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科学案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14643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案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案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菜花开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油菜花开了》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以观察油菜花为基点,从观察单种的油菜花的活动扩展到其他各种各样的花,进行花的专题研究,然后又从对花的构造的研究过渡到对果实和种子的研究,最后从植物的繁殖延伸到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本课由“观察一棵油菜”、“观察一朵油菜花”、“观察一棵油菜的花”等三个活动组成,从中渗透着“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顺序,旨在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帮助学生真正建立起关于花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解剖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有关花的观察内容; 2、认识到观察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顺序来展开,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观察更全面; 3、知道一朵完全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四部分组成的; 4、意识到花的各部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不一样的,能通过对一棵油菜的花的观察推测花的变化过程; 5、通过油菜花的观察活动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各种各样花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观察一棵青菜。 1、出示一棵青菜,问:这是什么植物? (意图:对于平常在吃的青菜学生了解得较多,可以马上认出来,但对于开了花、结了果的青菜学生却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先让学生认一认,以引起他们对身边农作物的关注。) 2、区分青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3、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青菜的花,谁能帮我在上面摘一朵青菜的花。 (意图:一棵青菜上的花很多,因此学生对一朵花和一簇花容易混淆,通过这个摘一朵青菜花的活动使学生明确我们要研究的是一朵青菜花。) (二)局部分解,认识花的构造。 1、(师手拿着学生摘下的青菜花)问:观察一下这朵青菜花,你有什么发现? 2、引入:小小的青菜花里面又是怎么样的呢?要研究这个问题该怎么办? (意图:观察物体最好是从整体入手,先获得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局部的重点观察,这样可以使观察更全面,对于花的观察研究是这样,对于花的构造的观察也是这样。安排这样一环节就是迫使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青菜花,如颜色、大小等,同时自然地引出下一个活动:花的构造的观察。) 3、发给每个小组一朵青菜花,小组合作进行观察,并提示:看不清也可用放大镜。 (1)小组合作观察并记录。 (2)汇报交流。 (意图:在汇报交流中针对学生一些观察模糊、是是而非的内容,引发他们的争论,从而促使他们再进一步地去深入研究,进而引入“花的解剖”,从中也使学生明白解剖花的真正意义所在:为了获得更多的观察发现。) 4、讨论:青菜花的解剖怎么进行?在青菜花的解剖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1)解剖中镊子的使用方法指导。 (2)关于解剖顺序的讨论。 (3)关于解剖下来各部分的分类摆放问题的讨论。 (4)关于解剖中的其他注意事项的讨论,如要小心等。 (5)关于解剖后观察内容的讨论。 5、发给观察记录表,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花的解剖观察活动。 青菜花的观察记录 主要部分 数量 颜色 形状 其他发现 萼片 花瓣 雄蕊 雌蕊 6、汇报交流。 (意图:教材中对于花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数量、颜色、气味等方面,但通过前两个班的教学发现这青菜花根本闻不出什么气味,有的学生说是嗅的,有的说是香的……在交流中就比较难处理,甚至还有的学生在闻雄蕊的气味时把雄蕊吸到鼻孔里去了,相反对于各部分的形状却关注的很多,都写在“其他发现”中了,他们这样描述:花瓣象扇子一样,雄蕊象火柴梗一样……这样比喻式的描述对科学研究来说可能是不严谨的,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符合他们的思维水平,对于他们建立关于花的构造的具体概念是有帮助的,所以把“气味”改成了“形状”。) (三)回归整体,推测花的变化过程。 1、师从一棵青菜上摘下一朵花瓣萼片快凋谢完的花放在实物投影仪上,问:看一下,这朵青菜花的花瓣萼片的数量是多少? 2、讨论:怎么会这样? 3、你猜测一下,这朵青菜花如果让它继续生长,还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4、发给每小组一棵青菜,师:能不能从整棵青菜的花的观察中找到证据? (1)小组合作观察。 (2)汇报交流。 5、除了这些东西外,在这棵青菜上还有什么?(花蕾) 6、让学生推测花蕾的生长变化过程,并以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意图:这个环节遵循了“判断――证据――新发现――新证据”的一般思维模式,首先学生根据对正在凋谢的青菜花的观察,作出花开以后生长变化过程的描述性判断,接着通过整棵青菜花的观察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判断,然后发现花蕾,对于花蕾也就是花开的整个生长变化过程作出判断,并画下来,最后再通过课外跟踪观察一朵花的活动寻找证据,这样一步一步地进行,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四)课堂延伸,把花的研究引向深入。 1、这些仍旧是我们的猜测,要证明你的猜测,你该怎么做?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样去观察? 3、汇报交流。 (意图:课堂延伸是把课堂探究活动引向课外,引向深入。这就必须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但又不能停留在兴趣的激发上,还应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使他们能做、会做,否则再浓的兴趣,学生因为不会做还是要中断探究的,从而使科学课变得“华而不实”,因此,当激发学生课外去跟踪观察花的兴趣后还必须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如“如何跟踪观察一朵青菜花的生长变化?”“如何在不损伤花的前提下做记号?”“观察些什么,多少天去观察一次?”“如何记录自己的每次观察结果?”……另外,课堂延伸也不一定非要把第一课的探究活动直接引向第二课,其实学生在课外跟踪观察青菜花的生长变化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其他植物的花,而一旦他们关注其他植物的花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会产生,如“这种植物花的花瓣数量是不是也是四片?”……这就已经很自然地延伸到下节课的探究内容中去了。) 教学反思: 一、科学课的材料准备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能照本宣科。本课教材中选用的研究材料是油菜花,而这个油菜花在我们宁波地区是较少见的,但在这里,这个季节中最多的是青菜花,因此在教学中我改用了青菜花,一方面它和油菜花同属十字花科,构造简单,易于学生研究;另一方面青菜花又是学生身边最熟悉而又非常陌生的植物,最熟悉是因为青菜是学生常吃的一种蔬菜,非常陌生是因为学生对身边事物很少关注,对开了花、结了果的青菜更是几乎不认识,因而在课堂中出示青菜花的时候,学生都认为是油菜花。因此,本课改用青菜花还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另外,为配合科学课的教学,学校专门开辟了一块农田,种了青菜、豌豆、南瓜等各种农作物,还有凤仙花、兰花、菊花等各种花卉,这样,在上《各种各样的花》、《豌豆荚里的豌豆》、《植物的一生》等课都是在这块田里直接上的,非常方便省时。 二、亲历活动不能简单机械化。“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是《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倡和要求的,但亲历活动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操作,而是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做是为了更深入地探究,获得更多的发现。在本课指导学生解剖花这个环节的设计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指导学生把花解剖,这就变成了典型的“为解剖而解剖”,是简单重复,这样就失去了解剖的意义。而有了前面两个环节做铺垫,不用教师言语,学生也会很自然地明白解剖的真正价值:为了更深入地观察花,获得更多花的观察发现。 三、要充分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科学课堂的许多东西是不可预设的,具有动态生成性,而作为科学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进而促进科学概念的建立和形成。在本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在用放大镜观察青菜花后,一个小组在汇报中这样描述到:“我们组发现青菜花有花叶、花瓣、花蕊、花心、花粉……”一听同学们都笑了,的确一开始我也觉得在说些什么玩意儿,没有头绪,但猛地又一想,这可能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花构造的观察发现。于是,我就请这一组的汇报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下边指边汇报。果然,他们讲的“花叶”、“花蕊”、“花心”分别是花的萼片、雄蕊、雌蕊,从中我“顺手牵羊”归纳给出有关花构造的科学概念:青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四部分组成的,在雄蕊头上还有花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