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教科学
才教科学不久,总觉得小学科学很简单,我上课总是照本宣科,不停地讲,讲的很多,该背的让学生背着,可期末统考的时候一个大张口,学生考得很差。
究其原因,原来有些学生缺乏学科学的积极性,人在心不在,他们坐在那里,很少积极地投入科学上课内容,只是被动的接受书上现成的内容。科学上课方式枯燥,学生想课后背点点内容就行了。
总结失败,我觉得科学备课应该纵观全册全年级全小学内容,这样才能讲解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知识,也才能够提出适合他们的要求,吸引她们的兴趣。比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这时学生才初涉科学这门课程,先要让学生入门,引起学生学科学的强烈兴趣:要讲讲科学是什么,以及科学的重要性;课中知识要讲透,教师不懂的知识要看资料书,要查资料,讲解要有条理和重点。
更重要的是课堂要有趣。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走近科学,第一课是校园寻宝,要让同学知道什么是宝,就是我们需要的就是宝,校园里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宝。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寻,去发现,平时见到或没见到的宝贝,布置成任务。每节课要把书上的内容和身边的事物以及学生动手操作的事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非常感兴趣了,他们带着,养着自己带来的宝贝,走到班上把宝贝拿出来大谈一番,来去比较,来来去去,兴趣盎然。他们进行了校园寻宝,观察宝贝,整理百宝箱等书本知识全过程,他们觉得科学课生动有趣。就是身边事物的研究,不光是书本上抽象的学习。老师并该让他们做记录的要让他们动手做记录,比如写观察记录,制作标本时写卡片等。这样学生就进入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寻宝,观察宝贝,整理宝贝,记录宝贝。为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年级科学课主要是吸引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比如身边的植物和动物等,并自然从中学习一点常见的浅显的知识。通过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学会给植物简单的分类,知道动物的特征和它们生活习性的关系。学生觉得平时见到的这些平时怎么就没想到呢,太有趣了。学习身边的植物时把学生带入一些奇花异草之中,学生很感兴趣,这样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到了知识,开动了学生的脑筋,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比三年级的内容要深一点了。比如讲植物生活的秘密。就植物身体的各个部位作用及功能分别讲解,逻辑性要强些了。讲解时要把知识和图片结合起来,因为这样更形象。能带的教具上课都应该带到课堂上。比如讲解植物的根,要带白菜和葱。需要学生带的要让学生带来。需要学生做实验的要要求学生做,并做好记录。让学生学会观察,学生该查资料的 要查资料并学会制成资料卡。逐渐形成习惯。
学生观察后提出大胆的设想并作实验,比如鲫鱼的嘴一张一合是在喝水吗,要让学生想象,通过做有趣的实验学生就知道他们想要的答案了。
总之,认真备课。还要把课堂上成有趣的课:学生动手、动脑、动嘴、踊跃参与,课上课下连成一体。我想,这就像科学课了。
2014年9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