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作文夺分技巧之人物描写.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11943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夺分技巧之人物描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作文夺分技巧之人物描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 科 语文 课 题 中考作文夺分技巧之人物描写 课 型 新授 执教 金沙县安底中学 赵弟江 班级 九(9)班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能充分认识到作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性; 2、学习和掌握一些中考作文中人物描写的技巧,学以致用,提高作文水平。 过程 方法 通过例文对比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人物描写技巧。 情感 态度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以期能有效加强学生基本的语文素,从而培养起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和掌握中考作文的夺分技巧。 教学难点 在实际作文写作中,能有效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技巧,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引发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你们帮帮忙,愿意吗?我一个朋友“靖哥哥”把他的妻子给弄丢了,请大家帮他找一下。 存在问题:这个描述太笼统,太模糊,没有明晰的指向特征,以致无法区分。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作文中也时有发生,今天我们就来探讨…… 2.揭示课题:中考作文的人物描写 二、引导探究 (一)探究技巧一:抓住典型特征 1. 出示课件:观察漫画图片,找人物特征。 2.质疑:这幅漫画主要表现的人物特征是?——大眼睛…… 3.明确:从这几幅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会给见到他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例文分析(下面我们来读这段文字):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洗。” 质疑:你能找出这个人物形象的特征吗? 5. 引导回顾: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 6.分析后小结: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时,我们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 板书:抓住典型特征 7.牛刀小试:写一写现场的人。 (二)探究技巧二:写外貌不用“有” 1.指出刚才练习中人物外貌描写出现的问题: 在刚才的人物描写练习中,我发现这些词出现的频率较高,“有……,有……,还有……;一……,一……,一……”就如下面这段文字: “小芳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2. 存在问题:这样的写人语段就有很明显的堆砌痕迹,影响作文的质量,当然也影响作文的分数。现在我把它修改如下: “小芳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3.引导分析:比较一下,哪段读起来感觉更舒服一些? 4.小结:这样的改动,文章就更加文从字顺,读起来也就更加舒服。 板书:写外貌不用“有” (三)探究技巧三:写说不出现“说” 1.比较以下三句话:同学们来看看这三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小芳说:“……”; 小芳无可奈何地说:“……”; 小芳摊了摊手,耸了耸肩,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2. 小结:从对比中我们发现,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学会细节描写,这样就不会干巴巴地写“某某说”了。 (四) 探究技巧四:写想不出现“想” 1. 质疑:在进行人物描写时,我们往往还要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说说你是怎样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吗?常用到哪些词? 明确:当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我们往往会描述成这样:“心想……”,“XX心里想……”或者“脑海里跳出(浮现出)……” 2.例文分析:在课堂上,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去做。小芳心想:“天啦,这可怎么办?……” 修改后:在课堂上,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去做。天啦!这可怎么办呢?小芳愣住了…… 3. 小结:这样一变,似乎文章语言就更简洁,更精练,也更有韵味,再给心理描写加上一些感叹词,配上人物神态,就会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加真实感人。 板书:写想不出现“现” (五)探究技巧五:要动连着动 1. 练习:同学们都有活动的经历,请你写一个活动时的场面。 2. 例文分析:小芳正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只见她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修改后:小芳正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只见她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她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3. 小结: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这点有难度。但我们可以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一个动词转眼间变成六七个,语言就会灵动丰富起来。 4. 情景再现:朱自清《背影》 三、总结拓展 1.总结:抓住外貌特征,写外貌不用“有”,写说不出现“说”,写想不出现“想”,要动连着“”动。这样我们写的人物形象就有血有肉,也就更加鲜明、丰满。 在中考中,除了人物描写这一夺分亮点外,还有“标题的新颖、开头的巧妙、结尾的经典、语言的灵动、谋篇布局的精妙、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等”,这节课我们只探讨了人物描写这一小技巧,期待同学们在其它方面也有所突破、创新,在中考中取得较高的作文分数,牢牢占据中考作文这半壁江山。 2.好书推荐:《简明作文》 3.修改“寻人启事”或者现场练习:写一个片段,综合运用这些小技巧。 4.作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技巧,选一篇你之前写的文章来改一改,体会今天所学。 学生观察图片 1.学生观察图片,找出人物特征; 2.学生写一写现场的人。 观察例文,发现问题,对比修改; 学生观察,发现问题, 说说修改意见。 学生说说平时是怎样写人物心理活动的。 1. 学生写一个活动的场面; 2. 观察例文,指出问题,说说修改意见; 3. 回顾课文《背影》,进一步体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的妙处。 1.完成寻人启事 2.修改之前所写的文章; 3.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练习。 激发学生兴趣 学会找人物的外貌特征 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这样的技巧,学会细节描写,切实提升写作水平。 掌握让人物说话的多种方式,使人物有血有肉。 感悟语言的简洁精练,让人物有思想。 让学生学会连续使用动词,使得文字灵动丰富起来。 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技巧在作文实践中灵活运用。 作 业 设 计 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技巧,选一篇你之前写的文章来改一改,体会今天所学。 板 书 设 计    中考作文中的人物描写       抓住典型特征 外貌:不用“有” 人物描写 语言:不出现“说” 心理:不出现“想” 动作:连着“动” 教 学 反 思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