧失, 但不允许改变操作状态或存储的数据。 试验后, 装置应正常运行,且不允许性能降低或性能低于制造商指定的性能级别。 5.7.2 电磁发射 装置的电磁发射不应超过GB 17799.4规定的限值。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a) 温度:+15 +35 ; b) 相对湿度:4575; c) 气压:86 kPa106 kPa; T/CPSS 10032018 8 d) 试验和测量所使用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 501 Hz,电压的总谐

22、波畸变率不超过 5,电压偏差不超过3,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 0.5。 e) 电气试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静止无功发生静止无功发生器器交流交流电源电源目标点目标点负载侧负载侧输出侧输出侧无功负载无功负载测试仪器测试仪器 图2 电气试验电路 6.2 功能试验 6.2.1 外观和结构检查 检查产品的结构、外观及其元器件的安装和配线,应符合 5.3 的规定。 按 GB/T 4208 的规定检查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 5.3 的规定。 6.2.2 通信功能 检查装置是否具备报警信号输出接口和通信接口。 6.2.3 显示、操作试验 运行装置,观察显示运行参数并计算显示精度,检查装置中选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23、,应符合4.4 的规定。 6.2.4 保护功能试验 6.2.4.1 概述 保护功能检验时,模拟故障,确认保护正确动作,故障显示与故障项目相符。 6.2.4.2 输出过流保护 调节输出电流模拟量从小于保护动作值开始,增加至达到保护动作值,装置运行应符合 4.2.1 的规定。 6.2.4.3 超温保护 装置处于待机状态。 通过对器件温度传感器加热的方法使其超温, 超温允差为超温保护点+20 内,装置的功率器件超温保护功能应符合 4.2.2 的规定。 T/CPSS 10032018 9 6.2.4.4 交流输入欠压保护 按图 2 连接试验电路。调节交流电源输出电压,使装置交流输入电压低于欠电压设定值

24、,装置运行应符合 4.2.3 的规定。 6.2.4.5 交流输入过压保护 按图 2 连接试验电路。调节交流电源输出电压,使装置交流输入电压高于过电压设定值,装置运行应符合 4.2.4 的规定。 6.2.4.6 交流输入欠频率保护 按图 2 连接试验电路。 调节交流电源输出电压频率, 使装置交流输入电压频率低于欠频率保护设定值,装置运行应符合 4.2.5 的规定。 6.2.4.7 交流输入过频率保护 按图 2 连接试验电路。 调节交流电源输出电压频率, 使装置交流输入电压频率高于过频率保护设定值,装置运行应符合 4.2.6 的规定。 6.2.4.8 主电路器件损坏切除保护 模拟短路等会造成主电路

25、器件损坏的故障,装置应能与电网断开,应符合 4.2.7 的规定。 6.3 绝缘试验 6.3.1 绝缘电阻 试验前短接A、B、C三相,试验方法按GB/T 3859.1中的方法。测量结果应符合5.5.1的规定。 6.3.2 介电强度 按GB/T 13422中的试验方法,试验时允许断开不能承受试验电压的元件,如: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等,试验前短接A、B、C三相,在装置的输入与机壳之间施加5.5.2规定的交流试验电压,维持1 min,试验结果应符合5.5.2的规定。 6.3.3 冲击电压 按GB/T 16935.12008中6.1.2.2.1条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应符合5.5.3的规定。 6.4 性能

26、试验 6.4.1 运行模式试验 6.4.1.1 恒无功控制试验 将控制器设定为恒无功模式,逐步增加容性无功设置值,直至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在感性输出范围内重复上述试验,装置应能符合本标准4.1.1的规定。此项试验可结合本标准6.4.2进行。 6.4.1.2 电压控制试验(可选) 将控制器设定为电压控制模式,逐步调高目标点目标电压值,直至装置容性电流输出达到额定值。再逐步调低目标电压值,直至装置感性电流输出达到额定值,装置应能符合本标准4.1.2的规定。此项试验可结合本标准6.4.2进行。 T/CPSS 10032018 10 6.4.1.3 无功功率补偿试验 将控制器设定为无功功率补偿模式,

27、逐步调高负载感性无功值, 直至装置容性电流输出达到额定值。 逐步调高负载容性无功值,直至装置感性电流输出达到额定值,装置应能符合本标准4.1.3的规定。此项试验可结合本标准6.4.2进行。 6.4.1.4 功率因数控制试验 将控制器设定为功率因数控制模式, 在功率因数范围内逐步调整目标点目标功率因数值, 直至装置容性/感性电流输出达到额定值,装置应能符合本标准4.1.4的规定。此项试验可结合本标准6.4.2进行。 6.4.2 稳态控制精度试验 按图2连接试验电路,主电路通电,装置运行,按照6.4.3设定装置的运行模式和相关控制目标,在测量仪器上读取并记录相关数据。 根据式(1)式(4)计算稳态

28、控制精度。计算结果应符合表2中第3项的规定。取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为最终稳态控制精度。 6.4.3 输出电流畸变率 按图2连接试验电路,主电路通电,装置按照恒无功模式运行,装置输出额定感性和容性无功,在测量仪器上读取并记录三相电流的畸变率,取最大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6.4.4 损耗试验 损耗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 按图 2 连接试验电路,试验负载为无功负载; b) 试验时,应保证负载处于工作状态,设置装置为无功补偿模式; c) 调节无功负载, 使其输出的无功功率分别为装置额定容性无功功率和额定感性无功功率, 各稳定运行 1 h; d) 测定每种工况下测点 3 的有功功率,计算装置在两种工况下

29、的有功功率平均值,应满足表 2的要求。 6.4.5 响应时间试验 响应时间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 按图 2 接好试验电路,试验负载为无功负载; b) 试验时,应保证负载处于工作状态,设置装置为无功功率补偿模式; c) 调节无功负载,使其从 10额定电流阶跃至 90额定电流输出;用测试仪器分别测量测点 2和测点 3 的电压、电流波形数据; d) 按照 3.7 的定义,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装置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 2 第 4 项的规定。 6.4.6 噪声试验 按GB/T 134222013中 5.1.16条的方法测量,测量频率范围为2 kHz20 kHz频段。测量值均应符合表1中第5项的规定。

30、6.5 温升试验 按GB/T 7251.1中的试验方法进行。主要元器件的温升限值应符合5.6的规定。 T/CPSS 10032018 11 6.6 电磁兼容性试验 6.6.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GB/T 17626.2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7.1.1的规定。 6.6.2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按GB/T 17626.12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7.1.2的规定。 6.6.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按GB/T 17626.4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7.1.3的规定。 6.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按GB/T 17626.5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7.1.4的规定。 6.6.5 电磁发射试验

31、 按GB 17799.4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7.2的规定。 7 检验规则 7.1 试验分类 试验分为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 7.2 出厂试验 装置的所有电器元件、仪器仪表等配套件,在组装前应检验其型号、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 每台装置组装完成后均应进行出厂试验。出厂试验项目见表4。试验合格后,填写试验记录并签发出厂合格证明。 每台装置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该台即为不合格,应进行返工。返工后应进行复试,直至全部指标符合要求,方可签发出厂合格证明。 7.3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可在一台装置上或相同设计, 但不同规格的装置上进行。 型式试验产品应是经出厂试验合格后的产品。

32、在下列任一情况下应进行型式试验: 连续生产的产品每 5 年进行一次型式试验; 设计、制造工艺或主要元器件改变,应对改变后首批投产的合格品进行型式试验; 新设计投产(包括转厂生产)的产品,应在生产鉴定前进行产品定型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项目见表4。 进行型式试验时,达不到表4中型式试验项目任何一项要求时,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型式试验不合格,则该产品应停产。直到查明并消除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且再次进行型式试验合格后,方能恢复生产。 T/CPSS 10032018 12 进行定型型式试验时,允许对产品的可调部件进行调整,但应记录调整情况。设计人员应提出相应的分析说明报告,供鉴定时判定。 表4 出厂试验和

33、型式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型式 试验 出厂 试验 技术要求 章条号 试验方法 章条号 备注 1 结构和外观检查 5.3 6.2.1 2 外壳防护试验 5.3 6.2.1 3 功 能 试 验 通信功能 4.3 6.2.2 4 显示、操作 4.4 6.2.3 5 保护 功能 输出过流保护 4.2.1 6.2.4.2 超温保护 4.2.2 6.2.4.3 交流输入欠压保护 4.2.3 6.2.4.4 交流输入过压保护 4.2.4 6.2.4.5 交流输入欠频率保护 4.2.5 6.2.4.6 交流输入过频率保护 4.2.6 6.2.4.7 主电路器件损坏切除保护 4.2.7 6.2.4.8 6

34、绝缘试验 5.5 6.3 7 性能试验 运行模式试验 4.1 6.4.1 稳态控制精度试验 表 2 6.4.2 输出电流畸变率试验 表 2 6.4.3 损耗试验 表 2 6.4.4 响应时间试验 表 2 6.4.5 噪声试验 表 2 6.4.6 8 温升试验 5.6 6.5 9 电磁 兼容性试验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5.7.1.1 6.6.1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5.7.1.2 6.6.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5.7.1.3 6.6.3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5.7.1.4 6.6.4 电磁发射试验 5.7.2 6.6.5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和随机文件 8.1.1 铭牌 在产品铭牌上应标明: a) 产品名称; b) 产品型号; c) 产品额定值(应至少包括接线方式、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输出电流、质量、防护等级项目); d) 制造商名称; e) 制造日期(或其代码); T/CPSS 10032018 13 f) 产品编号。 8.1.2 随机文件 制造商应随机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a) 装箱清单; b) 安装与使用说明书; c) 产品合格证明。 8.2 包装与运输 产品包装与运输应符合GB/T 13384的规定。 产品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有剧烈振动、冲击、不应倾倒倒置。 8.3 贮存 产品贮存应符合GB/T 3859.12013的规定。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