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500件,期末在产品数量为400件,原材料系伴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的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完全一致。,期末在产品的完程度为50%。有关费用资料见下表。要求采取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成本。
解:
项 目
直接材料
燃料及动力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 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7900
172
28
750
18850
本月发生费用
36000
1032
168
2750
39950
合 计
53900
1204
196
3500
58800
完工产品成本
38500
860
140
2500
4
月末在产品成本
15400
344
56
1000
16800
依照下列表中资料,利用连环替代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原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甲产品材料消耗资料表
项 目
计量单位
计划指标
实际指标
产品产量
吨
200
190
材料单耗
千克
300
320
材料单价
元
15
20
解: 材料计划总成本=200×30×15=900000元
材料实际总成本=190×320×20=1216000元
总差异 = 实际材料费用 - 计划材料费用= 1216000- -900000 = 316000(元) (超支)
原因分析:
因为产量下降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 190×300×15–200×300×15= - 45000(元)
因为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190×320×15-190×300×15= 57000(元)
因为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190×320×20-190×320×15= 304000 (元)
结论:上述产量、单耗、单价三个原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45000)+57000+304000= 316000 (元)
2.某企业第一车间每个月需要甲零件件,该零件既能够自制又能够外购。假如自制,每件发生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分派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另外还需购置一专用模具,需支出元。假如外购,外购单价为46元。要求:
(1)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议。
(2)假如该零件外购后,闲置的能力能够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销售收入10000元,发生变动成本4000元,每件分派固定成本2元。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议。
解:(1)有关成本分析表
有关成本
自 制
外 购
直接材料
30× = 60000
直接人工
10× = 0
变动制造费用
4× = 8000
专属成本
2 000
外购成本
46× = 9
合 计
90000
9
自制成本 = (30 + 10 + 4)× + = 90000 (元)
外购成本 = 46 × = 9 (元)
自制成本90 000<外购成本9 (元)
结论:应自制甲零件,这么能够多取得利润元。
(2)有关成本分析表
有关成本
自 制
外 购
直接材料
30×2 000 = 60000
直接人工
10×2 000 = 0
变动制造费用
4×2 000 = 8000
机会成本
10 000–4000 = 6000
专属成本
外购成本
46×2 000 = 9
合 计
96000
9
自制成本 = (30 + 10 + 4)× + + (10 000 – 4000) = 96000 (元)
外购成本 = 46 × = 9 (元)
自制成本96000>外购成本9 (元)
结论:应外购甲零件,这么能够多取得利润4000元。
3.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计量单位
计划
实际
产品产量
件
210
200
材料单耗
千克
10
12
材料单价
元
5
4
材料费用
元
10 500
9 600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采取原因分析法分析各原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解:总差异 = 实际材料费用 - 计划材料费用= 9600 -10500 = - 900 (元) (节约)
原因分析:
因为产量下降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 200×10×5–210×10×5= - 500 (元)
因为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200×12×5-200×10×5= (元)
因为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200×12×4-200×12×5= - 2400 (元)
结论:上述产量、单耗、单价三个原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500)++(–2400)= - 900 (元)
4.某厂某产品本月完工32台,月末在产品16台,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6800元、直接工资5600元、制造费用4800元;本月发生费用为:直接材料70000元、直接工资3元,制造费用21200元。在产品完工程度估量为50%。要求:采取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解:
直接材料分派率=(6800+70000)÷(32+16)=1600元/台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32×1600=512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16×1600=25600元
在产品约当产量=16×50%=8台
直接工资分派率=(5600+3)÷(32+8)=940元/台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工资费用=32×940=3008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8×940=7520元
制造费用分派率=(4800+21200)÷(32+8)=650元/台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2×650=208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650=5200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51200+30080+20800=102080元
在产品总成本=25600+7520+5200=38320元
5.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项 目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件)
200
22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
30
28
材料单价(元)
500
480
材料费用
3000000
2956800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采取原因分析法分析各种原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解:总差异 = 实际材料费用 - 计划材料费用= 2956800 -3000000 = - 43200 (元) (节约)
原因分析:
因为产量下降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 220×30×500–200×30×500= 300000 (元)
因为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220×28×500-220×30×500=- 20(元)
因为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220×28×480-220×28×500= - 123200 (元)
结论:上述产量、单耗、单价三个原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00000+(-20)+(–123200)= - 43200 (元)
6.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百分比分派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解:(1)第一工序完工率=70%×50%÷(70%+30%)=35%
第二工序完工率=(70%+30%×50%)÷(70%+30%)=85%
(2)在产品约当产量=300×35%+300×85%=360件
(3)原材料费用分派率=2900/(140+360)=5.8元/件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在产品材料费用=360×5.8=2088元
加工费分派率=1350/(140+360)=2.7元/件
完工产品加工费=140×2.7=378元 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
(4)完工产品总成本=812+378=1190元 在产品总成本=2088+972=3060
7.某企业只生产一个产品,预计单价为元,销售量为3000件,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为20%。要求:
(1)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
(2)若该产品由3个工序加工而成,有关的成本结构资料如下表所示,分解目标成本。
成本项目
成本结构
直接材料
半成品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第一工序成本结构
第二工序成本结构
第三工序成本结构
80%
75%
85%
12%
15%
10%
8%
10%
5%
(1)目标成本为1500元
(2)
成本项目
目标成本
第三工序目标成本
第二工序目标成本
第一工序目标成本
直接材料
765
其中:半成品
1275
956
直接人工
150
191
115
制造费用
75
128
76
合 计
1500
1500
1275
956
8依照下列表中资料,利用连环替代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原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甲产品材料消耗资料表
项目
计量单位
计划指标
实际指标
产品产量
吨
200
190
材料单耗
千克
300
320
材料单价
元
15
20
利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原因影响如下:
材料计划成本=200×300×15=900 000(元)
材料实际成本=190×320×20=1 216 000(元)
分析对象:1 216 000—900 000=316 000(元)
计划指标:200×300×15=900 000元
第一次替代:190×300×15=855 000元
第二次替代:190×20×15=912 000元
第三次替代:190×320×20=l 216 000元
因为产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45 000元;因为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57 000元;因为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304 000元。以上三个原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上升了316 000(-45 000+57 000+304 000)元。
9.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耗用某种原材料1530千克,每千克3.50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乙产品实际产量为100。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千克;丙产品实际产量为3〔〕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千克。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采取定额耗用量百分比分派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1. 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50×3=450(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l00×1.5=150(千克)
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00×4=1200(千克)
材料定额耗用量分派率=1530/(450+150+1200)=0.85
甲产品应分派的材料实际数量=450×0.85=382.50(千克)
乙产品应分派的材料实际数量=150×0.85=127.50(千克)
丙产品应分派材料实际数量=1200×0.85=1020(千克)
甲产品应分派的材料费用=382.50×3.5=1338.75(元)
乙产品应分派的材料费用=127.50×3.5=446.25(元)
丙产品应分派的材料费用=1020×3.50=3570(元)
10.某企业本年度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
产品名称
产量(件)
单 位 成 本(元)
计划
实际
上年实际
本年计划
本年实际
甲产品
1650
2200
100
90
89
乙产品
550
550
200
190
188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减少任务和实际完成情况,并分析因为产品产量、品种组成和单位成本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减少任务完成情况的影响。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减少任务
可比
计划
单位成本
总 成 本
降 低 任 务
产品
产量
上年
计划
上年
计划
减少额
减少率
甲
乙
共计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可比
实际
单 位 成 本
总 成 本
完 成 情 况
产品
产量
上年
计划
实际
上年
计划
实际
减少额
减少率
甲
乙
共计
2.计算的成果如下: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减少任务
可比
计划
单位成本
总 成 本
降 低 任 务
产品
产量
上年
计划
上年
计划
减少额
减少率
甲
1650
100
90
165000
148500
16500
10%
乙
550
200
190
110000
104500
5500
5%
共计
275000
253000
2
8%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可比
实际
单 位 成 本
总 成 本
完 成 情 况
产品
产量
上年
计划
实际
上年
计划
实际
减少额
减少率
甲
2200
100
90
39
20
198000
195800
24200
11%
乙
550
200
190
188
110000
104500
103400
6600
6%
共计
330000
302500
299200
30800
9.33%
产量原因的影响:减少额4400元,减少率0
品种组成的影响:减少额1100元,减少率0.33%
单位成本的影响:减少额3300元,减少率1%
1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估量为50%,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为20件。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如下表所示。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成果填人下表中
1. 编制的成本计算单如下:解:
解:摘要
直接材料
燃料及动力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共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756
139.60
576.25
275.50
2747.35
本月发生额
37844
6570.40
10973.75
16884.50
72272.65
共计
39600
6710
11550
17160
75020
产品产量
完工产品产量
100
100
100
100
100
在产品约当产量
20
10
10
10
共计
120
110
110
110
单位成本
330
61
105
156
652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33000
6100
10500
15600
652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6600
610
1050
1560
9820
2.利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原因影响如下:
材料计划成本=200X300X15=900 000(元)
材料实际成本=190X320X20=1 216 000(元)
分析对象:1 216 000—900 000=316 000(元)
计划指标:200X300X15=900 000元
第一次替代:190X300X15=855 000元
第二次替代:190X320X15=912 000元
第三次替代:190X320X20=l 216 000元
因为产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45 000元;因为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57 000元;因为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304 000元。以上三个原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上升了316 000(-45 000+57 000+304 000)元。
1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
要求:采取定额费用百分比法分派材料费用。
原材料定额费用:A产品:8×600=4800(元)B产品:4×800=3200(元)
材料费用分派率=10000/(4800+3200)=1.25
两种产品应分派的材料费用:A产品:4800×1.25=6000(元)B产品:3200×1.25=6000(元)
13.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百分比分派。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000吨公里。
要求:采取交互分派法计算分派修理、运输费用
解析:交互分派法,它是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派。第一步,依照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派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派;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派后的费用(即交互分派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派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派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派。
1.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分派率为(交互分派率)如下:
修理车间=18000÷30000=0.6元/小时
运输车间=2200÷4000=0.55元/吨公里
运输部门应分派修理费=1500×0.6=900元
修理部门应分派运输费=×0.55=1100元
2.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劳务的分派率如下:
(1)修理车间对外分派的费用=18000-900+1100=18200元
注:修理车间交互分派前的费用18000,减去交互分派转出的运输部门应分派修理费900,加上交互分派转
入 修理部门应分派运输费1100,即为修理车间交互分派后的费用18200元;
修理车间对外提供劳务=24000+4500=28500小时
注: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500小时共计28500小时
修理车间对外分派率=18200÷28500=0.64元/小时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的修理费=24000×0.64=15360元
行政管理部门的修理费=4500×0.64=2880元
(2)运输车间对外分派的费用=20-1100+900=21800元
注:运输车间交互分派前的费用20,减去交互分派转出的修理部门应分派运输费1100,加上交互分派
转入运输部门应分派修理费900,即为运输车间交互分派后的费用21800元;
运输车间对外提供劳务=3+6000=38000公里
为基本生产车间运输3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6000公里共计38000公里
运输车间对外分派率=21800÷38000=0.57元/吨公里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的运输费=3×0.57=18240元
行政管理部门的运输费=6000×0.57=3420元
14.某企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取逐渐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
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成本还原分派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共计÷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共计
=15200÷30400=0.5
半成品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分派率×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
原材料半成品成本还原=0.5×18240=9120元
工资及福利费半成品成本还原=0.5×6780=3490元
制造费用半成品成本还原=0.5×5180=2590元
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原材料还原后产品成本=9120
工资及福利费还原后产品成本=6420+2490=9910
制造费用还原后产品成本=5880+2590=8470
产成品单位成本=还原后产品总成本÷产量
原材料单位成本=9120÷100=91.2
工资及福利费单位成本=9910÷100=99.1
制造费用单位成本=8470÷100=84.7
15.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
要求:按定额工时百分比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派;
解:(1)产品定额工时:A产品=15/60×14000=3500(小时) B产品=18/60×10000=3000(小时) C产品=12/60×13500=2700(小时)
工资费用分派率=23000/(3500×3000×2700)=2.5 各产品分派工资费用:A产品=2.5×3500=8750(元)
B产品=2.5×3000=7500(元) C产品=2.5×2700=6750(元)
16.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百分比分派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解:(1)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第一工序 70%×50%=35% 第二工序 70%+30%×50%=85%
(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工序 300×35%=105(件) 第二工序 300×85%=255(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共计=105+255=360(件)
(3)原材料费用分派率=2900/(140+360)=5。8(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 加工费用分派率=1350/(140+360)=2。7(元) 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 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
(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元)
17.某企业生产A产品,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0000元,直接人工费用2500元,制造费用1500元。本月实际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94000元,直接人工费25000元,制造费用15000元。完工产品50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30元,单件工时定额3.8小时。月末在产品4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5元,工时定额2.5元小时。 要求:采取定额百分比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成本。
解:(1)分派材料费用:完工产品材料定额 费用=5000×30=150000(元) 月末在产品材料定额费用=400×24=10000(元)原材料费用分派率=(30000+194000)/(150000+10000)=1.4 完工产品应分派的材料费用=150000×1.4=210000(元) 在产品应分派的材料费用=10000×1.4=14000(元)
(2)分派人工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5000×3.8=19000(小时) 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400×2.5=1000(小时)人工费用分派率=(2500+25000)/(19000+1000)=1.375(元/小时)完工产品应分派的人工费用=19000×1.375=26125(元)在产品应分派的人工费用=1000×1.375=1375(元)
(3)分派制造费用:分派率=(1500+15000)/(19000+1000)=0.825(元/小时) 完工产品应分派的制造费用=19000×0.825=15675(元)在产品应分派的制造费用=1000×0.825=825(元)
(4)完工产品成本=210000+21625+15675=251800(元) 在产品成本=14000+1375+825=16200(元)
18.某企业本年度各种产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资料如下:成本对比分析表
项目
本年计划成本
本年实际成本
成本差异额
成本差异率
A产品
1 000 000
980 000
B产品
2 500 000
2 600 000
C产品
3 800 000
4 000 000
共计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采取对比分析法,分析各种产品的成本差额额和成本差异率,并将计算成果填入上表中。
解:计算的成果如下:
成本对比分析表
项目
本年计划成本
本年实际成本
成本差异额
成本差异率
A产品
1 000 000
980 000
-0
-2%
B产品
2 500 000
2 600 000
100000
4%
C产品
3 800 000
4 000 000
00
5.26%
共计
7300000
7580000
280000
3.38%
19.某企业本年度生产五种产品,有关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
产 品 别
实际产量( 件)
计划单位成本(元)
实际单位成本(元)
可比产品
A产品
200
150
162
B产品
300
200
180
C产品
800
1 200
1 150
不可比产品
D产品
260
380
400
E产品
400
760
750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按产品别计算企业所有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将计算成果填入下表中。
所有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
产品名称
总 成 本(元)
差 异
按计划计算
按实际计算
减少额(元)
减少率
可比产品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小计
不可比产品
D产品
E产品
小计
合 计
解:编制的“所有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如下:
所有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
产品名称
总 成 本(元)
差 异
按计划计算
按实际计算
减少额(元)
减少率
可比产品
A产品
300000
32400
2400
8%
B产品
60000
54000
-6000
-10%
C产品
960000
90
-40000
-4.17%
小计
1050000
1006400
-43600
-4.15%
不可比产品
D产品
98800
104000
5200
5.26%
E产品
304000
300000
-4000
-1.32%
小计
402800
404000
1200
0.3%
合 计
1452800
1410400
-42400
-2.92%
20.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材料项目标有关资料如下:材料项目标有关资料
材料名称
单位耗用量
材料单价(元)
材料成本(元)
差 异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A材料
100
95
10
8
1000
760
-240
B材料
200
210
20
22
4000
4620
620
C材料
500
490
8
7
4000
3430
-570
共计
-
-
-
-
9000
8810
-190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计算材料耗用量和材料价格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解:计算的成果如下:
分析对象=8810-9000=-190(元)
材料耗用量变动对单位材料费用影响=(95-100) ×10+(210-200) ×20+(490-500) ×8=70(元)
材料单价变动对单位材料费用的影响=(8-10) ×95+(22-20) ×210+(7-8) ×490=-260(元)
21.某企业生产A产品,材料项目标有关资料如下:
材料项目有关资料表
材料名称
计 划
实 际
差 异
(元)
耗用量(千克)
配比
单价(元)
成本(元)
耗用量(千克)
配比
单价(元)
成本(元)
甲
100
33%
10
1000
110
36%
10
1100
100
乙
80
27%
8
640
100
32%
9
900
260
丙
90
30%
9
810
80
26%
7
560
-250
丁
30
10%
50
1500
20
6%
60
1200
-300
共计
300
100%
-
3950
310
100%
-
3760
-190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分析单位产品材料耗用总量、材料配比和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程度。
解:计算的成果如下:
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3950/300=13.17(元)
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110×10+100×8+80×9+20×50)/310=11.68(元)
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实际单价=3760/310=12.13
分析对象=3760-3950=-190
各原因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的成果如下: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总量对单位成本的影响=(310-300) ×13.17=131.70(元)
材料配比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1.68-13.17) ×310=-461.90(元)
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2.13-11.68) ×310=139.50(元)
各原因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131.70-461.90+139.50=190(元)
22.某企业生产多个产品,其中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工时及工资资料
项 目
单位
计划
实 际
差 异
小时工资率
4
4.5
单位产品工时
小时
100
95
单位产品工资
元
400
427.50
+27.50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采取原因分析法,分析各原因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费用的影响。
解:计算的成果如下:分析对象=427.50-400=27.50
效率差异的影响=(95-100) ×4=-20(元) 分派率差异的影响=(4.5-4) ×95=47.50(元)
23.某企业生产多个产品,其中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工时及制造费用资料
项 目
单位
计划
实际
差 异
单位产品工时
小时
500
510
制造费用分派率
8
7.2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
元
4000
3672
-328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采取原因分析法,分析各种原因变动对单位成本中制造费用的影响。
解:计算的成果如下:分析对象=3672-4000=-328(元)
效率差异的影响=(510-500) ×8=80(元)
制造费用分派率变动的影响=(7.2-8) ×510=-408(元)
24.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 该企业采取逐渐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
项目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共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15200
—
6420
5880
275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
18240
6980
5180
30400
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 100件
项目
还原分派率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还原前产品成本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中半
成品成本还原
原后产品总成本
产成品单位成本
解: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解析:
成本还原分派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共计÷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共计
=15200÷30400=0.5
半成品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分派率×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
原材料半成品成本还原=0.5×18240=9120元
工资及福利费半成品成本还原=0.5×6780=3490元
制造费用半成品成本还原=0.5×5180=2590元
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原材料还原后产品成本=9120
工资及福利费还原后产品成本=6420+2490=9910
制造费用还原后产品成本=5880+2590=8470
产成品单位成本=还原后产品总成本÷产量
原材料单位成本=9120÷100=91.2
工资及福利费单位成本=9910÷100=99.1
制造费用单位成本=8470÷100=84.7
25.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假定甲产品产销平衡,预计来年甲产品的销售量为1500件,单价为50元。生产该产品需交纳17%的增值税,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