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红军过草地的四个场景的片段内容,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探究课文更深的内涵。感悟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我们塑造的红军领袖的高大形象。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之间通过对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投影出示)
①课文中通过哪些事例、塑造哪几个人物形象,表现伟人的高大形象 ?
②红军战胜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内容去回答。
③哪些地方表现领袖和战士在一起,体现“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 ?
〔讨论〕要求学生在认真思考后精读课文,细品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示〕①课文描写的人物很多,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例来思考。
②从《马赛曲》中悟出的道理来引发思考。
③从课文中举例说明。
3.交流讨论情况。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得出答案。
〔小结〕①课文中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一是刘少奇,二是彭德怀,三是周团长。刘少奇关心战士,彭德怀杀死自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周团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等,表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高贵品质。
②毛泽东从《马赛曲》中悟出了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这番话道出了革命理想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红军长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正是凭着这种精神财富,红军指战员“不仅感到了力量,忘记了饥饿,而且还看到了中国革命最美好的期望”。红军战士就是高唱法国歌曲《马赛曲》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使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战胜了长征中的困难。
③例如:刘少奇面对彭军团长饿极而栽倒在草地上的情景,先是命令警卫员弄炒面,继而生气地批评警卫员,当得知是自己冤枉了警卫员后,又抚摩着警卫员的身体并向他赔礼道歉,这些富有个性的言行,充分展现了刘少奇急人之难、官兵一致、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等。
(四)形成运用, 巩固提高
〔应用〕1、彭德怀一副铮铮硬骨,既然下决心枪杀了自己的战马,又为何要“溢出串串泪水”?你能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注意〕此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思维、想像能力。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在特定的情形下,他看到更多的同志倒在千里的草地上,促使他作出杀掉心爱的战马以挽救同志们生命的决定。而警卫员又以身护马,哭天抢地哭战马,使彭德怀串串眼泪悼战马的镜头,让学生体会彭德怀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应用〕2、文中写到:“彭德怀惨然一笑”根据课文的内容“惨然”在这里应该怎样理解?
〔注意〕此题锻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从一般词典上查,“惨然”解释为“形容悲惨的样子”这样就不切合语境了,应该从“形容心理悲伤来思考”。
(五)课后小结, 拓展延伸
〔课后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以及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伟大领袖令人荡气回肠的睿智妙语和风神挥洒的伟大风采,给读者以强大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阅读魏国禄同志写的一篇回忆录《周恩来同志在长征中过草地》(节选),阅读下列短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有一次,大家都从干粮袋里拿出一点青稞麦来熬野菜汤喝,只有吴开生同志躲在远处,一股劲往外吐青草水。我走过去一看,才知道小吴是吃了有毒的青草,又怕周副主席知道了要担心,便偷偷躲了起来吐。而就在这个时候,周副主席知道了,很快就走过来,关切地问小吴:
“你病了吧?”
“没,没有。”
“没有病怎么吐呢?”
“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就是野菜太苦了,吃下去头昏脑胀,全身无力,……”
周副主席深有体会地点点头,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这就是革命。我们暂时吃点苦,将来,人民就可以不吃苦。因此,我们还要准备吃大苦。现在嘛,可以多掺些青稞麦吃。”当他知道小吴没有青稞麦时,便叫我把他节省下来的青稞麦分两碗给小吴;鼓励小吴要坚持走 出草地,把革命进行到底,眼下走不动,就骑他的马。小吴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坚决地表示:“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跟着党和毛主席,跟着首长走,走出草地,革命到底!”周副主席就是这样,不仅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而且对同志非常关心,有一种公而忘私的高尚共产主义风格。
近午夜的时候,天空狂风呼啸,大雨倾盆。雨水从帐棚透漏而下,淋得我们浑身精湿,冷得我们不住颤抖。就在这时,周副主席派值班的同志来,要我们几个警卫员到他的办公的帐棚里去休息。同志们怕妨碍周副主席办公,不肯去。周副主席便亲自走来,命令我们去。没法子,大家只好进去,和周副主席一起,背靠背、肩并肩、心贴心地坐到天明。虽然草地上深夜的寒风凛冽、淋湿了的衣服冷得刺骨。可周副主席的亲切关怀却似一盆灼热的火烤着我们每颗心,伟大的阶级 友爱的涓涓暖流传遍了我们每个人的周身。
又走了几天,不仅身上的青稞吃光了。为了能够继续前进,上级命令杀马吃。可是,人多马少,很快就吃完了。我们就烧皮带。这些东西吃完了,又把我们随身携带的纸张强咽下去。一无所有了,就喝水充饥。这时,周副主席下了命令,叫我把他珍存的一点青稞炒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这是周副主席仅有的一点粮食,我舍不得拿出来,说:“那你吃什么呢?”
展开余文
周副主席用我们从未听到过严厉口气讲:“有同志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革命同志的生命,就会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我本来想争辩几句,但一想到周副主席往常教导我们的:“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时时刻刻为革命着想,应该舍己为公,舍己为人。”我知道再讲也没有用,就默默地把几把和生命同样价值的炒面拿给了同志们。同志们在周副主席的命令下,接过炒面,泡在水里,一边喝一边表示决心:“周副主席这样关怀我们,只要我们没有停止呼吸,爬也要爬出草地!”
〔思考与解答〕1、请同学们认真读短文,分析课文和选文都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刻画人物用了那些表现手法?
〔小结〕这篇文章也表现了革命领袖对红军战士的亲切关怀和特有的伟人的雄才大略。文章都表现红军指战员的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歌颂了周总理高尚的品质,展现了领袖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都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周总理的高大形象。
2、〔应用〕文章选择了几件典型事例,再现了周副主席的光辉形象?
〔点评〕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读文章能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内容来分析,能提高分析文章的能。,
〔小结〕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一是分青稞麦给小吴;二是亲自叫警卫员到帐棚避风雨;三是命令把珍藏的一点青炒面全部分给战士;四是对战士进行革命宣传教育。
3、〔应用〕阅读文章后,你会有不少感受。你认为周副主席是怎样的一个人?也可以根据平时掌握的材料做简要的分析 。
【语文资料采撷】
1.关于“攻占娄山关”
娄山关,又娄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北大娄山中。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这次战斗,打了两天:2月25日黄昏,微雨阵阵,乍阴乍晴,直到26日拂晓,经过反复多次肉搏,击溃白军王家烈四个团,终于攻占娄山关,当时大雾弥漫,山黑月小。毛泽东的《忆秦娥 娄山关》词,即作于此时。课文中写道:“周团长是攻占娄山关的英雄,为革命已经失去一条腿……”就是这一次战斗。
2.关于《马赛曲》
《马赛曲》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词、曲均出自鲁日德利尔。作于1792年奥地利、普鲁士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形势下,表达了法国人民争民主、反暴政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原著《莱茵河军队战歌》,因马赛营志愿军在进军巴黎时歌唱此曲而有《马赛曲》之称。1795年定位法国国歌,第二帝国时被废弃,第三共和国时恢复为国歌,沿用至今。课文中写道:“万籁俱寂的草地夜空,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的歌声。”
3.杨成武回忆过草地(节选)
草地的情景,真使人怵目惊心!举目一望,是茫茫无边的草原,在草丛上面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不辨东南西北。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淤黑色,散发出腐臭的气息。在这广阔无边的泽国里,简直找不到道路。脚下是一片草茎和腐草结成的“泥潭”,踩在上面,软绵绵的,用力过猛就会陷下去,拔不出腿。
风雨、泥泞、寒冷的折磨和饥饿的煎熬,使同志们的身体明显地衰弱下去了。有的感到两腿瘫软无力,举不起步。但我们牢牢地记住了主席的指示,越困难,大家团结得越紧。
草地,这残酷无情的草地,夺去了我们多少战友可贵的生命呵!不少同志长时间经受饥寒交迫的折磨,把全身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力气都消耗尽了。他们在死前的瞬间还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革命,还希望在北上抗日的征途中多跨一步。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英雄史迹,却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