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调查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11948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暨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家长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的语文课程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大阅读观,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加强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研究,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养成,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终身学习能力的有力保证。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阅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厚实积累与基奠,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储备充足的养分。 研究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形成过程,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性研究,教师们一方面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了课外阅读管理与指导的实践能力;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不断学习、总结和交流,提升了理论水平。 2014年2月25日,学校课题组对实验班家长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旨在了解家长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方面的收获与变化。本次调查全班62名家长中共有50位家长参与。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以便及时有效给予纠正,针对学生阅读习惯问题对我班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学生在养成阅读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学生的常规工作制度,以便于建立严格的检查、评价制度,同时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班级特色。通过课题的开展,学生们在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还能不断地纠正不良的课外行为习惯,涵养自己的品行,提升自身的修养,丰富课余生活,逐步培养自己做内心丰富的高尚的人。 二、调查对象与抽样方式及结果 针对孩子存在的阅读习惯,设计了13项调查试题,对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一年级学生52人,共发放调查表52份,回收52份,从调查的52个学生中,我们发现:学生读课外书需要督促的占57%;学生没有养成坐姿习惯的占24%;学生的课外书大多是童话故事的占67%;不知道怎样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家长占31%;需要大人陪同孩子阅读的占48%;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生字词的占77%。以上调查分析反映,很多孩子或家长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坏习惯。 三、问卷分析与思考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阅读习惯方面存在着三个现象,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占58%,习惯一般占33%,习惯不良的占9%,从总体看,我校学生阅读习惯良好,学生家长的教育工作比较到位,具备了基本的阅读素养。但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内容和习惯养成方面做得不够,还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较被动,不能很好的引导孩子,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如下: 1、部分家长素质还不够高,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我校地处农村,大多学生为留守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家中只靠年老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们无暇也无力辅导孩子学习。许多家长意识上有偏差,认为孩子读课本就已很吃力,哪有精力读课外书,一味教导孩子读书就是多读课文,甚至有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即使在家的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也很低,平时很少有阅读行为,无法为孩子树立阅读课外书的榜样。家庭中,孩子们拥有藏书的数量偏少,大多数学生除了动画书、古诗词书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种类的图书。 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品质。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优秀的阅读品质。课余时间,学生大多被说话、打闹、玩小动作等事情占用,即使偶尔读书也只是晴蜓点水,一翻而过,留不下深刻印象,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很低,对于文字阅读感到非常困难。 3、经过半年的实验工作,大多数家长在家庭课外阅读的理念方面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部分家长已不仅只停留于支持、督促孩子读书,而且有不少的家长能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同时由于家长态度的转变,孩子也更愿意和家长交流自己阅读中的体会,这是个非常可贵的变化。     4、半年间,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已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占到50%,有50%的学生阅读习惯没有建立,但较刚入学后仍有一定提高。25%的学生在阅读所有书籍时都能做到“认真仔细”,另有25%的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能做到“认真仔细”,这样的转变令人可喜,不仅说明学生读书习惯有了良好的转变,也说明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进一步提高。     “以人为本”的理念告诉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和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孩子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家长学会引导孩子阅读,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今后应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学校成立习惯研究课题组,共同研究实施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们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阅读活动为主线,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籍,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等方面引导,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此外,针对小学生难以自控的问题,我们应注重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读书时,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写字时,做到腰背挺直,胸离课桌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长……与此同时,我们应多举行朗诵比赛等活动。 (二)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开展各种阅读活动能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针对学生爱表扬的特点,我们可以进行评比活动,评出读书表现好的同学,习惯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彰。让他们在评比的活动中去体验,去理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中树立榜样,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了,都希望被老师表扬,也成为榜样,让他们时时处处向榜样学习,带动这些学生。还要发挥好班长、组长的带头和核心作用。让其他学生进行对比反省,找差距,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开展诵读经典,将规范逐渐内化为行为,还可以紧扣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如: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了“读百本好书,做有志少年”、“好书大家换,真情无极限”等系列读书活动;国庆节前夕举行的“讲古圣人、伟人故事比赛”,在活动中,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在学校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必须积极地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创造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家长培养指导学生读书这一平台,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我校借助一些活动,在学习、读书等方面共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另外,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家长”评选工作,让家长把自己教子读书的科学方法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做法用书面的形式总结出来,全校评选出百名好家长。并请教育专家和优秀家长代表为全校家长作报告。家长通过撰写征文、听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技能提高素质,创造和谐的家庭阅读氛围,又能促进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教育连续性,提高教育实效性。 同时,为了促使家长配合学校更好地培养和指导学生课外读书习惯,我对家长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供其参考: 1、学生要有安静的读书环境 案例1:我曾经到一家服装店买衣服,看见老板的孩子坐在店里读书。店里装修得非常时尚,音乐放得震天响,完全掩盖了孩子的读书声。孩子没读几行就把注意力转移了,一会儿看看店里花花绿绿的广告牌,一会儿瞧瞧营业员如何向顾客推销衣服,一会儿再透过玻璃窗瞅瞅大街上的动静。 怎样的环境才适合孩子读书呢?我个人认为,读书的环境必须是安静的,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只有在无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的世界中去。 建议:不管家长从事的职业是什么,都要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让他们心无杂念,毫无干扰地阅读。 2、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给孩子作出阅读的榜样 案例2:有这样一种情况,当孩子提出要买书时,不管多少钱,父母都会答应。买完书回到家,父母便认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于是他们就忙碌于麻将桌、电脑桌前,甚至会责怪孩子花钱买了书又不看。 我认为,要求孩子热爱阅读,家长自己必须热爱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作为家长同样如此,一个民族的发展程度与国民读书的热情应该是成正比的。只有我们埋下头来阅读了,我们才有资格教育孩子主动阅读,深入思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建议:家长们不管自己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自己阅读,或陪孩子一起阅读,用实际行动去引导孩子。 3、家长要切实真正关心学生们的读书内容 不少家长觉得不容易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话题,其实家长们不妨从阅读上找突破口,读读孩子们的书,看看孩子究竟喜欢的是什么。家长积极参与孩子共同读书,可以一起读一本书,也可以分角色朗读一篇文章,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比如像刚刚学过的课文《美丽的小路》,这是一篇小动物爱护环境的课文,读起来非常有趣。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学习,并就有关的情节和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就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探讨,使学生从中受到了爱护环境的教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家长们也可以做这样的尝试,这样一来,孩子们觉得自己的阅读并不孤单,有父母、老师的陪伴。通过交流,也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同时,通过阅读之后的交流,家长们很好地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和孩子们顺利地沟通,给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引导。 建议:利用业余时间读读孩子的书,或者可以一起读一本书,再和他们交流交流,让孩子们觉得父母永远是他们阅读路上的知心朋友。 总之,从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使孩子阅读量增大,阅读面增广,语言积累丰富,口头表达能力增较强,习作方面就相应轻松一些。所以说家长的教育背景对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较大的影响。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我们针对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携手共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新局面,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家门一步,担负起家庭的荣辱;走出教室一步,担负起班级的荣辱;走出校门一步,担负起学校的荣辱,走上社会,担负起社会的荣辱,真正让好的阅读习惯伴随学生健康发展! 2014年10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