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隆中对说课.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14231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中对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隆中对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隆中对说课稿 大冶市滨湖学校 黄美珍 我说课的题目是《隆中对》,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地位 《隆中对》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这篇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之为“隆中对”。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战略形势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2、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 能力目标:学习说理的一些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代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早日成才,谱写青春华章。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 设计理由:隆中对策集中表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 设计理由: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这个形象的塑造是逐步深入完成的,所以教学重点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理解能力,对于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仅仅围绕一篇课文对字词意义和句子翻译,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 三、说教法 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课堂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对课文内容及人物形象进行剖析,让学生在体验、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环节:导入------问计-------应对------评英雄------谈启示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杜甫的《蜀相》,以其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导入本课 二、问计 多媒体展示四个问题: • 1 是谁在问? • 2 问什么? • 3 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问的? • 4 问谁?为什么要问他? 1、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以上四个问题。 2、讨论解决这四个问题。 三、应对 多媒体展示两个问题: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2)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1、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2、根据诸葛亮的应对绘制地图。 3、初析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四、评英雄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最受世人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在本文中他还有哪些亮点? 五、谈启示 从诸葛亮身上的这些亮点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