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制作小磁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制作小磁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下册磁单元的第二课,是《磁铁的力量》一课之后编排的。本课教学需要两个课时,下面我就《制作小磁针》第一课时进行说课。这一节课的探究活动,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认识磁极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利用“悬吊法、漂浮法、支撑法、车载法”等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磁铁的性质。
2、学生情况
由于前面的教学,学生对于磁铁比较熟悉,已经认识了磁铁的两极,了解了磁铁会吸引铁质物品、可以指示南北的性质;但学生对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是感到很奇妙。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所以本课教学的教学设计力图使探究活动生动、有趣、有悬念,以此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3、教学目标
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前课,深入了解磁铁的性质,下启自制小磁针和磁的应用。在深入的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方面设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磁极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规律的假设;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排斥,异极相吸。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4、教学重点
从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我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要使学生认识磁极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各式磁铁,水槽、水、泡沫板、细线、旋转支座、小车、记录表格。
三、说教学过程、教法、学法
1、创境设疑,导入新课
认识磁极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要想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这个探究活动,必须先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磁铁的连锁反应》,实验中,磁铁表现出来的现象,让学生疑窦顿生,从而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到新课中去。
2、直入主题,引导探究
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引领学生学习科学,体现“做中学”的理念,实现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科学》的特色之一。这部分新课主要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磁极的相互作用,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应由“发现--猜测(或假设)--实验验证--交流讨论”等环节组成,因此,在学生已经有了好的学习兴趣的时候,我就向学生提供了多种磁铁,让学生直接进入探索过程。部分学生有玩磁铁的经历,于是就会把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结果发现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两极相互“靠拢”也就是吸引;另一种就是两极相互“分开”即排斥。这些奇怪的现象,使学生很兴奋,他们会急切与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这时应对他们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对这种现象进行思索:“你认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引领着他们能从简单的事实现象深入到事物的规律中去,通过师生的交流,从而归纳出“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这个假设,为下一步探究定好主题和方向。
科学的假设必须由科学的实验来验证,为了让学生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能够设计并完成实验,我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实验器材:每一小组包括⑴线,让学生可以用悬挂法验证假设;⑵水槽、水、一小块泡沫板,让学生可以用水浮法完成实验;⑶一个可以放入一块条形磁铁的可以旋转的小支架,让学生可以用支撑法完成实验;⑷两辆小车,让学生可以用车载磁铁完成实验以及一张记录表格。这些器材可以暗示学生找到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并不不知不觉中利用这些不同的实验方案多次实验验证同一个假设,为学生理解反复实验验证的好处作好铺垫。
在学生拿到这些器材时,教师必须再次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观察器材的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器材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服务。当学生初次实验成功时教师应及时赞赏他们,并鼓励他们再寻找其它的实验方法。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同时做好实验记录。
各小组的验证活动都已完成之后,展示研究成果必然是每个同学的愿望,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实验验证方法及结论。全班取得一致意见,有意见不同的可以再次共同实验,最终明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个结论。
3、科学在线,巩固拓展
教材49页:“科学在线”是教学的横向拓展,在教学时,我先问学生问题:“磁铁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与本课内容无关,实际不然,而且大部分同学可能一时都不能解答,于是我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科学在线”,然后请他们对这份资料进行分析,学生就恍然发现原来磁铁指示南北方向,也是因为与地球的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果。
这节课也就到此完成。
四、教学体会
这节课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觉得是1、课堂实现了启发、引领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基本达到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自己建构基本科学概念和原理,全面培养科学素养的目的;2、多媒体资料是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它能帮助教师直观清晰地展示实验过程,达到激趣引疑的目的,也能突出教学重点,使教师的讲解更加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