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会宁县桃林中学 吴小红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反复朗读,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说出月色之美。
3. 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词句,体会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
【重点】
反复朗读,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说出月色之美。
【难点】
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词句,体会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读中悟、悟中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地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比气势、争地位,有着自己独特的素雅、高洁,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有这样一幅画轴,它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同游承天寺,赏明月、品经典。
二、 展示教学目标,明确本课任务。
三、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注意读音、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单独朗读。
3.全班齐读,注意节奏。
四、 疏通文意
1.结合课文注释,读懂文意。
2.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 读一份心情
1.注意屏幕上不同颜色的字,仔细推敲,从哪个词中能体会到苏轼怎么样的心情呢?如“欣然”,“遂”,“亦未寝”,“相与”“闲人”等。可以仿照以下句式:
我从 -------中,读出了作者---------的心情。
点拨:(1)欣然:高兴地样子
(2)无与:没什么,缺少志同道合的人。(很失落)
(3)遂:写出了毫不犹豫。
六、 赏庭中月色
1.这样的一对闲人步与中庭,看到了怎样的月色?
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有人这样评价这句话“全句无一字写月,无一字不在写月”。谁能用简要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找一找月色藏在那些词语里面?
生:“积水空明”写出了月色如水一般的澄澈;“竹柏影”有月光才有影子,月光的空明。
板书:澄澈透明、皎洁空明
2.出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
找出这三句的不同,并说说理由。
生:“盖”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已经深深的被这交接的月色所陶醉,以为是积水中的藻、荇交横,走近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竹柏影子啊!所以去掉“盖”字之后就没有这层意思了。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从“如”字可以看出,这是一句比喻句,如果去掉“如”字,就不是描写月色了。
七、 背景材料介绍
八、 说一位闲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
生:1.被贬之后还积极、乐观的人。
2. 闲情雅致,被贬后的落寞、自我排遣。
3. 郁郁不得志,豁达的乐观。
九、 寄语苏东坡
面对着在顺境中不浮不骄,在逆境中泰然自若的苏轼,面对着一生始终拥有一颗闲心领略江山风月的苏轼,你有什么感悟呢?
请同学们以苏轼,我想对您说:---------------------------------
余秋雨曾说过:“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也成就了苏轼”。苏东坡是一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心就像这轮明月一般空明,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空明,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